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2.25亿元,同比下降2.40%[24]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8亿元,同比下降1,522.11%[24]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4亿元,同比下降43.54%[24]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8元/股,同比下降1,357.14%[24]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33%,同比下降20.86个百分点[24] - 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为59.84亿元,同比下降8.30%[24]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22亿元,同比下降17.24%[24]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97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7] - 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9亿元,为全年最低季度[27]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614.76万元[27] - 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2,459,304.17元[28]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5,765,065.76元[28]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341,643.44元[28] - 所得税影响额为712,748.71元[28]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853,545.61元[28] - 2022年度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22,486.73万元,同比下降2.40%[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824.87万元,主要由于市场需求放缓和毛利率下降[36] - IDC及云计算业务因电费成本上涨和维护成本增加导致毛利下降[36] - 金融科技自助服务终端业务因市场需求放缓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业务量下降[36] - 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准备金额约为32,371.85万元[36] -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共计约7,846.03万元[3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494.71万元[36] - 公司费用上升主要由于回款不达预期和人力成本增加[36] - IDC机架租赁业务及金融科技业务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36] - 公司积极拓展云计算业务,推进数据中心资源在核心城市节点的扩容规划[36]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2.25亿元,同比下降2.40%[39] - IDC及云计算业务收入为7.20亿元,占总收入的58.80%,同比下降2.16%[39] - 金融科技业务收入为3.38亿元,同比增长17.99%,占总收入的27.58%[39] - 支付产品收入为1.64亿元,同比增长50.42%,占总收入的13.37%[39] - 海外业务收入为5284.25万元,同比下降10.33%[37][39] - IDC及云计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2,018.66万元,同比下降2.16%,毛利率为25.52%,同比下降6.67%[40] - 支付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6,379.20万元,同比增长50.42%,毛利率为20.47%,同比下降4.62%[40] - 加密键盘实现销售收入4,920.41万元,同比增长7.51%,毛利率为43.99%,同比下降2.59%[40] - 自助服务终端实现销售收入12,478.90万元,同比下降5.20%,毛利率为25.51%,同比下降6.27%[40] - 其他收入为16,689.56万元,同比下降28.25%,毛利率为0.02%,同比下降40.52%[40] - IDC及云计算业务营业成本536,389,489.82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6.22%,同比下降3.68%[4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555,294,885.51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5.34%[42]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00,077,990.16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8.07%[43] - 销售费用92,181,272.82元,同比增长7.40%[43] - 研发费用93,228,152.47元,同比增长8.61%[45]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627,756,293.37元减少到2022年的354,417,364.15元,同比下降43.54%[68]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592,738,686.19元增加到2022年的-444,839,526.43元,同比增加24.95%[68] - 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1年的121,087,756.37元减少到2022年的-80,749,704.14元,同比下降166.69%[68] - 公司应收账款从2021年的1,180,361,208.17元减少到2022年的842,510,561.41元,同比下降4.01%[76] - 公司存货从2021年的149,538,405.70元减少到2022年的120,941,857.92元,同比下降0.27%[77] -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2021年的171,907,002.56元减少到2022年的142,193,874.38元,同比下降0.25%[78] - 固定资产增加3.51%,主要由于IDC数据中心在建工程转固所致[79] - 在建工程增加0.54%,达到777,889,331.27元[79] - 短期借款增加8.15%,达到966,357,537.47元,主要用于IDC数据中心项目建设[79] - 无形资产增加2.71%,达到512,412,794.87元,主要由于取得贵州黄平土地使用权[81] - 应付账款减少1.83%,降至309,589,406.87元,主要由于与供应商货款到期结算[8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3.07%,降至291,170,160.13元,主要由于到期偿还[83] - 未分配利润减少8.70%,降至325,992,967.40元,主要由于经营亏损[84] - 报告期投资额增加48.74%,达到269,600,000.00元[86] - 东莞IDC数据中心项目累计实际投入799,102,542.51元,项目进度为94.07%[89] - 公司2022年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额为149,216.79万元,其中2022年度投入2,344.75万元[93] - 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51,160.19万元,已累计使用93,887.79万元,变更用途56,026.4万元,占比37.06%[93]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56,349万元,已累计使用55,329万元,未变更用途[93] - 证通智慧光明云数据中心项目累计投入28,728.97万元,投资进度为100.08%,已实现效益1,434.22万元[99] - 长沙云谷数据中心项目累计投入42,453.71万元,投资进度为102.45%,已实现效益2,247.02万元[97] - 公司2022年募集资金存储专户实际余额为45.46万元,比应存余额多97.93万元,主要来自银行存款利息收入[96] - 公司2022年将2015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存储专户余额116.16万元全部转出并销户[9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投资[90][91] - 长沙云谷数据中心项目募集资金调整,建设规模从4,500个机架缩减至2,850个机架,调整后投入募集资金41,438.22万元,31,364.34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6] - 证通长沙软件研发中心项目募集资金调整,调整后投入募集资金8,695.58万元,24,662.06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6] - 长沙云谷数据中心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2,802.55万元,调整后投资金额变更比例为43.08%[106] - 证通长沙软件研发中心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3,357.64万元,调整后投资金额变更比例为73.93%[106] - 长沙云谷数据中心项目实际累计投入31,585.67万元,投资进度为100.71%[106] - 证通长沙软件研发中心项目实际累计投入24,712.21万元,投资进度为100.20%[106] - 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项目先期投入4,051.43万元,已全部置换完毕[103] -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项目先期投入25,462.37万元,已全部置换完毕[104] - 长沙云谷数据中心项目已于2020年10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0] - 证通长沙软件研发中心项目已于2020年10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0] - 佳明光电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190.33万元,净利润为-8,251.66万元,同比下降920.59%[112] - 佳明光电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控制照明科技业务规模及销售回款不及预期,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12] 业务发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描述了可能面对的相关风险[3] - 公司计划在《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上公开披露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5] - 公司备查文件包括载有董事长签名的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原件等[5] - 公司报告期内公开披露的文件备置于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备查[5] - 公司报告期内公开披露的文件包括在《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上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5] - 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636.3亿元,复合增速为33.4%[30] - 预计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将超36%[30] - 2022-202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从4,033亿元增长到18,764亿元[30] - 到2025年,人工智能将成为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30] - 2022年银行电子支付业务笔数为2,789.65亿笔,金额为3,110.13万亿元[31] - 2022年移动支付业务笔数为1,585.07亿笔,同比增长4.81%[31] - 2022年末ATM机具数量为89.59万台,每万人对应的ATM数量为6.35台[31] - 预计2025年全球POS终端市场需求量将达到3.8亿台[31] - 截至2022年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量达136.1亿元[31] - 2022年信创产业规模达9,220.2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7%[31] - 2022年信创核心市场规模为2,392.8亿元,占比26.0%[31] - 2022年信创非核心市场规模为6,827.4亿元,占比74.0%[31] - 预计2025年信创产业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31] - 开源鸿蒙生态在金融行业迅速融入,已有基于开源鸿蒙的金融终端产品和应用场景落地[31] - 公司已建成数据中心IT负载合计约79,200千瓦,折算成4.4千瓦标准机柜约18,000个,其中约12,000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32] - 公司正在建设证通长沙云谷3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机柜约3,240个[32] - 公司IDC业务主要为金融客户、中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三大通信运营商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器托管服务[32] - 公司云计算业务从2015年开始布局,以证通云平台为业务依托,提供IaaS、PaaS、SaaS全栈式业务构建能力[32] - 公司云计算IAAS及PaaS层运营服务平台业务以自主研发的证通云平台为基础,提供云主机、云托管、云存储等服务[32] - 公司云服务SAAS应用层提供政务云、警务云、交通云、金融云等多样化的应用服务[32] - 公司具备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包括投资规划设计、建设实施、测试验证、系统集成等[32] - 公司在数据中心设计、建设、改造过程中引入IDC人工智能算力,进行高效制冷管理、供电优化,打造绿色节能数据中心[32] - 公司云计算业务支持国产芯片异构融合,具备异构数据源的快速集成与数据融合能力[32] - 公司云计算业务提供多云、跨地域管理,集成各种云资源池管理,通过一体化管理平台对资源池进行统一监控、配置、部署和调度[32] - 公司深耕金融科技领域30余年,提供支付+自助业务的金融科技智能终端服务,广泛应用于银行、政务、通信等多个领域[33] - 公司支付产品包括POS机、云喇叭、人脸识别支付终端等,解决方案涵盖供应链金融系统、数字人民币业务管理平台等[33] - 公司自助终端产品包括智能柜员机、智慧政务终端、智慧银医终端等,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33] - 公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围绕用户体验、产品设计等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产品创新和定制化技术解决方案[33] - 公司在信创背景下为客户提供金融信创“终端+应用+服务开发”的全栈式综合解决方案,构建信息安全产业生态[33] - 公司引进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等创新技术,推动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升级[33] - 公司成立于1993年,致力于成为领先的IDC云计算和金融科技服务商,通过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产业创新铸就品牌发展内核[33] - 公司自2015年起战略转型升级,通过收购和新建数据中心,与金融、政务、互联网等行业关键客户展开合作,构筑IDC及云计算业务新版图[33] - 公司围绕IDC及云计算业务与金融科技的协同发展,为党政、医疗、通信等机构客户提供IDC基础设施、云计算服务和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33] - 公司拥有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是国家商用密码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定点单位及国家金融支付信息安全产品产业化基地[34] - 公司完成专利申请3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3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1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4件,专利授权4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件,软件著作权51项[35]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255件,其中发明专利79件、实用新型专利118件、外观设计专利58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390件[35] - 公司投建的八大数据中心分别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广州、东莞)和中部地区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受益于粤港澳一体化进程和先进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35] - 公司数据中心通过光缆互联,组成基于SDN技术构建的证通IDC核心网,区域联动性强,可提供同城、异地灾备方案,确保数据中心的稳定性与安全性[35] - 公司在金融科技领域深耕30年,与平安通信、华为、百度、电信、移动、联通等国内知名企业、头部云运营商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35] - 公司为客户提供7*24小时不间断、15分钟快速响应的运维及售后维保业务、支付终端外包服务及外包运营服务,提升了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35] - 公司基于证通云服务产业链和云平台的系统集成能力,可为客户提供专业运维服务、软件开发测试服务、数据中心项目咨询服务以及“云+端+行业应用”、智慧城市等各类综合解决方案[35] - 公司持续加强对数据中心运维的精细化管理,通过自研的能源管理系统优化暖通设备运行参数,购置磁悬浮冷机等节能型产品及广泛运用间接蒸发制冷、板换、液冷等冷却技术,推动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35] - 公司已完成大数据底座、数据工厂、数据治理等多个子系统的研发,持续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49][50] - 公司研发轻算力调度平台,打通包括自有IDC在内的各超算、智算、通算和边算中心,组建算力网络,实现流量变现[51] - 公司持续推进业务中台API网关V1.0、视频网关V1.0等的开发,已应用到智慧工地、基层治理一网统管等相关项目[51][52][53] - 公司已完成基层治理平台等多个子系统的研发,推进“IDC+基层治理”解决方案在其他城市进行复制推广[55][56][57] - 公司积极拓展“IDC+”业务,通过与客户深度耦合,挖掘客户潜在诉求,提供定制化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58][59][60] - 公司已完成数字货币机构对接平台、软钱包app、硬钱包(卡片和app)、收单设备等多个模块的研发,并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61] - 公司研发生产一款数字货币介质领取终端,使得数字货币与实体介质可以便捷兑换领取,持续推进中[61] - 公司基于OpenHarmony打造新的金融终端产品,共建基于OpenHarmony的金融终端安全操作系统,持续推进中[62] - 公司已完成人脸支付受理终端的研制,支持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63] - 公司成功推出新一代桌面式金融自助服务终端系统,助力构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64]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1年的332人增加到2022年的353人,同比增长6.33%[67]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从2021年的119,949,798.94元增加到2022年的128,307,336.66元,同比增长6.97%[67] - 公司计划通过自建或并购模式扩大IDC业务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部地区的规模优势和市场份额[114] - 公司将以证通云平台为依托,发展“IDC+”业务,提供定制化的云服务解决方案[114] - 公司计划推进工业视觉、网吧云、算力调度平台等新项目,为“IDC+”业务发展提供新动能[114] - 公司将继续优化
证通电子(002197)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