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2亿元,同比下降30.48%[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4.1万元,同比改善43.15%[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44.86万元,同比下降452.66%[12] - 公司总资产为8.19亿元,同比增长1.99%[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44亿元,同比下降5.32%[1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44元/股,同比改善43.05%[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3%,同比改善3.33个百分点[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12,224,262.38元,同比下降30.48%[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41,048.68元,同比减亏43.15%[28] - 玩具及相关业务营业收入为95,851,622.48元,同比下降19.16%,占总营业收入的85.41%[28] - 互联网+教育相关业务营业收入为16,372,639.90元,同比下降61.80%,占总营业收入的14.59%[28] - 公司总资产为819,241,715.83元,比上年度末增加1.99%[28] - 净资产为544,345,322.82元,比上年度末下降5.32%[28] - 营业成本为90,120,749.39元,同比下降27.22%[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448,616.99元,同比下降452.66%[3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16,760.70元,同比增加16.82%[3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02,187.83元,同比增加366.07%[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2,224,262.38元,同比下降30.48%[35] - 玩具制造业收入为71,813,336.16元,同比下降21.78%,占营业收入的63.99%[35] - 教育信息化收入为9,001,102.98元,同比下降77.57%,占营业收入的8.02%[35] - 批发和零售收入为24,038,286.32元,同比下降10.17%,占营业收入的21.42%[35] - 其他行业收入为7,371,536.92元,同比增长169.66%,占营业收入的6.57%[35] - 美国市场收入为8,498,779.61元,同比下降68.29%,占营业收入的7.57%[35] - 拉丁市场收入为4,513,290.80元,同比增长451.22%,占营业收入的4.02%[35] - 国内市场收入为86,373,391.78元,同比下降27.47%,占营业收入的76.96%[35] - 信用减值损失为-9,042,136.77元,占利润总额的28.02%,主要是计提的坏账准备[37] - 货币资金为7,895,413.97元,占总资产的0.96%,同比下降0.31%[37]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12亿元,同比下降30.5%[112] - 营业总成本为1.36亿元,同比下降20.4%[112] - 净利润为-3271.75万元,同比亏损减少42.9%[11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54.10万元,同比亏损减少43.2%[11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44元,同比改善43.0%[114]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7191.40万元,同比下降21.7%[115] - 母公司营业成本为6272.28万元,同比下降20.5%[115] - 母公司净利润为-3185.63万元,同比亏损减少52.9%[115] - 公司2023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1,856,273.66元,同比下降52.9%[116] - 2023年半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448,616.99元,同比下降452.6%[116] - 2023年半年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16,760.70元,同比下降16.8%[116] - 2023年半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02,187.83元,同比增长368.9%[116] - 2023年半年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99,161,684.34元,同比下降43.0%[116] - 2023年半年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8,816,318.03元,同比下降33.6%[116] - 2023年半年度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4,316,984.01元,同比增长9.5%[116] - 2023年半年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895,413.97元,同比下降9.4%[116]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218,034.54元,同比下降1750.5%[117] - 2023年半年度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17,238.34元,同比下降9.0%[118]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31,856,273.66元[122]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06,574,619.02元[123] - 公司本期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38,430,892.68元[122] - 公司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31,856,273.66元[122] - 公司本期期末资本公积为64,963,419.45元[123] - 公司本期期初资本公积为64,963,419.45元[122] - 公司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15,464,405.50元[123] - 公司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为483,608,131.84元[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63,286,669.36元,较期初减少67,578,538.62元[124] 业务概况 - 公司玩具业务拥有超过1000种规格的产品,涵盖电子电动玩具、塑胶玩具、毛绒玩具、益智玩具、智能互动玩具等[17] - 公司通过国际玩具业协会(ICTI)认证,拥有广东省电子玩具及模具工程研究开发中心[17] - 公司互联网教育业务以K12智慧教育综合解决方案为核心,提供云、网、端、服一体化的智慧教育系统性解决方案[19] - 高乐教育核心业务包括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教育云平台、三个课堂、教育专网、数字校园等[20] - 公司玩具业务国际市场覆盖美国、欧盟、亚洲、俄罗斯、拉丁美洲、中东、澳洲等主要经济体[19] - 公司互联网教育业务通过B2G2C和B2B2C模式实现收入,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与区域教育管理部门合作[21] - 公司玩具业务以“创意无限,欢乐童年”为核心理念,集休闲娱乐与益智教育等功能为一体[17] - 公司互联网教育业务以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为支撑[19] - 公司玩具业务通过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未来将加大线上市场拓展[19] - 益智娱乐类玩具发展迅速,智能类、互动类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动漫IP玩具、科教和STEAM玩具、虚拟现实玩具、儿童机器人等高科技玩具产品有望继续引领市场[23] - 国内玩具企业面临资源约束、环保壁垒、环境压力和区域竞争,加工贸易利润空间不断萎缩,大型玩具企业将科技创新元素融合到玩具产品中[24] - 互联网教育行业涵盖早教、K12、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阶段,兼容慕课、题库、直播录播、在线互动等模式,涵盖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AI、VR、音视频处理等技术[24] - 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24] - 教育部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24] - 公司拥有自主品牌优势,“GOLDLOK”品牌玩具在国内外获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25] -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优势,拥有国际化专业研发设计团队,持续进行技术开发和积累,拥有大量专利与非专利技术[26]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电动玩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动火车玩具、互动对打机器人玩具等[126] - 公司全资子公司广东高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应用及相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126] - 本期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与上期年末相比增加一家全资子公司[127]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玩具业务竞争加剧风险,国内同行低价竞争策略可能影响产品销售[45] - 公司面临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加大风险,出口地包括欧盟、北美、拉美等地区[46] - 公司面临汇率风险,外销业务可能因汇率波动带来损失[46] - 公司面临宏观环境及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影响较大[46]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1.61%,会议决议于2023年5月25日披露[47] - 公司副总经理方雁葵因个人原因于2023年6月15日辞去职务[47] - 公司承诺保持上市公司独立性,包括人员独立、资产独立、财务独立、机构独立和业务独立[52][53][54][55][56] - 公司承诺规范关联交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定价原则,避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57][58] - 公司承诺避免同业竞争,确保不从事与上市公司及其附属企业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59] - 公司承诺在2021年-2023年连续三年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6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65]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66]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67] - 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涉及业绩补偿义务人未能如期履行业绩补偿义务事项[68] - 公司已向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业绩补偿义务人履行业绩补偿义务,涉案金额为183,351,707.08元[73] - 公司已申请对业绩补偿义务人名下资产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并已收到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和《财产保全情况告知书》[73] - 案件已于2023年5月15日正式开庭审理,2023年8月28日公司收到一审判决书,目前尚处于上诉期内,判决尚未生效[69] - 公司董事会认为审计报告客观反映了所涉事项的现状,并将积极督促管理层采取措施消除影响[71] - 公司将继续跟进诉讼案件进展,并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70]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76]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77]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78] - 公司报告期内存在非经营性关联债权债务往来,应收关联方债权期末余额为934.92万元,应付关联方债务期末余额为5,021.67万元[79] - 公司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5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0万元[87]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947,200,000股不变,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6.15%,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93.85%[91] - 公司控股股东华统集团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香港兴昌持有的13,260.8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4%[91] - 公司股东新鸿辉实业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陈柱持有的51,701,101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46%[91] - 公司股东王翔宇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杨广城、园林文化用品、新南华实业、香港兴昌合计持有的52,475,840股无限售流通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54%[91] - 华统集团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获得73,311,628股股票的表决权,占公司股本总额的7.74%[92] - 香港兴昌协议转让给华统集团13,260.80万股股份,过户日期为2023年3月27日[93] - 杨广城、园林文化、新南华实业和香港兴昌协议转让给王翔宇合计52,475,840股股份,过户日期为2023年4月26日[93] - 华统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132,608,0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4.00%[95] - 杨广城持有58,223,668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6.15%,报告期内减持19,407,200股[95] - 王翔宇持有52,475,84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54%[95] - 陈柱持有51,701,101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46%[95] - 陈冰纯持有36,296,58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83%[95] - 方三明持有23,826,942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52%[95] - 邹英姿持有18,874,800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99%[95] 社会责任与承诺 - 公司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报告期内为扶贫、社会公共建设、文化教育等项目捐款,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1]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基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128] - 公司自本报告期末至少12个月内具备持续经营能力,无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事项[129] - 公司会计年度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132]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133] -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34]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13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包含购买日购买方为取得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137]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37] -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3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其购买日后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已适当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中[139] - 子公司与公司会计政策或会计期间不一致时,按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财务报表进行调整[139] - 公司内往来余额、交易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139] - 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140] - 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40] - 公司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对子公司股权投资直至丧失控制权,需区分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141] - 公司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单独持有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负债[14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库存现金、可随时支付的存款及三个月内到期的流动性强投资[143] - 公司外币交易在初始确认时按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45] - 公司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46] - 公司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决定债务工具的分类和后续计量,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7] - 公司权益工具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除非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7] - 公司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及其他金融负债,其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148] - 公司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金融资产已转移且风险和报酬转移、金融资产已转移但公司放弃控制权[149] - 公司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149] - 公司对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金融资产按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未显著增加的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49] - 公司对低风险组合的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客户按1%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50] - 公司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52] - 公司存货可变现净值按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认[153] - 公司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根据履行履约义务与客户付款之间的关系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154] - 合同资产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计提减值准备,资产负债表日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56] - 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在同一合同下以净额列示,净额为借方余额的根据流动性列示为合同资产或其他非流动资产[156] -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时,减记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57] - 持有待售的非
高乐股份(002348)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