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信科技(300088) - 2022 Q4 - 年度财报
长信科技长信科技(SZ:300088)2023-04-15 00:00

公司发展历程 - 2010年公司通过IPO募资成立Sensor事业部[10] - 2014年公司战略调整,进入A公司、T公司等巨头供应链体系[10] - 2020年公司成立控股子公司芜湖长信显示[10] - 2020年公司成立芜湖东信光电,从事UTG业务[10]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涉足汽车电子、超薄液晶显示面板减薄、超薄玻璃盖板(UTG)、消费电子四大业务领域[111]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车载电子和消费电子业务,服务全球车载和消费电子头部客户[189] 各业务线关键指标 - 公司车载业务客户覆盖全球70%以上车辆品牌[3] - 公司在VR显示模组领域居于行业头部,为meta提供90%以上Quest2的头显模组,独供PICO NEO系列头显模组[35][71][73] - 公司在超薄液晶显示面板领域减薄产能居中国大陆首位,是国内唯一通过A公司认证的减薄业务供应商[60] - 公司在超薄玻璃盖板(UTG)领域突破制造工艺难题,实现国内顶级手机客户群折叠屏用UTG规模化量产[60] - 公司新能源客户群体、出货量占比不断提升,向多家车企直供或独供产品[59] - 公司自主研发车载3D盖板玻璃,产能大部分自用,3D车载项目框架协议累计金额达数十亿元[63] - 公司已掌握车载HUD曲面反射镜技术并已小批量试产[63] 产品技术参数 - 公司3D盖板尺寸达1.6米×0.6米,最小曲率半径R<30[3] - 公司UTG产品覆盖2 - 20寸,板厚覆盖30 - 100μm[5] - 公司UTG产品弯折性能可满足R0.5mm 200K+不破碎[5] - 公司UTG产品覆盖2 - 20寸,板厚覆盖30 - 100μm,弯折性能可满足R0.5mm 200K +不破碎,有两个客户产品已量产[39] 研发项目进展 - 3D曲面盖板防爆膜齐边切割工艺研发实现曲面防爆膜切割精度达到±75mm - ±100um,热影响宽度≤30um[19] - 大尺寸C型触控显示设计及贴合技术研发拓宽了曲面全贴合的覆盖范围[19] - 可折叠非等厚填胶玻璃技术研发实现遮盖凹槽边界光影、凹槽区和非凹槽区无视觉落差,加工板厚差在5um以内[19] - 柔性OLED显示模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已完成新产品试产和量产,打通生产全流程[19] - 高清晰度无闪点防眩玻璃开发未完成研发,需提高良率,优化光泽度、雾度等参数[19] - 触控显示模组高精度焊接等4项研发项目已完成[43] - 公司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开展研发工作,重视团队和人才建设[77] - 公司将持续推动曲对曲硅胶Pad贴合等四个重点课题进展,完善并优化多项量产设计和工艺[75] - 公司坚持研发“四个面向”核心要求,加强多个项目研发力度[85] - 公司完成从减薄到玻璃单体成型全工段技术和设备开发,具备量产能力[192]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698,726.34万元,同比下降0.44%;营业利润73,297.46万元,同比下降30.26%;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7,966.40万元,同比下降24.84%[11] - 电子材料和触控显示器件材料营业收入6,987,263,415.11元,毛利率19.16%,营收同比下降0.44%,成本同比增加5.49%,毛利率同比下降4.55%[14] - 境内营业收入4,553,875,088.14元,毛利率16.22%,营收同比增加7.53%,成本同比增加17.97%,毛利率同比下降7.41%[14] - 境外营业收入2,433,388,326.97元,毛利率24.68%,营收同比增加12.58%,成本同比下降13.54%,毛利率同比增加0.84%[14] - 2022年销售费用94,478,042.91元,同比增加7.41%[18] - 2022年管理费用223,017,973.74元,同比增加13.36%[18] - 2022年财务费用 -102,367,498.02元,同比下降306.26%,因本期美元大幅升值产生汇兑收益[18] - 2022年研发费用330,023,034.90元,同比增加9.43%[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3,941,347.68美元,较上年减少89.78%;现金流出小计为1,033,925,883.14美元,较上年减少52.85%;现金流量净额为 -939,984,535.46美元,较上年增长26.00%[2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76,508,221.55美元,较上年减少20.88%;现金流出小计为1,021,468,599.32美元,较上年减少18.78%;现金流量净额为 -144,960,377.77美元,较上年增长3.18%[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62,823,824.82美元,较上年增长186.77%[21]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5.32亿元,同比增24.33%;现金流出小计52.18亿元,同比增26.97%;现金流量净额13.14亿元,同比增14.84%[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报告期同比上期下降90.09%,因理财产品赎回大幅减少[46] - 2022年投资收益 - 4280.93万元,占利润总额 - 5.8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901.76万元,占比2.61%;资产减值 - 5606.92万元,占比 - 7.68%等[47] - 2022年末货币资金17.09亿元,占总资产13.08%;应收账款17.92亿元,占比13.71%;存货8.53亿元,占比6.53%等[48] - 报告期投资额9.44亿元,上年同期13.31亿元,变动幅度 - 29.06%[51] - 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第一季度17.17亿美元、第二季度14.96亿美元、第三季度19.65亿美元、第四季度18.10亿美元[150] - 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1亿美元、1.83亿美元、2.18亿美元、0.96亿美元[150] - 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72亿美元、1.71亿美元、1.87亿美元、0.85亿美元[150] - 各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89亿美元、2.30亿美元、1.03亿美元、4.92亿美元[150]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额(税后)分别为65432473.97元、66049182.74元、58968065.15元[187]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触控显示模块一体化项目(智能穿戴项)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为123,000美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121,495.28美元,投资进度为98.78%[29] - 2019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121,731.79万元,本期已使用6,081.1万元,累计使用121,495.28万元,累计变更用途比例0.00%,尚未使用130.1万元[53] - 2022年公司共使用募集资金6,081.10万元,均直接投入募集资金项目[53] - 截至2019年5月16日,触控显示模块一体化项目—智能穿戴项目已投入自筹资金22,841.68万元,后用募集资金置换[56] - 2022年4月22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7,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12月31日使用2,000万元[56] 市场情况 - 2022 - 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电子仪表盘平均尺寸将从超9.0英寸提升至约10.0英寸,2025 - 2030年单车显示屏面积将从超1600平方厘米增长至约3352平方厘米,车载显示市场规模将从191亿美金增长至428亿美金[37] - 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1420万部,同比增长74.14%;4Q22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381万部,同比增长2.18%[69] - 2020年CPI在折叠屏手机市场的需求量是UTG的6倍,预计2023年UTG的需求量将反超CPI[69] - 2023年受全球经济等因素影响,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萎缩,终端产品出货量下降[80] - 中国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汽车智能化体验权重占14%,车载显示器市场需求年均复合增速5%-6%,2026年全球出货量将达2.4亿片[189] - 2022年1 - 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21个品牌车型搭载多屏方案,43个品牌车型搭载联屏方案,6个品牌车型搭载一体屏方案[189] - 2022年中控多屏车型销量27.6万辆,同比增长51.5%;中控联屏车型销量105.9万辆,同比增长17.5%[189] -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全年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189] - 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电脑显示器出货量676万台,同比下降17.1%;全年出货量2583万台,同比下降20.1%[189] - 2022年中国折叠屏手机逆势增长,全球出货量1420万部,同比增长74.14%[189] - 预计2023年AR/VR头显设备出货量达1010万台,同比增长14%;2023 - 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2.6%[18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严格按规定召集、召开股东大会,平等对待股东[95] -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修订《公司章程》等文件[97] - 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设董事11名,独立董事4名,超过董事总数的1/3[98] - 公司第六届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0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103]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4个专业委员会[100][10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实行基本年薪与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的薪酬制度[105] - 公司指定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指定网站,《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为定期报告披露指定报刊[110]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102]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和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情形[98] - 公司董事、监事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履职能力[100][101] 公司人员变动 - 2022年04月22日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增选郑建军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副董事长[127] - 2022年05月16日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补选江明荫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127] - 2022年05月16日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补选钱军为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128] - 2022年05月16日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补选王伟为第六届监事会监事[128] - 2022年4月23日,独立董事刘正东、非独立董事李珺、监事周子千因个人原因辞职,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130] 公司人员信息 - 董事长高前文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16,176,976股[118] - 副董事长、总裁郑建军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116,000股[118] - 副总裁邹蓁期初持股数为5,000股,期末持股数为5,000股[122] - 董事会秘书、副总裁陈伟达期初和期末持股数均为5,000股[12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初持股总数为16,302,976股,期末持股总数为16,302,976股[126] - 公司董事长高前文1962年生,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有丰富财务及管理经验,2021年获“2021徽商年度创新人物”[133] - 公司董事李强1969年生,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在安徽省投资集团等有丰富任职经历[134] - 公司副董事长方荣1977年生,金融学博士,2016年入选安徽省省属企业“538英才工程”拔尖人才[135][137] - 公司副董事长、总裁郑建军1977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1项[138] - 公司董事邢晖1977年生,本科学历、法律硕士,在芜湖多部门及企业任职[139] - 公司董事许沭华1965年出生,中国科技大学博士,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等[140] 公司其他信息 - 公司报告期合计金额为60,810,974.84元、1,214,952,815.11元、150,000,000.00元[52] - 东信光电已取得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17件,正在申报发明专利22件和实用新型专利7件[67] - 东信光电要全力实现四季度UTG、UFG和CFRP新增产能投入[74] - 公司于2023年2月14日披露《长信科技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79] - 东信光电走出不同于三星的技术路线,避免其技术和专利壁垒,成为搭载国内可折叠手机的首家UTG量产企业[67] - 长信科技成功研发车载炫彩显示技术,实现车载3D曲面盖板+3D曲面贴合的触显模组批量出货[72] - 公司将持续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投入,发挥集团数据中心作用,引入相关系统提升运营管理智能化[85] - 2023年是集团公司多项重大项目建设关键期和交付期,要推进多个项目量产及建设进度[83] - 公司采用集团化经营模式管控新增合并子公司,保障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7] 公司风险及应对措施 - 公司面临宏观市场、应收账款、技术更新、外汇汇率变动、核心技术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