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37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6%[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7%[13]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08亿元,同比增长29.16%[6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04亿元,同比增加28.67%[6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372.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6%[66] - 按国际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64.13亿元人民币[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22%,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1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16.78亿元人民币,为全年单季最高[1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为36.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2%[77] - 研发费用为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06%[77] - 管理费用为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4%[77] - 物料消耗及修理费为47.37亿元人民币,占电力成本19.52%,同比增长83.50%[71] - 政府补助5090.75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8.1%[19]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101.28%至1.756亿元[83]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同比大幅增长245.10%至3550万元[83] 各业务线表现 - 电力行业收入为279.3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75.07%,同比增长19.29%[66] - 其他行业收入为92.7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4.93%,同比增长72.04%[66] - 煤炭收入为76.9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0.68%,同比增长103.36%[67] - 电力产品毛利率为44.16%,同比增加0.52个百分点[68] - 其他产品毛利率为6.87%,同比下降2.86个百分点[68] - 风电控股装机容量同比增长6.12%,从22,302.64兆瓦增至23,667.84兆瓦[47] - 火电业务控股装机容量为1,875兆瓦[115] - 风电发电量51,299,762兆瓦时,同比增加17.44%[35] - 火电控股发电量10,776,027兆瓦时,同比增长19.28%[42] - 风电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52,509,302兆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456,816吨[190] - 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2,366小时,同比提高127小时[38] - 火电平均利用小时5,747小时,同比增加929小时[42] - 所有发电业务平均上网电价468元/兆瓦时,较2020年463元/兆瓦时增加5元[50] - 风电平均上网电价489元/兆瓦时,较2020年487元/兆瓦时增加2元[50] - 火电平均上网电价352元/兆瓦时,较2020年325元/兆瓦时增加27元[50] - 出售国际绿证31.6万个[49] - 成功发行10亿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产证券化产品[50] 各地区表现 - 江苏海上风电发电量4,032,165兆瓦时,同比增长41.58%[39] - 湖北风电发电量220,800兆瓦时,同比增长105.39%[39] - 青海风电发电量228,132兆瓦时,同比增长209.15%[39] - 河南风电平均利用小时2,750小时,同比增长1,295.94%[41] - 江苏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8.25%至2,191.6兆瓦,甘肃增长15.51%至1,489.8兆瓦,广西增长78.78%至343.8兆瓦[47] - 公司在全国32个省区市拥有实质性项目覆盖除港澳台外所有地区[112] - 风电项目全年完成发电量265吉瓦时,利用小时数达到2,670小时[55] - 南非德阿风电项目全年完成发电量783吉瓦时,利用小时数达到3,204小时[55] - 乌克兰尤日内风电项目全年完成发电量91吉瓦时,利用小时数达到1,127小时[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等"五个并举"发展战略[8] - 公司2022年将风险管理融入日常经营管理覆盖所有业务和部门[115] - 公司多次与机构讨论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平价项目回报预期[116][117][118][119] - 公司就光伏发展规划、设备采购及储能前景与机构进行沟通[117][118][119] - 公司向机构介绍碳交易市场及绿电交易相关情况[118][119] - 公司就市场化交易及财务状况与机构保持定期沟通[117][118][119] - 公司2021年全力推进煤炭供应年度长期协议全覆盖工作[115] - 公司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内部煤炭年度长期协议[115] - 公司密切关注煤价及运价变化趋势以优化采购成本[115] - 公司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风电业务整合平台将逐步减少同业竞争[124] - 国家能源集团已将存续的2吉瓦风电资产注入公司[125] 研发与创新 - 研发项目《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正在进行漂浮式基础及渔业养殖详细设计[78] - 研发项目《风力发电复杂风资源特性研究及其应用与验证》已完成3个内陆典型地形风电场的数据采集[80] - 建立风电机组健康状态三级评估体系并应用于5个服役期满20年风电场[81] - 实现FRP复合材料回收利用率≥95%的目标[82] - 设定光伏组件回收指标:玻璃/硅/金属回收率≥90%且产品纯度≥95%[82] - 设定储能电池有价金属(Li/Fe/Co/Ni)回收率≥90%且纯度≥95%[82] - 兆瓦级以下机组技改每年可节省成本及减少发电损失约2000万元[82]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8.63%至151人[83]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100%[8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0.17个百分点至0.47%[83]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52%[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31.17%至447.93亿元[8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28.17%至280.38亿元[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6.52%至167.55亿元[8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2.75%至-184.67亿元[8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9%至945.39万元[8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69.5%至-16.11亿元[85] 投资与项目进展 - 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2,104兆瓦,其中风电1,451兆瓦[35] - 新增资源储备56.46吉瓦,同比增长9.44%,其中风电11.76吉瓦、光伏36.70吉瓦[43] - 全国竞争配置中标容量9,465兆瓦,含风电2,172兆瓦、光伏6,113兆瓦[43] - 分布式项目备案4,900兆瓦,清洁供暖项目4,000兆瓦[43] - 2021年新增投产项目24个,控股装机容量增加2,104兆瓦,其中风电1,451兆瓦,光伏653兆瓦[46] - 因瑕疵资产剥离减少风电控股装机容量86兆瓦[46] - 截至2021年底控股总装机容量26,699兆瓦,其中风电23,668兆瓦,火电1,875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1,156兆瓦[46]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下降2.85%至201.46亿元[90] - 江苏大丰H4300MW海上风电项目报告期投入45.81亿元,累计投入46.33亿元,项目进度87.9%[94] - 江苏大丰H6海上风电项目报告期投入41.18亿元,累计投入41.55亿元,项目进度76.49%[94] - 福建莆田南日岛400MW海上风电项目报告期投入15.66亿元,累计投入32.38亿元,项目进度90.31%[94] - 三个重大非股权投资项目合计报告期投入102.65亿元,累计投入120.27亿元[94] - 证券投资中大唐新能源(01798.HK)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97亿元,期末账面价值2.94亿元[95] - 江苏银行(600919.SH)证券投资本期实现收益192.62万元,期末账面价值1967.43万元[95] - 深圳能源(000027.SZ)证券投资本期实现收益297.63万元,期末账面价值2119.30万元[9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已由中国国电集团变更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 - 公司控股装机容量统计口径不含联营公司容量[6]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381,963,16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7元(含税)[2]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含税)为1,232,148,585.10元[170] - 可分配利润为6,158,633,000.00元[170]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20%[170] - 每10股派息1.47元(含税),股本基数为8,381,963,164股[16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计23人,期初与期末持股数均为0股,持股变动率为0%[129][130][131] - 报告期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原因为"无",所有人员持股数量保持0股不变[129][130][131] - 公司2021年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共新聘任11名高管包括执行董事兼董事长李忠军、总经理唐坚等[133][134] - 公司2021年离任高管达12名,包括原董事长贾彦兵、原总经理孙劲飚等因工作变动或年龄原因离任[133][134] - 新聘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李忠军49岁,经济学硕士,曾任国电电力证券融资部主任等职[135] - 新聘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唐坚51岁,工学学士,曾任龙源电力副总经理等职[136] - 新聘任非执行董事田绍林58岁,工学学士,曾任国电甘肃电力总经理等职[138] - 新聘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魏明德54岁,剑桥大学毕业,拥有国际金融业丰富经验[140] - 新聘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高德步66岁,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141] - 非执行董事刘金焕60岁于2022年3月30日因年龄原因辞任[134] - 监事于永平因年龄原因离任,由邵俊杰接任监事会主席[13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张颂义、孟焰、韩德昌因任期满离任[13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赵峰自2021年11月起任职[142] - 监事会主席邵俊杰自2021年4月起任职[143] - 监事郝静茹自2020年2月起任职[143] - 职工监事吴进梅自2021年3月起任职[144] - 公司总经理唐坚51岁[145] - 总会计师杨文静52岁[146] - 副总经理宫宇飞50岁[146] - 副总经理陈强50岁[147] - 监事郝静茹在股东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任财务部副主任[148] - 监事会主席邵俊杰在股东单位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任高级业务总监[148] - 2021年报告期内共有14名管理人员发生职务变动,变动人数占比约60.9%[129][130][131][132] - 因工作变动原因离职的管理人员达9人,占离职总人数的64.3%[132] - 因年龄原因离职的管理人员共3人,占离职总人数的21.4%[132] - 因任期届满换届离职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共3人,占离职总人数的21.4%[132] - 职工监事丁英龙(44岁)于2021年3月19日因工作变动辞任[132] - 现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李忠军(49岁)持股数为0股[129] - 现任总经理唐坚(51岁)持股数为0股[129] - 离任董事长贾彦兵(54岁)持股数为0股[130] 子公司与重要联营企业表现 - 射阳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4.12亿元,对公司净利润贡献超10%[101] - 龙源盐城大丰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3.69亿元,营业利润3.95亿元[101] - 江阴苏龙热电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08亿元,净利润3.55亿元[101] - 贵州龙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8.5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5.3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66亿元人民币[102] - 福建龙源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75.80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26.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0.81亿元人民币[102] - 海安龙源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6.48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3.7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9.38亿元人民币[102] - 龙源盱眙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1.48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0.2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8.85亿元人民币[102] - 辽宁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1.97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4.8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7.22亿元人民币[102] - 甘肃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6.05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8.9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5.63亿元人民币[102] - 龙源大丰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8.02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8.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5.37亿元人民币[102] - 龙源(张家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4.57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8.7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5.30亿元人民币[102] - 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火电)总资产为42.4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28.2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1.28亿元人民币[103] - 龙源电力集团安徽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4.87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6.4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2.41亿元人民币[103] - 龙源全椒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5.74985亿元,净利润为5961.5万元[105] - 龙源建投(承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7.06933亿元,净利润为5721.47万元[105] - 河南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5.55552亿元,净利润为5663.16万元[105] - 龙源玉林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8.72445亿元,净利润为5601.38万元[105] - 沈阳龙源雄亚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7.83944亿元,净利润为5439.92万元[105] - 国电龙源吴起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7.63232亿元,净利润为5386.01万元[105] - 龙源阿拉山口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1.97233亿元,净利润为5173.97万元[105] - 龙源定远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5.69675亿元,净利润为5110.47万元[105] - 广西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2.84088亿元,净利润为4786.18万元[105] - 公司于2021年9月26日丧失对国电山东龙源临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控制权[72] 市场与行业环境 - 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22] - 全国全口径发电量83,7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22] - 并网风电发电量6,5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占全国发电量比重提升1.7个百分点[22]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377吉瓦,同比增长7.9%,其中并网风电328吉瓦(含陆上302吉瓦、海上26吉瓦)占比13.8%[22] - 全国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176吉瓦,其中新增并网风电容量48吉瓦[22] -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20%,2030年达25%[24] - 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1,200吉瓦以上[25] - 2021年保障性并网规模不低于90吉瓦[26] - 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规模总计97.05吉瓦[28] - 跨区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目标提升至4,100小时左右[24] - 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首批资金855亿元,支持贷款1,425亿元[34] - 碳减排支持工具覆盖2,817家企业,带动减碳约2,876万吨[34] - 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支持比例为60%,利率为1.75%[34] - 全国2,225家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被划定碳排放配额[3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 公司构建内控、风险、合规管理"三位一体"体系,涵盖4大领域20个一级模块及223个子模块[170] - 公司确定雄亚公司存在汇率风险,南非公司、乌克兰公司存在经营安全及合规风险[174]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100%[176]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比例为100%[176] - 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1]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81]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84] - 公司现行有效制度共计356项,新增及修订制度272项[172]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5次会议审议年度/季度财务报告及审计事项[159
龙源电力(00128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