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色股份(300402) - 2023 Q2 - 季度财报
宝色股份宝色股份(SZ:300402)2023-08-1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宝色股份,代码300402,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8]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吴丕杰[18] - 董事会秘书是刘义忠,证券事务代表是李萍,联系电话均为025 - 51180028,邮箱均为dsoffice@baose.com[19]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上年同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4] - 公司控股股东是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4] - 山西华鑫海贸易有限公司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14]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邮政编码、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20] - 公司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无变化[21] -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23]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2023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计划2023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07,155,294.1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79%[2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97,123.57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78%[2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384,478.88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31%[24]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5,531,395.82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63%[2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183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27.77%[24] - 本报告期稀释每股收益0.1836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27.77%[24]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36%,较上年同期增加1.05%[24]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2,314,618,574.11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36%[24]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81,847,774.13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9%[24]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0,715.53万元,同比增长26.79%[5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利润3,629.63万元,同比增长34.25%[5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648.37万元,同比增长32.57%[5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09.71万元,同比增长27.78%[53] - 报告期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38.45万元,同比增长29.31%[53]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7亿元,同比增长26.79%,主要因合同交货量及价值增加[82]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7.64亿元,同比增长31.66%,因设备材料费价值高[82] - 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697.29万元,同比增长10.69%,因应付职工薪酬增长[82] - 2023年上半年管理费用4616.48万元,同比增长26.86%,因应付职工薪酬及多项费用增长[82]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694.62万元,同比下降26.19%,因利息收入及汇率损益净收益增加[82]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 -61.35万元,同比下降59.42%,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82]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024.54万元,同比下降30.43%,因研发项目立项晚[82] - 资产减值 -285.80万元,占利润总额 -7.83%,主要为计提存货跌价等准备[87] - 信用减值 -2241.75万元,占利润总额 -61.45%,主要为应收账款等计提减值[87]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71,074,823.11元,占总资产比例7.39%,较上年末占比下降0.67%[89] - 应收账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482,483,447.83元,占总资产比例20.85%,较上年末占比下降2.26%[89] - 合同资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28,386,784.90元,占总资产比例5.55%,较上年末占比上升1.17%,因收入增加所致[89] - 存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879,458,355.73元,占总资产比例38.00%,较上年末占比上升0.98%,因在制品增加所致[89] - 短期借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80,227,583.35元,占总资产比例12.11%,较上年末占比下降6.63%,因调整贷款结构所致[89] - 合同负债本报告期末金额为598,262,280.65元,占总资产比例25.85%,较上年末占比上升5.75%,因合同订单增多、预收账款增加所致[89] - 长期借款本报告期末金额为220,197,083.33元,占总资产比例9.51%,较上年末占比上升4.82%,因调整贷款结构所致[9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8.27亿元,较1月1日的16.40亿元增长11.37%[19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4.88亿元,较1月1日的4.96亿元下降1.58%[19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3.15亿元,较1月1日的21.36亿元增长8.35%[19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3.94亿元,较1月1日的13.42亿元增长3.89%[19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2.38亿元,较1月1日的1.20亿元增长98.50%[19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16.33亿元,较1月1日的14.62亿元增长11.72%[19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6.82亿元,较1月1日的6.74亿元增长1.19%[196]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8.04亿元,较1月1日的16.10亿元增长12.06%[197]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3.71亿元,较1月1日的3.80亿元下降2.37%[197] - 公司资产总计从21.08亿元增长至22.94亿元,增幅约8.83%[198]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4.98亿元降至4.90亿元,降幅约1.57%[198] - 流动负债合计从13.14亿元增长至13.74亿元,增幅约4.6%[198] - 非流动负债合计从1.20亿元增长至2.38亿元,增幅约98.52%[199] - 负债合计从14.34亿元增长至16.13亿元,增幅约12.49%[19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6.74亿元增长至6.82亿元,增幅约1.16%[199] - 短期借款从4.00亿元降至2.80亿元,降幅约29.99%[198] - 合同负债从4.29亿元增长至5.98亿元,增幅约39.34%[198] - 长期借款从1.00亿元增长至2.20亿元,增幅约119.99%[198] - 未分配利润从1.94亿元增长至2.01亿元,增幅约3.40%[199]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712,644.69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689,044.69元,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3,600.00元[29] 经营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销售、定价、采购、设计、生产模式各有特点,产品生产周期一般为6 - 12个月[45][46][47][49][50] - 公司是国内特材非标装备制造领域头部企业,在化工、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占据较高市场和行业地位[51] - 公司产品涵盖多领域,在国内建立广泛销售网络,开拓多个国际市场[67] - 公司与众多国内外行业知名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被多家大客户评为优质供应商[67] - 公司在国内特材装备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在超限、大型、重型特材装备制造海外市场取得成绩[68] - 公司业务领域向多元化市场方向转变,高端核心设备成新的代表性拳头产品[68] - 公司与舰船装备院所、企业及深海研究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成重要业务板块[69] - 公司掌握40多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多项大型特材化工设备为国内首制[70] 业务线发展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多领域业务共同发力,营销订货增长,产品结构更优化[54] - 公司在化工领域重点加强与大型优质客户合作获优质订单[54] - 公司在新能源领域与头部企业签大额优质订单,外贸出口订单显著增长[54] - 压力容器营业收入8.93亿元,占比超10%,同比增长33.79%,营业成本7.58亿元,同比增长39.77%,毛利率15.13%,同比降3.63%[84] 股票发行情况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4250.42万股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7.2亿元[55]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超过4250.42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2亿元,最终发行41618497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7.3元,募集资金总额为719999998.10元,扣除发行费用14494884.28元(不含税),募集资金净额为705505113.82元[171]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于2023年5月3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135] - 公司新增股份于2023年8月14日上市[172]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新立项研发项目13项,其中1项被列为南京市企业重点研发项目[58] - 公司申报并通过2023年度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项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申请受理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6篇[5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57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59] - 公司完成国内钛焊管扩项、承制资格证书发证审核并取得证书[59]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申请受理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论文6篇[7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57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72] 生产管理情况 - 公司推进非标产品制造标准化、自动化,统筹订单、创新分配模式、开展劳动竞赛强化生产管理[56][57] - 报告期内按约定完成的设备量较上年同期增加,营业收入增长,规模效应显现[66] 成本管控与回款管理 - 公司加强成本管控,稳定原材料采购价格,压减库存占用,强化招标降低重点环节成本[60] - 公司按月分析回款,严格落实《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运用法律手段清理陈欠款[60][61] 合规与风险管理 - 公司合同订立履行评审程序,推进制度落实,加强合规风险管控[61]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政策及环境风险和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对措施包括研判宏观经济和政策、延伸产业链、推动创新等[101][102][103] - 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期长,随着订单增长累计金额增加,回收风险加大[105] - 公司将加强项目生产管控,根据客户信用度采取不同策略控制应收账款风险[106] - 特材非标装备制造行业依赖技术人才,公司存在核心人才流失风险[107][108] - 公司将改革薪酬体系、提供成长平台、引进培养人才、建立研发中心应对核心人才流失风险[108] - 公司承接大额成套设备订单,存在因客户和自身原因导致的重大合同履约风险[109] - 公司将关注行业动态、加强与客户沟通、加强项目管控应对重大合同履约风险[109] 投资者活动与股东大会情况 - 2023年1月6日公司接待申万菱信基金等机构实地调研,谈论战略规划等内容[110] - 2023年2月公司通过线上会议接待兴证全球基金等机构,谈论战略规划等内容[110] - 2023年2月至6月期间,公司开展多次投资者活动,如2月7日实地调研有嘉实基金等机构参与,6月7日实地调研有26家机构42位人员参与,6月29日实地调研有11家机构15位人员参与[111][112]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3月9日召开,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79%;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4月12日召开,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79%;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于5月31日召开,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79%[115]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4次董事会会议、2次审计委员会会议、1次战略委员会、3次监事会会议、3次股东大会[133]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2次临时股东大会、1次年度股东大会[134] 独立董事变动情况 - 独立董事蒋建华于2023年3月9日因任期届满六年离任,杨雄胜于3月9日被选举为独立董事,4月12日因突发个人原因离任,章之旺于4月12日被选举为独立董事[116] 员工激励情况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及其实施情况[118] 环保情况 - 公司及其子公司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生产经营严格遵守多项环保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执行相关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121] - 2022年公司完成排污许可证重新申报取证,9月9日取得证书,有效期至2027年9月8日[123] - 2022年公司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重新换证与延续,10月17日取得证书[1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废水、废气、噪声等监测数据全部合格,固体废物规范处置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