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力源科技(688565) - 2021 Q2 - 季度财报
力源科技力源科技(SH:688565)2023-05-04 00: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 - 6月[8] - 2020年12月,公司注册地由“浙江省海盐县武原街道绮园路68号”变更为“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长安北路585号”[10] - 公司办公地址为上海市嘉定区胜辛南路1968弄1号,邮政编码为201801[10]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及《证券时报》[10]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http://www.sse.com.cn [10]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办公室[10]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力源科技,股票代码为688565[10] 技术参数信息 - 超滤过滤精度一般在0.01微米 - 0.1微米之间[8] - 低温多效最高盐水温度低于70℃[8] - 超临界状态下炉内蒸汽温度不低于374.15℃或蒸汽压力不低于22.129MPa,超超临界状态下炉内蒸汽温度不低于593℃或蒸汽压力不低于31MPa[8][9] - 生活饮用水TDS标准为1000mg/L,电厂凝结水精处理设备出水TDS要求低于0.15mg/L,核电厂大型机组趋近于0mg/L[20] - 公司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计处理水量可达7325m³/h,设备直径可达3600mm[2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1 - 6月)营业收入99,462,288.46元,较上年同期16,713,142.02元增加495.11%,主要因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增加[1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47,639.15元,较上年同期 - 7,985,347.92元增加202.03%,因营业收入增加利润同步增加[11][12]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1,865,727.80元,较上年同期27,629,336.14元减少251.53%,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较少[11][1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24,757,549.12元,较上年度末418,390,994.92元增加49.32%,因报告期公开发行股票[11][1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较上年同期 - 0.10元/股增加190.00%,因销售收入增加实现扭亏为盈[11][15]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64%,较上年同期37.26%减少29.62个百分点,因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少,本报告期占比基数增加[11][16]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03,408.14元[17]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60,000.01元[18] - 所得税影响额 - 24,511.22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38,896.93元[1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46.23万元,同比增长495.11%[36] - 实现净利润814.76万元,同比增长202.03%[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86.57万元,同比减少251.53%[36] - 资产总额88239.99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1.27%[36]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2475.75万元,较上年末增长49.32%[36] - 营业收入为99,462,288.46元,较上年同期16,713,142.02元增长495.11%,主要因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增加[48] - 营业成本为69,380,979.16元,较上年同期11,613,808.47元增长497.40%,因水处理系统设备收入增加相应增加[48][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890,628.75元,较上年同期 -7,858,302.86元增长2,236.47%,系公司上市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所致[48][53]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178,811,589.55元,占总资产20.26%,较上年期末59,375,184.19元增长201.16%,因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账[55] - 短期借款期末数为36,973,720.78元,占总资产4.19%,较上年期末64,750,000.00元下降42.90%,因归还银行贷款[55] - 应收票据期末数为8,398,546.00元,占总资产0.95%,较上年期末35,750,949.00元下降76.51%,因收到银行承兑汇票较少[55] - 实收资本期末数为106,950,000.00元,占总资产12.12%,较上年期末80,200,000.00元增长33.35%,因发行普通股2,675万股[56] - 资本公积期末数为316,509,713.35元,占总资产35.87%,较上年期末145,040,798.30元增长118.22%,新增注册资本2,675万元,资本公积17,165.52万元[56]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除盐水处理系统设备和污水处理系统设备分别实现收入5892.16万元、1905.78万元和1293.8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9.24%、19.16%和13.01%[36] 行业与业务领域信息 - 公司所属行业为“N7721水污染治理”和“N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专注环保水处理领域[19] - 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火电、核电水处理领域,还涉足冶金、石化、化工等工业及市政水处理领域[37] - 公司服务客户主要为发电、工业企业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前五大客户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41] - 公司产品涵盖凝结水精处理、除盐水处理、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在核电和火电行业相关系统及大型海水淡化系统市场有较强竞争力[31][33] - 公司核电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领域市场占有率约28.70%,火电领域约10.47%,海水淡化领域约6.37%[40] - 公司每年有20 - 30%的零部件来自进口[43] - 公司项目从中标到质保金收回通常需2 - 3年甚至更久[42] 核心技术信息 - 公司核心技术分为高塔法凝结水精处理技术、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技术和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22] - 2010年以前,国内核电项目几乎使用国外进口的全套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设备[22] - 公司离子交换+高塔法再生凝结水精处理技术有阴阳树脂分离率高、再生剂不进入运行系统等优势,但对厂房高度有要求[23] - 公司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大幅高于规定标准,是国内核电和大型火电项目凝结水精处理领域领先供应商之一[23] - 国际上成功商业化应用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法的低温多效(MED)、多级闪蒸(MSF)和膜法反渗透(RO)[24] - 公司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技术结合低温多效(MED)与反渗透(RO)系统,应用于河北丰越能源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为国内最大规模且技术领先[25] - 热膜耦合海水淡化技术优势在于降低能耗和初始投资成本,如提高热法首效蒸发温度、减少海水取水量、降低膜法操作压力等[25] - 公司污水一体化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处理,物理化学处理与其他技术有工艺共性[25] - 公司在污水处理系统设备领域拥有6项发明专利,拓宽了业务范围和产品体系[25] 研发情况信息 - 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研发人员66人,占员工总数比例49.62%[2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7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11项软件著作权[26][27] - 本期发明专利申请数2个,获得数2个;累计申请数9个,获得数9个[28] - 本期实用新型专利累计获得数32个,累计获得数28个[28] - 本期软件著作权累计获得数11个,累计获得数11个[28] - 本期研发投入合计7,597,355.95元,上期6,228,039.07元,变化幅度21.99%[2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7.64%,上期37.26%[29] - 基于膜法工艺的河道治理新工艺研究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154.56万元[29] - 蒸馏法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104.79万元[29] - 可视化电气水界面智能监测系统开发预计总投资150万元,本期投入70.48万元[2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6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49.62%,上期数量为61人,占比42.07%[3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545.47万元,平均薪酬8.26万元,上期分别为424.47万元和6.96万元[31] - 公司拥有37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另有11项软件著作权[3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66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为49.62%,核心技术人员为5人[45] 公司风险与规划信息 - 公司面临经营、市场竞争、客户集中、营运资金不足等多种风险[38][40][41][42] - 公司将加大创新研发投入,拓展业务范围,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环保水处理企业[37] 子公司信息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力泉环保100%股权[57] - 子公司唐山力泉主营热法海水淡化BOOT项目,注册资本30,000,000.00元,总资产131,304,431.92元,净资产1,323,593.02元,营业利润 -465,682.44元,净利润 -412,630.87元[59] 利润分配信息 - 半年度拟定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每10股送红股数、派息数、转增数均为0[64] 募投项目信息 - 募投项目计划投入54万元用于购置环保节能设施[65] 股份锁定与减持承诺信息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沈万中自2021年5月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相关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72] - 上述三十六个月锁定期满且沈万中在公司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的公司股份不超过本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任期届满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股份[72] - 沈万中所持公司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发行价[74] - 公司上市后六个月内如公司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发行价,或者上市后六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沈万中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六个月[75] - 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亲属关系的其他股东,自2021年5月13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公司也不回购[79] - 持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自2021年5月13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公司不回购;十二个月锁定期满且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任期届满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84] - 持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曹洋,自2021年5月13日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公司不回购;十二个月锁定期满且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任期届满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92] - 核心技术人员曹洋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满十二个月之日起四年内,每年转让的首发前股份不得超过上市时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94] - 若公司上市后六个月内,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或六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相关人员持有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六个月[80][81][87][88][96][97]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所持公司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发行价[86][95]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十二个月锁定期满且任期届满前离职,在就任时确定的任期内和任期届满后六个月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自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不转让[85]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曹洋十二个月锁定期满且任期届满前离职,在就任时确定的任期内和任期届满后六个月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自离职之日起六个月内不转让[93] - 若相关人员违反承诺,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82][89][98] - 如监管机构对股份锁定期有其他要求,相关人员同意对所持公司股份的锁定期进行相应调整[78][83][91][100] - 持股监事自2021年5月13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任职期间每年转让不超所持股份总数25%,任期届满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101][103] - 核心技术人员张彬斌自2021年5月13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相关股份,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锁定期满后四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上市时所持总数25% [107][108][109] - 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汇联投资自2021年5月13日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相关股份[113]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沈万中未来长期持有公司股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发上市发行价[116][119]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沈万中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需在首次减持十五个交易日前披露计划,其他方式减持提前三个交易日披露[120] - 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汇联投资未来长期持有公司股票,减持价格根据二级市场价格确定[123][124] - 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汇联投资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需在首次减持十五个交易日前披露计划,其他方式减持提前三个交易日披露[126] - 若持股监事违反承诺将承担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