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130,770,431.63元,上年同期为105,464,345.40元,同比增长23.99%[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47,063.62元,上年同期为25,206,883.04元,同比增长18.81%[19]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265,369.56元,上年同期为18,871,901.35元,同比增长17.98%[19]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4,826.72元,上年同期为8,272,924.09元,同比减少88.70%[19]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24,717,497.07元,上年度末为712,960,331.65元,同比增长1.65%[19]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为876,854,498.14元,上年度末为868,770,636.45元,同比增长0.93%[19]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股,上年同期为0.50元/股,同比增长18.00%[20]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为0.59元/股,上年同期为0.50元/股,同比增长18.00%[20] - 本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股,上年同期为0.37元/股,同比增长18.92%[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3%,较上年同期增加0.43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7%,较上年同期增加0.30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17%,较上年同期下降1.75个百分点[2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77.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99%[2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4.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26.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8%[21]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4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70%[22]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数为27,690,114.36元,上年同期数为24,169,951.13元,变化幅度为14.56%;研发投入合计本期数为27,690,114.36元,上年同期数为24,169,951.13元,变化幅度为14.56%[6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期为21.17%,上年同期为22.92%,变化幅度为 -1.75%;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本期和上年同期均为0%[62]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4.56%,主要因加强高质量研发队伍建设,研发人员平均职工薪酬增加[63]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077.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99%;营业利润2,992.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4.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1%[80] - 报告期内,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2,769.01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17%[83] - 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3.99%[100] - 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34.45%[100]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26.65%[100] - 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49.22%[100] - 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32.30%[100] - 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14.56%[10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88.7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49.6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0.37%[101] - 营业收入为130,770,431.6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99%[10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4,826.7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70%[102]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112,544,416.07元,占总资产比例12.84%,较上年期末下降54.97%[104] - 存货期末数为109,072,248.97元,占总资产比例12.44%,较上年期末增长38.22%[10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315,394,881.62元,占总资产比例35.97%,较上年期末增长29.59%[104]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0907.22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37.78万元,占期末存货余额的比例分别为95.30%、4.70%[94]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金额为2769.0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17%[97] - 2022年6月30日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12544416.07元,期初余额为249940745.59元[198] - 2022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15394881.62元,期初余额为243372971.40元[198]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7400438.34元,期初余额为99001458.24元[198] - 2022年6月30日存货期末余额为109072248.97元,期初余额为78909911.87元[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在建工程为120,758,931.04元,较上期103,278,496.48元有所增长[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为5,505,548.46元,较上期7,340,731.32元有所下降[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167,656,967.68元,较上期143,415,665.02元有所增长[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产总计为876,854,498.14元,较上期868,770,636.45元有所增长[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应付账款为63,259,608.01元,较上期49,873,026.53元有所增长[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流动负债合计为149,998,734.32元,较上期151,420,383.09元有所下降[19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429,605.65元,较上期4,453,739.66元有所下降[20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负债合计为152,428,339.97元,较上期155,874,122.75元有所下降[20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24,717,497.07元,较上期712,960,331.65元有所增长[20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24,426,158.17元,较上期712,896,513.70元有所增长[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止2022年上半年,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其他行业板块分别实现销售收入6,175.33万元、1,356.39万元、2,008.23万元,同比增长90.03%、21.67%、19.76%[81] - 公司工业交换、工业网关、工业无线产品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4.42%、3.28%、124.61%[81] 公司上市相关信息 - 公司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三旺通信,代码688618[18]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637.20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405,934.10元;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5,403,199.00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0,597.83元;所得税影响额为1,166,377.03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22.64元;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681,694.06元[24][25]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在国内深圳、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共设21个办事处及服务网点[29] - 公司采取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29] - 公司依托以“自主研发为主、委托研发与合作研发为辅”的模式开展研发工作[29] - 公司采取“自主生产+外协加工”的生产模式[31] 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 2016 - 2019年和2020 - 2025年全球工业互联网硬件与网络产品市场规模逐年上升,预计2025年达5985亿美元左右[36] - 工业互联网通信在工业互联网整体产业中占比约23%,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网络市场规模约1639.84亿元,年复合增速约10%[36] - 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超万亿,服务企业12万家,涵盖34个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超150家,市场年复合增速超12%[37] - 企业IT网络覆盖率80%,远超工业互联网网络的20%[37] - 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应达到45%[38] - 2021年我国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个[39] - 2020年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9101亿元,同比上升13.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62%,预计2022年达12419亿元[43] - 工业互联网产业年均增速约20%[43] - 到2025年,工业无线、时间敏感网络(TSN)、IPv6等工业互联网网络技术将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广泛部署,面向工业互联网接入的5G网络、低功耗广域网基本实现普遍覆盖[44] - 预计2022年风电和光伏新增规模约为50GW和90GW[47] - 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业产值规模达2.51万亿元,同比增长18.96%,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3.31万亿元[50] - 全国已建设16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发放700余张测试牌照,道路测试总里程超700万公里[52] - 2016 - 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连续上涨,2020年增长到2556亿元,同比增长54.3%,预计2022年将超3500亿元[52] 公司业务布局及应用场景 - 公司在智慧城市、智慧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布局业务并拓展多场景应用[44] - 公司在煤矿通信系统可提供万兆通信、安全监测等多种系统服务[46] - 到2035年,各类煤矿要基本实现智能化[46] - 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在电力生产全过程有广泛应用场景[47] - 智慧地铁催生AFC人脸识别刷卡等新系统[48] - 未来智慧城轨对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网络的需求将带动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需求快速增长[48] 公司技术优势 - 模块化产品技术软件与硬件高度集成、低功耗、高可靠性等,可灵活定制[55] - SWOS工业交换机操作系统支持IPv6动态路由协议等,应用于多领域工业通信[55] - NOS工业交换机操作系统代码量小、执行效率高,可1 - 2秒完成启动[55] - 环境适应性技术使产品电磁兼容性达国标4级B类,防水防尘最高达IP67,工作温度-40~70摄氏度[55] - 以太网连接可靠性诊断技术可为传统设备增加数据诊断和故障告警功能[55] - 无线并行冗余技术采用双通道设计,可实现双频无缝漫游零丢包[55] - PTP技术同步精度优于±15ns,支持多平台适配[55] 公司荣誉及资质 - 公司于2020年度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 - 公司拥有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较完善的资质,还取得UL、CE、FCC等国际认证资质[79] - 公司取得ISO20001环境管理体系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25] - 报告期内公司荣登“广东工业互联网创新指数榜单TOP20”[86] 公司研发项目情况 - 工业物联网智能网关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0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和累计投入金额均为473.16万元,项目结项并达到目标预期[65] - 工业互联网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5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和累计投入金额均为333.75万元,项目结项并达到目标预期[65] - 室内双频WIFI6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0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和累计投入金额均为468.97万元,处于样机/试产阶段[65] - 公司多个项目有投入,预计总投资3300万元,本期投入2714万元,累计投入2833万元[68] - 工业双频IPv6管理交换机预计总投资500万元,本期投入438.64万元,累计投入438.64万元,处于样机/试产阶段[67] - 桌面式无线CAN服务器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50万元,本期投入298.77万元,累计投入298.77万元,初版样机已完成,处于稳定开发优化阶段[67] - 高端机架万兆核心交换机预计总投资600万元,本期投入497.27万元,累计投入497.27万元,处于研发阶段[67] - 边缘计算网关项目(2021年开始)预计总投资300万元,本期投入116.69万元,累计投入235.61万元,项目结项,
三旺通信(688618)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