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楚环科技(001336) - 2023 Q2 - 季度财报
楚环科技楚环科技(SZ:001336)2023-08-31 00:00

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6] -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财务报表会计期间为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126]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01] 公司治理与人员 - 公司负责人为陈步东,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为杨岚[2] - 所有董事均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2] - 2023年4月12日解聘吴城垦董事会秘书职务,4月13日聘任陈朝霞为董事会秘书;5月10日聘任陈晓东、钱纯波、任倩倩为副总经理;5月31日解聘吴城垦财务负责人职务,聘任杨岚为财务负责人[60]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步东、吴意波拟为公司2023年度向银行申请授信额度提供信用担保[80] - 《关于接受关联方无偿担保的公告》于2023年04月15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81] - 陈步东与吴意波系夫妻关系,徐时永为其一致行动人,陈晓东为陈步东堂弟[91][92] - 陈步东持有元一投资6.22%出资份额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持有楚一投资29.31%出资份额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徐时永持有楚一投资12.53%出资份额[91][92] 报告保证与声明 - 公司董事会等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半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3] 利润分配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0] - 公司以总股本80,373,500股为基数,实施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9,644,820.00元(含税)[64] 备查文件 - 备查文件备置地点为公司证券事务部[5] 财务数据概述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9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33%[2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8.4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78%[2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3.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1.21%[2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1.0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94%[2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2%[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708.62万元[27]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54.10%[24]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8%,较上年同期减少8.6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39.8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5.19%[24]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97,057,972.28元,上年同期260,413,339.93元,同比减少24.33%[36]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129,288,727.22元,上年同期173,560,463.36元,同比减少25.51%[36] - 本报告期销售费用13,679,522.75元,上年同期10,880,508.78元,同比增加25.73%[36] - 本报告期管理费用19,172,483.05元,上年同期22,703,784.42元,同比减少15.55%[37]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12,554,536.11元,上年同期14,565,373.91元,同比减少13.81%[37]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737,707.82元,上年同期 - 47,220,101.46元,同比增加131.21%[37] - 本报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22,982,686.51元,上年同期20,018,780.54元,同比减少714.34%[37]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97亿元,上年同期2.60亿元,同比减少24.33%[38] - 专用设备制造营业收入1.80亿元,占比91.56%,同比减少18.82%[38] - 设备维修及运维服务营业收入442.08万元,占比2.24%,同比增长230.88%[38] - 投资收益728.3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8.60%,为理财收益[39]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1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67%,较上年末减少10.68%[39]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542.1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20%,较上年末增加2.25%[39] - 报告期投资额4.30亿元,上年同期1.49亿元,变动幅度189.73%[4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97亿元,2022年同期为2.60亿元,同比下降24.33%[10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1.76亿元,2022年同期为2.22亿元,同比下降21.26%[10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2569.19万元,2022年同期为4222.55万元,同比下降39.16%[107]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2248.47万元,2022年同期为3672.88万元,同比下降38.78%[107]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3.48亿元,2023年1月1日为3.09亿元,增长12.72%[104]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7.59亿元,2023年1月1日为7.46亿元,增长1.72%[104]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11.46亿元,2023年1月1日为10.43亿元,增长9.83%[105]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负债合计3.95亿元,2023年1月1日为3.07亿元,增长28.64%[106]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7.51亿元,2023年1月1日为7.36亿元,增长2.02%[106]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255.45万元,2022年同期为1456.54万元,同比下降13.80%[107]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48.47万元,2022年同期为3672.88万元[108]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8元,2022年同期均为0.61元[108]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92亿元,2022年同期为2.58亿元[108]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2755.56万元,2022年同期为4174.04万元[109]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453.37万元,2022年同期为3664.39万元[10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73.77万元,2022年同期为 - 4722.01万元[11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3亿元,2022年同期为2001.88万元[11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54亿元,2022年同期为1.34亿元[110] - 2023年上半年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3.05亿元,2022年同期为1.67亿元[11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支付的现金为4.18亿元,2022年同期为1.47亿元[11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1,068,752.95元,流出小计148,966,519.73元,流量净额22,102,233.22元;2022年同期流入188,781,167.91元,流出230,678,231.75元,净额 -41,897,063.84元[11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77,001,858.06元,流出小计404,940,435.22元,流量净额 -127,938,577.16元;2022年同期流入168,581,694.24元,流出151,202,097.96元,净额17,379,596.28元[111]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3,357,493.00元,流出小计11,605,953.24元,流量净额41,751,539.76元;2022年同期流入10,687,493.00元,流出38,977,820.49元,净额 -38,977,820.49元[111][11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64,084,804.18元,期初余额122,763,874.66元,期末余额58,679,070.48元;2022年同期净增加额 -63,093,017.74元,期初189,766,187.31元,期末126,673,169.57元[112]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2,839,905.93元,期末余额758,794,981.42元;2022年同期增减36,728,793.06元,期末298,572,198.26元[113][114][115]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22,484,725.93元,利润分配 -9,644,820.00元[113][114]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36,728,793.06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利润分配等相关变动金额为0元[115][116] - 2023年上半年收回投资收到现金274,800,000.00元,投资支付现金393,600,000.00元;2022年同期收回167,200,000.00元,投资150,000,000.00元[111] - 2023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0,687,493.00元,偿还债务支付现金36,588,950.00元;2022年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0,687,493.00元,偿还债务支付现金36,788,950.00元[111][112]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64,543,062.11元,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82,410,498.58元;2022年同期销售收到144,233,917.33元,购买支付126,681,484.11元[11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750,520,694.50元,较期初增加14,888,889.80元[117][118]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24,533,709.80元,利润分配为 - 9,644,820.00元[117][118]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废气恶臭治理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水处理设备销售及设备维修服务,所属行业为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29] - 公司推进“环保+能源”双轮驱动战略,环保领域服务多行业客户,新能源领域布局光伏和氢能板块[31] - 公司主要产品为废气恶臭治理设备,按工艺分三类,还提供水处理设备代理销售及维修服务[31] - 公司生产采用“以销定产”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定制设计并提供系统集成等服务[31] - 公司废气恶臭治理设备销售主要通过参与询价、招标实现,还通过水处理业务获营收利润[31] - 公司推进“环保 + 能源”双轮驱动战略,布局光伏、氢能等新能源行业[32] - 公司已成功服务900余家单位客户,完成全国签约项目案例逾1800个[32][34]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范围发生变更[23] - 公司属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主要经营废气恶臭治理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120] 行业环境 - 美国恶臭事件投诉占全部控制污染投诉的50%以上,日本每年恶臭投诉事件达上万起,澳大利亚恶臭投诉事件比例高达90%以上[29] - 2018 - 2020年全国恶臭/异味投诉举报件数分别占全部环境问题投诉举报件数的21.5%、20.8%和22.1%[29] - 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以上城市中21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62.8%;126个城市超标,占37.2%[29] - 2022年339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5%,比2021年下降1个百分点[29] - 以PM2.5、O₃和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分别占总超标天数的36.9%、47.9%、15.2%[29] - 2021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18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1.8%[30] - 2021年环境服务营业收入约1.4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8.3%[30] - 2021年固废、水务、大气污染防治3领域企业营收合计2084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