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人民币120.6386亿元,同比增长14.67%[5]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7.7568亿元,同比增长3.54%[5] - 主营业务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6.2705亿元,同比增长13.66%[5]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83元,稀释每股收益为人民币1.90元,同比增长3.83%[10] - 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1,927.98百万元[10]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2,063,863.27千元,同比增长14.67%[26] - 2021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75,683.25千元,同比增长3.54%[26]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627,047.49千元,同比增长13.66%[26]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2,328.14千元,同比下降11.96%[26]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32%,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26]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48,635,764.11元,其中政府补助206,479,154.93元[3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694,598,485.43元,净利润为322,952,835.23元[30]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119.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0%[59] - 四项费用总额56.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0%[71][72] - 所得税费用2.9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02%[7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亏损人民币2302.72万元,同比下降361.47%[91][92] - 信用减值损失亏损人民币753.70万元,同比增长488.83%[91][93] - 利息支出2021年为83,997,234.61元,较2020年25,313,177.20元增长231.8%[107] - 衍生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535.55万元[1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化学制剂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717.91百万元,占总收入31.17%[10][12] - 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908.74百万元,占总收入24.39%[10] - 中药制剂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453.56百万元,占总收入20.57%[10] - 诊断试剂及设备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12.16百万元,占总收入3.45%[10] - 消化道药物收入为人民币723.96百万元,促性激素药物收入为人民币1,070.86百万元[10] - 化学制剂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40%,从2020年人民币2,472.03百万元增至2021年人民币3,717.91百万元[12] -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30%,从2020年人民币2,440.26百万元降至2021年人民币2,908.74百万元[12] - 推进组合开发策略,精神专科产品持续快速增长[7] - 化学制剂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7224.42百万元,同比增长33.71%,占主营业务收入60.56%[39]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908.74百万元,同比增长19.20%,占主营业务收入24.39%[43] - 中药制剂销售收入人民币1070.86百万元同比下降11.30%占主营业务收入8.98%[45] - 诊断试剂及设备销售收入人民币723.96百万元同比下降47.64%占主营业务收入6.07%[47] - 消化道产品收入37.18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31.17%,同比增长50.40%[57] - 促性激素产品收入24.54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20.57%,同比增长28.34%[57]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收入29.09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24.39%,同比增长19.20%[57] -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收入7.24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6.07%,同比下降47.64%[57] - 化学制剂产品收入72.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1%,毛利率79.10%[59]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收入29.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0%,毛利率29.62%[59] - 中药制剂产品收入10.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30%,毛利率73.86%[59] - 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收入7.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64%,毛利率55.91%[59] - 公司产品覆盖制剂、原料药和中间体及诊断试剂设备,包括艾普拉唑系列、亮丙瑞林微球等[37] - 原料药产品在56个海外国家/地区完成104个注册项目[44] - 原料药取得49个国际认证证书(含4个FDA检查品种及12个CEP证书)[44] - 抗病毒颗粒和参芪扶正注射液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双金奖[45] - 丽珠试剂艾滋病毒载量系统装机超过60台[47] - 公司拥有86个中药批文其中21个为独家品种[45] - 2021年原料药新增3个产品国际注册(含达托霉素多国获批)[44] - 丽珠试剂新冠检测产品获CE认证及多国注册准入[47] - 原料药事业部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积极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141] - 诊断试剂及设备板块2022年重点推广自免多重、小型发光、核酸产品线[143] - 中药业务围绕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开展临床数据证据研究,加大特色中药新药及经典名方研发投入[142] - 培育扶植潜力产品,老药新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加快完善国际化营销体系[138] - 推进核心产品重点药材资源的绿色生态种植基地建设布局[142] - 公司186个产品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1年),其中甲类90个乙类96个[146] - 公司替硝唑片(0.5g)拟中选第五批集采,价格10.89元/盒,数量611.88万片[148] - 公司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医保谈判价格由156元/支降至71元/支,降幅约54.5%[148] -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取消支付限定,适应症调整为"消化性溃疡出血"[148] - 公司临床阶段抗肿瘤药物包括曲普瑞林微球、亮丙瑞林微球等5个主要产品[146] - 抗病毒颗粒部分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152] - 主要制剂品种原材料实现自产或集团内全产业链配套供应[152] - 原料药板块通过战略储备和期货套期保值锁定成本[152] - 组建互联网运营中心加强制剂药品线上推广[15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销售收入103.89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87.10%,同比增长18.90%[57] - 境外销售收入15.39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12.90%,同比下降10.82%[57] - 境内收入103.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90%,毛利率69.39%[59][60] - 境外收入15.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2%,毛利率36.57%[59][60] 研发进展与投入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序贯加强绝对保护力满足WHO标准[6] - 注射用醋酸西曲瑞克于2021年12月在国内获批上市[5] - 重组人源化抗人IL-6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已正式报产并获受理[5] - 一致性评价项目获批件4项[5] - 公司研发支出总额约人民币15.2326亿元,同比增长53.93%,占营业总收入比例12.63%[33]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932人[33] - 抗肿瘤创新药LZ001项目于2021年12月提交临床研究申请(IND)[39]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完成I/II期临床并推进海外III期临床试验[42] - 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15.2326亿元,同比增长53.93%[7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2.63%,较上年增加3.22个百分点[74][80]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激增257.88%至3.7755亿元,主因新冠疫苗海外III期临床试验投入增加[80][81] - 研发人员总数达936人,其中硕士学历人员增长11.24%[79] - 化学制剂领域微球等高壁垒复杂制剂在研项目7项,其中1项已完成III期临床并申报生产[75] - 生物药在研项目8项,托珠单抗注射液已报产,新冠疫苗III期临床试验入组接近尾声[76] - 诊断试剂及设备在研项目49项,7项处于临床阶段[77][78] - 子公司丽珠单抗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开展全球III期临床试验[33] - 推进托珠单抗注射液上市审批相关的注册检验及现场核查准备工作[139] - 继续推进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等核心品种临床试验[140] -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推进国内附条件上市、海外EUA/上市和WHO EUL[139] - 新冠疫苗V-01在菲律宾、印尼、俄罗斯开展III期临床试验[151] - V-01在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开展灭活序贯免疫III期试验[151] - 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增加53.93%[1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建议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3.00元(含税)[5]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3.00元(含税)[13] -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续谈降价应对,利用谈判药不再二次议价、不受药占比及次均费用政策影响等有利条件[138] - 新冠疫情导致医院常规处方下降,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150] - 环保投入持续增加以应对监管要求[154] - 报告期内接待10次机构调研活动(涉及华泰证券、富国基金等机构)[155] 成本与费用 - 经销模式收入86.71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72.69%,同比增长13.12%[57] - 直销模式收入32.57亿元人民币,占主营业务收入27.31%,同比增长16.41%[57]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8.78%,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9.10%[64] 资产与投资活动 - 2021年总资产为22,371,915.59千元,同比增长8.65%[26] - 2021年总负债为8,060,890.80千元,同比增长15.97%[26] - 2021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003,763.63千元,同比增长7.40%[26] - 长期股权投资占比提升3.57个百分点至4.76%[84] - 货币资金占比下降7.46个百分点至40.88%[84] - 政府补贴等其他收益达2.0804亿元,占利润总额9.26%[8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人民币1.83亿元,同比增长603.38%[87][89] - 预付款项人民币2.81亿元,同比增长97.70%[87][89] - 长期股权投资人民币10.65亿元,同比增长334.48%[87][89] - 开发支出人民币5.74亿元,同比增长128.53%[87][89] - 短期借款人民币20.43亿元,同比增长31.73%[87][89] - 合同负债人民币1.68亿元,同比增长60.65%[87][89] - 资产负债比率由33.76%上升至36.03%[90] - 票据池业务质押应收票据余额人民币2.75亿元[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激增168.97%至20.98亿元人民币[9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01.18%至-18.77亿元人民币[9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31.19%至35.99亿元人民币[94][9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35.34%至44.14亿元人民币[94][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75.30%至-8.27亿元人民币[94][95] - 货币资金持有量同比下降8.11%至91.46亿元人民币(2020年:99.54亿元)[97][98] - 借款余额同比增长40.19%至26.80亿元人民币(2020年:19.11亿元)[98] - 归属于公司股东权益同比增长7.40%至130.04亿元人民币[100]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74%上升至25.90%[106] - 已签约资本承诺同比增长42.55%至8.86亿元人民币(2020年:6.22亿元)[101][104] - 票据池业务质押应收票据金额为274,605,538.20元[109] - 资产质押总额为275,699,372.32元,其中含其他货币资金1,093,834.12元[109] - 四川光大搬迁项目已投入39,556.07万元,获得政府补贴10,117.99万元[110] - 公司以人民币7.24亿元收购天津同仁堂40.00%股份(4400万股)[46] - 收购天津同仁堂后获得2020年度现金分红4,004.00万元[111] - 本年投资额886,650,000.00元,较上年151,782,886.25元增长484.16%[113] - 票据池业务总授信额度为14亿元(可滚动使用)[109] - 四川光大搬迁项目总投资额64,600万元,政府补偿及奖励总额21,580万元[110] - 天津同仁堂IPO申请因审计机构被立案调查于2022年1月26日中止[111] - 公司投资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股权,投资金额为7.24亿元人民币,本年投资盈利5262.089445万元[114] - 公司投资北京英飞智药科技有限公司11.7647%股权,投资金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本年投资亏损119.931193万元[114] - 公司新设上海丽予生物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55%股权,投资金额为165万元人民币,本年投资盈利5.742251万元[114] - 公司新设珠海市丽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9.425%股权,投资金额为5000万元人民币,尚未投入资金[114] - 公司新设珠海市丽珠医药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投资金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本年投资盈利52.524345万元[114] - 公司新设长沙丽瑾葆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39.425%股权,投资金额为100万元人民币,本年投资亏损1.97387万元[114] - 公司投资Beam Therapeutics Inc.股票,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257.783686万元,年末账面价值15.709479465亿元[116] - 公司持有华东医药股票,本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49.590768万元,年末账面价值1.32504024亿元[116] - 公司衍生品投资远期外汇合约,本年度实际损益金额12.37万元[117] - 公司非股权投资及证券投资总额为8.8665亿元人民币[114][116] - 远期外汇合约(卖出)总名义金额为184,011.97百万[120] - 商品期货合约(买入)总名义金额为3,220.06百万(731.10+239.35+325.21+1,925.40)[118][120] - 衍生品投资总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290.49百万[120] - 2021年9月合约名义金额10,001.61百万中6,067.71百万(60.7%)被指定为套期[118] - 2021年10月合约名义金额12,157.58百万中9,166.57百万(75.4%)被指定为套期[118] - 2021年11月合约名义金额14,178.85百万中12,954.71百万(91.4%)被指定为套期[118] - 2021年12月合约名义金额13,097.99百万中13,281.71百万(101.4%)被指定为套期[118] - 所有套期合约公允价值变动总额占衍生品投资总额3.19%[120] - 衍生品投资资金100%来源于公司自筹[120] - 公司分别于2021年5月8日及2021年7月30日公告董事会衍生品投资审批[121]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42,030.04万元[124][125] - 本年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23,352.47万元[124] - 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26,798.30万元[124] - 累计变更用途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68,735.86万元[124] - 累计变更用途募集资金总额比例48.40%[124]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15,231.74万元[124] - 艾普拉唑项目本年度投入人民币9,612.93万元,累计投资进度63.51%[126] - 长效微球技术平台本年度投入人民币7,280.30万元,累计投资进度89.44%[126] - 袋装输液车间技改项目本年度实现效益人民币430.75万元[126] - 艾普拉唑系列项目变更后尚需投入募集资金人民币20,827.90万元,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27] - 艾普拉唑系列项目2020年度实际投入募集资金人民币428.23万元,使用进度未达预期[127] - 2021年调整后艾普拉唑系列项目尚需投入募集资金人民币20,399.67万元[127] - 艾普拉唑系列项目未来四年分年度投资计划:2021年11,992.40万元、2022年
丽珠集团(00051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