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总股本50,527,495股,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0,210,998元(含税)[5]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2020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37%,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送红股[5] - 公司2020年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尚需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209,193,068.15元,较2019年增长21.29%[23][25]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432,071.61元,较2019年增长11.11%[23][26]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931,611.94元,较2019年增长10.64%[23][26]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031,879.61元,较2019年增长42.02%[23][26] - 2020年末总资产758,609,184.17元,较2019年末增长183.09%[23][26]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72,748,955.63元,较2019年末增长200.45%[23][26]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1.70元/股,较2019年增长7.59%[24] - 2020年稀释每股收益1.70元/股,较2019年增长7.59%[24] - 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58元/股,较2019年增长7.48%[25] - 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7.58%,较2019年增加1.42个百分点[25] - 2020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7800758.48元、57476486.19元、58383221.61元、65532601.87元[28] - 2020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361485.16元、21670120.25元、19295552.03元、16104914.17元[28] - 2020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6952163.57元、18869252.05元、18914543.96元、15195652.36元[28] - 2020年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816927.53元、8653951.80元、8281200.66元、17279799.62元[28]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500459.67元,2019年为3822300.71元,2018年为2713898.15元[30][31] - 2020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0000000.00元,当期变动100000000.00元;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8958804.00元,当期变动4197387.42元[33]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19.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29%;实现净利润6,443.21万元,较上年增加11.11%[138] - 2020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1.29%,营业成本比上年增加27.24%,毛利率比去年减少1.64个百分点[139] - 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费用达3,677.61万元,同比增长31.95%,占营业收入的17.58%[14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营业成本为7353.04万元,营业收入增加21.29%,营业成本增加27.24%,毛利率减少1.66%[157] - 主营业务中,销售费用为3105.6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79%;管理费用为753.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07%;研发费用为3677.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1.95%[158] - 财务费用为74.9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0.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03.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2.02%[1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2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00.47%;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37.65%[158] - 销售费用本期发生额3105.66万元,上期发生额2908.10万元[173][174] - 管理费用本期发生额753.04万元,上期发生额574.54万元[174] - 研发费用本期发生额3677.61万元,上期发生额2787.12万元[175] - 财务费用本期发生额74.90万元,上期发生额-28.77万元[17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603.19万元,较上期增长42.02%[1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2489.57万元,较上期减少700.47%[17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40755.92万元,较上期增长737.65%[177]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44738.08万元,较上期增长255.09%[179] 公司业务与行业概况 - 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应用覆盖智慧城市等领域[36] - 公司采购模式会对部分原材料适当备货,生产模式为“自主生产+外协加工”,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37][38][39] - 公司营销中心下设六个二级部门负责销售及推广事宜[40] - 公司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的“C392通信设备制造”行业[41] - 2016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为4145.3亿元,2018年增长到5358.9亿元,同比增长13.8%,未来三年将以14.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到2021年将达7960.4亿元[43][44] - 2017年报告显示4.5%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建设尚未启动、22.7%的企业刚起步、40.9%的企业逐步推进[43] - 工业互联网通信在工业互联网整体产业中占比约为23%,2016 - 2018年保持10%左右增长速度,2018年市场规模达1232.55亿元[45][48] - 2018年全球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行业收入为26.50亿美元,2019年为30.82亿美元,同比增长16.3%,2023年将增长至55.30亿美元[47][51] - 2023年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全球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行业收入中占比约为54.53%[51] - 公司匡算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仅为0.81%[5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多领域,主要客户涵盖大型企业,形成较好品牌效应[50] - 公司实行多行业业务布局战略,拓展多场景应用,扩大高端领域市占率[49] - 公司进入高端应用领域及大型客户供应链体系,高端应用适用性展现优势,客户满意度提高[51] -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行业将在新基建背景下加速发展[52] - 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超600个,未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56] - 2013 - 2016年我国煤炭产量下降,2016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稳步上升[62] - 2018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804.63亿元,同比增速为5.9%[62]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53] - 公司产品在智慧城市应用中主要用于通信和网络层,起数据传输和互联互通作用[54] - 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在智慧矿山应用中连接井上井下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和实时数据传输[59] - 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及相关通信产品需具备高瓦斯防爆、高可靠性等要求[61] - 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在综合管廊应用中构建从现场感知到云端控制的通信网络[55] - 我国自2012年开始推行大规模智慧城市试点,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家工程[56] - 2011年10月国务院发布规划,推广煤矿井下六大系统[59] - 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66] - 2014年以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71] - 201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17万公里,同比增长3.15%;高速铁路营业里程2.9万公里,同比增长16.00%[71] - 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大城市[71] - 2013 - 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金额从2165.00亿元增长至5470.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5.42%[74] - 2009 - 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从3.64万亿千瓦时增至6.84万亿千瓦时,复合增长率达7.26%[79] - 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达72255亿千瓦时,提前实现2020年预期目标[79] - 2009 - 2020年国家电网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2016 - 2020年预计投资1750亿[81] - 预计到2025年国家电网接入终端设备将超过10亿只,到2030年将超过20亿只[81] - 2018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1830亿元,同比增长10.5%[85] - 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将提升通信产品需求,未来国产品牌将扩大市场份额[82] - 智能制造是新型生产方式,对通信设备要求更高,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贯穿制造各环节[84] - 智能制造行业特点包括生产实时控制、业务环节复杂、工厂网络复杂[84] - 工业互联网通信将实现网络进一步融合,产品将支持更丰富网络管理功能[87][88] - 传输、安全、运维方面新技术不断涌现,驱动行业快速增长[89] -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家政策鼓励工业互联网通信自主可控发展[92] - 2018年1 - 5月,我国联网工控系统和设备发生超10万起恶意嗅探事件[92] - 公司等本土品牌成立超10年,产品进入高端应用领域及大型客户供应链体系[94] - 公司深耕工业互联网领域近20年,核心技术均自主研发[95] - 工业互联网通信未来将呈现融合发展趋势,产品支持更丰富网络管理功能[199] - 传统OT与IT网络隔离影响信息互通效率,二者将走向融合,提升对高速率、高规格通信产品需求[199] - 工业互联网业务对全流程网络覆盖有需求,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将融合,工业无线通信产品需求增加[199] - 未来工厂内网络能根据业务灵活调整形态,构建生产环境[200] - 工业网络化深入发展使工厂内网络管理变复杂[200] 公司技术与研发成果 - NOS工业交换机操作系统可1 - 2秒完成系统启动[95] - SW - Ring环网冗余算法自愈恢复时间<2ms[96] - Bypass直通技术切换时间可小于10ms[96] - PTP技术同步精度可达优于±15ns的水平[96] - 网络电口快速连接技术连通耗时从数十毫秒降低至5毫秒[96] - 大功率PoE技术可提供最高95W的输出功率[96] - PoE产品单端口最大输出功率由30W升级为60W或90W,总输出功率由120W升级为240W,自研高功率PoE电源模块最大功率支持160W[98][99] - 防爆型无线AP产品已获得400余万元订单[101] - 无线交换机产品已创造经济价值480万元[104] - 本年度发明专利申请数28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16个、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数2个、软件著作权申请数14个,合计申请数60个;本年度发明专利获得数0个、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15个、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数1个、软件著作权获得数14个,合计获得数30个[107]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年度为36776100.59元,上年度为27871178.47元,变化幅度为31.95%;研发投入合计本年度为36776100.59元,上年度为27871178.47元,变化幅度为31.95%[10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为17.58%,上年度为16.16%,增加1.42个百分点[109] - 报告期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1.95%,原因是研发人员人数增加和职工薪酬增加[111] - 完成MAS6400系列本安万兆交换机研发,支持多路千兆光口+4路万兆光口等端口形态[100] - 轨交专用交换机TNS5800为18口全千兆、车载1U机架式三层交换机,支持18路自适应以太网口[102] - 轨交专用交换机TNS5500 - 12GT - 8T V1.0.0为8百兆、机架式、车载二层网管型交换机,支持8路自适应以太网口[102] - IES6300交换机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美元,本期投入349.559513万美元,累计投入349.559513万美元,已发布全千兆产品IES6300,交换机精密同步时钟传输精度可达20ns以内[113] - Linux平台Modbus网关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美元,本期投入343.659809万美元,累计投入343.659809万美元,采用多种技术实现多种功能[113] - TNS M12交换机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美元,本期投入325.035965万美元,累计投入325.035965万美元,已发布并量产多款轨交专用产品,满足EN50155行业标准[113][116] - GD32F450A国产CPU模块替换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万美元,本期投入97.486913万美元,累计投入97.486913万美元,已
三旺通信(688618)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