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民技术(30007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国民技术国民技术(SZ:300077)2022-04-01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00%[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49.09%[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635.80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1.40%[3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股,同比增长1850.00%[3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6.28%,同比提升15.34个百分点[32] - 资产总额为26.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3%[3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01,760.87万元,同比增长168%[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897.60万元,同比增长1,849.09%[95] - 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635.80万元,同比增长131.59%[95] - 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0.18亿元,同比增长168.00%[104][1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98.55%至10.93亿元,主要因MCU和负极材料销售订单及预收款增加[143][1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741.40%至2.12亿元,主要因销售回款与采购付款差额扩大[143][14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39.01%至-919万元,主要因设备采购款增加[143][14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14.11%至1100万元,主要因收到限制性股票认购款[143][14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91个百分点至20.01%,达5.34亿元[149][153] - 存货同比增长75.98%至3.20亿元,主要因MCU产品备货大幅增长[15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143.14%至1.40亿元,主要因思齐资本公允价值变动[153][158]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599.19%至5657万元,主要因MCU产品预收货款增加[15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成电路业务收入63,733.25万元,同比增长163.82%[95] - 负极材料类业务收入38,027.62万元,同比增长175.31%[95] - 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业务收入6.37亿元,占总收入62.63%,同比增长163.82%[104][106] - 负极材料业务收入3.80亿元,占总收入37.37%,同比增长175.31%[104][106] - 芯片类产品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274.49%[104][106] - 技术服务业务收入920万元,同比下降78.59%[104][106] - 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营业收入为6.37亿元,同比增长163.82%[111] - 负极材料营业收入为3.80亿元,同比增长175.31%[111][114] - 芯片类产品营业收入为5.89亿元,同比增长274.49%[111] - 集成电路销售量同比增长147.22%至14,542.74万颗[117] - 集成电路生产量同比增长201.11%至17,942.50万颗[117] - 负极材料销售量同比增长82.58%至7,691.64吨[117] - 石墨化加工销售量同比增长245.75%至8,254.60吨[117] - 芯片类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74.49%至5.89亿元[120] 成本和费用 - 集成电路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130.94%至2.40亿元[118] - 负极材料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03.00%至5883.81万元[120][122][123] - 集成电路和关键元器件等直接材料/直接成本同比增长133.96%至2.37亿元[120][122] - 芯片类产品制造费用同比增长172.27%至2047.44万元[120][122] - 负极材料制造费用同比增长140.67%至1.78亿元[120][122][123] - 负极材料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31.38%至3101.14万元[120][122][12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7.87%至5263.09万元[12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8.14%至1.32亿元[12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1.51%至227,253,437.87元[132]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研发投入金额为284,133,127.91元,同比增长57.59%[136][13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92%,较2020年的47.48%下降19.56个百分点[136][138]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56,879,690.04元,资本化率为20.02%[136]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0.84%至358人,但研发人员占比下降9.07个百分点至33.77%[134]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95.95%,其中硕士以上占比33.96%[134][140] - 芯片设计研发人员321人,占芯片业务员工总数73.96%[140] - 10年以上经验研发人员占比最高达35.83%[142] - 公司知识产权累计申请量2,443项,授权量1,419项[86] - 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1,497项,授权专利913项[86] -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46项,软件著作权82项[86] - 公司获得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9项[86] - 公司累计知识产权授权量达1,419项,其中专利913项[139]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导致研发投入占比下降[138] 地区和市场表现 - 境外销售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420.13%[104][106] - 经销模式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1812.22%[104][106] - 直销模式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56.97%[104][106]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为4.93亿元,同比增长287.21%[111]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为4.59亿元,同比增长1,812.22%[111] - 华南和华东地区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68.01%[106]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占比26.17%达2.66亿元[125][12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占比60.09%达3.40亿元[1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和销售[58] - 公司产品线覆盖通用MCU、安全芯片及射频芯片,应用于物联网、工业控制、信息安全等领域[61] - 公司为国内USBKEY芯片、蓝牙KEY芯片、可信计算芯片主要供货商之一,市场占有率较高[62] - 公司通用MCU产品已进入电池BMS、储能、电机驱动控制器、电动两轮车、智能门锁、车用电子、医疗设备、水表及燃气表、工业伺服、充电桩等多个细分领域实现出货[63][65] - 公司正在研发高性能ARM Cortex-M7内核的通用MCU产品以覆盖32位MCU高配置应用场景[63] - 公司战略重点投入高端高性能MCU、高可靠性车规MCU和高可靠性BMS等产品线[67][69] - 公司采用"通用+安全"产品战略,增强产品安全性能和通用性能形成差异化优势[68] - 公司持续完善通用MCU产品系列化解决方案,研发高集成度、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低功耗产品[71] - 公司在工业控制、智能家电、智能家庭物联网终端、智能表计等行业市场加强进入和份额提升[72] - 公司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和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67] - 公司加强新能源负极材料和石墨化工艺研发[197] - 公司布局硅氧碳(含硅碳)负极材料研发和产业化[197] - 公司寻求机会加快实施锂电池负极材料产能建设[198][200]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思齐资本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8367.05万元人民币[40] - 公司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金额为1310.17万元人民币,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43] - 投资收益达7058万元占利润总额33.12%,主要来自华夏芯股权转让收益[14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743万元占利润总额36.34%,主要来自思齐资本公允价值变动[14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355万元[161] - 出售华夏芯21.374%股权交易价格16,921.37万元贡献净利润占比31.54%[193] - 公司确认华夏芯股权转让收益[196] 子公司和投资活动 - 公司持有深圳思齐资本8%的合伙份额[21] - 公司控股子公司内蒙古斯诺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石墨化加工服务[77] - 浦项化学以1.41亿元现金认购内蒙古斯诺15%股权[101] - 深圳前海国民投资子公司净利润61,595,015.48元[193] - 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886亿元,净利润为2271.08万元[196] - 内蒙古斯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5.596亿元,净利润为3647.58万元[196] - 深圳市斯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333.33万元[196] - 内蒙古斯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500万元[196] - 公司结束经营Nations Holdings Limited等三家子公司[196] - 公司注册成立广东国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96] 行业背景和市场趋势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从2010年1440亿元增长至2020年88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9.91%[48] - 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从2010年363.9亿元增长至2020年377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6.36%[48] - 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36.5万吨,同比增长37.7%[58] - 预计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约72万吨,同比增长约100%[58] - 预计2025年负极材料出货量有望达到145万吨,未来几年保持20%以上增速[58] - 202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中动力电池占比56.1%,消费类电池占比32.5%[57]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从2021年初5%提升至2025年20%,年复合增长率需超30%[57] - 2020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为53万吨,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出货36.5万吨占全球份额69.8%[78] - 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3C数码和储能等锂电池领域[77] 产能和项目建设 - 内蒙古斯诺石墨化二期满产年产能预计达20,000吨以上[94] - 研发办公大楼建设项目使用超募资金4.6亿元,累计支付4.59亿元[169] - 32位高速USBKEY项目累计投入8,284万元,超预算3.09%,累计效益3.25亿元[172] - 安全存储芯片项目投入9,065万元,达成预算100%但未达预计效益[172] - 基于射频技术的安全移动支付项目投入1.55亿元,超预算0.98%,累计效益7,695万元[172]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累计投入32,446.6万元,占计划投资额33,552万元的96.7%[174]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累计投入228,149.3万元,占计划投资额257,743.66万元的88.5%[174] - 可信计算研究项目累计投入3,402.81万元,超计划投资额3,372.3万元的0.9%[174][176] - 研发及办公大楼建设项目累计投入45,909.1万元,占计划投资额46,000万元的99.8%[174][176] - 设立国民投资进行产业投资累计投入20,405.64万元,占计划投资额50,000万元的40.8%[174] - 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累计使用114,594.36万元[174] - 使用超募资金16,500万元收购深圳市安捷信联科技100%股权[176] - 使用超募资金20,000万元增资国民电商收购斯诺实业股权[176] - 调整国民投资收购斯诺股权对价款后退回超募资金29,594.36万元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182][186] - 研发平台运行项目使用募集资金1,648.73万元投资进度达100%[183] - 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研发及办公大楼建设项目9,288.56万元后完成超募资金置换[18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2021年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需遵守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要求涉及集成电路业务和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08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收入[36] - 受限资产总额为7.87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6,202万元、应收款项融资受限7,808万元、投资性房地产受限3.73亿元、固定资产受限2.35亿元、无形资产受限3,892万元[15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3.42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1.40亿元、应收款项融资1.32亿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6,956万元[161] - 2010年IPO募集资金总额23.04亿元,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6.74亿元[164] - 募集资金变更用途金额3,124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13.56%[164] - 可信计算研究项目节余资金256万元转入非募投研发项目[170] - 安全存储项目因移动支付标准影响导致市场推广受阻[174] - RCC移动支付项目受国家政策及新兴技术冲击面临挑战[174] - 可信计算研究项目剩余募集资金约256.15万元(含利息)转用于非募投研发平台[182] - 节余未指定用途募集资金354.88万元(含利息)用于非募投研发平台运行[18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0元[182]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9年6月变更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宝深路109号国民技术大厦1楼[27]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宝深路109号国民技术大厦邮编518057[27] - 公司电子信箱为info@nationstech.com[27]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叶艳桃联系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北区宝深路109号国民技术大厦21层[28] - 公司董事会秘书联系电话0755-86916692传真0755-86916692[28] - 公司董事会秘书电子信箱investors@nationstech.com[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