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情况 - 2022年公司经营承压业绩下滑,2023年将加强技术实力、优化产品结构等应对业绩下滑或亏损风险[3] - 2022年营业收入472,408,649.42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10.63%[1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579,172.97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103.90%[1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45,190.95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90.49%[1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480,050,133.18元,较2021年末调整后减少0.02%[1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67,551,377.07元,较2021年末调整后减少1.45%[19]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7,488,003.03元、105,332,255.95元、121,888,137.98元、107,700,252.46元[21]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8,759,976.12元,2021年为12,502,961.48元,2020年为22,734,399.76元[24]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80,566,611.60元,扣除后金额为391,842,037.82元[21]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20,339,149.09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172.58%[19]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 0.0038元/股,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103.93%[19]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2,408,649.42元,同比减少10.63%[5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579,172.97元,同比减少103.90%[50] - 2022年营业收入4.72亿元,同比减少10.63%[58] - 塑料机械行业收入2.69亿元,占比56.85%,同比降1.58%;塑料制品收入1.95亿元,占比41.17%,同比降21.28%[58] - 薄膜吹塑机收入2.38亿元,占比50.41%,同比增3.94%;薄膜及袋制品收入1.23亿元,占比26.00%,同比降28.32%[58] - 境外收入1.09亿元,占比23.02%,同比增69.13%[59] - 直销收入4.64亿元,占比98.12%,同比降11.08%[59] - 薄膜吹塑机产量和销量均为76台,收入2.38亿元;薄膜及袋制品产量901.07万千克,销量911.17万千克,收入1.23亿元[59] - 塑料机械行业销售量2.10亿元,同比增2.50%;生产量2.10亿元,同比增2.93%[60] - 塑料制品行业销售量1.42亿元,同比降9.15%;生产量1.44亿元,同比降11.87%;库存量1638.35万元,同比增19.95%[60] - 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3.57亿元,占比86.29%,同比降7.36%;直接人工成本1330.08万元,占比3.22%,同比增1.53%;制造费用4336.33万元,占比10.49%,同比增9.61%[6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7559.1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6.00%,关联方销售额占比0.00%[60] - 前5大客户销售额合计7559.16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6%[6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7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36.98%[61] - 2022年销售费用2030.17万元,同比增加26.48%;管理费用2251.61万元,同比减少2.22%;财务费用 - 179.13万元,同比减少57.80%;研发费用2377.06万元,同比减少10.70%[61]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4.19亿元,同比减少22.57%;现金流出4.12亿元,同比减少11.43%;现金流量净额724.52万元,同比减少90.49%[68]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5.93亿元,同比增加3.94%;现金流出7.06亿元,同比减少2.11%;现金流量净额 - 1.12亿元,同比增加25.17%[68]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813.00万元,同比增加1223.12%;现金流出3463.44万元,同比增加109.65%;现金流量净额 - 2650.44万元,同比减少66.64%[68] - 2022年末货币资金4591.7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3.10%,较年初下降8.27个百分点;应收账款2596.65万元,占比1.75%,较年初上升1.05个百分点[69] - 2022年末存货2.8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22%,较年初上升0.3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4.67亿元,占比31.54%,较年初下降1.12个百分点[69] - 2022年末在建工程1192.8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81%,较年初上升0.65个百分点;合同负债5723.01万元,占比3.87%,较年初下降0.97个百分点[69] - 2022年报告期投资额10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1亿元,变动幅度 - 90.00%[71] - 2022年投资收益595.03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28.1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59.26万元,占比77.36%;资产减值 - 833.92万元,占比 - 179.57%[69] - 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 1,579,172.97元[138] 利润分配情况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以418,923,580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送红股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0股[3] - 2021年度以418,923,58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合计派发16,756,943.20元[137] - 2022年度公司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38][1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309,397,476.54元,资本公积余额为495,466,196.12元[138] - 报告期内公司盈利且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正,但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140] 公司面临风险 - 公司可能存在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泄密、汇率波动等风险[3] - 2023年宏观经济波动或使市场消费增长乏力,公司将加强市场开拓[82] - 国内塑料机械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将推动产品提质升级[83] - 钢材价格波动影响公司成本和业绩,公司将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83] - 公司存在技术泄密风险,将加强员工综合素质管理[83] - 公司存在汇率波动风险,将做好进出口业务管理并利用金融工具规避[84] 行业市场规模与趋势 - 到2024年软包装将继续增长,年增长率为3.3%,规模将达到2690亿美元[27] - 2019 - 2025年全球单一材料塑料包装薄膜市场规模将从2044万吨(559亿美元)增至2603万吨(7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9%[27] - 2017 - 2021年中国聚酯薄膜产量由255万吨增长至276万吨,增速达3.4%[28] - 2019年全球液晶显示领域背光模组用光学膜市场规模约135亿元,中国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达60%以上[28] - 我国大部分塑料机械企业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定制化、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塑机产品成市场趋势[30] - 在新发展格局下,机械工业需求市场将继续恢复,为机械领域智能制造行业提供发展契机[30] - 2023年国家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制造业面临良好政策环境,但机械工业外贸市场面临下行压力[80] - 国内机械工业内需市场有望改善,外需市场挑战加剧,塑料加工业呈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和微成型发展趋势[80] 公司产品情况 - 公司薄膜产品包括双向拉伸薄膜和高阻隔功能性软包膜,双向拉伸薄膜可用于新能源等多领域,高阻隔功能性软包膜由全资子公司金佳新材生产,应用于食品软包装等领域[31] - 公司产品出口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包括薄膜吹塑机组等,广泛用于多个行业[33] - 公司成功研制多种设备打破长期依赖进口局面,大棚膜设备超大宽幅五层棚膜技术领先国际同行[33] - 近年公司丰富产品线,实现精密涂布复合生产线和双向拉伸薄膜生产设备的技术消化和成果转换[33] - M5B五层共挤非阻隔塑料吹膜机组整机节能效率提高20%以上,换料换色时间缩短15%[35] - 三层共挤下吹水冷式薄膜吹塑机组(输液膜专用机组)采用定制化服务,对PP、PE及其他原料有良好适应性[35] - 多层共挤农用薄膜吹塑机组生产的农用功能膜最大宽幅可达20米[36] - 多层共挤PO农用薄膜吹塑机组生产的薄膜流滴消雾功能性好,防尘性能较好,透光率高且衰减慢[36] - 多层共挤(光面/糙面)土工膜吹塑机组可生产光面和糙面土工膜,能设定调整薄膜光滑边缘宽度[36] - 多层共挤斑马膜流延机组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生产多色阻隔和非阻隔斑马膜[36] - 公司是亚太地区首家具备生产十一层高阻隔薄膜流延设备的企业,设备原料适应性能优越,产能高[37] - 公司涂布复合生产线可生产光学级薄膜,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40] - 公司环保成套设备能解决涂布、印刷过程有机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能源高效利用[40] - 双向拉伸薄膜设计产能22000吨/年,产能利用率30.00%,在建产能10000 - 30000吨/年且推进中[45] - 高阻隔拉伸膜设计产能6000吨/年,产能利用率90.00%,在建产能10000吨/年且推进中[45] 公司生产与采购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生产模式,采购部按生产需求制定采购计划,薄膜产品采用直销和部分经销商分销模式,以内销为主[32][33] - 聚酯切片、PA、PE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8.80%、20.24%、17.90%,结算方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42] - 聚酯切片上半年平均价格6576.41元,下半年平均价格6530.5元;PA上半年平均价格17390.7元,下半年平均价格16192.9元;PE上半年平均价格10565.5元,下半年平均价格9672.8元[42] 公司技术与研发 - 公司关注绿色环保,推行单材化包装解决方案[28] - 公司以建设“特种多功能智慧工厂建设项目”为契机参与双向拉伸薄膜产业发展,为下游高端膜需求客户推行智能生产模式[29] - 国家出台系列政策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加速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水平[29] - 公司已自主开发适用于塑机领域的工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全球200多台智能装备并网服务,国外设备超60台套[41] - 2022年末公司授权专利共422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实用新型专利333项、外观专利16项、德国专利7项,申请PCT专利11项[46] - 公司拥有先进高精密加工设备100多台套,建有原材料立体仓库、数字化实机测试平台和智能化车间[46] - 公司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农用、医用、工业应用的现代化智能薄膜装备等产品,打破长期依赖进口局面[46] - 公司作为起草单位参与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46] - 公司与国际知名原料供应商和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进行联合研发[46][47] - 2022年立项开发M5B - 2800Q - C五层共挤在线MDO薄膜吹塑装备,10月完成设计[62][64] - MX11B - 1500Q - S十一层共挤下吹水冷高阻隔薄膜智能装备2021年底立项,2022年5月19日投产,单机产能3000吨/年[65] - 研发MX11B - 1500Q - S项目获得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正在申请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6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65人,较2021年减少8.45%,占比12.85%,较2021年减少0.57%[67] - 2022年本科研发人员34人,较2021年减少2.86%;大专及以下31人,较2021年减少13.89%[67] - 2022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18人,较2021年减少37.93%;30 - 40岁30人,较2021年增加36.36%[67]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2377.0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03%,较2021年的2661.76万元和5.04%有所下降[68] - 公司推出单材化包装解决方案,应用薄膜设备多层共挤技术于单一材质PE包装薄膜领域,未来将推动PDO、MDO等工艺[53]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40项,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53]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 2023年公司将深耕主业,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打造全系列薄膜智慧工厂方案解决商[80] - 公司将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研发生产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
金明精机(300281)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