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莱英(002821)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26 00: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0.41亿元,同比增长186.4%[2][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7.56亿元,同比增长305.3%[2][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6.99亿元,同比增长381.9%[2][3][6]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4.79元/股,同比增长293.4%[2][3][6] - 营业收入50.41亿元同比增长186.40%[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0亿元同比增长305.31%[1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99亿元同比增长381.87%[14] - 基本每股收益4.75元/股同比增长274.02%[14] - 营业总收入50.41亿元,同比增长186.40%[21] - 二季度收入29.80亿元,同比增长203.11%,环比增长44.52%[21] - 归母净利润17.40亿元,同比增长305.31%[23] - 扣非净利润16.99亿元,同比增长381.87%[23] - 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同比增长351.17%,环比增长148.44%[2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6.40%至50.41亿元[53] - 净利润为17.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5.3%[143] - 营业收入为64.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2.0%[145] - 基本每股收益为4.75元,同比增长274.0%[144] - 母公司净利润为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1%[146]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86.4%至50.41亿元[1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75.29%至26.71亿元[53]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0.67%至2.63亿元[53] - 营业成本为26.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3%[143] - 研发费用为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7%[143] - 财务费用为-2.84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143] - 其他收益为1883.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8%[143] - 信用减值损失为-5276.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6.2%[143] - 所得税费用为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7%[143] - 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122.1%至30.58亿元[141] - 医药行业营业成本26.67亿元,同比增长174.85%[56] 各业务线表现 - 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366.79%,毛利率48.20%[22] - 临床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9.68亿元,同比增长16.73%,毛利率44.48%[22] - 新兴服务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173.86%,毛利率42.77%[22] - 小分子业务收入46.44亿元,同比增长187.25%[26] - 制剂板块收入同比增长79.41%[36] - 无菌制剂收入同比增长87.5%,小核酸类业务增长376%[36] - 无菌滴眼液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0%[36] - 临床研究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42.02%[37] - 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366.79%至36.76亿元[55] - 临床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16.73%至9.68亿元[55] - 新兴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73.86%至3.93亿元[55] - 医药行业营业收入50.37亿元,同比增长186.16%[56] - 医药行业毛利率47.06%,同比增长2.18个百分点[56] - 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366.79%[56]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同比增长263.80%至6.95亿元[55] - 国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76.98%至43.46亿元[55] - 国外地区收入43.46亿元,同比增长176.98%[56]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达人民币3.44亿元,同比增长122.5%[2][3][6] - 公司研发投入2.63亿元,同比增长60.67%[40]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0.67%至2.63亿元[53] - 公司成功研究开发绿色制药技术大幅降低三废排放和能耗[98] - 连续性反应车间面积同比增长超过70%[43] - 连续化设备数量同比增长近75%[43] - 连续化反应产能同比增长近400%[43]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人民币214.1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8%[2][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人民币130.1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5%[2][3][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5%,同比提升8.7个百分点[2][3][6] - 资产负债率为38.2%,保持健康财务结构[2][3][6] - 总资产178.3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67%[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5.8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67%[1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5%同比提升5.65个百分点[14] - 货币资金57.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2.32%,同比下降8.81个百分点[58] - 应收账款31.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40%,同比增长5.42个百分点[5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9.19亿元,较期初增加5.18亿元[59] - 货币资金为57.6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减少4.69亿元[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9.19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5.18亿元[137] - 应收账款为31.0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2.88亿元[137] - 存货为19.0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5.04亿元[137] - 固定资产为28.1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5.69亿元[138] - 在建工程为12.0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57亿元[138] - 应付账款为8.73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3.21亿元[138] - 合同负债为2.40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09亿元[138] - 应交税费为2.2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1.39亿元[138] - 其他应付款为13.55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5.04亿元[13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15.7%至145.86亿元[139]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14.5%至49.27亿元[140]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78.2%至5.25亿元[140] - 其他应收款同比增长121.1%至40.63亿元[140]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1397.8%至1.52亿元[140] - 流动负债同比增长253.1%至27.83亿元[141]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48.2%至46.99亿元[139]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17.7%至178.34亿元[139] 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1.62亿元,同比增长283.6%[2][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2亿元同比增长31.51%[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51%至6.32亿元[5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01.5%,从19.84亿元增至39.97亿元[148]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增长272.2%,从1.15亿元增至4.27亿元[1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1.5%,从4.80亿元增至6.32亿元[1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扩大63.2%,从-19.83亿元增至-32.35亿元[149]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76.7%,从5.76亿元增至10.17亿元[148][1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3586.5%,从767万元增至2.83亿元[14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5.0%,从62.33亿元降至40.59亿元[149]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33.0%,从-12.72亿元增至4.20亿元[150]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4400.0%,从0.71亿元增至50.56亿元[151] -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为正向1.48亿元,上年同期为负向249万元[149] 订单与合同情况 - 在手订单金额14.7亿美元[23] - 临床研究及现场管理服务在手订单超4.5亿元人民币[37] - 生物大分子CDMO在手订单超2.6亿元人民币[38] - 新承接制剂项目约100个,其中NDA项目十余项[36] - 新增签署临床研究项目合同170余个,创新药项目合同金额占比超85%[37] - 海外无菌制剂订单数量同比增长100%[36] - 与国内某新药研发公司供货合同金额35,000万元,2022年上半年确认收入13,330.69万元[114] - 与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供货合同金额303,800万元,2022年上半年确认收入30,252.31万元[114][115] - 与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另一供货合同金额272,000万元,2022年上半年确认收入52.31万元[115] - 2022年2月新签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供货合同金额354,200万元[115] 产能与设施建设 - 公司传统批次反应釜体积约为5300立方米[43] - 化学大分子项目预计完成约12000平方米研发中心和9500平方米GMP生产厂房建设[43] - 公司与高瓴资本拟共同投资25亿元打造生物药CDMO企业[43] - 报告期投资额10.47亿元,同比增长74.36%[61] - 创新药一站式服务平台扩建项目投资进度为6.00%,累计投入金额为1,905.06万元[66] - 生物大分子创新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20.05%,累计投入金额为6,014.29万元[66] - 药物综合性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投资进度为0.00%,尚未投入资金[6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完成100.00%投资,累计投入金额为66,057.2万元[66]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231,057.2万元,调整后总额为227,787.52万元[66] - 报告期募集资金总投入金额为5,031.69万元,累计投入73,976.55万元[66]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1.65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67] - 创新药一站式服务平台扩建项目因业务规划调整建设节奏放缓[66] - 生物大分子平台已完成临床阶段设施建设,2022年下半年将加速生产平台建设[66] 人员与团队 - 公司拥有员工8931人,其中研发及分析人员超过4200人[44] - 2022年上半年引进高级人才110人(博士53人,高级主管及以上20人,海归及海外背景37人)[44] 市场地位与行业比较 - 公司是全球第五大创新药原料药CDMO公司,市场份额约1.5%[47] - 公司是中国最大商业化阶段化学药物CDMO公司,市场份额约22%[47]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政府补助产生非经常性收益1883.55万元[16]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370.26万元[16] 子公司表现 - 吉林凯莱英医药化学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9亿元,净利润10.97亿元[70] - 上海凯莱英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9亿元[107][108] - 上海凯莱英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4.73亿元[107][108] - 上海凯莱英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净资产1.84亿元[107][108] - 上海凯莱英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2.36万元[107][108] - 子公司上海凯莱英生物技术获多方增资不超过25.34亿元人民币[117]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ASYMCHEM LABORATORIES持股比例为32.99%,持有87,215,520股普通股,报告期内减持1,295,000股[126] - H股超额配售1,265,500股,总股本增至264,342,018股[119][12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95.76%提升至95.83%[119] - 外资持股比例从2.98%微降至2.97%[119] - 公司H股超额配售发行1,265,500股,发行价格为388.00港元,于2022年1月5日上市[125] - 2020年股权激励预留部分解除限售70,400股,占获售股票数量的40%,期末剩余105,600股继续锁定[124] - 2021年股权激励对象持有限售股2,048,200股,首个解除限售期预计为2023年3月24日[124] - 肖毅持股本期解除限售29,775股,期末剩余高管锁定股195,225股[123] - 公司限售股份期末合计11,015,873股,本期解除限售141,425股[124] - 陈朝勇持股本期解除限售16,125股,占其上年末持股总数的25%,期末剩余48,387股[122] - 周炎持股本期解除限售16,875股,占其上年末持股总数的25%,期末剩余50,673股[122] - 徐向科持股本期解除限售8,250股,占其上年末持股总数的25%,期末剩余61,500股[122] - Hao Hong持有高管锁定股7,643,946股,未发生变动[122] - 控股股东ALAB及实际控制人HAO HONG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所持股份数量的10%[100]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的25%[100] - 公司于2021年12月发行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164] 所有者权益与股本变化 - 股本从263,043,518.00元增加至369,984,465.00元,增长40.7%[152][154] - 资本公积从9,564,303,921.76元增加至9,876,056,343.34元,增长3.3%[152][154] - 库存股从481,820,001.00元减少至466,854,921.00元,下降3.1%[152][154] - 未分配利润从3,170,264,983.53元增加至4,699,045,481.72元,增长48.2%[152][15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2,610,011,324.42元增加至14,586,171,991.13元,增长15.7%[152][15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753,816,072.53元[153]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433,658,448.58元,其中普通股投入383,169,750.82元[153]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50,488,697.76元[153]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11,313,854.40元[153] -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105,709,847.00元[154]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6,287,102,341.88元,较期初增加297,353,924.13元[156][157]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427,504,643.79元[156]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565,503,338.56元,较期初增加283,751,900.29元[156][157] - 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3,580,424,908.48元,较期初增加41,631,064.80元[156][157] - 公司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163,738,229.62元,较期初增加26,378,880.00元[156][157]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0,124,668,737.83元,较期初增加365,501,002.51元[158][159][160]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43,156,408.33元[159]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81,098,211.82元,较期初减少68,157,446.07元[158][159][160] - 母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9,837,089,299.41元,较期初增加311,752,421.58元[158][159][160] - 母公司股本期末余额为369,984,465.00元,较期初增加106,940,947.00元[158][159][160] - 公司股本从年初242,450,693.00元增至期末242,626,693.00元,增加176,000.00元[161][163] - 资本公积从年初3,499,826,799.75元增至期末3,541,457,864.55元,增加41,631,064.80元[161][163] - 库存股从年初137,359,349.62元减至期末163,738,229.62元,增加26,378,880.00元[161][163]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183,154,483.68元减至期末69,105,130.59元,减少114,049,353.09元[161][16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3,856,224,235.73元减至期末3,757,603,067.44元,减少98,621,168.29元[161][163] - 综合收益总额为31,526,662.71元[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