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鸿达(002002) - 2021 Q2 - 季度财报
ST鸿达ST鸿达(SZ:002002)2021-08-18 00:00

公司基本信息变更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总数变更为2,590,725,116股,注册资本由2,588,713,789元变更为2,590,725,116元,变更后注册资本为259,072.5116万元[2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527,164,774.75元,上年同期2,618,113,235.74元,同比增长34.72%[2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1,359,503.75元,上年同期331,964,253.30元,同比增长138.39%[21]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77,017,308.73元,上年同期323,925,026.79元,同比增长139.88%[21]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464,325.84元,上年同期 -707,427,250.00元,同比增长101.20%[21]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2630元/股,上年同期0.1282元/股,同比增长105.15%[21]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0.2353元/股,上年同期0.1282元/股,同比增长83.54%[21]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57%,上年同期4.46%,同比增加4.11%[21]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8,212,751,906.36元,上年度末17,906,726,515.69元,同比增长1.71%[2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606,669,068.98元,上年度末7,452,116,796.65元,同比增长28.91%[21]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5.27亿元,较上年同期26.18亿元增长34.72%,主要因主营产品价格上升[59] - 本报告期营业成本21.30亿元,较上年同期18.02亿元增长18.22%,源于原料价格上涨[59] - 销售费用本报告期701.23万元,较上年同期1491.60万元降低52.99%,因公司加强费用控制[59] - 管理费用本报告期1.20亿元,较上年同期9038.93万元增长33.03%,因管理用资产折旧等支出增加[59] - 财务费用本报告期1.29亿元,较上年同期2.09亿元降低38.20%,因金融机构借款本金减少[60] - 所得税费用本报告期1.91亿元,较上年同期6414.39万元增长198.55%,因利润增加[60] - 经营活动现金流本报告期846.43万元,较上年同期 -7.07亿元增长101.20%,因产品销售价格上涨[60]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3.68亿元,占总资产比13.00%,较上年末比重增加2.34%[70] - 在建工程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0.12亿元,占总资产比11.05%,较上年末比重增加2.53%[70]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7360.37万元,占总资产比0.40%,较上年末比重减少3.33%[70] - 营业外收入为819.4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83%,为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等[69] - 营业外支出为575.4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58%,为公益性捐赠支出等[69] - 2021年1 - 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27亿元,净利润7.91亿元[56]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4342195.02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4722477.54元,政府补助16683771.02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等投资收益 -610元,其他营业外收支 -2282711.86元,所得税影响额4780731.68元[26] 公司业务产能情况 - PVC产能110万吨/年、烧碱110万吨/年、电石162万吨/年、土壤调理剂等环保产品产能120万吨/年、PVC制品产能7万吨/年、碳酸稀土冶炼产能3万吨/年、稀土氧化物分离产能4000吨/年[30] 氢能行业市场前景 - 到2030年我国氢能需求量将达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为5%;到2050年,氢能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31] 公司氢能项目规划 - 公司拟募集资金建设“年产五万吨氢能源项目”[33] - 公司拟募集资金建设年产五万吨氢能源项目[57] 公司产业体系 - 公司拥有“氢能源、新材料、大环保和交易所”四大产业体系[29] 公司研发与生产基地分布 - 公司以广州为总部,在广州、扬州、乌海设有三个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江苏和内蒙古[30] 公司氢能研发情况 - 公司下属氢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自2016年起开展氢能产业研究开发工作[32] 公司氢能业务成果 - 公司建成并运营我国首个民用液氢工厂[33] 公司PVC业务情况 - 本报告期PVC行业景气度较好,产品市场价格高位运行,公司基础化工产品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较高[35] - 公司具备十万级净化车间及药用包装材料生产资质,生产多种PVC制品[36] - PVC产品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2.87亿元,占比64.85%,较上年同期增长31.66%[62] - PVC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31.66%,毛利率增加16.76个百分点,因市场景气度高,销售价格上涨[65] 公司稀土业务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新达茂稀土位于包头,有稀土选矿等业务体系,工艺等处于行业领先[37] - 稀土产品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207.36%,毛利率增加43.75个百分点,因产销量和销售价格增加[66] 公司土壤修复业务情况 - 公司以多种方式发展土壤修复产业链,子公司西部环保和新达茂稀土分别研发相关产品[39] - 公司在多地开展土壤修复和改良,“丰收延”土壤调理剂获市场认可,助力多地产业增产[40] - 公司下设的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是国内首家民营土壤研究机构,与多机构合作开展研发推广[41] - 本期土壤修复业务发展良好,开展多项相关工作[57] - 土壤调理剂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98.32%,因公司加大土壤修复业务推广,产销规模增加[66] - 土壤修复项目本报告期投入19869698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588412958.28元,进度95.29%,预计2022年12月31日建成,已实现收益31632200元[78] 公司塑料交易业务情况 - 公司全资子公司塑交所是全国唯一塑料电子交易所,发布“塑交所·中国塑料价格指数”[42] 公司生产模式 - 公司氯碱等产品生产模式主要为以产定销、产销结合,部分按订单生产;PVC制品以销定产[43] 公司销售模式 - 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结合的销售模式,针对中小终端客户用经销,大型客户用直销[44] - 公司营销中心统一管理各销售部,制定销售任务和调研方向,监督业务开展[44] 公司采购原则与流程 - 公司采购遵循“同等质量选价格,同等价格选质量,质量优先”原则[46] - 设备及备品备件采购需需求单位提交申请,经逐级审批、比价议价等流程[47] 公司产业链与优势 - 公司拥有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围绕“氯碱”“氢能”双主业协同发展[51] - 子公司位于蒙西地区,有资源和成本优势,且公司有较强销售渠道优势[51] - 公司与多所研究机构和学府合作,自设研究院,有研发创新优势[52] - 公司发展氢能、土壤修复等环保产业,打造氢能源和土壤修复产业链[53][54] - 全资子公司塑交所为塑料企业提供服务,有供应链管理优势[55] 各行业营业收入占比及变化 - 化工行业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6.73亿元,占比75.78%,较上年同期增长15.51%[62] - 氢能行业本报告期营业收入5166.53万元,占比1.46%,较上年同期增长3238.58%[62] 各产品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变化 - 化工产品贸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136.32%,主要因上年收入低且本期大宗商品行情好,公司扩大业务规模[66] - 氢气产品及相关设备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3238.58%,因氢气生产装置运行好,销量增加且增加设备销售[66] 公司项目投入与收益情况 - PVC生态屋及环保材料项目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236354565.68元,进度99.39%,已实现收益4339000元,预计第5年(含建设期)完全达产[78] - 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及配套项目本报告期投入47038009.40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1401518009.40元,进度61.56%,预计2022年12月31日建成[78] 证券投资情况 - 证券投资最初投资成本合计139980元,期初账面价值7103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10元,期末账面价值70420元[81] 子公司财务数据 - 乌海化工为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6034万元,总资产18100973801.61元,净资产3347177373.98元,营业收入3483088513.12元,营业利润1154600335.18元,净利润1158897493.93元[85] 新设子公司情况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鸿达兴业(广州)氢能有限公司,有助于推动氢能业务在广州地区发展布局,目前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要影响[85] - 公司新设全资子公司新达茂稀土(广州)有限公司,有助于推动稀土新材料业务在广州地区发展布局,目前对整体生产经营和业绩无重要影响[85] 公司面临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市场环境、环保政策、安全生产管理、人力资源和财务等风险[86][87][89][90][91] - 应对市场环境风险,公司推动“氯碱”“氢能”双主业发展,优化产品和业务结构[86] - 应对环保政策风险,公司按标准监控生产,采用先进工艺设备,实施技改项目[88] - 应对安全生产管理风险,公司设安全环保部门,排查隐患,培训员工,签订责任状[90] - 应对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引进人才,推进“532人才培养计划”[91] - 应对财务风险,公司提高资产产能,合理规划融资,利用资本市场优化财务结构[91] 股东大会情况 - 2021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4.36%,于2021年3月23日召开[94]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42%,于2021年4月23日召开[94] 公司人事变动 - 2021年4月28日,王羽跃、胡智薇离任原职,姚楚贞、胡智薇、刘奎被聘任为副总经理[95] 公司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6] 子公司污染物排放情况 - 乌海化工颗粒物排放浓度为聚氯乙烯装置24.25毫克/立方米、电石装置20.48毫克/立方米和21.0毫克/立方米,核定排放总量447.84吨/年,实际排放31.77吨[99] - 乌海化工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20.5毫克/立方米、4.3毫克/立方米,核定排放总量160.66吨/年,实际排放10.64吨[99] - 乌海化工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150.17毫克/立方米、175.33毫克/立方米,核定排放总量312.66吨/年,实际排放56.9吨[99] - 中谷矿业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0.28毫克/立方米,核定排放总量未提及,实际排放2.99吨[99] - 中谷矿业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9.92毫克/立方米,核定排放总量406.5吨/年,实际排放6.46吨[99] - 中谷矿业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57.32毫克/立方米,核定排放总量1104吨/年,实际排放17.24吨[99] - 新达茂稀土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20毫克/立方米,核定排放总量7.48吨/年,实际排放3.74吨[99] - 新达茂稀土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700毫克/立方米,核定排放总量29.952吨/年,实际排放14.976吨[99] - 新达茂稀土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600毫克/立方米,核定排放总量37.44吨/年,实际排放18.72吨[99] 子公司环保相关情况 - 公司各子公司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良好,无超标或超总量排放情况[100] - 新达茂稀土因污染物排放浓度超标被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处罚55万元[106][108] - 中谷矿业因固体废物排放违规被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处罚10万元[108] - 公司一般固体废物全部有效利用和处理,危险废物委托第三方转移处置[102] - 乌海化工等子公司取得《排污许可证》,按“三同时”要求办理环评和验收[103] - 乌海化工等子公司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配备应急器材并演练[104] - 相关子公司制定污染物自行检测方案,委托第三方监测并上报结果[105] - 公司通过LED屏、网站、政府平台公开排污等环境信息[108] 公司股东权益保障 - 公司完善治理结构保障股东利益,按规定召开会议确保股东权利[109] - 公司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障股东权益[109] - 公司按利润分配政策和回报规划,以现金分红等形式回报股东[110] 公司安全管理情况 - 公司设安全环保部负责日常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建立了一系列安全管理相关内部控制制度[115] - 公司本报告期围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开展安全管控工作,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115] - 公司2021上半年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检查,未发现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117] - 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117] 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0年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85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