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鸿达(002002) - 2019 Q4 - 年度财报
ST鸿达ST鸿达(SZ:002002)2020-07-02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鸿达兴业,代码002002,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1] - 公司注册地址为扬州市广陵区杭集镇曙光路,邮编225111;办公地址为广州市广州圆路1号广州圆大厦28层,邮编510385[11] - 董事会秘书为林少韩,证券事务代表为于静,联系电话和传真均为020 - 81652222[12] -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登载年度报告的指定网站为http://www.cninfo.com.cn[13] 主营业务发展历程 - 2013年4月子公司乌海化工成为全资子公司,主营业务增加聚氯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14] - 2014年子公司乌海化工和中谷矿业电石项目投产,西部环保土壤调理剂形成销售,主营业务增加土壤调理剂等[14] - 2015年公司经营范围增加土壤调理剂等多种产品[14] - 2015年4月公司收购新达茂稀土股权,主营业务增加稀土相关产品生产销售[14] - 2016年1月公司收购塑交所股权,主营业务增加电子交易服务等[1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营业收入52.9965081813亿元,较2018年减少12.33%[16] - 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99481908亿元,较2018年增长3.12%[16] - 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551479537亿元,较2018年减少68.14%[16] - 2019年末总资产168.076422926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18.85%[16] - 2019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2.7025804422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19.38%[16] - 2019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879.329701万元,2018年为1838.056078万元,2017年为1050.706865万元[22] - 2019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05259209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999420127亿元[20] - 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较期初增加36.11%,因出资参股鄂尔多斯泰盛恒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81] - 期末固定资产较期初减少3.67%,因本期固定资产折旧[81] - 期末无形资产较期初减少3.79%,因本期无形资产摊销[81] - 期末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34.82%,因PVC生态屋及环保材料等项目工程建设投入增加[81] - 2019年销售费用279,249,755.23元,较2018年减少16.09%;管理费用200,447,636.37元,较2018年减少9.94%;财务费用328,835,913.65元,较2018年减少7.67%;研发费用104,381,548.53元,较2018年减少6.35%[104] - 2019年研发人员数量485人,较2018年增加8.26%;研发投入金额143,154,615.87元,较2018年减少23.14%;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46,634,856.77元,较2018年减少43.28%[106] - 2019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709,200,618.33元,较2018年减少15.30%;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253,685,822.96元,较2018年增加3.0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5,514,795.37元,较2018年减少68.14%[108][109] - 2019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36,951.50元,较2018年减少64.73%;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808,377,300.93元,较2018年增加84.7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05,140,349.43元,较2018年增加61.87%[109] - 2019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470,640,948.14元,较2018年增加112.26%;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426,410,557.34元,较2018年增加11.6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4,230,390.80元,较2018年增加171.59%[109]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694,805,090.28元,较2018年增加319.64%[109] - 2019年末货币资金3,157,817,088.20元,占总资产比例18.79%,较年初比重增加8.52%;固定资产7,353,406,933.95元,占总资产比例43.75%,较年初比重减少10.23%[114] - 2019年投资设立鄂尔多斯市泰公司,投资额104,850,000.00元,持股比例6.99%[117] - 报告期投资额578,559,330.00元,较上年同期投资额355,281,997.50元增加62.85%[117] - 公司合计金额为10.485亿元[118] - 股票初始投资成本为139,98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3,750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 62,630元,期末金额为77,350元[120] - 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12.153415亿元,本期已使用12.153415亿元,已累计使用3.750266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2.616416亿元,占比21.53%,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578065亿元[123] - 2019年公开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24.2678亿元,本期已使用2.19亿元,已累计使用2.19亿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0,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1.936356亿元[123] - 截止2019年12月31日,非公发募集资金累计使用8.605906亿元,结余3.547509亿元,占该次募集资金总额的29.19%,专户实际期末余额为780.65万元[123] -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可转债募集资金累计使用2.331635亿元,结余21.936165万元,占该次募集资金总额的90.39%[124] -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00亿元,营业利润7.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0亿元[137] 各业务线产能情况 - 公司PVC产能110万吨/年、烧碱110万吨/年、电石162万吨/年、土壤调理剂等环保产品产能120万吨/年、PVC制品产能7万吨/年、碳酸稀土冶炼产能3万吨/年、稀土氧化物分离产能4000吨/年[26] 公司产业体系与战略布局 - 公司拥有“氢能源、新材料、大环保和交易所”四大产业体系,形成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25] - 公司是国内较早提出氯碱制氢发展氢能源的企业,已在内蒙古建设运营我国第一座民用液氢工厂[27] - 公司计划建设“年产5万吨氢能项目”,其中液氢3万吨、高压气氢2万吨[28] - 公司规划在内蒙古建设8座加氢站[28]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中谷矿业建设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及配套项目[30] - 公司需保障18.65亿亩基本农田,依托土壤改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33] - 公司子公司西部环保本报告期中标《中标韶关市耕地安全利用示范项目》[33] - 公司全资子公司塑交所是全国唯一一家塑料现货电子交易所[34] - 公司拥有“资源—电力—电石—PVC/烧碱/氢能—副产品综合利用及土壤调理剂—下游制品加工—电子交易与供应链业务”的PVC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82] - 子公司乌海化工、中谷矿业位于蒙西地区,有丰富煤炭资源和电力装机容量[82] - 公司与多所研究机构和知名学府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自设氢能研究院、土壤研究院[83] - 公司在制氢、氢液化方面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规模化生产、应用条件[83] - 2019年公司推动氢能综合利用产业布局,乌海化工投资建设加氢站[88] - 2019年公司成功开发水质调理剂等新品种并推向市场[88] - 2019年6月公司设立氢能中心,下设氢能技术中心和氢能营销中心[138] - 2019年公司中标《韶关市1万亩耕地安全利用示范项目》[139] - 2019年12月公司完成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募集资金用于中谷矿业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140] - 公司计划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141] - 2020年公司将围绕生产全过程保障平稳运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141] - 2020年公司将完善氢能产业布局,推动氢能项目建设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141] - 2020年公司将推进加氢站、液化氢等项目建设,巩固氯碱产能优势[142] 公司采购与销售模式 - 公司通过采购中心等对下属子公司生产经营业务进行管理[35] - 设备及备品备件采购超过限额移交公司采购中心招标,限额以下由子公司采购部完成[36] - 大宗原料采购需生产部门试用拟定供应商原料,合格后确定供应商[37] - 各成员子公司对用量较大原料每周进行价格跟踪,调整采购价格[37] - 公司采购中心根据预估金额大于限额的《采购申请单》招标,需找3家以上合格供应商[38] - 公司氯碱等化工产品生产模式以产定销、产销结合,部分按订单生产,年初制定年度计划,每月动态调节,每周召开调度会[39][40] - 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结合的销售模式,中小终端客户用经销模式,大型客户用直销模式[41] - 营销中心制定各产品销售部全年销售任务及新产品市场调研方向,各销售部落实销售任务并制定计划[41] -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与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稳定客户资源[42] 行业市场情况 - 2019年全球共有83座加氢站投入运营,累计在运营的加氢站432座[46] - 截至2019年底,我国在建、已建成加氢站共120座,其中51座已建成,41座在运营[47] - 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能需求量将达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为5%[47] - 到2050年,预计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47] - 2019年中国聚氯乙烯现有产能为2518万吨,较上年净增加114万吨,增幅4.7%[49][50] - 2019年我国PVC生产企业73家,平均PVC生产规模约为34万吨/年,较上年提高2万吨[52] - 2019年排名前十位的PVC企业累计产能占国内总产能的42.3%[52] - 公司位列全国PVC产能排名第四[52] - 2019年全行业开工率较上年继续回升2个百分点[54] - 2014 - 2016年国内PVC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1%、1.0%、1.7%,2017 - 2019年增速进一步加快,分别较上年增长8.7%、6.7%、7.3%[55] - 2019年PVC全球消费总量将达到4700万吨,预计未来6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3%[60] - 近几年,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对氯碱产品年均增长在5% - 9%[60] - 电石成本约占电石法PVC成本的70%左右,电石法PVC生产的成本主要取决于电价[57] - 国内大型电石法PVC生产企业推行“煤—电—盐”一体化的规模化产业集群战略[58] - 截至2019年底中国离子膜烧碱产能为4366.6万吨,占比99.7%[62] - 截至2019年底我国烧碱产能达4380万吨,较上年净增121.5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4%[63] - 华北、西北和华东三个地区烧碱产能占全国总产能80%以上[64] - 2019年烧碱行业整体开工率保持在80 - 83%[66] - 截至2019年,氧化铝消费占烧碱比例32%,化工16%,造纸12%,纺织印染11%[67] - 2019年我国烧碱表观消费量达3357万吨,较前一年继续增长[67] - 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烧碱生产企业167家,总产能4259万吨,企业平均产能约26.5万吨[69] - 2020年我国烧碱行业计划新增产能226万吨[70] - 2016年提出力争10年左右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72] - PVC在建筑领域比传统建筑材料节约能源约40%[72] - 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污染防治资金预计达600亿元,2018年为405亿元,2017年为340.35亿元[78] - 2014 - 2020年国内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可达6856亿元,远期高达数十万亿元,目前行业产值占环保产业总产值比例不及1%,发达国家达30%以上[78]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化工行业2019年营收44.2819718913亿元,占比83.56%,较2018年同比减少10.24%[91] - PVC产品2019年营收33.9737375629亿元,占比64.11%,较2018年同比减少3.71%[91] - 烧碱产品2019年营收9.0878765789亿元,占比17.15%,较2018年同比减少28.25%[91] - 商贸业务2019年营收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