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为本钢板材、本钢板B,股票代码为000761、200761,上市证券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21]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0年8月5日至2021年12月31日[27] - 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香港商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7] 控股股东变更 - 2021年8月20日,辽宁省国资委向鞍钢集团无偿划转其持有的本钢集团有限公司51%股权,10月12日完成工商变更,鞍钢集团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直接控股股东仍为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6] - 2021年辽宁省国资委将本钢集团51%股权无偿划转至鞍钢集团,鞍钢集团成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1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77,912,144,981.46元,2020年为48,684,792,685.58元,本年比上年增减60.03%[2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00,582,902.58元,2020年为384,252,740.78元,同比增长550.77%[2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17,758,656.14元,2020年为381,469,784.99元,同比增长560.02%[28]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3,473,454.04元,2020年为 - 2,039,000,213.29元,同比增长120.28%[28]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0元/股,2020年为0.10元/股,同比增长500.00%[28] - 2021年末稀释每股收益为0.50元/股,较2020年末的0.10元/股增长400.00%[31] - 2021年末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88%,较2020年末的1.90%增长9.98%[31] - 2021年末总资产为551.47亿元,较2020年末的650.07亿元减少15.17%[3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25.01亿元,较2020年末的210.18亿元增长7.05%[31]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2.52亿元、233.36亿元、228.39亿元、164.85亿元[34]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87亿元、15.22亿元、15.69亿元、 - 12.77亿元[34]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6010.07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634.60万元[39] -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779.12亿元,同比增长60%[53] - 全年实现利润34.35亿元,同比增长724.16%[53] - 2021年营业收入合计779.12亿元,同比增长60.03%,2020年为486.85亿元[61] - 2021年钢板收入699.93亿元,占比89.84%,同比增长54.43%;其他产品收入79.19亿元,占比10.16%,同比增长135.49%[61] - 2021年东北、华北、华东地区收入分别为315.03亿、31.99亿、335.17亿元,同比增长54.27%、98.90%、53.86%[61] - 2021年中南地区收入31.53亿元,同比增长12259.13%;西南地区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44.02%[61] - 2021年内销收入715.77亿元,占比91.87%,同比增长62.20%;外销收入63.36亿元,占比8.13%,同比增长39.08%[61] - 2021年工业毛利率7.73%,同比增加3.02%;钢板毛利率7.46%,同比增加3.05%;其他产品毛利率10.08%,同比增加1.36%[61] - 2021年销售量1388.37万吨,同比增长7.06%;生产量1399.61万吨,同比增长8.16%;库存量60.19万吨,同比增长22.96%[65] - 2021年钢压延加工业营业成本合计718.92亿元,2020年为463.92亿元,其中原材料2021年金额为373.42亿元,占比51.94%,2020年金额为231.38亿元,占比49.88%,同比增减2.06%[66][70] - 2021年销售费用为1.41亿元,2020年为0.97亿元,同比增减45.35%,因薪酬、进出口代理费增加所致[77] - 2021年管理费用为11.87亿元,2020年为7.93亿元,同比增减49.75%,因薪酬、取暖费等增加所致[77] - 2021年财务费用为5.37亿元,2020年为3.65亿元,同比增减47.10%,因本期汇兑损失增加所致[77] - 2021年研发费用为0.56亿元,2020年为0.38亿元,同比增减48.47%,因研发投入增加[77]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1798人,较2020年的1732人增长3.81%;研发投入金额23.44亿元,较2020年的15.42亿元增长52.03%[84]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63.29亿元,较2020年的400.62亿元增长40.6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13亿元,较2020年的 - 20.39亿元增长120.28%[85]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4.03亿元,较2020年的1403.77万元增长81129.0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98亿元,较2020年的 - 61.99亿元增长162.87%[85]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1.63亿元,较2020年的229.97亿元减少64.5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72.00亿元,较2020年的40.56亿元减少277.51%[85][88]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29.30亿元,较2020年的 - 42.12亿元减少30.43%[88] - 2021年投资收益 - 1.21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3.51%;资产减值 - 1.14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3.31%[89] - 2021年末货币资金88.3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6.01%,较年初比重减少4.57%;存货101.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8.48%,较年初比重增加4.31%[9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40.53亿元,占比7.35%,较期初减少8.43%,因公司偿还借款所致[93]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47.08亿元,占比8.54%,较期初增加1.55%[93]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42.23亿元,占比7.66%,较期初增加2.17%[93] - 租赁负债期末余额14.25亿元,占比2.58%,较期初增加0.29%[93] - 期末资产权利受限项目合计账面价值48.30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94] 产品与业务相关数据 - 公司产品形成60多个品种、7500多个规格的系列,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比例超80%[45] - 公司主导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45] - 公司采购分国内和国外采购,销售分内外销[45] - 生铁完成983.8万吨,同比减少2.3%;粗钢完成1043.8万吨,同比增长1.24%[53] - 热轧板完成1321.7万吨,同比增长8.02%;冷轧板完成610.78万吨,同比增长8.1%;特钢材完成62.2万吨,同比减少13.7%[53] - 全年开发冷系产品20个牌号,热系产品15个牌号,特殊钢产品14个牌号[56] - 全年科研项目立项100项,同比增加69.5%,计划实施率达90%以上[56] - 全年完成认证摘牌项目20项,共计47个牌号[56] - 高等级冷轧外板2020年合格率为70.6%,2021年上半年中高端冷轧汽车外板生产1724.2吨,合格率73.8%,同比2020年同期提高6.9%,4月份达到95.1%[78] - 高等级冷轧外板主要研发项目目标为批量生产合格率达到80%,预计年创效150万元以上[78] - 本钢汽车用钢选材数据库包含汽车用钢牌号达100%,白车身车身用材全部为本钢产品,高强及超高强汽车用钢占比65%以上[81] - 重载汽车12档变速箱齿轮用钢FAS3420(R)H产量1千多吨,占齿轮钢不过3%,关键控制点J9值4HC带宽比例不低于80%,氧含量不超过18ppm,12ppm以下比例不超过80%,等温退火状态带状组织级别不超过3级,年创效200万元以上[81] - 冷轧热镀锌汽车表面板实现稳定供货,合格率70%以上,年创效280万元以上[81] 项目投资与研发 - 2021年公司下达固定资产投资计划38.5亿元,实施多项重点项目技术改造[50] - 公司已研发完成49个牌号新产品,除预研型冷轧双相钢DP1180外均实现市场销售[50] - 公司在科技合作方面联合申报项目1项,签订对外合同6项,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51] - 公司参与完成国家标准5项,起草企业标准183项,当年受理专利193件(发明专利107件),授权专利143件(授权发明专利30件)[51] - 公司梳理40多项超低排项目列入投资计划,力争2023年末实现超低排[52] - 2021年公司下达投资开展多工序及多领域的集中管控及智能制造改造[52] - 2018 - 2020年募集资金总额107.25亿元,本期已使用12.12亿元,累计使用69.53亿元,尚未使用37.72亿元[99] - 2018年2月28日前,以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预先投入18.23亿元用于冷轧高强钢改造等工程[100] - 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自筹资金投入8830万元用于冷轧高强钢改造等工程,部分已置换[101] - 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自筹资金投入6261万元用于冷轧高强钢改造等工程[101] - 公司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已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置换总金额为366,180,860.17元[103] - 截至2020年5月31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金额为365,630,860.17元,其中炼钢厂8号铸机工程项目76,278,945.59元、炼铁厂5号高炉产能置换工程项目119,043,290.09元等[103] - 2019年3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公司以自筹资金支付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金额为1,082,356,809.47元[103] - 2018年度公司用530,000,000.00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19年3月11日全部归还[103] - 2019年度公司用742,000,000.00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0年3月23日全部归还[103] - 2020年公司使用666,000,000.00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冷轧高强钢改造工程370,000,000.00元、三冷轧厂热镀锌生产线工程296,000,000.00元,2020年7月27日全部归还[103] - 2020年7月公司使用6.6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7月27日全部归还[106] - 2021年7月公司使用6.0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余额为6.04亿元[106] - 2020年7月公司使用41.8亿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7月27日全部归还[106] - 2021年7月公司使用30.3亿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余额为30.3亿元[106] - 冷轧高强钢改造工程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9.269207亿元,投资进度85.04%,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531842亿元[111] - 三冷轧厂热镀锌生产线工程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151424亿元,投资进度59.31%,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82411亿元[111] - 偿还银行贷款(第一次)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亿元,投资进度100% [111] - 炼钢厂8号铸机工程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34811亿元,投资进度48.80%,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596704亿元[111] - 炼铁厂5号高炉产能置换工程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7.669355亿元,投资进度79.89%,本报告期实现效益5.287953亿元[111] -
本钢板材(00076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