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帆科技(688596) - 2020 Q4 - 年度财报
正帆科技正帆科技(SH:688596)2021-04-20 00:00

利润分配与分红政策 - 公司2020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5,650,000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20.64%[7]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7] - 公司2020年度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7] - 公司制定了现金分红政策,现金分红总额与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比不低于10%[190] - 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20%[190]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80%[190]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190] - 公司每年度至少进行一次利润分配,可根据盈利情况和资金需求状况进行中期现金分红[190] - 公司2020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5,650,000元,现金分红比例为20.64%[193][196]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24,258,067.95元[196] - 公司2020年总股本为256,500,000股[193]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数额为25,650,00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0.64%[196] - 公司2020年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193]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政策未进行调整[193] - 公司2020年利润分配方案需经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193]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政策执行情况已获监事会及独立董事同意[193]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政策调整方案需经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193]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政策调整方案需公告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意见[193]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1.09亿元,同比下降6.47%[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增长49.67%[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6.5万元,同比下降165.77%[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05亿元,同比增长154.88%[31] - 总资产为28.26亿元,同比增长66.69%[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8元,同比增长28.89%[3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73%,同比增加0.85个百分点[31] - 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6.47%,主要受国内外疫情影响,导致产能下降和项目延迟[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49.67%,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和金融资产估值增加[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减少165.77%,主要因客户更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34]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33,808,925.92元,较第三季度的230,394,065.81元显著增长[35] - 2020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073,435.82元,较第三季度的19,378,275.84元大幅提升[35] - 2020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导致总资产及净资产大幅增加[34] - 2020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3,850,016.34元[41] - 2020年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0,280,191.79元,对当期利润影响为280,191.79元[44] - 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0,898.55万元,同比下降6.47%,但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425.81万元,同比增长49.67%[120] - 公司2020年研发投入52,490,206.40元,同比增长14.14%,占营业收入的4.73%[121] - 公司总资产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为282,601.49万元[120]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110,898.55万元,同比减少6.47%[1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25.81万元,同比增长49.67%[139] - 营业成本为805,965,642.84元,同比减少8.95%[140] - 销售费用为23,025,766.19元,同比减少24.97%[140] - 管理费用为114,357,821.73元,同比增长20.05%[140] - 研发费用为45,986,682.62元,同比增长14.14%[14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5,964,976.84元,同比减少165.77%[14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59,326,131.21元,同比增长2,153.99%[140] - 公司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2,385.00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16.69%[138] - 原材料采购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达到60%以上[128]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08,985,484.1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47%[142] - 营业成本805,965,642.84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95%[142] - 集成电路行业营业收入392,224,356.26元,同比增长40.21%,毛利率增加3.15个百分点[142] - 光伏行业营业收入390,256,267.38元,同比增长27.01%,毛利率减少2.31个百分点[142] - 半导体照明行业营业收入51,787,765.37元,同比减少65.59%,毛利率增加2.01个百分点[142] - 平板显示行业营业收入30,409,195.90元,同比减少84.87%,毛利率增加22.28个百分点[14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2,989.0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75%[15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623.9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5.38%[156] - 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营业收入984,583,479.67元,同比减少4.34%,毛利率增加1.69个百分点[146] - 高纯特种气体营业收入106,986,661.13元,同比增长14.77%,毛利率减少3.90个百分点[14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4.97%至23,025,766.19元,主要由于运输费重分类至营业成本[16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0.05%至114,357,821.73元,主要由于职工薪酬和顾问咨询费增加[16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04.90%至-630,367.32元,主要由于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减少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6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14%至52,490,206.40元,主要由于职工薪酬调整增加[1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5.77%至-55,964,976.84元,主要由于客户更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16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153.99%至759,326,131.21元,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61]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13.22%至812,130,540.25元,主要由于收到IPO募集资金[1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至70,280,191.79元,主要由于购买理财产品增加[164] - 存货同比增长35.56%至638,849,877.45元,主要由于订单增长导致采购备货增加[164]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358.13%至1,082,848,715.19元,主要由于IPO增发的股本溢价[168] 业务与市场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等领域[19] - 公司在2020年继续推进特色工艺和化合物半导体的研发[19] - 公司未来将继续聚焦高科技产业的装备和特种气体的研发生产,提高国产化水平[46] - 公司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业务包括高纯工艺物料供应系统解决方案和MRO业务,提供定制化设计和功能配置[49] - 公司生产的高纯磷烷、砷烷纯度达到99.9999%(6N)以上级别,并在LED行业取得不错的市场份额[53] - 高纯磷烷、砷烷在IC行业实现了进口替代,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53] - 公司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外购部分气体如氨气、三甲基铝后销售给客户[53] - 公司致力于打造产业链闭环,以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业务为切入点,向前端拓展高纯特种气体业务,向后端布局减排及资源再利用业务[58] - 公司采用集中采购和项目采购并行的模式,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61] - 高纯特种气体业务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销量预测与库存情况安排生产[62] - 公司通过投标、议价等方式实现工艺介质供应系统的销售,主要采用直销模式[65] - 公司所处下游行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特别是半导体产业[67] -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8,84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制造业销售额为2,560亿元,同比增长19.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为2,510亿元,同比增长6.8%[71] -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总产量为2,613亿块,同比增长16.2%,2019年产量为2,018.2亿块,同比增长7.2%[71] - 2020年平板显示行业因需求复苏和面板价格上涨,面板厂商业绩大幅增长,尤其是三季度后价格历经数轮涨价[71] - 光伏行业在2020年进行了大规模新产能投放,主要围绕大尺寸硅片、电池及组件展开,淘汰低效率和高成本的老产能[71] - 我国LED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预计将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应对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71] - 光纤通信制造行业在5G时代背景下,光纤光缆需求随着网络流量和带宽需求提高而增长[71] - 医药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提升,预计未来创新药物带来的产业升级将保持较高水平[74] - 公司是行业内少数能够全方位覆盖工艺介质供应系统全流程服务并辅以高纯特种气体业务的创新型企业[76] - 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规模日益扩大,未来中国市场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提升国产化率[77] - 本土供应商在工艺介质供应系统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不断增强,尤其是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等领域[77] - 公司下游客户对工艺介质供应系统供应商选择严格,客户忠诚度高,涉及泛半导体、光纤通信、医药制造等领域[113] - 公司与国内外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尤其在超高纯气体阀门、输气管道等核心零部件方面[114] - 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拓展存量客户的新业务,帮助客户进行技改工程、产能扩张、资源再生循环回收等业务[186] - 公司凭借品牌与质量优势,以高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提升市场竞争力[186] - 上海、合肥、铜陵的募投项目积极推进,投产后将缓解产能不足现状,为研发和新业务开拓提供平台[186] - 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或合作生产的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强产品和技术开发[18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73%,同比增加0.85个百分点[31]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砷烷和磷烷气体的量产,并逐步打开销售渠道[80] - 公司在高纯特种气体业务中优化了合成与提纯、分析与检测等关键技术[83] - 公司形成了六项底层核心技术,包括介质供应系统微污染控制技术和流体系统设计与模拟仿真技术[83] - 公司自2010年起掌握了气体、化学品监控的软硬件平台核心技术[84] - 公司于2014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砷烷、磷烷生产相关的专利授权[84] - 公司于2019年成功开发针对氦气的回收循环系统[86] - 公司在集成电路、平板显示领域的业务版图逐渐扩张[83]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关键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83] - 公司在合肥建立了分析实验室,并于2014年投入运行[84]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52,490,206.40元,同比增长14.14%[9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3%,较上年增加0.85个百分点[92] - 公司新增实用新型专利35个,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0个[91] - 紧凑型超高纯特殊气体输送模块项目预计总投资25万元,已完成24.95万元投入[96] - 防爆超高纯特气输送装置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已完成145.51万元投入[96] - 高精度研磨液混配输送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560万元,已完成121.94万元投入[96] - 高精度化学品在线实时混配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600万元,已完成233.81万元投入[99] - T瓶/Y瓶电磁加热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600万元,已完成157.04万元投入[99] - 一种能耗监测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260万元,已完成150.18万元投入[9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6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9.26%,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400.57万元,平均薪酬为20.86万元[106] - 公司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为62.58%,其中硕士占比4.91%,本科占比57.67%[106] - 公司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21-30岁为主,占比58.9%,31-40岁占比34.97%[107] - 公司在研项目中,NMP回收系统技术指标达到电子级标准,纯度≥99.9%,含水量≤50ppm,色度≤20黑曾单位,颗粒(≥1.0μm)≤25个/ml[101] - 公司高精度气体混配系统研发成功,关键技术已获得专利《一种基于毛细管的气体稀释装置》,可应用于电子器件生产工艺中氢氮混合气等气体精密控制[101] - 公司高纯钢瓶全自动翻转冲洗设备样机试运行阶段,灌装合格率从70%提高至95%,灌装工时减少50%,灌装环境洁净度控制从30W级提升至1W级[103] - 公司拥有专利112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并参与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编写工作[110] - 公司生产的高纯磷烷、砷烷纯度可达到99.9999%(6N)以上级别,已在IC行业实现进口替代[110] - 公司计划在2021年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183]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按实际需求分阶段地采购业务所需的仪器和设备等,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速度[183]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0年度报告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6] - 公司2020年度报告由公司负责人YU DONG LEI、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虞健海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刘小青声明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6] - 公司2020年度报告详细阐述了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5] - 公司2020年度报告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8] - 公司2020年度报告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 - 公司2020年度报告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0] - 公司总股本为256,500,000股[7]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市闵行区春永路55号2幢[23] - 朱德宇、谢海闻、朱鷖佳等董事及间接持股股东的股份限售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19日[199] - 李东升作为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及股东的股份限售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19日[199] - 周明峥作为核心技术人员及股东的股份限售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19日[199] - 于锋作为监事及股东的股份限售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19日[199] - 同系恒奇、同系嵩阳和同系九州的股份限售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19日[199] - 其他原始股东(除失联股东张玲华外)的股份限售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1年8月19日[199] - 嘉赢友财及其一致行动人友财中磁的股份限售期为长期有效[199] - 量子聚能的股份限售期为长期有效[199] - 周明峥、黄勇作为股东的股份限售期为长期有效[199] - 正帆科技、控股股东风帆控股、实际控制人YU DONG LEI和CUI RONG、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份限售期为2020年8月20日至2023年8月19日[199] 子公司与投资情况 - 公司于2020年8月20日参与中芯聚源发起设立的专项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人民币5000万元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聚源银芯的基金份额[174]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包括聚源银芯、芯链融创在内共2项对外股权投资,投资总额为5400万元[174] - 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投资成本为7000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8.02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7028.02万元[175] - 公司持有的基金投资成本为5400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344.69万元,期末账面价值为7744.69万元[175] - 正帆半导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总资产8175.45万元,净资产5982.85万元,净利润219.66万元[176] - 合肥正帆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2000万元,总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