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7.5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46万元同比下降18.39%[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32万元同比下降10.05%[21]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同比下降24.32%[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85.14百万元,同比增长7.51%[3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46百万元,同比下降18.39%[3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1%至3.85亿元[47]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5%至3.85亿元,去年同期为3.58亿元[198][200] - 净利润同比下降18.4%至6146万元,去年同期为7531万元[20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从上年同期6,261.75万元降至本报告期5,632.49万元(下降10.05%)[18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25.87%至2.04亿元[47]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39%至2251.37万元[47]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8%至2.04亿元,去年同期为1.62亿元[20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7.4%至4647万元,去年同期为5625万元[200] - 研发费用基本持平为1799万元,同比微增0.08%[200] 各业务线表现 - 医药商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58.38%至2530.23万元[50] - 化学药制剂收入同比增长18.85%至1.89亿元[50] - 中成药毛利率64.27%但同比下降9.46个百分点[50] - 化学原料药收入同比下降25.43%至2578.23万元[50]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32.31%至1.89亿元[5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732万元同比下降42.89%[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2.89%至6731.84万元[4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2.06%至-6391.58万元[4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21.8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9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7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52%[21] - 货币资金增加至4.33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9.82%,较上年末增长1.79个百分点[54]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5.8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6.87%,较上年末增长8.62个百分点,主要因银行借款净增加[54] - 在建工程增至2.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0.05%,较上年末增长0.45个百分点[54] - 固定资产降至3.88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7.77%,较上年末下降1.75个百分点[54] - 合同负债降至161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74%,较上年末下降0.76个百分点,因预收货款实现销售[54] - 应收账款增至868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97%,较上年末增长0.24个百分点[54] - 流动比率从上年末1.43降至本报告期末1.18(下降17.48%)[182][187] - 资产负债率从上年末38.94%升至本报告期末46.10%(增长7.16%)[182][187] - 速动比率从上年末1.01降至本报告期末0.83(下降17.82%)[182][187] - 货币资金从年初3.72亿元增至报告期末4.34亿元[191] - 应收账款从年初0.77亿元增至报告期末0.87亿元[191] - 总资产从年初2066.20亿元增至2188.22亿元,增长5.9%[193][195] - 短期借款从3.77亿元大幅增至5.88亿元,增长56.0%[193] - 在建工程从1.98亿元增至2.20亿元,增长10.8%[193] - 合同负债从3106万元降至1612万元,下降48.1%[193] - 应付债券从2.85亿元增至2.92亿元,增长2.4%[195] - 未分配利润从4.09亿元降至3.26亿元,下降20.3%[195] - 货币资金从2.23亿元降至1.16亿元,下降48.1%[195] - 应收账款从4722万元增至5702万元,增长20.8%[197] - 长期股权投资从10.31亿元增至10.67亿元,增长3.4%[197]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1.32亿元增至3.19亿元,增长141.7%[197] - 流动负债同比增长55.1%至7.52亿元,去年同期为4.85亿元[198] - 应付债券同比增长2.4%至2.92亿元,去年同期为2.85亿元[198]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15.8%至3.86亿元,去年同期为4.58亿元[198] - 负债合计同比增长34.9%至10.57亿元,去年同期为7.83亿元[198] - 所有者权益合计同比下降5.5%至12.33亿元,去年同期为13.05亿元[198] 偿债能力指标 - EBITDA全部债务比从上年同期15.16%降至本报告期11.69%(下降3.47%)[182][187] - 利息保障倍数从上年同期8.51降至本报告期7.43(下降12.69%)[182][187]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从上年同期11.07降至本报告期5.91(下降46.61%)[184][187] 募集资金使用 - 报告期投资额4074万元,较上年同期5069万元下降19.63%[56] - 2017年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3.464亿元,本期使用3583万元,累计使用2.551亿元[60] - 2021年非公开发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849亿元,本期使用1232万元,累计使用6186万元[60] - 货币资金中2.004亿元因定期存单质押及物业维修基金受限[56] - 药品仓储物流中心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7,786.65万元,投资进度为45.52%[65] - 新宁制药药品GMP改扩建工程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17,235.46万元,投资进度达98.32%[65] - 现代中药产品线扩建及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6,185.52万元,投资进度为33.45%[65]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53,126.28万元,本期实际投入4,325.91万元[65] - 药品仓储物流建设项目完成时间延期至2023年9月30日[67] - 新宁制药GMP改扩建工程因设备交货延期,预计2022年9月30日前完成验收[67] - 所有承诺投资项目本期实现效益均为0[65] - 超募资金投向及补充流动资金金额均为0[69] - 药品仓储物流项目实施地点曾于2018年变更至台山市水步镇[68] - 截至期末募集资金累计总投入金额为31,207.63万元[65]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9,391,188.79元[71]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预先支付发行费用235,849.06元[71] - 公司使用可转债部分闲置募集资金10,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3] - 公司使用非公开发行部分闲置募集资金12,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4] - 新宁制药GMP改扩建工程项目节余募集资金4,896,715.55元转至基本账户[75] - 2017年公司使用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1] - 2018年公司使用13,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1] - 2019年公司使用17,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1] - 2020年公司使用1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1] - 2021年公司使用17,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71]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海力制药净利润为521.9万元[79] - 子公司新宁制药净利润为1305.3万元[79] - 子公司特一海力净利润为466.6万元[79] 产品研发与认证 - 公司已有14个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包括头孢氨苄胶囊、蒙脱石散等[36] - 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30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36] - 止咳宝片临床总有效率为93%,临控+显效率为73%[40] - 止咳宝片对虚寒型咳喘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100%,痰湿型为95%[40] - 止咳宝片连续多年位列止咳类口服药前五大品牌[37] - 公司启动皮肤病血毒丸临床试验以推动中药品种成长[37] - 公司14个产品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包括头孢氨苄胶囊等[80] - 公司开展29个产品的一致性评价工作[80] 营销模式 - 公司营销模式主要为经销商模式,未来将转向直接零售终端模式[35] 经营受影响情况 - 公司4-5月经营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6月销售恢复较好[39] 非经常性损益 - 获得政府补助587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5] 股利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每年派发现金红利占母公司年度可供分配利润20%以上[109]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5,011,537股,比例从42.62%降至31.33%[145]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25,023,017股,比例从57.38%升至68.67%[145] - 境内法人持股减少5,494,504股,比例从2.48%降至0.00%[145] - 境内自然人持股减少19,517,033股,比例从40.14%降至31.33%[145] - 股份总数增加11,480股至221,655,407股[147] - 非公开发行股份解除限售18,040,287股[147] - 高管锁定股非交易过户及解除锁定6,986,250股[147] - 可转换公司债券债权人转股新增11,480股[147] - 任期届满离任导致15,000股转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47] - 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份限售期6个月,于2022年5月31日解禁,涉及多位股东及机构[153][155] - 股东许丹青持股总数53,561,250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53,561,250股,无限售条件股17,853,750股[155][161] - 许丹青持股比例32.22%,为公司最大股东[156] - 许松青持股比例9.34%,持股数量20,700,000股[156] - 许丽芳持股比例6.89%,持股数量15,275,000股[156] - 许恒青持股比例1.52%,持股数量3,364,784股[156] - 阮传明持股比例0.83%,持股数量1,831,501股[156][161] - 招商银行-兴全中证800基金持股比例0.83%,持股数量1,831,501股[156][161] - 许氏家族(许丹青、许松青、许恒青、许丽芳)存在关联关系,合计持股比例超过49%[156][15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1,443户,前10名股东持股集中度较高[156] - 董事长兼总经理许丹青持股增加931.5万股至7141.5万股,增持比例15%[164] - 前十大股东中包含四家基金公司,持股量在117.74万至137.25万股之间[16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165] - 股东许丹青家族成员存在关联关系,合计持股未披露具体数量[163] 可转换公司债券 -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3.54亿元,票面利率首年0.3%至第六年1.8%[172] - 特一转债累计转股金额5633.96万元,转股数量361.51万股,占转股前总股本1.81%[180] - 尚未转股可转债金额2.98亿元,占发行总额84.08%[180] - 转股价格经多次调整后从初始20.20元/股降至13.15元/股[173][175][176][177] - 前十名可转债持有人中西北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持有359,140张(金额35,914,000元)占比12.07%[181] 非公开发行 - 非公开发行股票1804.03万股,发行价10.92元/股,总股本增至2.22亿股[177] 债务融资工具 - 报告期内不存在优先股、企业债券及非金融债务融资工具[167][169][171] 股东大会情况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95%[88]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43%[88] - 2022年半年度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包括1次定期会议和1次临时会议[109] 股权激励 - 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116名激励对象400万份股票期权[91] -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从14.22元/股调整至13.57元/股[92] 环保与排放 - 海南海力制药CODcr排放总量为0.256吨/年,核定量为0.65吨/年[96] - 海南海力制药氨氮排放总量为0.022吨/年,核定量为0.06吨/年[96] - 海南海力制药NOX排放总量为0.123吨/年[96] - 公司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240吨/天[97] - 子公司海力制药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80吨/天[99] - 子公司新宁制药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1500吨/天[99] - 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排污许可证,特一药业编号91440700738598678Q001V,新宁制药编号91440781776913130X001P,海力制药编号9146000020133914XP001Q[103] - 公司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及隔音设计使噪声降至卫生标准以下[102]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向当地生态环境局备案,特一药业备案号440781-2020-0029-L,海力制药备案号460105-2020-004-L,新宁制药备案号440781-2021-0136-M[105] - 公司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定期监测污染物排放[106] - 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行政处罚[107] - 公司持续投入环保设施并确保三废达标排放[114] - 公司通过设备更新和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并节约资源[114] 质量体系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风险管理制度等[109] 委托理财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4000万元人民币,未到期余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137]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药品降价风险可能影响平均利润率[82] - 环保政策趋严可能增加公司治理支出[83] - 存在药品不良反应导致的诉讼及声誉风险[84] - 新药研发存在审批不通过及市场不接受风险[84] - 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存在下滑风险[86]
特一药业(002728)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