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7.5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6%[24] - 营业收入75388.14万元,同比下降13.46%[40]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46%[36]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3.5%至7.54亿元,较上年同期8.71亿元减少1.17亿元[1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5.7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4.26%[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4.26%[36] - 净利润2859.75万元,同比下降62.92%[41]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62.9%至2859.8万元,较上年同期7713.2万元减少4855.4万元[19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下降74.3%至1555.7万元,较上年同期6044.1万元减少4488.4万元[19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17元/股,同比下降74.29%[24]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317元/股,同比下降74.25%[24]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74.3%至0.0317元,上年同期为0.1233元[19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6%,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414.0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44%[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从上年同期5419.85万元下降至本报告期-4414.03万元,降幅181.44%[180] - 公司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910,123.08元,未达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业绩考核目标[99] - 公司净利润为3.51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572.65万元增长883%[197] - 营业利润达4.088亿元,同比增长933%[19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55500.84万元,同比上升11.49%[41] - 财务费用-443.67万元,同比下降121.46%,主要因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收益增加[41] - 财务费用实现正收益443.7万元,较上年同期支出2067.9万元改善2511.6万元[193] - 利息收入大幅增长1147%至1233.8万元,较上年同期98.9万元增加1134.9万元[193] - 研发费用下降7.1%至5192.4万元,较上年同期5591.1万元减少398.7万元[193] - 所得税费用6761.35万元,同比大幅上升795.59%,因转让医药板块股权收益计提所得税[41] - 所得税费用5726.72万元,同比增长1500%[19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9.34万元,同比增长575%[197] - 甾体激素原料药毛利率19.33%,同比下降19.19个百分点[4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出售了医药业务资产,该业务2021年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8.83%[5]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退出生物医药业务板块[83] - 公司未来将专注于生物酶制剂、活性天然产物、动物营养与健康三大主业[83] - 本次交易前公司主营业务围绕生物医药、生物农牧两大领域[8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退出生物医药业务板块,专注于生物酶制剂、活性天然产物、动物营养与健康三大主业[84][85][86] - 公司现金出售湖南新合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调整业务结构并退出生物医药业务板块[89] - 公司现金出售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汇拢资金保障稳健运营[89] - 公司现金出售湖南科益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全部股权以专注于生物酶制剂、活性天然产物和动物营养与健康三大主业[89][90] - 2021年医药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为48.83%[91] - 出售医药业务资产后公司收入和利润将面临下滑[91] - 公司所处农牧行业上半年总体低迷且原材料能源持续涨价[91] - 公司持有171项发明专利[37] - 直销客户超2000家[38] - 营销网络覆盖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交易旨在调整业务结构,使公司战略更符合整体经营安排[84][85] - 公司利用三十年在生物酶制剂、生物农牧领域积累的核心竞争优势进行主业升级[84][85][86]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98%[95] - 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2.75%[95] - 公司副总裁朱杰明于2022年4月22日因个人原因离任[96] - 公司2022年向22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80万股价格为4.99元/股[98] - 公司作废10名离职员工已获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73万股[99] - 公司作废因未达业绩考核目标而不得归属的限制性股票185.70万股[99] - 公司本次合计作废失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258.70万股[9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8.5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971.9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18.51%[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97亿元,同比增长118%[19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050.76万元,同比转正增长374.78%,主要因收到医药板块股权转让款[41]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7.168亿元,同比下降13%[199] - 处置子公司收到现金净额11.441亿元[199] - 收到税费返还3110.55万元,同比增长38%[199]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7725.66万元,同比下降27%[199] 资产和债务变动 - 货币资金101531.24万元,较年初增长272.32%,占总资产比例升至32.72%[47] - 货币资金大幅增加至10.15亿元,较年初2.73亿元增长272%[18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8.75%占比达5.82亿元,因购买结构性存款[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581,793,430.56元[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5.82亿元[185] - 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49.45%至2.46亿元,主要因转让医药板块股权[48] - 应收账款下降至2.46亿元,较年初4.87亿元减少49%[185] - 存货较年初下降81.23%至1.86亿元,主要因医药板块不再并表[48] - 存货大幅减少至1.86亿元,较年初9.92亿元下降81%[185] - 固定资产较年初下降52.98%至6.57亿元,主要因医药板块股权转让[48] - 固定资产减少至6.57亿元,较年初13.96亿元下降53%[186] - 在建工程较年初下降83.98%至3280万元,主要因医药板块不再并表[48] - 短期借款较年初下降100%至零,主要因归还借款及医药板块转让[48] - 短期借款清零,较年初6.57亿元减少100%[186][187] - 长期借款较年初下降100%至零,主要因归还借款及医药板块转让[49] - 应收票据较年初下降94.3%至448万元,因票据贴现及医药板块转让[49] - 预付款项较年初下降49.1%至964万元,主要因医药板块不再并表[49] - 其他流动资产较年初下降86.24%至1052万元,因医药板块转让[49] - 无形资产比年初下降43.56%至237,116,334.70元[50] - 商誉比年初下降90.74%至36,673,724.045元[50] - 商誉大幅减少至3667万元,较年初3.96亿元下降91%[186] - 长期待摊费用比年初下降59.54%至6,066,405.80元[50] - 递延所得税资产比年初下降64%至15,332,958.86元[50] - 其他非流动资产比年初增长55.19%至39,962,149.15元[50] - 应付票据比年初下降100%至0元[50] - 应付账款比年初下降75.64%至60,445,445.036元[51] - 应付职工薪酬比年初下降82.38%至7,434,982.40元[51] - 应交税费比年初增长254.95%至64,332,638.02元[51] - 总资产为31.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74%[24] - 总资产下降至31.03亿元,较年初44.80亿元减少31%[186] - 负债总额大幅减少至2.75亿元,较年初14.32亿元下降81%[187] - 流动负债大幅下降74.5%至1.20亿元,较上年同期4.70亿元减少3.50亿元[191] - 负债总额下降71.4%至1.70亿元,较上年同期5.97亿元减少4.27亿元[191] - 未分配利润增长117.2%至5.60亿元,较上年同期2.58亿元增加3.02亿元[191]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至9.14亿元,较年初9600万元增长851%[189] - 流动比率从上年末1.67提升至本报告期末12.51,增长649.10%[180] - 资产负债率从上年末31.96%下降至本报告期末8.86%,减少23.10个百分点[180] - 速动比率从上年末0.74提升至本报告期末7.73,增长944.59%[180] - EBITDA全部债务比从上年同期13.21%提升至本报告期72.76%,增长59.55个百分点[180] -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从上年同期8.36提升至本报告期16.8,增长100.96%[18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9,697,621.35元[29] - 政府补助贡献8,769,694.29元非经常性收益[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2,572,991.59元[29]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达111,434,500.60元[29] - 所得税影响非经常性损益-62,350,743.53元[29] - 投资收益13290.83万元,同比激增11394.49%,因转让医药板块全部股权产生收益[41]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至4.05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96.8万元[197] - 该股权出售为公司贡献净利润630.9万元人民币[82] 重大资产出售 - 出售重大股权交易价格为822,388万元人民币[82] - 本次交易标的资产交易价格以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值为定价参考依据[82] - 交易于2022年04月26日完成全部过户[82] - 交易对方包括昂利康、朱国良、醇投实业、沅澧投资、嘉山投资、晟创制药、何丽招等[82] - 公司拟出售生物医药业务资产,交易价格为人民币1,352.47万元[85] - 本次资产出售交易基准日为2022年04月26日[85] - 公司出售生物医药业务全部资产包括三家标的公司股权[147] - 长沙世唯科技有限公司(子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2.84亿元,净资产为人民币2.43亿元[88] - 长沙世唯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348.46万元[88] - 长沙世唯科技有限公司营业利润为人民币1,121.40万元[88] - 长沙世唯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995.70万元[88]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180.00万元[88] - 公司出售新合新、科益新和河南利华制药全部股权构成重大关联交易[129] 募集资金使用与项目投资 - 报告期投资额为5.91亿元,较上年同期1.85亿元增长219.98%[58] - 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报告期投入225.15万元,累计投入4498.68万元,项目进度42.34%[60] - 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报告期投入874.25万元,累计投入1.69亿元,项目进度94.58%[60]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5.8亿元,期末金额5.82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79.34万元[63] - 募集资金总额14.66亿元,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1099.4万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3.72亿元[65]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1.91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13.03%[65] - 2014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66亿元[65] - 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5.04亿元[67] - 公司2018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66,496.77万元,净募集资金为64,461.42万元[68] - 公司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0,000万元,净募集资金为9,734.12万元[68] - 内蒙古溢多利年产20,000吨酶制剂项目投资进度达99.80%,累计投入9,480.71万元[69] - 珠海酶制剂生产基地技改项目投资进度达91.31%,累计投入2,490.14万元[69] - 研发中心扩建项目投资进度达112.96%,累计投入2,153.61万元[69] - 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达77.80%,累计投入1,944.97万元[69] - 收购湖南鸿鹰生物科技项目投资进度达100.00%,累计投入5,650万元[69] - 内蒙古酶制剂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172.22万元[69] - 内蒙古酶制剂项目累计实现效益5,367.34万元[69] - 新合新甾体激素GMP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1,232.19千元,投资进度101.08%[71] - 湖南成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兽药车间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000千元,投资进度100.00%[71] - 河南利华制药有限公司GMP改造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998.34千元,投资进度99.96%[71] - 收购湖南龙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100千元,投资进度100.00%[71] - 成大生物甾体激素药物及中间体技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062.17千元,投资进度103.11%[71] - 补充新合新运营资金项目累计投入资金8,130千元,投资进度100.00%[71] - 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498.68千元,投资进度42.34%[71] - 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6,916.09千元,投资进度94.58%[71] - 年产1200吨药物及中间体项目累计投入金额27,383千元[72] - 收购世唯科技51%股权项目累计投入金额8,568千元,投资进度100%[7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金额9,734.12千元,投资进度100%[72] - 承诺投资项目累计投入总额146,609.1千元[72] - 内蒙古溢多利年产20,000吨酶制剂项目2016年实际效益仅达承诺效益的61.89%[72] - 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投入进度约77.80%[72] - 年产15,000吨食品级生物酶制剂项目暂未达到预计产能[72] - 酶制剂项目2014年实际效益仅达承诺效益的24.94%[72] - 酶制剂项目2015年实际效益达承诺效益的34.27%[72] - 承诺投资项目累计实现效益1,451.83千元[72] - 新合新甾体激素GMP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由40,000万元调整为30,900万元,减少9,100万元[73] - 变更募集资金用途9,100万元(占筹资总额17.5%)投入三个新项目:兽药车间建设3,000万元、GMP改造4,000万元、收购股权2,100万元[73] - 年产20,000吨生物酶制剂项目募集资金由25,000万元减至15,000万元,调出10,000万元(占总额15.03%)投入甾体药物项目[73] - 甾体药物项目募集资金由20,000万元增至30,000万元,与总投资差额由自有资金补足[73] - 2014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9,402.99万元[73] - 2016年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5,764.25万元[73] - 2019年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4,614.87万元[73] - 2016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期限12个月[73] - 2019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2020年2月21日全部归还[73] - 2020年使用闲置募集资金2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期限12个月[73]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2021年1月批准金额为1.5亿元,2022年2月批准金额为9000万元[7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结余743.24万元[74] - 新合新甾体激素GMP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总额3
溢多利(300381)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