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旺通信(688618) - 2023 Q2 - 季度财报
三旺通信三旺通信(SH:688618)2023-08-26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熊伟,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百旺信高科技工业园1区3栋[14][15]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为三旺通信,代码为688618[15]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为www.sse.com.cn[15]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 - 2023年6月30日,报告期末为2023年6月30日[8] 报告审计与利润分配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不适用[3][5] 公司风险与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重大风险,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3][6] 公司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9899.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17%,新增解决方案业务营收3409.34万元,占比17.13%[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3.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12.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25%[16]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96.03万元,同比增长50.13%[1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21.83万元,主要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增加[17]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82%,较上年同期减少7.35%[16][17] - 研发、销售及管理人员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薪酬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去年同期下降8.69%[17] - 报告期理财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94.94万元,收到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较去年同期减少106.45万元[17]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807844.19元[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99.58万元,同比增长52.17%;营业利润4379.95万元,同比增长46.37%;归母净利润3993.01万元,同比增长33.34%;扣非归母净利润3412.23万元,同比增长53.25%[89] - 营业成本9073.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15%,主要因销售增长和产品结构变化[98] - 销售费用2504.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7%,因销售增长带来宣传推广费和差旅费增加[98] - 管理费用1986.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1.38%,因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和折旧费增加[98][99] - 研发费用2749.7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70%,因研发效率提升,投入趋于稳定[96][98][9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221.8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07.02%,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98][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9609.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9%,因闲置募集资金理财投资支付现金减少[98][9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760.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06%,因股权激励收到员工出资款[98][99] - 期末存货账面价值1.09亿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750.86万元,占期末存货余额比例6.47%[95] - 报告期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82%,金额及占比较高且保持快速增长态势[9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24,410,279.41元,较上期增长24.21%,主要系本报告期末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所致[102]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20,411,373.37元,较上期增长82.54%,主要系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的未终止确认且承兑人为十五大行的承兑汇票增长所致[102]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1,751,032.30元,较上期增长87.90%,主要系报告期末预付供应商货款增加所致[102] - 报告期投资额为7,300,000.00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8,000,000.00元,变动幅度为 -9%[104]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87,229,486.53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2,351,294.17元减少[171] - 2023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324,410,279.4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1,182,447.16元增加[17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162,906,937.91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5,800,353.68元增加[171] - 2023年6月30日存货108,546,131.24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7,522,239.75元减少[171] - 2023年6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18,820,179.0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47,729.49元增加[171] - 2023年6月30日在建工程19,773,004.25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37,768.00元增加[171]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38,942,732.96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0,740,769.01元减少[17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984,821,875.62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00,078,607.96元减少[172] 公司业务与市场 - 公司是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主打产品有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提供多行业整体解决方案[20] - 国内市场采取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设21个办事处及服务网点;海外业务采用直销和代理商经销相结合的模式[21] - 研发采取“自主研发为主、委托研发与合作研发为辅”的模式,构建IPD产品研发体系,通过PAS系统将流程数字化[22] - 根据市场需求、历史数据及库存情况向合格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对部分原材料适当储备或战略备货[22] - 采取“自主生产+外协加工”的生产模式,对常规需求产品适当备货,组建供应链管理委员会提高订单响应能力[22] - 公司是“工业互联网+行业”互联平台,核心竞争力行业领先,近五年业务增速大幅领先工业互联网整体市场增速[26] - 预计2023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增速保持10%以上增幅[26] - 公司产品技术体系覆盖《工业互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四大核心,在下一代通信技术上保持领先[27] - 公司推进HaaS工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及运维平台在智能制造细分行业的示范性应用[27] - 公司在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四大领域高端市场份额提升[27] - 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78.42GW,同比增长154%,公司在光伏领域应用从终端往中游延展[28] - 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上调至120GW - 140GW,全球上调至305GW - 350GW[28] - 预计2023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8000万到1亿千瓦[28] - 预计2023年风电新增装机65GW,新增装机同比增长72%[29] - 公司为储能电站并网等方面提供智慧储能工业互联解决方案[29] - 公司可在矿业多场景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已全面覆盖煤矿新老场景且市占率排前,智能化软硬件将迎应用高峰[30] - 公司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供方案,新推智能行为识别分析预警系统和夜视AI监控解决方案有望铺开[31] - 预计2023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达722.5亿元[32] - 公司为平安城市提供方案,其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将大有可为,预计2023年我国平安城市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1278亿元[32] - 公司是现代化综合管廊市场通信系统龙头,综合管廊应用向三四线城市延展,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元[32][33] - 公司为智能网联提供方案,在低速无人驾驶等领域已批量供货,在车载确定性网络等方面投入研制[33] -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规模预计从2019年的165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120.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0%,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1.5万亿元[34] - 公司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方案,拥有全系列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排前,应用新技术拓展新场景初见成效[34] - 公司完成从设备产品供应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有望在高速公路、智能制造市场占得一席之地[35][37]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2027年预计达1689.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58%[35] -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近3万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5.8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15%左右[37] - 中国智慧医疗行业2020年规模突破千亿元,预计2030年医疗智能行业市场规模超1.1万亿元[37][38] - 公司为高速公路、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不同场景提供应用解决方案[35][36][37] - 2023年上半年海外市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85.06万元,同比增长105.61%[93] - 存量市场和核心市场稳步增长,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行业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20.62%、122.71%[90] - 公司主打产品以工业交换产品为主,工业交换产品、工业网关产品营收同比增长37.34%、22.60%[90] 公司技术研发 - 公司在技术和产品研发取得进展,提升系统架构优越性、产品安全性和实时性[40] - 公司加大时间敏感网络等技术和产品开发,部分新产品应用于新行业[40] - 公司掌握SWOSA9工业交换相机等操作系统及模块化产品等核心技术[40][42] - 产品环境适应性技术提升,电磁兼容性达国标4级,防水防尘最高IP67,高低温工作环境为-40~75摄氏度[45][46] - 2023年外接高精度时钟源时20台以上节点PTP对时平均性能提升至100ns以下,处行业领先水平[52] - 新增TSN技术Qch,解决Qbv在复杂场景下的调度和资源问题[53] - 边缘计算网关可在低负载时关闭大核心节能,高负载时开启提高运算能力[56] - 大功率PoE技术单端口支持90W功率输出,多端口总功率可达2200W[64] - 车载以太网技术传输速率为100Mbps和1000Mbps,适应-40℃ ~ 125℃汽车电子环境[65] - 端口工作模式自动检测告警功能可自动分析异常原因并告警[47] - 以太网连接可靠性诊断技术为传统设备增加数据诊断和故障告警功能[48] - 无线并行冗余技术采用双通道设计,可实现双频无缝漫游零丢包[49] - 网络丢包原因自动分析技术能快速准确分析丢包原因,提升运维效率[49] - 报告期内优化云边协同的AI中台,可对接三个边缘侧AI硬件平台,新增组态化边缘AI应用开发功能[68] - 边缘AI应用开发工具覆盖NVIDIA平台和两个国产平台,实现对两个边缘侧AI硬件平台的覆盖[68] - TSN技术新增Qch,解决了Qbv在复杂场景下的配置无解和门控列表资源紧张问题[69]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24个、获得15个,累计申请355个、获得248个[70] - 研发投入合计2749.7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70%,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82%,较上年同期下降7.35%[70] - HaaS物联网运维管理平台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600万元,本期投入392.16万元,处于调试阶段[71] - TSN导轨万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本期投入472.06万元,已发布[72] - 机架式边缘计算网关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00万元,本期投入508.78万元,已发布[73] - 室内WiFi6全千兆AP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50万元,本期投入438.91万元,已发布[7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4015万元,研发费用2707.25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3224.06万元[8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9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0.60%,上年同期为159人,占比37.68%[8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251.61万元,平均薪酬11.85万元,上年同期薪酬合计2146.91万元,平均薪酬13.50万元[84]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8人,占比4.21%;本科149人,占比78.42%;专科及以下33人,占比17.37%[84]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93人,占比48.95%;30 - 40岁74人,占比38.95%;40 - 50岁23人,占比12.11%[84] - FTSN技术产品预研开发,端到端确定性时延满足1ms以内,带宽预留可提升2倍以上,同步精度达8ns,同步抖动在20ns范围[76] - 交换机平台系列芯片方案一期开发,完成Marvell全新系列TSN芯片原型机开发及适配,二阶段完成全系列产品落地开发及软件适配[77] - 机架式安全型串口服务器开发项目完成,产品性能达领先水平,适用于海关卡口等系统[78] - NVIDIA平台边缘AI应用组件开发项目优化组件,提升可移植性,实现流式AI视觉应用框架并与DeepStream框架解耦[7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攻关5G、边缘计算等技术及相关产品,多项通信技术完成优化升级[84]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于2020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获得“深圳市工匠培育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92] - 公司拥有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