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20.45亿元,同比增长15.49%;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降34.01%[12] - 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长27.57%[1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6亿元,同比下降72.40%[12] - 2022年末总资产58.87亿元,同比增长5.73%;净资产33.36亿元,同比增长5.27%[12]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8919元/股,同比下降34.14%;稀释每股收益0.8907元/股,同比下降34.15%[12]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98%,同比下降9.23%[1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159,828.88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72,823,720.13元[38] - 2022年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 - 20,442,647.46元[38] - 2022年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41,611,008.20元[38] - 2022年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2,198,249.12元[38] - 2022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为 - 52,785,637.84元[38] - 2022年所得税影响额为4,193,302.39元[38] - 2022年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2,265,025.38元[64] - 2022年合计金额为32,390,037.26元[64] - 2022年收到返还的代扣个税手续费17.21万元[65]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568.67万元,净利润为46950.86万元,两者相差18382.19万元[92] - 报告期计提折旧、摊销、减值准备等影响净利润减少8923.94万元[92] - 发债利息、贷款利息等影响净利润减少5642.35万元[92] - 权益性投资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净利润减少3285.85万元[92] - 投资收益为 - 33652366.4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6.48%[93]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3429422.25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 0.66%[93] - 2022年末货币资金为437571379.17元,占总资产比例7.43%,年初为666633735.02元,占比11.97%,比重增减 - 4.54%[93]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为102418409.81元,占总资产比例1.74%,年初为30477423.77元,占比0.55%,比重增减1.19%[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183970217.15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7319592.50元,本期购买金额为2032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为1694000000.00元,期末数为1539289809.65元[94] 利润分配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报告期内以公司分配方案实施时股权登记日总股本530,223,245为基础进行利润分配[200]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公司入选“2022中国中药研发实力排行榜TOP50”,排名31[2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55项专利技术,其中126项发明专利[22] - 公司位列2021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榜单第32位[83] - 公司上榜西普会“2022年健康产业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29.17亿[83] 公司业务布局与战略 - 公司聚焦传统藏药传承创新,打造现代藏药产业化平台,有镇痛、皮科等多领域产品[44][45] - 2019 - 2022年“一轴两翼三支撑”战略收官,公司通过投资与并购向全产业链发展[108][109] - 双基保障包括发展数字化共享平台和激活组织,前者核心目标是科学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后者旨在组织再造解放生产力等[110] - 职能管理方面开展组织管控项目,财务方面打造数字化共享平台,推动运营数字化进程构建数字化蓝图1.0版[112] - 公司2023 - 2025年战略为“双轮驱动、双翼领先、双基保障”[140]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消痛贴膏稳居骨科外用中成药三甲,铁棒锤离散贴上市三年年复合增长超80%[138] - 口服产品如意珍宝片进入国谈目录,年复合增长率近300%,形成外用 + 口服止痛产品线新格局[138] - 妇科产品红花如意丸进入国谈目录,为妇科慢性炎症性疾病提供藏药解决方案[138] - 呼吸道系统传染性疾病防治中,公司流感丸、仁青芒觉等多产品被列入多省份藏医药防治方案[138] 公司运营相关 - 公司拥有全资及控股子公司21家[8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0814317.12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5.29%[87] - 2022年公司进行多次机构调研,涉及产品、销售、药材、并购等情况[116] - 公司与控股股东业务独立,不存在同业竞争,产权关系清晰独立,无资产占用和担保情况[122][123] - 公司完善信息披露等制度,加强信息管理,实现信息披露直通车[151] - 公司人事及工资管理与股东单位完全分离,拥有独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153] - 公司设有股东大会等机构和多个业务职能部门,不存在控股股东干预情形[154] - 公司设立独立财务部门,有独立财务核算体系和管理制度,资金使用独立[155] 募集资金情况 - 2009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8421.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5120.01万元[99]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80000.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9050.02万元[99] 项目投资情况 - 藏药生产线改扩建项目承诺投资18178.64万元,完成进度59.10%[103] - 奇正藏药医药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79050.02万元,完成进度39.74%[103] 公司面临风险 - 医保谈判常态化等政策使药企药品利润空间缩减,可能给公司带来盈利风险[144] 高管与人员变动 - 姚晓梅等高管股份情况:合计持有1,586,787股,减持7,000股,回购注销2,800股,剩余1,576,987股[158] - 果德安被选举为独立董事,杜守颖任期满离任,赵敏、夏海建被聘任为副总裁[158] - 刘凯列、索朗欧珠、何志坚分别在公司担任不同职务[159][160][161] - 董事长雷菊芳任期从2007年10月08日至2024年05月13日,期初持股数为0股[172] - 董事、总裁刘凯列任期从2010年10月26日至2024年05月13日,期初持股444,031股,期末持股444,031股[172] - 运营副总裁肖剑琴期初持股266,418股,期末持股266,418股[172] 会计处理方法 - 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2] - 处置子公司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62] - 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区分是否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不同会计处理[163] - 一揽子交易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前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165] - 子公司持有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视为库存股列示[165] - 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166] - 公司向子公司出售资产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全额抵销归母净利润[166]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个别报表按支付对价公允价值计量[166]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个别报表确定初始投资成本[167] - 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报表按账面价值计量[16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账面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181]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公允价值计量被购买方资产和负债,合并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处理不同[183] -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证券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83]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84] 董事会与委员会情况 - 董事李春瑜、王玉荣出席董事会次数为14次,杜守颖为6次[190] - 战略委员会召开会议1次,审计委员会召开2次,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召开5次[192] 员工培训情况 - 2022年为新入职员工举办《雏鹰60天训战营》5期,参加人数290人[198] - 2022年为新晋基层管理者举办《新才计划90天训战营》2期,参加人数395人[198] - 2022年为一级部门负责人和中高层管理者举办《团队管理60天特训营》,参加人数55人[198] - 2022年通过《内训师选拨及培养》项目,20人通过初级内训师认证[199] 其他信息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74] - 公司证券代码为002287,债券代码为128133[69] - 2023年相关数据中金额为19298.01万元,占比83.40%[101] - 公司采用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会计年度[178]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此划分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179] -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根据经营环境确定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报表采用人民币[180]
奇正藏药(002287)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