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概述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72%[11]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0.61%[1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3.71%[11] - 2023年6月末总资产74.2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84%[11] - 2023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0.7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74%[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44,365,206.29元,同比增长26.72%,营业成本279,329,731.32元,同比增长44.64%[25] - 销售费用6,076,042.42元,同比减少15.95%;管理费用75,742,887.76元,同比减少9.48%;财务费用54,442,354.77元,同比增长0.26%[26] - 研发投入23,871,851.92元,同比增长167.55%,主要因研发项目材料投入增加[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34,970,933.90元,同比减少143.71%,上年同期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2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41,527,430.86元,同比增长49.29%,因工程投资减少[2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38,001,704.07元,同比减少424.37%[28] - 空冷设备制造营业收入157,800,352.10元,同比增长81.05%;余热发电37,798,144.05元,同比增长43.15%;光热发电98,653,621.27元,同比减少4.47%[30] - 国内营业收入340,086,654.29元,占比98.76%,同比增长25.15%[3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74.25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76.43亿元有所下降[10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23.35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24.10亿元有所下降[10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50.91亿元,较2023年1月1日的52.33亿元有所下降[102] - 2023年上半年货币资金从4.76亿元降至1.46亿元[100] - 2023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从9.06亿元增至11.03亿元[100] - 2023年上半年存货从7.58亿元降至6.39亿元[100] - 2023年上半年短期借款从14.81亿元降至3.01亿元[10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44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72亿元增长26.72%[10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4.49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56亿元增长26.04%[10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1.69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0.92亿元亏损扩大[105]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42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0.58亿元亏损扩大[105]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387.19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892.22万元增长167.56%[105] - 2023年6月末流动资产合计28.66亿元,较年初的29.22亿元略有下降[103] - 2023年6月末非流动资产合计54.25亿元,较年初的54.60亿元略有下降[103] - 2023年6月末流动负债合计26.25亿元,较年初的25.65亿元略有上升[104] - 2023年6月末非流动负债合计934.83万元,较年初的926.53万元略有上升[104]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581元,2022年上半年为-0.0230元[106]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5249872064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0.8373249597亿元[10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49709339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3.087900033亿元[10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415274308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0.8188814099亿元[109]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800170407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0.4254503807亿元[110]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3333374419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4.7821237996亿元[109] - 2023年上半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6.867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2.9164019232亿元[110] - 2023年上半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7.8955648565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2.0453亿元[110] - 2023年上半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0.6500440569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0.5818280473亿元[109] - 2023年上半年支付的各项税费为0.2722353461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0.1730228872亿元[109] - 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0.6163977352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4.2792325066亿元[11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94.67万元,上年同期为232.54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94.66万元,上年同期为-204.54万元[111]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04亿元,上年同期为11.5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30亿元,上年同期为12.82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89.42万元,上年同期为-1.24亿元[111] - 2023年上半年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4.26万元,上年同期为-26.11万元[11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162.55万元,上年同期为5373.75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684.04万元,上年同期为1.24亿元[111]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3477.78万元[112]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204.29万元[113]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5700.60万元[115]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700.60万元[115] - 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656元,较年初增加1524元[116][118]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524元[117] - 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096元,较年初增加8373元[118]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8373元[118]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变动金额为1370元[117]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变动金额未提及具体变化[118] - 2023年上半年末股本为2503元[118] - 2022年上半年末股本为2538元[118] - 2023年上半年末资本公积为3810元[118] - 2022年上半年末资本公积为3912元[118] 应收账款情况 - 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6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1.48亿元、12.27亿元、14.83亿元[3] - 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6月末坏账准备分别为2.74亿元、3.21亿元、3.79亿元,占应收账款的比例分别为23.91%、26.18%、25.58%[3] - 前5名应收账款占到总额的63.77%[3]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103,454,824.50元,占总资产比例14.86%,较上年末比重增加3.01%[35][3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1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752.20万元,其他营业外收支 -383.13万元[13]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6] 主营业务与市场前景 - 公司围绕光热发电等多项主营业务展开经营,主导产品为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核心装备等[16]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300万千瓦左右,预计带来450亿 - 500亿投资空间[16] - 公司分别投资建设了10MW和100MW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首航敦煌100MW项目获批为国家第一批光热电站示范项目[16] - 公司“100MW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吸热器”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类一等奖等荣誉[16][17] - 公司“100MW级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熔盐储热装置技术”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创新类三等奖等荣誉[17] - 到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为光热发电、熔盐储能带来契机[18] - 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光热发电市场到2030年将达29GW装机,2040年达88GW装机,2050年达118GW装机[18] - 截止2023年6月30日,国内获批拟建新能源大基地[18] - 公司是国内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热发电企业,是国内光热发电产业链布局最长且唯一同时具备塔式和槽式技术及工程建设经验的公司[18] - 光热地项目中配备储能的装机容量约4.6GW,预计2024年前并网投产;在手订单3个,装机规模300MW,订单总金额42.10亿元[19]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力争达300万千瓦左右[19] - “十四五”期间煤电机组完成灵活性改造2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 - 4000万千瓦[19] - 公司空冷系统机组业绩涵盖1000MW到10MW机组,产品销往多国,“三北”地区项目总装机约70000MW,年节水15亿吨[20] - 2022 - 2023年两年火电新开工1.65亿千瓦,对应电站空冷系统投资近200亿元[20] - 2030年煤电装机及发电量仍将适度增长[20] 子公司财务数据 - 首航节能光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89,688,094.70元,净资产73,938,502.36元,营业收入139,556.24元,营业利润3,804,982.35元,净利润3,538,218.92元[48] - 西拓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562,829,300.15元,净资产69,962,889.05元,营业收入62,183,978.38元,营业利润1,922,467.92元[50] - 敦煌首航节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资产4,064,947,501.39元,净资产2,740,123,084.87元,营业收入99,865,554.56元,营业利润18,748,233.62元,净利润18,897,760.35元[52] 融资情况 - 2023年6月敦煌首航节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取得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融资1,087,824,444.40元,期限16年[43] 股东大会参与情况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2.84%,第二次为16.45%,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为16.71%,2023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为16.38%[54] 激励措施情况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及其实施情况[57]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加大主营业务光热发电推广,继续研发储热储能,完善电站调峰功能[53] - 公司将加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系统及新能源制氢、储氢业务投入力度[53] - 公司将深化内部变革,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公司治理,推进降本增效[53] - 公司将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市场影响力和整体盈利能力[53] 社会责任与管理 - 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良好企业形象[58] - 公司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检查[58] - 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按时足额缴纳员工各项社会保险,提供劳保用品[59] 股份转让限制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直接和间接持股总数的25%,离职半年内不转让,申报离职六个月后十二个月内出售股票数量占比不超50%[60] 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承诺 - 京津荣创波纹管等承诺避免同业竞争,首航高科等承诺禁止经常性关联交易[61] 资金占用与关联交易情况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2]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各类关联交易及关联债权债务往来[68
首航高科(002665)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