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2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3,858,000元(含税),现金分红比例为20.11%[5] - 公司总股本为256,500,000股[5]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尚需经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5] - 公司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5] 财务表现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37亿元,同比增长65.63%[25]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亿元,同比增长35.53%[25]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增长84.61%[25]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3.68万元,较去年同期改善3632.82万元[25] - 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为35.08亿元,同比增长24.12%[25]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6元/股,同比增长13.79%[27]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增长54.29%[27]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37%,同比减少2.64个百分点[27]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26%,同比减少0.47个百分点[27] - 公司2021年销售规模增长及有效控制固定费用增长速度是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增长54.29%[30]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83,676.44万元,同比增长65.63%[38]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6,840.28万元,同比增长35.53%[38] - 2021年研发投入为78,221,015.55元,同比增长49.02%,占营业收入的4.26%[38] - 公司总资产为350,765.84万元[3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836,764,431.27元,同比增长65.63%[1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8,402,808.59元,同比增长35.53%[159] - 营业成本为1,356,011,764.37元,同比增长68.25%,主要由于营业收入规模增加和上游供应链涨价[161] - 销售费用为40,746,253.32元,同比增长76.96%,主要由于业务规模扩大和销售人员增加[164] - 管理费用为181,372,349.04元,同比增长58.60%,主要由于管理人员、股份支付、租赁费等同比增加[164] - 研发费用为78,221,015.55元,同比增长49.02%,主要由于公司在技术拓展更新、产业升级方面的研发投入增加[1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36,751.32元,主要由于公司加强销售回款管理以及增加银行票据使用量[16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304,940.64元,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产业基金、其他权益工具增加[1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146,189.08元,同比下降92.34%,主要由于2020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164] - 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达到60%以上,原材料成本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152]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836,764,431.27元,同比增长65.63%,营业成本1,356,011,764.37元,同比增长68.25%[165] - 集成电路行业营业收入464,134,393.06元,同比增长18.33%,毛利率29.93%,减少0.29个百分点[165] - 太阳能光伏行业营业收入635,000,976.14元,同比增长62.71%,毛利率24.21%,减少1.49个百分点[165] - 半导体照明行业营业收入97,598,928.15元,同比增长88.46%,毛利率25.28%,增加0.97个百分点[165] - 平板显示行业营业收入236,234,088.77元,同比增长676.85%,毛利率22.66%,减少14.71个百分点[165] - 生物医药行业营业收入186,314,938.80元,同比增长27.00%,毛利率29.28%,增加6.81个百分点[165] - 电子工艺设备营业收入1,283,465,857.04元,同比增长77.99%,毛利率24.81%,减少2.42个百分点[167] - 华东区营业收入1,233,506,183.43元,同比增长71.93%,毛利率28.81%,增加1.37个百分点[16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76.96%,达到40,746,253.32元,主要由于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员工薪酬、业务招待费和差旅费增加[17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8.60%,达到181,372,349.04元,主要由于职工薪酬、员工股权激励计提股份支付费用和租赁费增加[17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9.02%,达到78,221,015.55元,主要由于技术拓展更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研发投入增加[17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636,751.32元,较上年同期的-55,964,976.84元有所改善,主要由于加强销售回款管理和增加银行票据使用量[17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304,940.64元,较上年同期的-150,087,503.61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和产业基金增加[179]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51.15%,达到498,217,301.64元,主要由于公司营业收入增加[179] - 存货同比增长66.25%,达到1,062,061,920.00元,主要由于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库存原材料和未完工项目备货增加[181] - 公司理财产品期末账面价值为20,036,986.30元,影响报告期损益2,320,736.36元[193] - 公司基金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162,557,604.60元,影响报告期损益15,620,735.20元[193] - 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20,000,000.00元[193] - 公司境外资产规模为97,202.05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03%[186] - 公司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2,037,470.81元,受限原因为保函保证金[186] - 公司应收票据受限金额为108,161,387.85元,受限原因为已背书未到期且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186] - 公司应付账款增加至640,641,133.38元,同比增长36.55%,主要由于业务规模增大,原材料采购增加[184] 研发与创新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26%,同比减少0.47个百分点[27] - 2021年研发投入为78,221,015.55元,同比增长49.02%,占营业收入的4.26%[38] - 公司共有191名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占员工总人数的17.77%[38] - 公司已获得知识产权数量合计135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外观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38]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为78,221,015.55元,同比增长49.02%[124]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6%,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124] - 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已获得知识产权数量合计135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103项,外观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122] - 公司2021年新增申请发明专利2个,累计申请发明专利50个,获得发明专利25个[123] - 公司2021年新增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0个,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8个,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03个[123] - 公司2021年在研项目LDS输送设备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196.92万元[130] - 公司2021年在研项目化学品灌装、清洗设备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476.31万元[130] - 公司2021年在研项目高精度混气输送设备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55.09万元[130] - 公司2021年在研项目超低能耗电源盘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74.22万元[130] - 公司2021年在研项目GenAqua Lab生命科学水装备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5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166.03万元[130]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163人增加到191人,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7.77%[13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从3400.57万元增加到4191.79万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从20.86万元增加到21.95万元[139] - 公司生产的磷烷、砷烷和混合气体纯度可达到99.9999%(6N)以上级别,在IC行业实现了进口替代[140] - 公司已获得知识产权数量合计135项,其中专利133项,软件著作权2项[140] 业务发展 - 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配套领域、电子大宗气体以及制药系统生物反应器和分离纯化设备等方面实现突破,逐步实现装备、材料和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41] - 公司主要业务为向泛半导体、光纤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客户提供关键系统、核心材料以及专业服务的三位一体综合服务[45] - 公司的电子工艺设备包括特气柜、化学品中央供应柜、分流箱、化学品稀释混配单元和液态源输送设备等[45][48] - 公司的生物制药设备包括制药用水装备、生物工艺装备和高端制剂装备,助力抗体蛋白等生物药、疫苗、细胞与基因治疗、体外诊断技术研发及产业化[49][52] - 公司的电子气体业务包括电子特种气体和电子大宗气体,其中砷烷、磷烷已成功实现国产替代[53] - 公司依托核心技术,以电子特气为基础,逐步投产和销售电子大宗气体,不断扩大销售半径和拓展产品品类[53] - MRO业务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主要针对客户已建成的电子工艺设备和生物制药设备提供后续配套服务[59]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集成电路和太阳能光伏等电子工艺设备的销售[60] - 公司承担了上海市经信委主持的"生物医药超滤系统装备及核心膜材料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已进入项目攻关实施阶段[63] - 公司新导入基于Saas架构的CRM系统,打通商机跟进、合同签署、项目交付、售后服务全过程[65] - 公司生物制药设备订单大幅增加,启动了位于苏州太仓的"正帆百泰生物医药基地"建设计划[67] - 公司电子气体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太阳能光伏、平板显示、半导体照明和光纤制造行业[68]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打破了部分电子特气的进口垄断,成功实现了国产替代[69] - 公司电子气体业务主要采用直销模式,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69] - 公司电子气体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销量预测与库存情况安排生产[70] - 公司所属行业类别已由"C34、通用设备制造业"变更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72] - 公司生物医药板块业务所处的制药专用设备制造行业是国家重点鼓励的行业,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76] - 电子气体在半导体制造的材料成本中占比为13%左右,电子特气是电子气体的重要分支[77] - 国内MRO业务市场需求量呈现巨大增长空间,本土供应商将逐步打入高端制造业客户的供应体系[78] -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电子工艺设备领域的本土厂商,已切入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一线用户[84] - 公司在生物制药设备领域已进入行业一流供应商行列,为国药中生新冠灭活疫苗生产线提供制药用水系统[85] - 公司在电子气体领域成功实现国产磷烷、砷烷和混合气体的产业化,打破进口垄断[86] -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能为客户提供关键系统、核心材料、专业服务三位一体的MRO业务本土厂商[87] - 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和生物医药行业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和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88] - 公司掌握了关键高端制造设备部件的研发能力,业务扩张至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平板显示、生物医药设备领域[119]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核心电子气体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能力,优化高纯特种气体的合成与提纯技术[119] - 公司形成了六项底层核心技术,包括介质供应系统微污染控制技术、流体系统设计与模拟仿真技术等[119] - 公司自2008年起持续提升高纯供应设备的纯度水平,应用自主研发的微污染控制技术[120] - 公司在上海、姜堰、宝应设立了高纯供应设备的制造基地,拥有高标准的洁净车间[143] - 公司在合肥、铜陵、潍坊设立了电子气体业务生产基地,推进项目产业化建设[143] - 公司被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评为第三届中国电子材料行业电子化工材料专业十强企业[143] - 公司提供装备、材料、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立体解决方案,三项业务之间能够相互支持[143] - 公司与国内外供应商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尤其在超高纯气体阀门、输气管道和接头等方面[145] - 公司通过大项目管控,形成从前端业务人员、中端技术支持和后端财务、行政支持等的跨部门组织[146] - 公司新设子公司包括铜陵正帆电子材料有限公司、鸿舸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和正帆科技(潍坊)有限公司[172]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50,802.2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7.66%,其中客户一销售额最高,为18,878.75万元,占比10.28%[175]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3,874.0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5.73%,其中供应商一采购额最高,为5,621.46万元,占比3.70%[175] - 公司新增6项对外股权投资,投资总额为8,949.00万元[188] - 公司设立5家子公司,包括铜陵正帆、鸿舸半导体、正帆潍坊、正帆百泰、正帆丽水[191] - 公司全资孙公司正帆潍坊投资建设电子特气及工业气体项目,目前正在开工建设中[192] - 合肥正帆2021年营业收入为28,552.62万元,同比增长29.8%[198] - 正帆超净2021年营业收入为3,518.87万元,同比增长36.2%[198] - 香港正帆2021年营业收入为15,285.91万元,同比增长284.8%[198] - 硕之鑫2021年营业收入为2,131.83万元,同比增长182.1%[198] - 上海徕风2021年营业收入为30,623.06万元,同比增长275.6%[198] - 鸿舸半导体2021年营业收入为6,865.01万元,同比增长2.0%[198] - 铜陵正帆2021年营业收入为9,625.50万元,同比增长0.6%[200] - 正帆潍坊2021年营业收入为3,580.66万元,同比增长14.1%[200] - 正帆百泰、正帆丽水、鸿舸半导体、铜陵正帆、正帆潍坊为2021年新设子公司[200]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2022年全球前端晶圆厂设备支出预计同比增长18%,达到1070亿美元[91] - 2021年中国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3.06亿千瓦[92] - 2021年全球新型显示面板行业营收规模达1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8.2%[93] - 2022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预计达721亿美元,增长率为11.7%[94] - 2021年中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达4058亿元,其中5G投资额占45.6%[95] - 2021年中国医药材及药品进口额达446.6亿美元,同比增长20.1%[99] - 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4万亿元[99] - 2022年全球光纤光缆需求量预计达9.83亿芯公里,增长率约15%[95] - 2021年全球晶圆产能增长8%,2023年预计增长6%[91] - 2021年中国制造平板显示器用的机器及装置进口量6198台,同比增长11.5%[93] - 国内生物制药耗材供应商产品质量逐步接近海外龙头水平,新冠疫苗产能建设带来设备和耗材需求大幅增长[105] - 预计到2025年,我国企业云化率应用和人工智能利用率均将达到90%以上,催生数个十万亿级产业[109] - 电子气体市场需求量明显增长,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品种与日俱增[111] - 本土电子气体供应商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通行标准,销售收入逐年增长[112] - MRO业务需求随下游行业新建项目投产而快速释放[114] 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4]
正帆科技(688596)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