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源环境(68867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通源环境通源环境(SH:688679)2023-04-07 00:00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2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4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3,695,726.20元(含税),占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8%[5]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已通过董事会决议,尚需提交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5] - 2022年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3,695,726.20元,占2022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8%[135] - 2021年度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5,802,761.00元,占2021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53%[135] 公司股本与股东结构 - 公司总股本为131,689,675股[5] - 员工持股人数为1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30%,持股数量为252.34万股,占总股本的1.92%[162]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3] - 公司2022年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其中年度股东大会1次,临时股东大会4次,所有议案均审议通过[105] - 公司2022年度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2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29] - 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已通过董事会审议[129] - 公司2022年度发展规划已通过战略委员会审议[130] - 公司2022年度审计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审议了年度报告、续聘审计机构等事项[130] - 公司2022年度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130] - 公司2022年度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了2022年度发展规划[130] - 监事会对报告期内的监督事项无异议[131] 财务报告与审计 - 公司负责人杨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云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云霞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聘任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90万元人民币[199] - 公司聘任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30万元人民币[200]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200]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199]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99] - 公司报告期内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199] - 公司报告期内无面临退市风险的情况[200] - 公司报告期内无破产重整相关事项[200] - 公司报告期内无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违规、受到处罚及整改情况[200] 公司经营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3]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存在无法及时收回及发生坏账的风险[74] - 公司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流动资金较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75] - 环保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大型央企的加入对公司业务发展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6] - 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或产业政策导向的调整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影响[77]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67%[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52.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8%[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35.8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8%[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37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13]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22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15]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15]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616.97万元人民币,主要包括政府补助816.78万元人民币[16]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667.16万元,同比增长32.67%[19] - 2022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52.79万元,同比下降9.18%[19] - 2022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35.82万元,同比增长31.88%[19] - 2022年公司总资产230,973.00万元,较期初增加18.50%[19] - 营业成本1,029,533,846.95元,同比增长35.83%[79] - 研发费用43,479,335.56元,同比增长24.38%[79] - 固废污染阻隔修复业务收入866,204,344.30元,同比增长62.28%[81] - 水环境修复业务收入172,300,136.71元,同比增长18.53%[81] - 省外业务收入759,259,804.09元,同比增长68.12%[81] - 招投标销售模式收入1,225,804,784.56元,同比增长39.35%[81] - 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27,579.8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1.59%,且均为本期新增客户[86]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5,541.5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6.96%,其中除江苏汉高德瑞实业有限公司外均为本期新增供应商[89] - 公司研发费用为43,479,335.56元,同比增长24.38%[9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561,193.30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改善[90] - 公司合同资产为206,481,573.04元,同比增长34.97%,主要由于未到达合同约定结算时点的项目较多[90] - 公司在建工程为138,654,771.71元,同比增长42.29%,主要由于研发基地项目建设投入较大[91] - 公司无形资产为150,532,528.35元,同比增长33.51%,主要由于子公司的特许经营权增加[91] - 公司应付账款为700,094,462.55元,同比增长33.77%,主要由于本期分包增长较多[91] - 公司长期借款为139,166,469.78元,同比增长35.73%,主要由于新增借款较多[91] - 公司货币资金受限总额为75,424,432.90元,主要由于共管账户资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及保函保证金[93] - 报告期投资额为30,907,942.33元,同比增长77.79%[94] - 公司对芜湖城建的股权投资金额为19,888,889.00元,持股比例为5.00%[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0,208,526.02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06,482.13元[9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3,148,146.17元,本期购买金额为812,274.98元[9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50,331,928.07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256,927.27元[94] - 通源科技总资产为10,084.50万元,净利润为-376.80万元[95] - 爱维斯总资产为20,795.97万元,净利润为-1,507.77万元[95] - 广西金投总资产为46,431.89万元,净利润为574.19万元[95] 公司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1%,较上年减少0.22个百分点[13] - 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4,347.93万元,同比增长24.38%[20] - 2022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20]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为43,479,335.56元,同比增长24.38%[36]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1%,较上年减少0.22个百分点[36] - 公司截至报告期末共获得知识产权267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240项[34] -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6项[34] - 公司自主研发的市政污泥热解碳化处理工艺及设备实现市政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30] - 公司开发的有机污染土壤过热蒸汽热脱附工艺及装备具有高效、绿色、清洁等特点[30] - 公司开发的泥膜共生系列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适用于村镇的分散式和多元化需求[30] - 公司围绕“双碳”战略目标,持续加大创新技术研发投入,探寻零碳、负碳领域新技术[30] - 污泥基生物炭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项目总投资305万元,本期投入86.2万元,累计投入269.54万元,已结题验收并申请发明专利一项[37] - 丰乐河流域氮磷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项目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52.45万元,累计投入217.89万元,已结题验收并明确了丰乐河水体氮、土壤中氮的时空分布特征[38] - 污染土壤复配稳定剂研发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本期投入1048.76万元,累计投入1738.96万元,已结题验收并形成5项专利成果,其中3项已获授权[39] - 土壤与地下水智慧修复系统集成研究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本期投入707.01万元,累计投入1196.26万元,已结题验收并实现场地数据动态管理和修复过程智能化管理[41] - 垃圾填埋场生物降解稳定与生态恢复技术研发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本期投入308.63万元,累计投入924.9万元,已结题验收并申请2项专利,发表1篇论文[42] - 污泥基生物炭材料功能强化与基质化应用研究项目总投资520万元,本期投入295.87万元,累计投入520.11万元,已结题验收并申请3项专利,立项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3篇[43] - 热蒸馏靶向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技术集成与成果验证研究项目总投资360万元,本期投入199.02万元,累计投入342.96万元,已结题验收并申请8项专利,发表论文2篇[45] - 典型村镇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集成与装备研发项目总投资320万元,本期投入111.45万元,累计投入317.07万元,已结题验收并自主研发专利技术为核心,结合化学除磷、紫外消毒等技术[46] - 公司申请了10项专利,7篇论文和2项企业标准,用于市政污泥资源化利用及改性污泥生物炭吸附材料的研究[47] - 带式压滤机在河湖底泥脱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已结题验收,滤饼含水率低,申请了1项专利[48] - 污泥深度脱水板框压滤设备的研究已结题验收,产品质量可靠,市场前景广,申请了2项专利[49][50] - 市政污泥中温炭化处理技术的研究已结题验收,通过热解气回用系统减少废气处理难度,申请了2项专利[51] - 100Td、50Td村镇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已结题验收,主监控中心对各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监控,申请了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项发明专利[52][53] - 餐厨垃圾预处理及滤液处理技术工艺设计优化已完成结题验收,应用于界首餐厨垃圾处理工程,发表2篇研究论文[54] - 市政污泥低温干化与炭化工艺技术的研发已结题验收,通过低温干化与炭化组合工艺确保稳定运行,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55][56][57] - 公司研发了中高水力负荷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显著提升污水脱氮效率,减少氨氮对后续处理单元的冲击[58] - 公司开发了污泥生物炭基折流式人工湿地技术,强化微生物净化作用,形成5项专利并备案3项企业标准[58] - 公司研发了缓释碳源技术,采用天然有机物质和生物炭颗粒,减少投入次数且避免二次污染[58] - 公司通过超声波细胞破碎技术开发新型污泥调理剂,降低机械脱水段调理药剂成本,申请1项发明专利[59] - 公司确定了污泥干化焚烧工艺技术,采用“SNCR+旋风除尘+布袋除尘+换热器+两级喷淋”工艺,实现烟气排放无异味[61] - 公司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精准分析污水处理工艺参数,设计标准化污水处理厂站,实现ABVC工艺包产业化[62] - 公司研发了热解气直接燃烧的污泥炭化设备,提高热解气燃烧效率,减少焦油粘接现象,申请2项专利[64][65] - 公司开发了交替流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交替曝气提升处理效率,减少污泥膨胀,申请2项专利[67][68]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3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4.66%,较上期增长1.88个百分点[7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573.97万元,平均薪酬为19.07万元,较上期增长6.36%[70]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32人,本科53人,专科34人,高中及以下11人[70]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岁以下24人,30-40岁71人,40-50岁30人,50-60岁10人,60岁及以上0人[70] - 公司拥有固废污染阻隔修复系统构建、污泥高干脱水炭化处理处置等核心技术体系[70] - 公司拥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多项业务资质[71] 公司业务与市场 - 公司2022年全年新增订单18.7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19] - 公司被批准组建“安徽省市政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20] - 公司承建的亳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垃圾应急填埋和飞灰填埋项目获“黄山杯”奖[20] - 公司党总支被授予市级“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荣誉称号[20] - 公司通过筛分技术实现垃圾减量化达75%以上,达到搬迁、减量及释放土地的目的[22] - 公司采用“调理改性+高干脱水+干化炭化”技术路线,针对污泥性质特点和处置难点提供整体解决方案[22] - 公司自主研发的河湖底泥一体化处理处置技术和装备体系,脱水后的泥饼含水率在40%左右,满足多种资源化利用要求[22] - 公司采用BOT、BOO和委托运营模式提供运营服务,通过特许经营权协议或服务费用获取回报[24][25] - 公司环境整体解决方案业务和运营服务业务定价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26] - 公司所处行业为“N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属于科创板重点支持的“节能环保板块”[27] -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公司相关业务有望受益[28] - 环保行业市场规模将在较长时期内不断扩大,行业技术门槛和壁垒日渐突出[29] - 环保产业由工程化需求向产品化、系统解决方案集成和多环境要素系统治理方向转变[29] - 公司专注于固废污染综合整治、污泥污水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修复业务[156]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继续深化“新赛道、再竞发”的经营主题,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98] - 公司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聚焦固废污染综合整治、污泥污水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修复业务领域[97] 公司员工与薪酬 -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明持有公司股份5,938.56万股,年度内未发生增减变动[107]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周强年度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99.20万元[107] - 公司财务总监张云霞年度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0.59万元[107] - 公司独立董事刘桂建、徐淑萍、许春芳年度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均为5.00万元[107] - 公司副总经理王立余年度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1.87万元[107] - 公司董事会秘书齐敦卫年度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9.39万元[107]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刘帮樑年度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3.85万元[107]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王猛年度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4.85万元[107]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汪军年度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80.16万元[107] - 公司独立董事刘桂建自2021年9月起任职,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12] - 公司独立董事徐淑萍自2021年9月起任职,现任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12] - 公司独立董事许春芳自2018年起任职,现任安徽国信会计师事务所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13] - 公司监事会主席张娜自2015年起任职,现任公司管理中心副总监兼综合管理部经理[114] - 公司监事梁德珍自2015年起任职,现任公司招标采购部经理[115] - 公司副总经理韩洪彬自2020年3月起任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污泥污水事业部总经理[118] - 公司副总经理王亮自2019年9月起任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兼工程中心总经理[119] - 公司副总经理王立余自2021年5月起任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水务事业部总经理[120] - 公司董事会秘书齐敦卫自2016年起任职[121] - 公司技术委员会成员刘帮樑自2021年9月起任职[12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941.97万元[128]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