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8.53亿元,较2019年增长10.30%[22]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42.16万元,较2019年增长4.46%[22]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亿元,较2019年减少26.43%[22]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63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66.84%[22] - 2020年末总资产18.43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40.08%[22] - 2020年基本每股收益0.92元/股,较2019年减少1.08%[23] - 202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21%,较2019年减少3.89个百分点[23] - 2020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3.76%,较2019年减少0.23个百分点[23]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3.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0.79万元[27] - 2020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61.12万元[27] - 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情况除外)分别为8,086,225.17元、3,256,049.22元、1,487,020.00元[28] - 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为78,720.74元[28] - 2020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分别为 -6,292,938.20元、 -256,705.21元、 -3,303,521.32元[29] - 2020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分别为82,158.83元、 -20,676.11元、307,067.51元[29] - 2020年所得税影响额分别为 -264,371.65元、 -492,991.16元、103,245.25元[29] - 2020年合计金额分别为999,900.69元、2,443,284.40元、 -2,074,589.24元[29]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349.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30%[7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42.1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6%[7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942.1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1%[77]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853,496,821.48元,同比增长10.30%;营业成本614,866,896.00元,同比增长10.66%[79] - 销售费用26,722,735.41元,同比增长9.07%;管理费用60,149,601.18元,同比增长24.94%;研发费用32,122,135.70元,同比增长4.06%;财务费用4,485,318.62元,同比下降31.65%[7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2,982,306.62元,同比下降26.4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95,591,658.56元,同比下降19.57%;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20,398,837.02元,同比增长132.76%[79]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中,材料成本25,261.75万元,占比41.09%,同比增长3.89%;分包成本17,983.96万元,占比29.25%,同比增长11.92%[82] - 销售费用本期为26,722,735.41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7%;管理费用本期为60,149,601.1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94%;研发费用本期为32,122,135.7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6%;财务费用本期为4,485,318.6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65%[9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02,982,306.6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4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95,591,658.56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57%;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320,398,837.02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32.76%[93]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为685,975,521.16元,占总资产比例37.22%,较上期期末增加97.01%[95]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25,98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1.41%,较上期期末增加55.82%[96]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358,056,293.83元,占总资产比例19.43%,较上期期末减少4.81%[96] - 存货本期期末数为39,594,923.85元,占总资产比例2.15%,较上期期末减少65.57%[96]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为210,091,757.89元,占总资产比例11.40%,较上期期末增加201.04%[96]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14,395,954.93元,占总资产比例0.78%,较上期期末减少85.64%[96] - 2020年期初资产负债率50.23%,期末41.58%;期初资产总额1,315,596,935.77元,期末1,842,831,101.13元;期初负债总额660,797,813.95元,期末766,187,659.47元[168] 利润分配相关 - 公司2020年度拟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2.10元现金红利(含税)[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31,689,675股,拟派发现金红利27,654,831.75元(含税)[5] - 拟派发现金红利占2020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58%[5] - 公司2020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7,654,831.75元(含税),占2020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58%[11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421,649.55元,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234,755,118.44元[113]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31,689,675股[113] - 公司2020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率为30.58%,2019年和2018年均为0[114]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现金分红政策[112]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113]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是专注于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和水环境修复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32] - 公司服务模式为提供环境整体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获取收入和利润,运营服务采用BOT、BOO和委托运营模式[35] - 公司销售模式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项目信息,经评估筛选确定目标项目,通过招投标或商务谈判获合同,业务定价主要通过招投标确定[37] - 公司采购由管理中心招标采购部负责,采购内容包括原材料采购、业务分包采购等[38] 环保产业市场情况 - 全国环保产业2020年营业收入约1.78万亿,较2018年增长约11.3%,环境服务营业收入约1.12万亿,同比增长约23.2%[40] - 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率从2004年的0.3%上升到2019年的3.1%[40] - 未来环境污染治理主攻方向是大数据、智能化、一体化和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45] - 环保产业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在社会经济中占比将逐步增加,技术创新更激烈[45] - 业内环保企业正从提供单一服务向环境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45] -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有DBO、EPC等多元化模式,部分处于探索阶段[46] - 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治理模式和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模式将成未来新模式[46] 公司技术与研发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22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47] - 公司在线渗漏定位监测技术典型精度为2.5m范围内[47] - 公司高效环保调理技术使污泥绝干增加量不高于10%[47] - 公司污泥高干脱水炭化处理处置技术使炭化产品含水率低于5%,减量率不低于85%[48] - 公司河湖底泥一体化处理处置技术单台日处理能力达500m³(水下方),处理后泥饼含水率40%[48]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知识产权4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得授权3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36项、软件著作权1项[49]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3212.21万元,上年度3087.01万元,变化幅度4.06%;研发投入合计3212.21万元,上年度3087.01万元,变化幅度4.06%;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本年度3.76%,上年度3.99%,减少0.23个百分点[52] - 垃圾填埋场污泥塘积存污泥原位固化修复技术预计总投资规模450万元,本期投入522.23万元,累计投入522.23万元[54] - 初期终场垃圾填埋场快速稳定化封场技术预计总投资规模500万元,本期投入541.35万元,累计投入541.35万元[54] - 餐厨垃圾和污泥厌氧沼渣高干脱水技术预期可将沼渣含水率降低至60%以下[54] - 公司研发项目合计预算5865万元,已投入3212.21万元,总预算达6547.91万元[55][5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本期为108人,上期为11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本期为12.15%,上期为14.44%[5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本期为1773.31万元,上期为1532.77万元,平均薪酬本期为16.44万元,上期为12.99万元[58]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中,硕士及以上51人,占比47.22%;本科14人,占比12.96%;大专及以下学历43人,占比39.82%[58]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51岁及以上12人,占比11.11%;41 - 50岁17人,占比15.74%;31 - 40岁48人,占比44.45%;30岁及以下31人,占比28.70%[58] - 公司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掌握固废污染阻隔修复等核心技术体系[60] - 公司在固废和水污染治理行业发展二十余年,积累丰富经验,树立良好品牌形象[61] - 公司构建了高素质、专业化的研发团队,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61] - 公司拥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多项业务资质,增强承揽业务竞争力[61] -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知识产权4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1项;全年获得授权3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36项、软件著作权1项[66] - 公司“污泥高干脱水炭化处理处置技术”被认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66] - 公司两项技术及一项示范工程入选《2020年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66] 公司发展战略与经营计划 - 公司发展战略聚焦固废污染阻隔修复、固废处理处置和水环境修复业务领域,打造行业领先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105] - 公司经营计划包括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营销、完善人才资源计划[106][107][109] 公司上市相关 - 2020年12月25日公司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64]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后股份总数由98,767,256股变为131,689,675股[165,168] - 2020年12月25日起2,995.3955万股上市交易,A股股本为13,168.9675万股[164,167] - 发行前每股收益0.85元/股,发行后0.64元/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6.75元/股,发行后7.59元/股[165] - 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价格12.05元,发行数量32,922,419股[171] - 战略配售投资者国元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跟投获配1,646,120股,限售期24个月[164] 股东股份限售承诺 - 杨明、杨宁、源通投资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上市后6个月内满足特定条件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6][118] - 金通安益等企业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118] - 中安投资、黄山毅达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且自登记成为股东之日(2019年12月30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股份[118] - 中科光荣承诺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且自登记成为股东之日(2019年12月30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通过增资取得的39.5778万股股份[118] - 杨明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限售期满之日起4年内,每年转让的首发前股份不得超过上市时所持公司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减持比例可累积使用[116] - 杨明、杨宁、
通源环境(688679)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