Workflow
力源科技(68856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力源科技力源科技(SH:688565)2022-05-17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202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55.26%[22][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85%[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2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5.41%[22][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4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37%[22][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5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18%[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股,同比下降30.91%[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63%,同比下降4.44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7%,同比下降2.82个百分点[2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202亿元,同比增长55.26%[34] - 净利润为3664万元,同比减少16.85%[3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29万元,同比减少195.41%[34] - 资产总额为9.3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01%[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5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6.18%[3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26%至4.202亿元,主要因收入规模增加[110][11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2.85%至3.239亿元,因收入增加成本同步上升[110][111] - 毛利率同比下降7.84个百分点,因成本增速高于收入[1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195.41%至-2329万元,因新项目推进采购扩大存货增长[110][11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231.37%至-7348万元,因购建固定资产[110][1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8609.64%至1.742亿元,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10][11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42024万元,同比增长55.26%[109] - 净利润3664万元,同比减少16.85%[10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29万元,同比减少195.41%[109] - 资产总额93150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8.01%[1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534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6.18%[10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26.73%至1209.14万元,主要因财产保险增加[127]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7.45%至1277.08万元,主要因上市相关费用增加[127]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1.23%至1582.24万元[127] - 直接材料成本中火电部分为158,291,547.76元,占总成本48.8%,同比增长2.24%[117] - 直接人工成本中工业项目部分为114,125,118.05元,占总成本35.2%,同比增长33.85%[117] - 市政业务直接材料成本为32,607,282.26元,占总成本10.07%,同比下降31.6%[118] -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直接材料成本为122,690,537.91元,占总成本37.9%,同比下降1.38%[118] - 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直接材料成本为142,208,381.50元,占总成本43.92%,同比增长34.95%[119] - 污水处理系统直接材料成本为36,914,063.64元,占总成本11.4%,同比下降30.37%[119] - 智能电站设备直接材料成本为7,152,786.12元,占总成本2.21%,同比增长0.29%[122] - 其他产品与服务直接材料成本为3,511,557.72元,占总成本1.08%,同比下降3.19%[1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收入为1.84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3.92%[34] - 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为1.69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0.30%[34] - 污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为476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1.36%[34] - 工业行业收入同比暴涨2728.15%,但毛利率下降36.21个百分点[113] - 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同比增长611.73%,但毛利率下降14.04个百分点[113] - 凝结水精处理业务收入增长54.11%[61] - 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增长611.73%[61] - 扣除BOOT项目后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较2020年增加120.92%[61] -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收入1844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3.92%[109] - 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1691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0.30%[109] - 污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4769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1.36%[109] - 公司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业务2022年一季度实现收入92.92万元[103] - 公司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业务已签署订单并完成交付[60] - 公司签署4台100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购销合同总金额420万元含税[51] - 公司交付1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实现收入92.92万元[51] - 公司水处理业务已涉足冶金、化工等工业水处理及市政水处理领域[143]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44.78%,但毛利率下降16.41个百分点[113] - 西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4117.27%,毛利率提升15.90个百分点[113][11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大力推广膜技术结合能量回收装置的节能环保型海水淡化系统[144] - 公司计划在内陆缺水地区发展苦咸水淡化业务[144] - 公司计划积极开展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中水回收及零排放技术[144] - 客户付款周期较长,项目回款周期通常需要2-3年甚至更久[102]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2,553,00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1.55%[5]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不送红股[5]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尚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现金分红比例要求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10%[181] - 重大投资支出标准为达到净资产50%且超5000万元[182] - 公司利润分配政策调整需经全体董事过半数及二分之一以上独立董事表决同意[185] - 股东大会审议利润分配政策调整需经出席股东所持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185]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且决策程序完备[186] 研发与技术能力 - 研发人员占比41.50%,拥有43项授权专利[36] - 研发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41.50%[88] - 授权专利43项含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88][89] - 软件著作权15项[88][89] - 费用化研发投入1582.24万元同比下降11.23%[9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3.77%较上年6.59%下降[91] - 热膜耦合技术应用于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87] - 河道治理新工艺研发投入337.38万元形成2项专利[92] - 蒸馏法工业废水研究累计投入425.78万元[92] - 热法膜法海水淡化耦合研究累计投入481.87万元形成1项专利[92] - 可视化气水界面监测系统研发投入148.26万元[92] - 研发项目总投资预算1750万元,实际累计投入2181.08万元,超预算24.6%[94] - 研发人员数量6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41.5%[97]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1037.88万元,人均薪酬17.01万元[97]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99]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5项,包括核电机组凝结水控制系统及海水淡化设计平台等[99] - 分散式继电保护系统研发实际投入117.49万元,超预算17.5%[93] - 桌面模块式继电保护教学平台开发实际投入111.03万元,超预算11%[93] - 三段式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开发投入168.86万元,完成预算67.5%[93] - 全膜法除盐水处理系统开发投入108.7万元,完成预算72.5%[93] - AAO-MBR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软件研发投入97.31万元,完成预算97.3%[94] - 公司研发项目包括模块化集成系统、高性能膜电极、金属双极板及高功率密度电堆[59][60] - 公司已申请3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专利计划继续申请11项专利和1项软件著作权[58] - 自主研发HYPSR-03 100kW燃料电池系统实现商业化应用并完成订单交付[57] - 60kW燃料电池系统样机HYPSR-01及HYPSR-02通过国家新能源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57] - 公司已交付HYPSR-03 100kW系列燃料电池系统产品[59] - 公司拥有已申请专利3项,拟申请专利11项,拟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59] - 氢能源业务团队包括2名博士和2名硕士技术总监具15年燃料电池研发生产经验[52] - 氢能源业务设备购置及费用支出已超过3000万元[58] - 公司氢能源事业部研发人员11人管理人员2人生产和销售人员4人[51] - 公司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计的处理水量可达7325立方米/小时,设计制造的设备直径可达3600毫米[43] - 公司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采用超滤+反渗透+电去离子组合工艺,水质符合核电厂和火电厂锅炉补给水指标[47] - 公司高塔法凝结水精处理技术已成为国内大型火力和核能发电厂主流技术路线[81] - 公司掌握核电高塔法凝结水精处理技术并实现国内应用突破[80][81] - 公司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可实现氨化运行并显著延长机组寿命[81] - 公司离子交换+高塔法再生技术树脂分离率稳定且自动化程度高[82] - 公司出水水质指标大幅高于规定标准[82] - 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技术成功应用于10万吨/天项目(河北丰越能源)[85] - 热膜耦合技术降低能耗和初始投资成本[86] - 热膜耦合系统通过提高首效蒸发温度可增加造水比[86] - 热膜耦合技术减少换热面积降低运行成本[86] - 公司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于河北丰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系国内少有的利用"反渗透膜+低温多效"工艺且规模在10万吨/天及以上的项目[39] - 公司成功实施河北丰越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含3×2.5万吨/天膜法及2.5万吨/天热法[50] - 核电厂大型机组对出水TDS要求趋近于0毫克/升,远高于生活饮用水1000毫克/升的标准[41] 市场与项目表现 - 公司水处理系统已应用到南美、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等市场,代表性项目包括委内瑞拉中央电厂1×660MW机组、越南沿海一期火力发电2×622MW机组、印尼宏发韦立氧化铝公司热电厂、恒逸石化文莱PMB石油化工电站、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核电2×1000MW机组、伊拉克华事德燃油(气)电厂4×330MW机组、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2×660MW机组等项目[38] - 公司已为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华能集团等各大发电集团提供数百套水处理项目的系统研发、设计、集成等服务[38] - 公司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应用于中核方家山核电2×1000MW机组、中核福清核电2×1000MW机组等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项目[46] - 公司设计集成的除盐水处理系统应用于陕西能源赵石畔雷龙湾电厂2×1000MW机组、浙能台州第二发电厂2×1000MW机组等项目[48] - 公司系唯一为海外"华龙一号"三代核电项目(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提供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供应商[145] - 公司水处理系统应用于越南沿海一期2×622MW火电机组及印尼宏发韦立氧化铝热电厂项目[145] - 公司为14台核电机组供应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占全国53台商运机组的26.4%[75] - 公司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采用热膜耦合技术,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应用项目之一[76] - 核电1000MW机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被认定为浙江省首台套装备制造业重点产品[75] - 公司产品覆盖核电火电凝结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系统,在细分市场具竞争力[74] - 公司是核电和大型火电凝结水精处理领域少数供应商之一[82] 行业背景与政策 - 国家规划到2025年核电在运装机达7000万千瓦,2030年达1.2亿千瓦,每年核准7-8台核电机组[71] - 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目标290万吨/日以上,新增125万吨/日,其中沿海城市新增105万吨/日,海岛地区新增20万吨/日[69] - 2025年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目标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改造煤电机组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70] - 截至2021年底中国商运核电机组53台总装机容量5463.7万千瓦,在建机组16台总装机1750.8万千瓦[71] - 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已实现自主知识产权[71] - 煤电机组新建标准要求超超临界供电煤耗低于270克标准煤/千瓦时[70] - 全球约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0%,15亿人缺少饮用水,20亿人得不到安全用水[4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1年召开9次董事会、6次监事会及3次股东大会[150] - 公司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率100%,无议案被否决[150][153] - 公司董事会秘书沈学恩和证券事务代表顾冯洁的联系电话均为021-59549065,传真均为021-54047812[16]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媒体包括《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及《证券时报》[17]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位于公司证券办公室[17]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选项为"否"[4] -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20年12月由浙江省海盐县武原街道绮园路68号变更为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长安北路585号[15]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胜辛南路1968弄1号,邮政编码201801[15] - 董事长兼总经理沈万中持股34,33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43.15万元[15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曹洋持股47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4.82万元[157] - 董事林虹辰持股65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1.60万元[157] - 董事杨建平持股24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4.10万元[157] - 董事黄瑾持股65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2.00万元[157] - 董事金史羿持股33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4.00万元[157] - 监事会主席危波持股36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1.86万元[157] - 监事周浙川持股19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5.42万元[157] - 副总经理裴志国持股10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4.00万元[157]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沈学恩持股2,80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4.00万元[158] - 金史羿于2001年至2014年6月担任力源有限项目部经理,任期超过13年[160] - 柴斌锋自2021年5月起担任浙江工商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及社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60] - 柴斌锋自2019年11月起担任力源科技独立董事[160] - 李彬自2019年1月起担任万商天勤(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160] - 张学斌自2006年7月起担任合肥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系副教授[160] - 危波于2008年至2010年担任力源有限售后服务工程师[160] - 周浙川于2009年10月至2014年6月担任力源有限水处理工程师[160] - 康婉莹自2017年11月起担任力源科技销售部经理[160] - 裴志国于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担任力源有限销售总监[160] - 沈学恩于2014年6月至2019年10月担任力源科技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160] - 公司总经理年度薪酬为42万元人民币[166] - 公司副总经理年度薪酬在20万至30万元人民币之间[166] - 独立董事津贴为6万元人民币/人/年(税前)[165] - 核心技术人员赵洁莲因个人原因离任[167] - 董事沈万中直接持有嘉诚动能71.96%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