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岩大地(0030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中岩大地中岩大地(SZ:003001)2022-04-20 00:0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27,750,72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96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1年度拟以127,750,72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96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5,039,142.3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81] - 公司依据相关文件要求在《公司章程》中明确了利润分配尤其是现金分红的具体条件、比例等,并严格参照执行,报告期内未调整利润分配政策[179] - 公司报告期内盈利且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正,但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180] - 2020年年度权益分派以9838.5312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3.555725元现金,派发现金分红3498.311135万元,每10股转增2.963104股[187] 年度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377,358,702.34元,较2020年的1,129,216,378.21元增长21.97%[1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513,292.83元,较2020年的101,096,013.50元增长10.30%[1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662,155.26元,较2020年的100,946,485.90元增长4.67%[18]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3,392,685.19元,较2020年的11,909,824.02元下降1,387.95%[18]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8元/股,较2020年的0.99元/股下降11.11%[18] - 2021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88元/股,较2020年的0.99元/股下降11.11%[18]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0%,较2020年的13.92%下降5.42%[18] - 2021年末总资产为2,336,684,603.34元,较2020年末的1,965,222,873.28元增长18.90%[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59亿元,较上一年的12.75亿元增长6.58%[19]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7%[57]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0%[57] 季度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35亿元、4.32亿元、3.56亿元、3.54亿元[22] - 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0.16亿元、0.39亿元、0.19亿元、0.38亿元[22] - 第一至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2.19亿元、 -0.59亿元、 -0.77亿元、2.01亿元[22] 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数据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85.11万元,2020年为14.95万元,2019年为104.19万元[24]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271.88元,2020年为 -196.07万元,2019年为 -67.90万元[23]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65.12万元,2020年为24.30万元,2019年为9.04万元[23] - 2021年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529.81万元,2020年为192.40万元,2019年为227.67万元[24] 行业资金情况 - 2021年中央财政安排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44亿元,较2020年增长10%[30] - 2021年土壤修复行业总资金额约150亿元,其中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工程资金额约90亿元[30] 公司业务基本情况 - 公司是集总承包、专业承包、勘察、设计、施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商,累计布局全国二十余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36] - 公司拥有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一系列业务资质,报告期内相关资质未发生重大变化[36][37] - 公司主营业务为岩土工程、环境修复等领域服务,产品及服务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领域[38] - 公司经营模式包括单一专业施工承包和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侧重后者[39] - 公司主要销售模式为参与招投标,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39] - 投标完成后,中标项目经商务中心审核、主管领导审批签订主合同并交财务部备案[40] - 公司经营业务采购包括材料及劳务分包采购等[40] - 公司业务已覆盖全国二十余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56] 公司业务发展优势 - “十四五”时期森林覆盖率目标提高到24.1%,公司环境修复业务发展空间广阔[35]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申请多项专利技术,参与三本岩土工程相关规范编制[36] - 公司在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有地位,在北京等多地建立竞争优势[36] - 公司主编、参编36部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参与3本城乡建设领域全文强制性规范编制,主编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继续教育必修教材[50] - 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58.09%,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0.33%,拥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12人[51]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43] - 公司与万科、华润等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凭借上市背景和技术实力拓展全国业务[43] - 公司优化管理及内控体系,降低管理费用,提升生产效率和毛利率[44] - 公司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项目质量问题[46] - 公司编写《安全管理手册》保障安全生产,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48] - 公司利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综合能力,达成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获得技术溢价[49] - 公司团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拥有多项国家专利,与王思敬院士合作提升技术水平[54] - 公司承担了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雄安新区城际铁路雄安站等多项重大岩土工程项目[55]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完成北京工人体育场改造项目、雄安垃圾综合处理设施一期等多个重大项目建设[58] 研发相关情况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总金额4666.8万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3.39%[60] - 截至2021年底,公司及子公司累计申请国家专利495项,累计授权国家专利23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02项[60] - 2021年新申请国家专利140项,新授权国家专利10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7项[60] - 公司累计主编、参编国家和行业标准36项[61] - 改进后的伺服装配式格构型钢支撑产品在承载力方面较同类产品提高20%,碳排放是传统混凝土支撑的1/10[86] - 公司多个研发项目处于实施阶段,包括大直径深层搅拌复合桩技术研究、高压旋喷动态实时监测及自动化施工技术研究等[85] - 研发人员数量从45人增加到61人,增长35.56%,研发投入金额从66,613,245.52元降至46,668,272.80元,减少29.94%[89] 业务线收入成本及毛利率情况 - 2021年岩土工程营业收入13.47亿元,占比97.83%,同比增长21.25%;环境修复营业收入2734.61万元,占比1.99%,同比增长117.12%;其他营业收入260.13万元,占比0.18%,同比下降51.75%[65] - 2021年境内营业收入13.59亿元,占比98.66%,同比增长21.17%;境外营业收入1849.15万元,占比1.34%,同比增长136.95%[65] - 2021年直销营业收入13.77亿元,同比增长21.97%[65] - 2021年岩土工程营业成本11.04亿元,毛利率22.0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25%,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95%,毛利率同比下降2.65%[67] - 2021年境内营业成本11.08亿元,毛利率18.4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7%,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09%,毛利率同比下降6.28%[67] - 2021年直销营业成本11.25亿元,毛利率18.3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7%,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09%,毛利率同比下降6.82%[67] 项目业务情况 - 2021年专业承包完工项目132个,项目金额22.19亿元,确认收入20.31亿元,结算11.69亿元,回款11.11亿元[70] - 2021年专业承包未完工项目103个,项目金额22.09亿元,累计确认收入14.94亿元,未完工部分金额7.15亿元[71] - 2021年公司境外项目5个,合同额2152.21万元,确认收入1849.14万元[73] 合并范围变化 - 2021年合并范围新增6家公司,均为本年新投资设立[79]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438,137,827.42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31.80%[80][8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97,850,029.0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15.91%[81][83]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为123,047,419.2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8.93%[81]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为70,771,680.89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5.69%[82] 期间费用情况 - 2021年销售费用为10,385,229.41元,较2020年的8,271,781.71元同比增长25.55%[84] - 2021年管理费用为67,525,373.91元,较2020年的35,140,935.16元同比增长92.16%[84] - 2021年财务费用为8,560,160.76元,较2020年的12,412,783.26元同比减少31.04%[84] - 2021年研发费用为46,668,272.80元,较2020年的66,613,245.52元同比减少29.94%[84]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80,778,659.84元,同比增长8.60%,现金流出小计为1,234,171,345.03元,同比增长25.52%[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53,392,685.19元,较上年减少1387.95%,主要因资金回收慢及应收款项回收形式变化[91][92][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91,862,195.18元,同比增长80.86%,现金流出小计为1,204,746,947.31元,同比增长46.91%[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115,247.87元,较上年增加182.39%,系收回上年理财产品所致[92][9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0,891,446.04元,同比减少91.41%,现金流出小计为44,494,562.65元,同比增长237.72%[9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396,883.39元,较上年减少97.64%,主要因上年度收到募投资金[92][9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49,902,283.83元,较上年减少108.30%,系上年度收到募集资金所致[92][93] 资产负债情况 - 应收账款增加58.12%至822,385,369.33元,主要因公司经营规模扩大[98] - 合同负债增加328.89%至19,305,408.33元,主要因合同约定预收款项增加[98] - 无形资产增加102.51%,从131.17万元增至265.64万元[99] - 长期待摊费用增长1507.74%,从34.56万元增至555.67万元[99]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长378.75%,从385.33万元增至1844.78万元[99] - 应付票据增加102.64%,从5499.65万元增至11144.22万元[9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为1亿元,本期出售1亿元,期末为0元[100] - 货币资金年末受限账面价值为1429.37万元,主要系应付票据承兑保证金、保函保证金[101] - 固定资产年末受限账面价值为4567.01万元,部分办公用房用于抵押担保和按揭贷款[101] 投资额与募集资金情况 - 报告期投资额为1.1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3亿元增长3.43%[102]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6.67亿元,本期已使用0.54亿元,累计已使用5.19亿元[10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52亿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用账户[107] - 2021年3月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及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合计置换金额为3,971.97万元[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