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3,324,604.28元,同比增长65.87%[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9,029.51元,同比增长114.94%[1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192,923.57元,同比下降364.68%[1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045元/股,同比增长115.00%[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17%,同比增长1.31%[11] - 公司总资产为962,214,675.11元,同比下降3.21%[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62,792,874.40元,同比增长0.17%[1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53,324,604.28元,同比增长65.87%,主要由于电力成套设备业务收入大幅增加[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119,790,214.62元,同比增长64.93%,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增加导致营业成本相应增加[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6,986,155.60元,同比增长10.39%[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736,037.67元,同比下降16,926.41%,主要由于定期存款现金流出增加[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624,277.79元,同比下降232.54%,主要由于为节约融资成本,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减少[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3,553,239.03元,同比下降1,385.70%,主要由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均大幅减少[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53,324,604.28元,同比增长65.8%[9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为152,769,262.31元,同比增长46.3%[9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050,334.48元,同比扭亏为盈[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6,988,014.58元,同比增长10.28%[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1,758,312.39元,同比增长3.11%[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45,889,840.58元,同比增长42.91%[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3,753,786.83元,同比增长3.29%[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到的税费返还为4,514,316.27元,同比下降63.71%[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4,058,856.39元,同比下降70.09%[9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计42,736,037.67元,其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263,609.70元,投资支付现金41,472,427.97元[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计60,000,000.00元,全部为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总计116,788,050.21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05,560,414.42元[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计134,955,157.23元,其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01,366,693.78元[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7,912,508.38元,较期初减少103,553,239.03元[9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计21,433,532.70元,其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219,332.70元,投资支付现金20,214,200.00元[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总计60,000,000.00元,全部为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3,923,103.22元,较期初减少61,224,917.51元[9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253,884,600.00元,较期初增加1,139,029.51元[9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139,029.51元[9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2,132.93万元[10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85,410.09万元[10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总额为3,808,267.64万元[10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87,460.42万元[10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050,334.48万元[10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总额为3,808,267.64万元[10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79,427.01万元[10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127,170.81万元[10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总额为3,808,267.64万元[10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679,427.01万元[109] 业务发展 - 公司在充电桩技术上进行了产品升级,产品更加稳定,兼容性更加完善,外观更新颖[18] - 公司持续沉淀充电桩相关技术,拓展新的业务方向,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优化新能源充电桩相关设备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的生态体系[18] - 公司自2015年起开展光伏、风电等项目投资、建设施工总承包等业务,并于2018年启动投资建设运营光伏发电项目,重点投入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项目[18] - 电力成套设备营业收入为122,363,268.33元,同比增长78.66%,毛利率为72.37%[25][26] - 充电装置营业收入为3,222,336.80元,同比下降1.17%,毛利率为28.02%[25][26] - 安装施工营业收入为9,564,193.72元,同比增长1,235.04%,毛利率为7.53%[25][26] - 光伏发电营业收入为12,298,363.02元,同比下降2.25%,毛利率为41.18%[25][26]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为100,054,678.74元,同比增长135.85%[26] - 公司承接光伏EPC项目3.84MW,投资持有的光伏电站总容量39.68MW,报告期内累计上网电量2,080.78kwh,实现收入1,229.84万元[26] -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为电力成套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受国内光伏业务政策影响,部分订单执行周期延长[38]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主要客户采购采取招标方式,市场竞争激烈,可能导致行业毛利率大幅度下降[38] - 公司计划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紧跟国网等大客户的新技术指标要求,力争实现产品技术领先[39] - 公司通过对外投资方式优化电力成套设备业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光伏电站的业务布局[39]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3]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1.32%[41]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66%[41]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2] - 公司控股股东苏州绿脉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0,776,920股,占总股本的20.00%[75] - 公司股东姚建华持有60,553,999股,占总股本的23.85%[75] - 公司股东沈欣持有19,071,400股,占总股本的7.51%[75] - 公司股东杜杰持有2,309,000股,占总股本的0.91%[75] - 公司股东沈思思持有2,018,000股,占总股本的0.79%[75] - 公司股东林海生持有1,389,002股,占总股本的0.55%[75] - 公司总股本从166,966,400股增至250,449,600股,每10股转增5股[110] - 公司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473万股,总股本增至255,179,600股[110] - 公司回购注销80,000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变更为255,099,600股[110] - 公司授予11名激励对象40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增至255,499,600股[110] - 公司回购注销40,000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变更为255,459,600股[110] - 公司回购注销157.50万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变更为253,884,600股[110] - 苏州绿脉受让公司12,694,230股非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的5%[110] - 苏州绿脉持有公司50,776,920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0%[110] 子公司与投资 - 苏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总资产为55,887,745.76元,净资产为53,386,487.59元,营业收入为3,715,692.05元,净利润为2,894,710.25元[37] - 江苏中导电力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09,363,241.15元,净资产为102,437,156.85元,营业收入为9,564,193.72元,净利润为922,649.08元[37] - 苏州和顺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81,312,979.61元,净资产为78,966,970.73元,营业收入为2,779,942.45元,净利润为3,867.90元[37] - 定陶三锐电力有限公司总资产为67,276,280.16元,净资产为4,298,968.60元,营业收入为4,044,009.25元,净利润为1,293,021.70元[37] - 济南三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76,537,056.12元,净资产为5,938,683.52元,营业收入为3,042,823.47元,净利润为489,957.95元[37] - 枣庄乐叶绿晓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82,769,853.14元,净资产为7,986,906.54元,营业收入为3,291,370.11元,净利润为957,223.04元[37] - 公司通过设立或投资等方式取得多个全资子公司,涉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等领域,投资金额均为200.00万元[113] - 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定陶三锐电力有限公司、济南三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和枣庄乐叶绿晓电力有限公司,投资金额分别为200.00万元、200.00万元和500.00万元[113] - 公司通过设立或投资等方式取得长沙阳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宁乡阳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均为500.00万元[113] 财务风险与担保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3,5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6,000万元[66] - 公司对子公司的担保总额为40,000万元,实际担保金额为1,447.59万元[66] - 报告期内公司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40,0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1,677.59万元[67]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为40,00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为230万元[67] - 报告期内公司担保总额为53,500万元,实际发生额为7,677.59万元[67]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为6,230万元,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9.40%[67]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导电力收购振发新能持有的海原县振兴光伏发电有限公司20%股权,并对外提供担保[67] 关联交易与合同 - 公司与中城捷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湖南中车智行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构成关联交易[61]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55]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56]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57] - 公司报告期内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58] - 公司与合肥公交集团签订的合同总金额为4,281.81万元,累计确认销售收入为3,640.01万元,回款率为92%[69] 公司治理与员工权益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43] - 公司重视股东权益保护,建立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45] - 公司为员工办理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保障员工权益[46] - 公司秉承企业效益和环境保护并重的社会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47] - 公司推行绿色办公,鼓励员工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以减少碳排放[44] -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未因环境问题受到处罚[44] - 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44]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假设为编制基础,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116] - 公司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以一年(12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117][118]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19]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包括所有子公司[122] - 公司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单独持有的资产和负债,并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负债[123][124]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25] - 外币交易以交易发生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市场汇率中间价折算为记账本位币[126]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2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后续计量,利息收入根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130]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其他债权投资,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列示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128] - 金融资产满足近期出售目的或属于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且有短期获利模式时,表明公司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交易性的[129] - 外币现金流量采用现金流量发生当期平均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126] - 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且公司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28]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采用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131] - 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若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则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31] - 公司利用可获得的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与初始确认日的违约风险,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32] - 公司在评估信用风险时考虑内部价格指标、利率或条款变化、外部市场指标、信用评级变化等因素[133][134] - 当金融工具合同付款逾期超过30日时,公司认为其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137] - 公司对应收账款在组合基础上采用减值矩阵确定信用损失,依据共同风险特征将金融工具分为不同组别[139] - 公司计量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时考虑无偏概率加权平均金额、货币时间价值及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140] - 当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时,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140] -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所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及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2]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转移前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继续确认部分之间按照转移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终止确认部分收到的对价和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之和与终止确认部分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之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2] -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142] - 交易性金融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该等金融负债相关的股利或利息支出计入当期损益[146] - 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由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46] -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147] - 衍生金融工具于相关合同签署日以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148] - 嵌入衍生工具从混合合同中分拆的,公司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规定对混合合同的主合同进行会计处理[149] - 公司对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预期信用损失采用相同的确定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151] - 公司对单项应收款项的信用风险较大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152] - 公司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组合一(账龄组合)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年以内5%,1至2年10%,2至3年30%,3年以上100
和顺电气(300141)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