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丽珠集团(000513)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10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营业收入为63.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2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3%[2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3%[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34%[21] - 利润总额为13.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4%[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9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9%[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1.1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9%[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63%,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302.57百万元,同比增长1.08%[30]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17.55百万元,同比下降4.23%[30] - 剔除非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1046.42百万元,同比增长13.73%[30] - 主营业务收入为62.3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4%[50] -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65.59%,同比下降0.65个百分点[51]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毛利率37.74%,同比上升6.94个百分点[51] - 四项费用总额27.1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4%[55][56] - 研发投入总额6.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2%,占营业收入10.14%[5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由正转负,同比下降355.14%至-88,778,045.12元,主要因证券投资市值波动[70][68] - 利息支出同比增长31.56%至4742.69万元[81] - 资本负债比率由25.9%上升至31.73%,增长5.83个百分点[80] - 资产负债比率由36.03%上升至39.02%[6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化学制剂业务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673.73百万元,同比下降1.52%,占总营收58.88%[31] - 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销售收入人民币1729.34百万元,同比增长18.26%,占主营业务收入27.72%[36] - 中药制剂产品销售收入人民币490.62百万元,同比下降19.60%,占主营业务收入7.86%[38] - 诊断试剂及设备销售收入人民币346.04百万元,同比下降11.43%,占主营业务收入5.55%[40] - 促性激素产品收入13.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2%[50] - 精神产品收入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26%[50] - 境外收入8.5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50] - 原料药产品在61个国家完成176个注册项目,其中海外125个注册项目覆盖60个国家[37] - 原料药取得4个国际认证证书,包括欧盟GMP证书1个和CEP证书2个[36] - 新增5个原料药产品的国际注册,包括达托霉素和莫昔克丁等[36] - 中药新药在研项目共8项,包括改良型新药SXSHL凝胶和1.1类新药TGDX颗粒[39] - 诊断试剂获得6个海外CE证书,包括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和猴痘病毒检测试剂盒[40] - 原料药通过国际认证现场检查品种17个,持有有效国际认证证书49个[37] - 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乳胶法)于2022年4月获批上市[40] - 化学制剂在研项目共7项,其中1项处于上市许可注册审评阶段,1项处于I期临床,2项处于BE试验[58] - 诊断试剂及设备在研项目共98项,其中12项处于临床阶段[60] - 化学制剂产品在海外市场获批注册2个(盐酸伐昔洛韦片和喷昔洛韦乳膏)[3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化学制剂产品在海外完成22个注册项目[33]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已递交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尼日利亚的注册申请[35] - 托珠单抗注射液已申报BLA并通过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核查[35] - 重组抗人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完成银屑病适应症Ib期临床中期分析[35] - 公司建立63份质量管理和17份药物警戒管理体系文件,修订15份质量文件和17份药物警戒文件[33] - 公司聚焦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研发[27] - 原料药事业部重点推进多肽类产品及高端兽药研发[110] - 诊断试剂业务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优势领域[112] - 中药业务加强泌尿肾病类、心脑血管类和扶正类优势病种领域布局[111] - 化学制剂营销推进核心品种四大刚性指标考核包括重点二级以上医院开发[107] - 生物药推进托珠单抗注射液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等上市前审批准备[109] - 公司生物药领域重点推进V-01国内附条件上市及国内外紧急使用授权申请[109] - 公司宠物制剂产品预计2022年下半年在国内获批上市[110] - 原料药业务将着重海外市场放量并争取销售量和利润率双增长[11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四项费用总额27.17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4%[55][56] - 研发投入总额6.3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2%,占营业收入10.14%[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中期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 - 医药工业"十三五"期间增加值年均增长9.5%[27] - 2021年医保谈判药品平均降价61.71%[29] -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推动行业创新转型[28] - 公司聚焦创新药及高壁垒复杂制剂研发[27] - 原料药业务将着重海外市场放量并争取销售量和利润率双增长[110] - 诊断试剂业务聚焦自身免疫性疾病、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优势领域[112] - 中药业务加强泌尿肾病类、心脑血管类和扶正类优势病种领域布局[111] - 化学制剂营销推进核心品种四大刚性指标考核包括重点二级以上医院开发[107] - 生物药推进托珠单抗注射液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等上市前审批准备[109] - 原料药事业部重点推进多肽类产品及高端兽药研发[110] - 公司生物药领域重点推进V-01国内附条件上市及国内外紧急使用授权申请[109] - 公司宠物制剂产品预计2022年下半年在国内获批上市[110] - 原料药板块通过战略储备和期货套期保值控制成本波动[119] - 公司通过远期外汇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以管理汇率风险[91] - 公司已建立《外汇风险管理办法》和《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规范衍生品操作[91] 其他财务数据 - 非经常性损益净损失28,877,684.47元人民币[24] - 政府补助收益79,946,913.82元人民币[24]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失89,624,563.81元人民币[24]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510,518.91元人民币[24] - 投资收益金额为36,642,122.8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77%[61]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8,778,045.1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6.71%[61] - 资产减值损失为-27,233,126.37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06%[61] - 其他收益为82,440,651.4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6.23%[6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77,505,338.23元[6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45.39%至99,806,543.32元,主要因证券投资标的市值波动[65][66] - 在建工程增长53.82%至853,041,996.94元,主要因附属公司新厂及车间建设投入[65][66] - 长期借款激增161.27%至1,663,726,004.58元,主要因附属公司将短期借款置换为长期借款[65][66] - 合同负债减少66.99%至55,383,313.65元,主要因预收货款结转收入[65][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减少60.47%至70,579,257.96元,主要因上期收回投资款项[71][72] - 授信额度使用率较低,实际使用4,264.00百万元,占批准额度25,525.00百万元的16.7%[74] - 公司借款余额为人民币3271.5百万元,占资产总额14.26%,较期初上升2.28个百分点[75] - 短期借款余额人民币1607.78百万元,占资产总额7.01%,较期初下降2.12个百分点[75] - 长期借款余额人民币1663.73百万元,占资产总额7.25%,较期初上升4.4个百分点[75] - 流动负债人民币6751.51百万元,同比下降2.51%[76] - 非流动负债人民币2199.39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3.64%[76] - 归属于股东权益人民币12866.92百万元,同比下降1.05%[76] - 未偿还债务总额4437.82百万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占比62.5%[79] - 浮动利率借款占比46.8%(1525.87百万元),固定利率借款占比53.2%(1737.86百万元)[78] - 货币资金为9,232,850,780.02元,占总资产比例40.25%,较上期下降0.63%[62] - 长期借款为1,663,726,004.58元,占总资产比例7.25%,较上期增长4.40%[62] - 在建工程为853,041,996.94元,占总资产比例3.72%,较上期增长1.24%[62] - 货币资金持有9,232.85百万元,较期初9,146.37百万元略有增长[73] - 总资产为22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3%[21] - 总负债为89.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4%[21] - 公司总股本为934,997,951股[22] -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1.09元人民币[22] 投资和融资活动 - 本期投资额人民币3000.01万元,较上期人民币7.96亿元下降96.23%[86] - 对江苏新元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3000万元,持股比例7.4858%[87] - 在马来西亚新设生物医药公司投资65.77元,持股比例55.13%[87]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人民币9975.67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7719.88万元[88][89] - 昆仑能源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人民币549.89万元,本期亏损26.68万元[88] - 华东医药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人民币1488.53万元,本期收益173.05万元[88] - Beam Therapeutics股票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人民币7841.88万元,本期亏损7867.59万元[89] - 鹏华基金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人民币95.37万元,本期收益1.35万元[88] - 远期外汇合约衍生品投资初始投资总额为118,245.78万元人民币[90] - 衍生品投资本期实际损益总额为亏损84.65万元人民币[90] - 衍生品投资期末持仓金额为24,548.48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期末净资产比例1.90%[90] - 报告期内衍生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亏损1,127.27万元人民币[91] - 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42,030.04万元人民币[92] - 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33,869.69万元人民币[92] - 累计变更用途募集资金68,735.86万元人民币,占募集总额比例48.40%[92]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1,069.82万元人民币[92] - 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2909.82万股,每股发行价50.10元,募集资金总额14.5782亿元[94] - 扣除发行费用3751.96万元后,实际到账募集资金14.203亿元[94] - 艾普拉唑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2.956亿元,累计投入2.267亿元,投资进度76.69%[97] - 新北江制药搬迁项目投资总额1.433亿元,累计投入1.423亿元,投资进度99.30%[97] - 袋装输液技改项目投资总额5311.73万元,累计投入5311.73万元,投资进度100%[97] - 长效微球技术平台投资总额4.114亿元,累计投入3.997亿元,投资进度97.16%[97] -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总额5.169亿元,已全部投入[97] - 艾普拉唑项目尚需投入募集资金2.04亿元,预计12月31日达到预定状态[95] - 袋装输液技改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252.43万元,未达到预计效益[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仍存储于专户中[96] - 参芪扶正注射液(袋装输液)销售未达预期收益,受医保目录调整、控费及辅助用药政策影响[98] - 艾普拉唑系列项目子项目“化药冻干粉针车间建设”实施地点调整,建设周期延后至2022年12月31日前[98]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185.71万元人民币[98] - 终止“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3个月)”子项目,结余募集资金3038.58万元人民币调整至微球车间建设项目[98] - “艾普拉唑片”及“注射用艾普拉唑钠”项目继续投入募集资金10567.9万元人民币[98] - 终止部分艾普拉唑子项目,结余募集资金15437.28万元人民币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8] - 终止三个微球子项目,原计划投入的募集资金6400万元人民币用于投建新的“缓释植入剂车间建设”子项目[98]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储于专户或进行现金管理,将继续用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99] - 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搬迁扩建项目(一期)投资进度达99.3%,实际投入金额1.422894亿元人民币[100] -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袋装输液车间技改项目投资完成100%,实际投入金额5311.73万元人民币,本期实现效益252.43万元人民币[100] - 长效微球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97.16%,累计投入3.997251亿元人民币,本期投入3176.18万元人民币[100] - 艾普拉唑系列创新产品深度开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投资进度76.69%,累计投入2.267119亿元人民币,本期投入3895.21万元人民币[100] - 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已100%完成,实际使用金额5.168532亿元人民币[100] -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总额为14.203004亿元人民币,本期实际投入7071.39万元人民币[100] - 公司终止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3个月)项目,将结余募集资金3038.58万元人民币调整至微球车间建设项目[100] -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微球车间建设项目调整后拟使用募集资金1.095933亿元人民币[100] - 艾普拉唑系列创新产品深度开发及产业化升级项目调整后尚需投入募集资金人民币20,399.67万元,预计2024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1] -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子项目节余募集资金人民币10,260.00万元将用于新增化药冻干粉针车间建设[101] - 艾普拉唑光学异构体制剂及复方制剂结余资金人民币15,437.28万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1] - 长效微球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终止三个子项目释放人民币6,400万元募集资金用于新建缓释植入剂车间[101] - 四川光大整体搬迁调迁扩建项目总投资额为人民币6.46亿元,其中已签订合同投入金额为人民币4.77亿元[85] - 收到各级政府补贴共计人民币1.37亿元用于四川光大搬迁项目[85] - 公司累计回购H股3,404,400股(占已发行H股总数1.09%)[122] - H股回购最高价27.00港元/股,最低价24.70港元/股[122] - H股回购资金总额87,004,410.00港元[122] - 非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净额1,420,300,366.77元[123] - 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数量29,098,203股[123] - 限售股份上市流通数量37,827,664股A股(2017年9月20日)[12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涉及金额差异超30%[124] - 转让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3个月)产品与技术所有权给上海丽珠并停止使用募集资金投资该项目[126] - 调整微球车间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额从人民币1.6393亿元增至1.9846亿元(增幅21.1%)[126] - 变更艾普拉唑项目子项目并将人民币747.93万元募集资金置换为自有资金[128] - 艾普拉唑项目总投资额保持人民币2.9563亿元且子项目投资额保持人民币1.026亿元[128] - 向全资子公司微球公司增资人民币3.4799亿元(自有资金2.0879亿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