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概述 - 2023年1-6月营业收入23.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61%[25] - 2023年1-6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919.38万元,上年同期为2559.59万元[25] - 2023年1-6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2.6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3.38%[25] - 2023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3.64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18%[25] - 2023年6月末总资产为79.4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7%[25] - 2023年1-6月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上年同期为0.03元/股[25] - 2023年1-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0%,较上年同期减少3.63个百分点[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3.95亿元,同比增长12.61%;营业成本21.58亿元,同比增长20.70%[49]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6348.35万元,同比下降39.68%;研发费用1.25亿元,同比增长25.34%[4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12.60万元,同比下降93.38%;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12亿元,同比下降59.87%[4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79.398846139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476866735亿元有所增长[18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35.7104123244亿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35.7314399251亿元基本持平[17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43.6884338147亿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42.7454268099亿元[181]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34.114999694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0926081442亿元略有增加[18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合计24.8111258715亿元,低于2022年12月31日的26.7967307543亿元[181]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合计9.303873823亿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7.2958773899亿元[183]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45.2838464446亿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44.3842585908亿元[183] - 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7.716753212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040064834亿元有所减少[179]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14.89638584亿元,高于2022年12月31日的12.5603796123亿元[179] - 2023年6月30日固定资产为35.014864079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6621790519亿元略有减少[179]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3.95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1.27亿元增长12.61%[187]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5.1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1.38亿元增长17.66%[187]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20亿元,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22.41万元[18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25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9982.89万元增长25.34%[187] - 2023年上半年末资产总计44.43亿元,较期初的44.35亿元增长0.18%[185] - 2023年上半年末负债合计17.42亿元,较期初的17.10亿元增长1.86%[187] - 2023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7.02亿元,较期初的27.24亿元下降0.83%[187]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1元/股,2022年上半年为0.03元/股[191] - 2023年上半年长期股权投资22.76亿元,较期初的20.98亿元增长8.51%[185] - 2023年上半年长期借款3.47亿元,较期初的1.97亿元增长76.14%[185] - 2023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38361802.08元,2022年同期为37579303.42元[193] - 2023年半年度营业利润为-17768353.99元,2022年同期为-1178258.38元[195] - 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7907841.11元,2022年同期为-1178258.38元[195] - 2023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823515367.71元,2022年同期为2428443268.39元[199]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59911479.10元,2022年同期为2500092575.61元[199]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849785446.97元,2022年同期为2347174183.34元[199]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26032.13元,2022年同期为152918392.27元[199] - 2023年半年度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709520661.00元,2022年同期为419742140.00元[199] - 2023年半年度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6287929.05元,2022年同期为3277101.72元[199] - 2023年半年度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回的现金净额为1070346.20元,2022年同期为414019.18元[199] 主营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亏损主因是房地产行业需求偏弱,浮法玻璃销量降、库存累积,售价低于上年同期,原燃料价格高位,库存去化慢,平均存货成本高于上年同期[26] - 公司业务所属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 - 玻璃及深加工制品,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浮法玻璃、建筑加工玻璃、汽车加工玻璃[33][37] - 公司浮法玻璃业务年产约85万吨,有5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和2条特种玻璃生产线[39] - 公司建筑加工玻璃业务中空玻璃年产能约900万平方米,镀膜玻璃年产能约1,650万平米[39] - 浮法玻璃板块新投产超白在线Low - E节能玻璃,大连耀皮5月满负载运行,碲化镉TCO玻璃成品率高于往年[42] - 建筑加工玻璃板块热致调光玻璃应用于重庆江北机场T3项目,BIPV产量和销售增长,上半年签单量和销售收入提升[43] - 汽车加工玻璃板块新增订单较快增长,与多家新势力车企合作,营业收入快速增长[44]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房屋施工面积791,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新开工面积49,880万平方米,下降24.3%;竣工面积33,904万平方米,增长19.0%[35]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1312.27万辆,同比增长8.84%;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78.6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率达28.3%[37] 研发与创新 - 耀皮玻璃研究院确立10个创新产品研发项目,5个已完成样品制作并可商业化[45] - 公司检测中心3月初通过“CNAS实验室”全要素复评审,检测领域覆盖多种产品[45] 资产变动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1.50亿元,占总资产1.89%,较上年期末下降57.56%,因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减少[51] - 应收票据本期收回,金额从2052.87万元降至1341.98万元,降幅34.63%[54] - 在建工程本期投入增加,金额从12874.52万元增至19442.86万元,增幅51.02%[54] - 合同负债本期预收货款增加,金额从10043.79万元增至14265.08万元,增幅42.03%[54] - 长期借款本期增加,金额从37220.42万元增至53007.85万元,增幅42.42%[54] - 境外资产为1892.84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24%[55] - 受限货币保证金为18948.74万元,子公司江门耀皮工程玻璃有限公司以厂房、设备及土地作为受限资产申请借款额度2.40亿[56] - 本报告期公司对外股权投资总额为18855万元,包括新设江苏耀皮家电玻璃有限公司和收购大连耀皮玻璃有限公司[59][60] - 常熟耀皮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投资总额5.78亿元,报告期末厂房建设已验收完成[63] - 公司多个项目处于不同建设阶段,部分因市场变化暂缓或暂停[6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初数为77257.97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1.82万元[66] 子公司业绩 - 2023年上半年部分子公司业绩:天津耀皮工程玻璃净利润15034451.63元,江门耀皮工程玻璃净利润19561918.12元,桂林皮尔金顿安全玻璃净利润15751499.45元;部分子公司亏损,如上海耀皮建筑玻璃亏损1167589.15元,上海耀皮工程玻璃亏损4223539.80元等[71] 面临挑战与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国内外经济环境动荡、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激烈、客户信用风险等挑战[74] - 应对经济环境动荡风险,公司将以国家产业规划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市场敏感性并加强合作[74] -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将跟踪价格走势,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工艺和采购策略[74] - 应对市场竞争激烈风险,公司坚持“产品差异化”战略,调整产品结构,加强研发和成本控制[74] - 应对客户信用风险,公司将改进信用政策,完善信控流程,加强客户资信审查和货款回笼监控[74] 公司治理与决策 - 2023年6月8日公司2022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审议通过多项报告和议案[77][78] - 半年度拟定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80] 环保相关情况 - 公司生产浮法玻璃的5家子公司为重点排污企业,包括天津耀皮玻璃、华东耀皮玻璃、江苏皮尔金顿耀皮、常熟耀皮特种玻璃及大连耀皮玻璃[88] - 天津耀皮玻璃主要污染物为废气(SO2、NOX等)、废水,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2/1100 - 2021),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DB12/356 - 2018) [89] - 江苏皮尔金顿耀皮玻璃SO2排放浓度分别为2.351mg/m³、2.901mg/m³,排放总量1.53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57.82吨/年;NOX排放浓度分别为98.019mg/m³、67.505mg/m³,排放总量48.62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311.76吨/年;颗粒物排放浓度分别为4.019mg/m³、1.928mg/m³,排放总量1.73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15.59吨/年,均未超标[91] - 华东耀皮玻璃SO2排放浓度25.62mg/m³,排放总量5.59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77.9吨/年;NOX排放浓度111.97mg/m³,排放总量24.9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383吨/年;颗粒物排放浓度2.33mg/m³,排放总量0.48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39.3吨/年,均未超标[92] - 常熟耀皮特种玻璃SO2排放浓度37.64mg/m³,排放总量4.99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47.52吨/年;颗粒物排放浓度5.49mg/m³,排放总量0.7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11.64吨/年,均未超标[95] - 大连耀皮玻璃SO2排放浓度173mg/m³,排放总量30.6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367吨/年;颗粒物排放浓度15mg/m³,排放总量2.5吨/半年,核定排放总量45.9吨/年,均未超标[96] - 浮法玻璃生产线均安装了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系统,报告期内系统运行良好,排放数据稳定达标,远低于国家标准[97] - 公司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工程建设项目报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并获得环评批复,各子公司均取得排污许可证[99] - 各子公司均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当地环保局备案,如天津耀皮玻璃2020年9月3日备案,江苏皮尔金顿耀皮玻璃2021年6月25日备案等[100][101] - 天津耀皮玻璃委托天津众联环境监测服务有限公司等开展定期监测,华东耀皮玻璃等委托江苏中之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定期监测,大连耀皮玻璃委托大连金钥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定期监测,报告期内监测均符合国家标准[102][103] - 公司及各子公司持续推进清洁生产,改进工艺,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各生产基地环保设施运转正常[108] - 公司坚持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积极使用厂房顶光伏发电系统节能减排[110] - 部分工厂获得“绿色工厂”认证,大部分子公司通过ISO
耀皮B股(900918)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