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表现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76%,从51.71亿元降至32.18亿元[31] - 营业总收入32.18亿元,同比下降37.76%[7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收窄49.64%,从27.50亿元减至13.85亿元[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85亿元,亏损同比减少49.64%[7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扩大141.36%,从28.74亿元增至69.38亿元[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9.38亿元,亏损同比增加141.36%[76] - 第四季度扣非净亏损达54.21亿元,显著高于前三季度[34] - 产品销售毛利率为-4.42%,较上期-15.50%减亏幅度达82.26%[7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为负值[31] -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31.19亿元,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31] 成本和费用 - 期间费用同比减少5327.81万元,其中销售费用减少1424.72万元,财务费用减少3546.16万元[7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4.68%至26,837,124.54元,主要因优化整合销售团队[96]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1.59%至475,582,672.11元,主要因咨询费增加及停产公司折旧租金计入[9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8.79%至185,747,431.00元,主要因研发人员减少和材料领用减少[9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4.73%至205,244,976.49元,主要因缩减贷款规模[96]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3.25%至2,362,127,037.81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1.64%[86] 非经常性损益及减值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达54.79亿元[37] - 子公司重整清算产生投资收益55.24亿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41] - 因子公司重整产生投资收益55.14亿元,占利润总额-341.52%[111]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9.0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11.95亿元,合计60.96亿元[77] - 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60.96亿元[110][11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79.54%,从-18.74亿元收窄至-3.83亿元[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79.54%至-3.8337亿元[10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53.06%至49.46亿元[10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69.83%至7717万元[10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55.45%至43.34亿元[109] 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额同比下降55.77%,从72.97亿元降至32.27亿元[31] - 受限资产总额从2020年底的13.99亿元大幅下降至2021年底的1.80亿元[120]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从2020年底的5.33亿元减少至2021年底的1.53亿元[120] - 固定资产受限金额从2020年底的5.99亿元锐减至2021年底的0.27亿元[12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15个百分点至8.23%[115]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个百分点至5.64%[115] 业务线表现 - 触控显示类产品收入8.88亿元,同比下降23.07%,占比27.61%[81] - 结构件类产品收入14.23亿元,同比下降52.71%,占比44.21%[81] - 视窗防护屏业务采用直销模式,根据客户订单组织生产,一般不存在滞销库存[58] - 视窗防护屏常规物料实现零库存管理,进口原材料维持合理库存[59] - 触控显示业务具备一体化产业链整合优势,提供高性价比产品[61] - 触控显示原材料采购采用额度审批程序,大额采购需分管领导批准[62] - 精密结构件业务通过客户综合评审认证后进入合格供应商体系[64] - 精密结构件原材料采购根据订单要求自主采购或客户指定采购[65] - 精密结构件生产结合ERP系统安排物料需求并制定生产计划[68] 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21.20亿元,同比下降46.55%,占比65.86%[81] - 外销收入10.99亿元,同比下降8.87%,占比34.14%[81] 生产和库存 - 销售量同比下降22.13%至435,535,971片[85] - 生产量同比下降23.38%至396,717,623片[85] - 库存量同比下降95.34%至5,354,196片,主要因合并重整及破产清算导致报表范围变化[85] 研发和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AG/AR/AF复合技术、UTG技术等视窗防护屏先进工艺[69] - 公司具备塑胶、金属、玻璃全配套生产能力,提供一站式供应服务[70] - 公司在视窗防护屏领域首创使用玻璃片材贴防爆膜技术,拥有成熟的2D及2.5D盖板玻璃技术[50] - 公司拥有领先的NCVM真空非导电多层介质膜沉积PVD技术,并重点发展3D盖板等新产品[50] - 公司拥有高效率高良率的透明电路蚀刻技术及高精度银浆印刷技术[51] - 公司拥有抗拉高可靠性的FPC排线压合技术及可降低ITO蚀刻纹路的贴合技术[51] - 公司掌握纳米注塑技术、真空镀膜表面处理技术及塑胶表面金属化技术[51]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减少68.47%至1,351人[10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26.5%至3.034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87%[106] 产品与应用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产品及VR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56] - 公司产品也广泛应用于车载电子、工控、医疗器械等其他领域[56] - 实现3D手机盖板批量生产,提升公司竞争力[100] - 开发自动驾驶雷达保护盖板技术,实现激光雷达盖板技术突破[100] - 实现OLED显示模组批量化生产,提高量产良率[100] - 实现Metal Mesh触摸屏批量化生产,切入高端触摸屏市场[100] - 手机侧面指纹模组实现量产,适应市场变化需求[103] - 侧键指纹实现大板组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103] - 五面喷涂结构指纹实现大板喷涂工艺,降低人工成本[103] - 冲压连续模减少冲压步骤提高速度,满足平板及电脑外壳需求[103] - 全自动视觉检测技术减少作业人员需求,缓解招工难问题[103] - 3D激光自动贴膜技术提高良品率,降低人工成本[103] 客户与供应商 - 主要终端客户包括华为、联想、小米、苹果、特斯拉等知名品牌[7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349,982,310.16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1.95%[9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1,142,755,003.8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3.99%[91] 子公司表现 - 萍乡星星触控科技净亏损5.27亿元,总资产16.68亿元[130] - 星星精密科技(深圳)净亏损9.41亿元,总资产15.50亿元[130] - 江西益弘电子科技净亏损3.39亿元,总资产24.99亿元[130] - 广东星弛光电科技实现净利润1.59亿元,总资产4.88亿元[130] - 台州星星光电科技实现净利润0.20亿元,总资产2.31亿元[130] - 萍乡市星发工业中心子公司咨询和服务收入为602,010,000元,净亏损580,919,752.14元[133] - 公司报告期内直接设立6家子公司,包括江西钜鑫弘电子科技等,均尚未生产经营[133] - 公司合并重整减少星星精密科技(深圳)等3家子公司,对本期或期后利润造成一定影响[133]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视窗防护屏行业从2D向2.5D和3D曲面过渡,3.5D或全曲产品已实现,柔性折叠防护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134] - 智能手表和车载面板带动玻璃盖板发展,车载显示市场2022年规模将接近百亿美元[137] - 全球折叠显示面板2021年出货近1300万台,预计2025年达8000万台,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88%[138] - 笔电市场压力触控板需求增多,预期未来将成为笔记本产品标配[139] - 精密结构件下游行业需求旺盛,智能穿戴设备提供巨大增量市场需求[140] - 精密结构件生产企业从单一生产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变是行业长期发展趋势[142]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致力于成为智能终端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重点发展3D盖板玻璃和高精密塑胶结构件等5G产品结构件应用[146] - 公司推进星星科技智能终端科技园项目,打造消费电子视窗防护屏、触控显示模组和高精密结构件一站式制造基地[146] - 公司重点投入柔性OLED及中大尺寸TFT显示模组、柔性折叠智能终端材料、智能汽车高精密结构件和曲面盖板等研发领域[148] - 公司建立市场委员会和采购委员会,完善目标管理、预算管理、运营管理和内控管理等六大重点工作[150] - 公司推行全面预算制,将费用细化到具体项目,集中管控统一核算以提升内部管理水平[151] - 公司制定可量化可追溯的绩效考核方案,落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154] - 公司通过自动化建设提升生产效率,包括指环AOI快速检测系统、手环快速检测设备等实现减员增效[147]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多重风险包括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审核不确定性风险及重整不确定性风险[6] - 公司面临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风险,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加强技术研发战略规划[155]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将通过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和激励机制应对[156] - 公司债权人向法院申请重整并启动预重整程序[163] - 公司存在因重整失败被宣告破产的风险[163] - 若被宣告破产将面临股票终止上市风险[163]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1年9月29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65] - 若受行政处罚可能构成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并触发强制退市[165] - 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166]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非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166] 公司治理与变动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由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有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及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2021年业绩亏损具体原因需参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主营业务分析"概述部分[5]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21] - 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显示器件制造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46] - 公司显示器件制造包括视窗防护屏和触控显示模组制造,精密结构件主要为其他电子器件制造[46] - 公司是消费电子产品制造行业内具有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企业,在技术上一直走在行业前列[49] - 公司已攻克电子墨水屏与触控技术结合的技术难题,目前进入试生产阶段[138] - 智能终端科技园项目投资总额60亿元人民币[157] - 3D曲面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85亿元,进度仅30.01%[125] - 智能终端科技园项目累计投入22.5亿元,进度为37.50%[125] - 公司股票于2021年8月24日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62] - 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追溯重述后为负值[160] 管理层和人员变动 - 公司2021年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多起变动,包括1名董事兼副董事长、3名董事、4名监事、1名副总经理和1名财务总监离任[195][196][197] - 原董事兼副董事长潘清寿于2022年1月17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97] - 原监事会主席张绍怀于2021年10月25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97] - 原监事李娟于2021年12月29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97] - 原职工代表监事李江于2021年9月30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97] - 刘志于2022年1月17日被聘任为总经理,2022年2月9日被选举为董事[197] - 黄涛于2021年10月25日被选举为监事,2021年10月29日被选举为监事会主席[197] - 肖驹驰于2021年10月25日被选举为董事[197] - 王君于2021年2月1日被聘任为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后于2021年9月30日离任[196][197] - 董胜连于2021年4月22日被聘任为财务总监[189] - 2021年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全年共发生16次关键岗位任免/离任事件[200] - 4名董事因个人原因辞职(陈晓玲2021年9月26日、赵亮2021年8月13日、朱林2021年6月18日、刘琅问2021年5月10日)[200] - 2名董事长辞职(刘建勋2021年1月30日、刘琅问2021年5月10日)[200] - 2名财务总监变动(原财务总监2021年4月22日解聘,董胜连同日聘任;兰子建2021年2月1日改任董事长)[200] - 3名副总经理职务调整(2021年8月19日聘任1名,2021年2月1日聘任邵国峰,兰子建2021年2月1日改任)[200] - 2名职工代表监事辞职(赖春连2021年8月4日、蔡婷婷2021年4月9日)[200] - 董事会完成4次董事补选(李铁2021年4月15日、兰子建2021年5月27日、刘琅问2021年2月1日、职工代表监事2021年4月9日)[200] - 董事长职位3次变动(刘建勋离任后刘琅问接任,刘琅问离任后兰子建接任)[200] - 关键岗位变动集中在2021年2月(4次)、4月(4次)、5月(2次)、8月(3次)[200] - 所有离任原因中"个人原因辞职"占比75%(12/16),"公司内部调整"占比25%(4/16)[200] 股东会参与情况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8.11%[18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3.23%[18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3.23%[182]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3.23%[185]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3.17%[185]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1.81%[185] - 2021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1.79%[185] - 2021年第七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1.78%[185] 公司治理结构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175]
星星科技(300256)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