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迦南科技(300412) - 2022 Q4 - 年度财报
迦南科技迦南科技(SZ:300412)2023-04-20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0412[8]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东瓯工业园区,邮编325105[8] - 公司聘请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会计师事务所[8] - 公司持股87.52%控股迦南凯鑫隆科技有限公司[7] - 公司持股67%控股浙江迦南小蒋科技有限公司[7] - 公司持股51%控股上海凯贤流体科技有限公司[7] - 公司持股53.33%控股南京比逊弥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 - 公司持股60%控股云南迦南飞奇科技有限公司[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1.03亿元,较2021年增长4.14%[1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7520.14万元,较2021年下降202.04%[10]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 8539.81万元,较2021年下降553.58%[10]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861.64万元,较2021年下降8.54%[10]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25.0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8.07%[10]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39亿元,较2021年末下降8.20%[10]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019.66万元,2021年为5486.96万元,2020年为1179.60万元[14]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1148.74万元,2021年为603.60万元[11] - 销售费用9199.89万元,同比增长15.75%;管理费用9391.93万元,同比增长26.90%;财务费用269.99万元,同比下降41.21%;研发费用8020.30万元,同比增长19.75%[39] - 投资收益310.68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3.56%,主要因理财收益所致[54] - 资产减值 - 1.17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33.54%,因计提云南迦南飞奇股权转让业绩补偿款坏账准备等所致[54] - 营业外收入102.1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1.17%,主要因本期违约金收入增加[54] - 营业外支出73.50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0.84%,主要因本报告期对外捐赠所致[5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62%,较年初比重减少5.52%,因高端智能医药装备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投入资金[5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4.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6.51%,较年初比重增加1.96%,无重大变化[54]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5.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30%,较年初比重增加4.00%,因销售订单增加和未验收项目增加[54] - 报告期投资额5405.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额5168.12万元,变动幅度4.58%[5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345人,较2021年的308人增长12.01%,占比19.67%,较2021年的19.42%增长0.25%[52] - 2022年研发人员中本科223人,较2021年的184人增长21.20%;大专及以下109人,较2021年的111人下降1.80%;研究生及以上13人,与2021年持平[52][53] - 2022年研发人员年龄构成中,30岁以下145人,较2021年的136人增长6.62%;30 - 40岁149人,较2021年的121人增长23.14%;40岁以上51人,与2021年持平[53]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80,203,071.87元,较2021年的66,976,218.78元增加,占营业收入比例7.27%,较2021年的6.32%提高[53]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83,577,194.43元,较2021年的1,037,591,805.32元增长4.43%;现金流出小计1,014,960,841.79元,较2021年的962,566,542.55元增长5.44%;现金流量净额68,616,352.64元,较2021年的75,025,262.77元下降8.54%[53]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12,431,935.42元,较2021年的72,851,817.07元增长191.59%;现金流出小计495,691,939.10元,较2021年的154,870,844.62元增长220.07%;现金流量净额 - 283,260,003.68元,较2021年的 - 82,019,027.55元下降245.36%[53]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1,054,162.96元,较2021年的539,426,253.98元下降64.58%;现金流出小计205,023,354.17元,较2021年的307,940,785.73元下降33.42%;现金流量净额 - 13,969,191.21元,较2021年的231,485,468.25元下降106.03%[53]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228,992,420.00元,较2021年的224,290,875.20元下降202.10%[53] - 2021年公司非公开募集资金总额26186.23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使用10464.68万元,尚未使用15721.55万元[62] - 2021年度使用募集资金3465.89万元(募集资金置换),2022年度使用6998.79万元[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结余募集资金余额为15986.26万元,其中专户3986.26万元,短期理财产品12000.00万元[64] - 制药配液系统生产中心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96.64万元,投资进度7.48%[66] - 医药研发服务平台升级扩建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038.12万元,投资进度48.53%[67] -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529.92万元,投资进度50.60%[68]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000万元,投资进度100.00%[68] - 2022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及孙公司共19家,较上年度增加4家[37][1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仓储物流行业2022年营收1.58亿元,占比14.36%,同比下降38.19%;制药装备行业营收9.36亿元,占比84.82%,同比增长17.38%;其他设备行业营收908.17万元,占比0.82%,同比增长53.33%[33] - 口服固体制剂设备及智能工厂业务2022年营收6.12亿元,占比55.43%,同比增长6.92%;生物及无菌制剂用水设备及配液系统工程业务营收3.15亿元,占比28.57%,同比增长43.48%;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及装备业务营收1.56亿元,占比14.13%,同比下降39.05%;其他设备系列营收908.17万元,占比0.82%,同比增长53.33%;其他业务收入1148.74万元,占比1.05%,同比增长90.32%[33] - 国外市场2022年营收4752.52万元,占比4.31%,同比下降7.96%;国内市场营收10.56亿元,占比95.69%,同比增长4.75%[33] - 制药装备行业营业收入9.36亿元,同比增长31.03%;仓储物流行业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下降0.27%[35] - 口服固体制剂设备及智能工厂业务生产量3703台/套/只,同比增长30.16%;生物及无菌制剂用水设备及配液系统生产量81台/套,同比下降49.06%[35] - 制药装备行业直接材料成本4.5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1.00%,同比增长2.01%;仓储物流行业直接材料成本1.33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3.51%,同比增长0.46%[37] - 国内营业收入10.56亿元,同比增长24.83%[35] -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大于劳务收入,口服固体制剂设备销售量3447台/套/只,同比下降2.41%[35] -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及装备业务销售量2249台/套,同比下降77.06%[35]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公司所处制药装备行业是多领域复合交叉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需求为刚性需求[16] - 未来五年全球药品用量将以低于1%的CAGR增长,全球医药市场将以3%-6%的CAGR增长至2025年的1.6万亿美元[17] - 预计到2025年,全球肿瘤和免疫治疗领域将以9%-12%的CAGR增长,肿瘤药支出增速放缓至10%,将超2600亿美元[17] - 2020年生物制剂全球销售额预计达290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27%;2022年仿制药销售预计占全球医药总销售额29.2%[17] - 2021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预期为17292亿人民币,2016 - 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2021 - 2025年为7.2%,2025年将达22873亿人民币[18] - 2016 - 2020年我国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由3328.6元增长到5146.4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预计2025年达8012.7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3%[18] - 2021年中国医药市场研发总投入为2057亿人民币,预计2025年达3423亿人民币,2021 - 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3.6%[18] - 预计2022 - 2025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规模以6.7%年复合增速增长,2025年将达12080亿元[18] -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29111.4亿元,同比下降1.6%,利润总额4288.7亿元,同比下降31.8%[18] - 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75593.6亿元,占GDP百分比为6.5%,较上年减少0.6%[18] - 1985年全国制药装备企业不足30家,产品种类约300余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达400余家,可生产1100多种规格产品[19] - 1999年国家对60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强制实施GMP认证,带动我国制药装备行业快速发展[20] - 国家出台《“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制药装备行业加速转型升级[20] - 2020年公共卫生事件让国产制药装备抓住进口替代机遇,海外市场认可度与份额逐渐提升[22] - 制药装备行业从周期性产业转向“需求 + 供给”双轮驱动的成长性产业[22] 公司业务与竞争力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药装备,是口服固体制剂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涵盖口服固体制剂设备及智能工厂等多个板块[23] - 公司生物及无菌制剂用水设备及配液系统工程业务运营载体是上海凯贤,智慧物流业务运营载体是迦南飞奇,医药研发服务业务运营载体是比逊医药[23] - 公司采用定制化生产经营模式,需根据客户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及配套服务以实现盈利[24] - 公司在国内口服固体制剂智能工厂整线设备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16] - 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形成坚实客户基础[17] - 公司产品及服务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22] - 公司在口服固体制剂整线设备制造领域处于优势地位,可提供制药装备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22] - 公司口服固体制剂设备及智能工厂业务、生物及无菌制剂用水设备及配液系统工程业务处于国内厂商第一梯队[22] - 公司医药研发一致性评价及检测服务系列形成完整体系,有稳定研发检测平台和前沿技术,具高性价比[22] - 公司从制药设备供应商逐步发展为制药一站式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有特色CRO业务[22] - 公司所处制药设备制造行业是医药工业重点发展领域,受产业政策支持[25] - 公司积累大量优质制药企业客户资源,覆盖除台湾、澳门外地区,延伸至全球30多个国家[26] - 公司部分产品可替代进口产品,技术研发能满足国际及国内高端客户需求[26] - 公司凭借高附加值整线设备提供能力和良好口碑服务客户,驱动业绩增长[27] - 公司全产业链服务能力驱动业绩增长,业务形成全产品服务研发链条[27] - 公司将通过内生和外延增长提升多领域服务能力,完善业务板块和产业链[27]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产品、经营模式及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2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911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美国专利2项)[28] - 公司客户覆盖中国除台湾、澳门以外地区,延伸至全球30多个国家[28] - 公司客户包括赛诺菲、诺华、葛兰素史克等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制药企业,以及汤臣倍健、香飘飘等其他领域优质客户[28] - 公司销售/售后服务工程师24小时待命、36小时到达现场、提供360度一站式解决方案[29] - 公司业务包括口服固体制剂设备及智能工厂业务、生物及无菌制剂用水设备及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