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41.23亿元,较2021年的50.05亿元减少17.62%[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2.49亿元,较2021年的3876.12万元减少741.36%[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2.35亿元,较2021年的 - 5.41亿元增长56.62%[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6亿元,较2021年的 - 2.07亿元增长252.56%[8]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0736元/股,较2021年的0.0115元/股减少740.00%[8] - 2022年末总资产为85.50亿元,较2021年末的91.84亿元减少6.90%[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82亿元,较2021年末的45.63亿元减少6.16%[8]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6141.49万元,2021年为1.84亿元[9]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40.61亿元,2021年为48.20亿元[9] - 2022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8.67亿元、9.75亿元、13.24亿元、9.57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783万元、-5494万元、9485万元、-2.96亿元[12]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23亿元,同比下降17.6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亿元,同比下降741.36%,总负债降至42.78亿元,较上年度末降低7.6%[19] - 2022年营业收入41.23亿元,较2021年的50.05亿元下降17.62%[23] - 主营业务收入40.61亿元,占比98.51%,较2021年下降15.74%;其他业务收入6141.49万元,占比1.49%,较2021年下降66.71%[23] - 国内收入11.79亿元,占比28.59%,较2021年下降16.71%;国外收入29.44亿元,占比71.41%,较2021年下降17.98%[23] - 2022年销售费用为3448.64万元,同比减少85.70%,主要受出表子公司影响[37] - 2022年管理费用为2.28亿元,同比减少29.81%,主要受出表子公司影响[37] - 2022年财务费用为 - 7881.29万元,同比减少154.94%,主要受汇兑损益影响[37] - 2022年研发费用为2.03亿元,同比减少30.97%,主要受出表子公司影响[3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022年为45.9972826408亿元,2021年为58.7534916319亿元,同比减少21.71%[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为3.1636751359亿元,2021年为 - 2.0737320458亿元,同比上升252.56%[6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为80.655305万元,2021年为1.3721389852亿元,同比下降99.41%[6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2年为 - 1.5910715569亿元,2021年为 - 7.8513596540亿元,同比上升79.74%[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2年为1.8017207723亿元,2021年为 - 8.6595040349亿元,同比上升120.81%[60] - 投资收益为310.03326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1.0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 2.3902778808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7.78%;资产减值为 - 1.1508344292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7.45%[63] - 2022年末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6.01%,年初占比4.28%,比重增加1.73%[64] - 2022年末投资性房地产占总资产比例3.73%,年初占比0.00%,比重增加3.73%[66] - 报告期投资额为5.3655843550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8.3317314414亿元,变动幅度 - 35.60%[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消费电子收入37.56亿元,占比91.09%,较2021年下降5.78%;汽车零部件收入3.06亿元,占比7.42%,较2021年增长43.40%;智能制造业务本年度归零,2021年为6.21亿元,占比12.40%[23] - 消费电子销售量12501.74万件,较2021年下降24.04%;生产量11923.71万件,较2021年下降23.55%;库存量1357.00万件,较2021年下降18.85%[27] - 汽车零部件销售量347.33万件,较2021年增长13.11%;生产量421.33万件,较2021年增长18.39%;库存量64.93万件,较2021年增长36.01%[27] - 营业成本中原材料28.03亿元,占比78.26%,较2021年下降11.81%;制造费用4.70亿元,占比13.14%,较2021年下降25.62%;人工费用3.08亿元,占比8.60%,较2021年增长5.74%[29][30][31] - 消费电子营业成本中原材料27.02亿元,占比75.45%,较2021年下降5.16%;制造费用4.08亿元,占比11.40%,较2021年下降27.01%;人工费用2.71亿元,占比7.56%,较2021年增长4.99%[32][33][34] - 汽车零部件营业成本中原材料6213.21万元,占比2.81%,较2021年增长37.74%;制造费用3719.00万元,占比1.73%,较2021年增长4.82%;人工费用1006.66万元,占比1.04%,较2021年增长28.37%[34] 分红与股本计划 - 公司计划2022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6] 市场行业数据 - 2022年PC出货量2.862亿台,比2021年下降16.2%,预计2023年下降6.8%;国内手机出货量2.72亿部,同比下降22.6%,5G手机出货量2.14亿部,同比下降19.6%,占比78.8%[15] - 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年增长55%,达1010万辆,59%来自中国,中国新能源车占轻型汽车销量29%,比2021年上升15%[15] - 2022年国内乘用车产销分别为2383.6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25.6%,高于2021年12.1个百分点[16]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业务,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近千亩,位于江苏苏州和安徽舒城[17][18] - 汽车零部件业务以光学玻璃盖板等为主要产品,为汽车品牌厂商提供车载中控屏等产品,2022年9月启动复合铜箔项目,计划总投资56亿元[19] - 公司拥有专利数量近500项,与各大院校等保持人才互动交流,围绕行业龙头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20] - 公司会争取稳固消费电子市场份额,扩大车载屏幕和轻量化镁合金结构件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18][19] - 2023年公司将聚焦核心主业,完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开拓新兴市场,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80] - 公司将聚焦核心客户,与战略客户共同发展,优化工艺流程和产品性能,提高制造工厂智能化率[80] - 针对汽车领域,公司将开拓车载中控屏、结构件等产品市场,深耕老客户并开发新客户[80] - 公司将在保持主营业务正常的基础上,有序推进复合铜箔项目并关注行业动态[80] - 公司将推进规范化治理,健全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流程,做好信息披露工作[80] - 公司将保持与投资者、供应商、客户的良好沟通与合作,维护资本市场形象和合作关系[80]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7.8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7.55%,关联方销售额占比0.00%[36] - 2022年合计金额为27.85亿元,占比67.55%[37]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65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19.33%[37] 研发情况 - 新型表面处理铝合金产品研发技术开发工艺方案已确定,可批量投产[37] - 新型镁铝合金产品研发试产已按计划开展,测试已完成[38] - 新型多功能电视底座研发产品已得到客户认可[39] - 磁控溅射立式连续镀膜设备研究新工艺方案已确定,并测试完成[40] - 铝合金笔记本结构件模具结构研发使原材料使用、CNC工时、模具费治夹具费用和总成本均降低30%[53]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为383人,较2021年的819人减少53.24%,占比为11.58%,较2021年的15.52%降低3.94%[58] - 2022年研发人员本科72人,较2021年的276人减少73.91%;硕士3人,较2021年的56人减少94.64%;大专及以下308人,较2021年的487人减少36.76%[58] - 2022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98人,较2021年的289人减少66.09%;30 - 40岁233人,较2021年的414人减少43.72%;40岁以上52人,较2021年的116人减少55.17%[58]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为2.030289244亿元,较2021年的2.9410866823亿元减少30.9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92%,较2021年的5.88%降低0.96%[59] - 2022年和2021年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均为0元,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比例均为0%[59] - 智能手表表盘装配定位结构、具有定位功能智能手表前屏、智能手表生产用自动补正镭雕设备均完成批量生产前准备并投入生产取得良好效果[54][55] - 带纹路液晶显示盖板已可打样,待实际项目选用后转量产[52] - 大尺寸压铸成型车载中控支架研发已展开,产品外观质量和良率显著提升[53] - 新型笔记本产品阳极工艺、笔记本铝合金镜面抛光工艺、超耐腐镁合金笔记本结构件研发均按计划开展[53] 子公司情况 - 合肥胜利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为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资产5193.49万元,净资产5167.27万元,营业收入10412.43万元,营业利润10526.62万元[78] - 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为子公司,注册资本204750万元,总资产337830.94万元,净资产113213.09万元,营业收入227753.00万元,净利润15567.57万元[78] - 苏州中晟精密制造有限公司为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0万元,总资产41885.75万元,净资产11810.59万元,营业收入32708.41万元,净利润 - 8743.76万元[7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85]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86]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相互独立[84] - 公司具有独立完整业务体系,不依赖股东及关联方[92] - 公司资产独立完整,与股东资产严格分开并独立运营[93] - 公司劳动、人事及工资管理与股东单位完全独立[94] - 公司设立独立财务部门,执行规范财务规章制度,有完整会计核算体系[95] - 公司依据规定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有完整独立内部组织结构[96] 投资者接待与股东大会情况 - 2022年5月12日接待个人投资者,介绍业绩、主营和发展方向[81] - 2022年11月21日接待多家机构,重点介绍复合铜箔项目[81] - 2022年11月28日接待机构,介绍业务、产品等及复合铜箔项目进度[81] - 2022年12月20日接待多家机构,介绍复合铜箔项目情况及进展[81]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84%,召开日期为2022年02月14日[98]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8%,召开日期为2022年03月22日[98]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7%,召开日期为2022年05月10日[98]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0.08%,召开日期为2022年10月14日[98] 董监高情况 - 董事高玉根期初持股346,055,
胜利精密(002426)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