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方B(20072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京东方B京东方B(SZ:200725)2023-04-04 00:00

财务表现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784.1亿元人民币,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75.5亿元人民币[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784.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2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91%[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0.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38%[22] - 公司总资产为4205.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9%[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60.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7%[25]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56.6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1.05%[29] - 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0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73.24%[29] - 公司2022年现金分红计划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1元人民币(含税)[12] - 公司2022年获得政府补贴5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77%[28] - 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为111.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6%[65]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为42.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81%[66] - 公司2022年财务费用为24.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60%[65] - 公司2022年对前五大客户的总销售额为726.85亿元人民币,占总销售额的40.73%[62] - 公司2022年对前五大供应商的总采购额为248.42亿元人民币,占总采购额的20.16%[62]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0.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38%,主要由于销售额下降[83] - 公司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9.73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12.56%[83] - 公司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81%,主要由于报告期内未进行A股非公开发行[83] - 公司2022年货币资金为688.00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16.36%,同比下降1.63%[87] - 公司2022年固定资产为2059.87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48.98%,同比下降1.47%[87] - 公司2022年在建工程为433.8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10.32%,同比增长3.19%,主要由于新增建设投资增加[87] - 公司2022年长期股权投资为1242.1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2.95%,同比增长1.61%[87] - 公司2022年长期借款为12314.3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29.28%,同比增长3.50%[87] - 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包括衍生金融资产)在报告期内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59,344,584.00元人民币[88] - 公司持有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报告期内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55,623,541.00元人民币[88] - 公司报告期内的总投资金额为7,529,231,984.00元人民币,较前一年增长200.94%[91] - 公司报告期内的受限资产总额为148,026,401,005.00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担保[91] - 公司2022年通过私募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20,332,599,995.83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募集资金为19,869,507,400.00元人民币[117] - 公司2022年通过永续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2,000,000,000.00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募集资金为1,988,880,000.00元人民币[117] - 公司报告期内的证券投资总额为651,093,592.00元人民币,其中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为43,474,156.00元人民币[108] - 公司报告期内的衍生金融资产为0.00元人民币,因出售相关股份而不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16] - 公司报告期内的承诺投资项目累计投资金额为2,019,673,000.00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资本增加和补充流动资金[118] - 公司报告期内的超募资金安排为0.00元人民币,未发生重大变化[120] - 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60.23066亿元人民币,其中30亿元人民币用于偿还福州城建投资集团的贷款,2.5亿元人民币用于替换自有资金投资于BOE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7.73066亿元人民币用于替换自有资金投资于重庆BOE显示技术有限公司[1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通过永续债券募集的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109.8万元人民币,为存款期间产生的利息收入[1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余额为17.175872亿元人民币,为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及存款期间产生的利息收入[121] - 公司出售了SES Imagotag S.A.的股权,总交易对价不超过1.8亿欧元,交易日期为2022年11月25日[131][132] - 公司子公司重庆BOE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502.1535774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422.9589687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224.7527705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2.60338675亿元人民币[135] - 公司子公司合肥BOE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230.9854534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64.74099268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70.0424103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6.00777647亿元人民币[137] 业务表现 - 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等五大应用领域的出货面积继续保持全球第一[3] - 柔性AMOLED出货量同比增长30%[3] - 物联网转型业务中,系统解决方案收入增长超过41%,传感业务收入增长超过41%,MLED业务收入增长近85%,智能医疗业务收入增长超过19%[4] - 公司物联网转型业务中的四大主要方向包括物联网创新业务、传感业务、MLED业务和智能医疗工程业务[5] - 公司提出“屏联万物”发展战略,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拓展物联网创新、传感器、MLED和智慧医工四大业务[37] - 公司显示器件业务涵盖TFT-LCD、AMOLED、Microdisplay等技术,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车载等多个领域[40] - 公司2022年半导体显示业务收入约为1579.49亿元人民币,LCD主流应用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创新应用整体销售同比增长超过40%[50] - 物联网创新业务2022年收入约为272.45亿元人民币,其中电视终端销售增长超过40%,低功耗EPD终端实现自主设计[51] - 传感器业务2022年收入约为3.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80%,医疗和生物领域在欧洲和美国的顶级客户销售增长[52] - MLED业务2022年收入约为8.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79%,COG P0.9和COB P0.9~1.5全系列产品实现量产[54] - 智能医疗工程业务2022年收入约为2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1%,数字医院门诊量同比增长超过80%,出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55] - 公司2022年柔性OLED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接近20%,LCD五大主流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和电视)全球市场份额第一[47] - 公司2022年MLED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5%,传感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智能医疗工程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20%[47] - 显示设备业务2022年营业收入为1579.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5%[58] - IoT创新业务2022年营业收入为272.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0%[58] - MLED业务2022年营业收入为8.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79%[58] - 美洲地区2022年营业收入为35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75%[58] - AMOLED销售量2022年为112.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61%[58]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公司已累计申请超过80,000项专利,其中超过28,000项与OLED相关[6] - 2022年公司在美国专利授权数量全球排名第11位,PCT专利申请数量全球排名第7位[6] - 公司2022年累计独立专利申请超过8万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33%以上为海外专利[48] - 公司2022年全球有效授权专利超过4万件,连续五年位列全球美国专利授权前20名(2022年排名第11位)[48] - 公司2022年86英寸COG AM Mini LED背光单元荣获SID DIA奖-2022年度显示组件奖[48] - Q9新一代发光器件屏幕功耗比上一代Q8降低15%,峰值亮度提升20%,DCI-P3色域从110%提升至115%,寿命提升10%,有害蓝光限制在6.0%以下[68] - 公司实现了C形凸面固定曲率形式的开发,并成功应用于豪华旗舰车型的车载显示产品[68] - 公司开发的LTPO技术已应用于Watch3系列产品,实现1Hz低刷新率显示,功耗显著降低[68] - 公司开发的EES光效增强技术已导入荣耀Magic Vs产品,光输出效率提升8%[68] - 公司开发的4K 144Hz双Scaler IC显示技术已完成开发,支持4K 144Hz高带宽输出,提升客户体验[70] - 公司开发的Mini LED电视终端产品已完成开发,支持100级分区背光技术,亮度高达2000nits[70] - 公司开发的裸眼3D技术已实现多人自由移动观看,解决了行业中的眩晕问题[71] - 公司开发的智能学生卡产品已进入量产,采用护眼技术,电池续航显著优于LCD显示屏[71] - 公司开发的智慧网点集成管理平台2.0已上线,支持银行网点的数字化转型[71] - 公司开发的园区运营服务平台正在建设中,基于“大数据+AI”能力,提供智能服务[71]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2021年的19,708人增加到2022年的21,075人,增长6.94%[81]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为126.02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7.06%,同比增长1.43%[81] 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实施“三步走”战略,有序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9] - 公司计划加速OLED技术实力的提升,优化产品性能,增加高端产品比例,并加速新应用市场的开发[142] - 公司将继续深化医疗生物、智能屏幕、消费电子和工业传感器的开发,提供高性能产品和服务[143] - 公司将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和业务表现,促进长期稳定和高质量的发展[147] - 公司将深化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源头脱碳、过程脱碳和智能碳管理,创建零碳综合能源服务体系[148]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公司独立于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业务、人员、资产、组织和融资方面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160][161][162] - 公司董事会由三名特别委员会组成,包括战略委员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以及风险控制与审计委员会[155] - 公司监事会通过定期检查公司财务和法律合规性,确保公司财务、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履行合法合规[155] - 公司高度重视与投资者的沟通,设立了专门的投资者关系团队,并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保持互动[157] - 公司在报告期内修订了多项治理制度,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会议规则》和《监事会会议规则》等[158][159] - 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的投资者参与率分别为24.61%和21.42%[164]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报告期内尽职尽责,确保董事会高效运作和科学决策[154] - 公司通过第三方专业投资者关系服务机构,利用数字平台提升与投资者的沟通便利性[157] - 公司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未发生任何重大违规行为[159] - 公司监事会通过定期检查公司财务和法律合规性,确保公司财务、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履行合法合规[155] 高管薪酬与人事变动 - 公司2022年总薪酬支出为20,005,381元[17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杨小平2022年薪酬为742,300元[17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刘洪峰2022年薪酬为1,024,500元[17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姚向军2022年薪酬为1,265,000元[17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张兆红2022年薪酬为1,498,800元[17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钟惠峰2022年薪酬为1,310,000元[17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苗传斌2022年薪酬为758,800元[17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谢忠东2022年薪酬为1,057,000元[179] - 公司董事王静于2022年3月17日辞职[180] - 公司董事范元宁于2022年9月6日辞职[180]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包括中国五矿发展有限公司、中粮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的独立董事[195]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196]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包括北京大学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北大泰普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197] - 公司第十届监事会主席为高级经济师,曾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与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198] - 公司第十届监事会成员包括高级会计师,曾任北京电子控股有限公司财务部副处长[199] - 公司第十届监事会成员现任北京电子控股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总稽核[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