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518.94万元,同比下降19.38%[2]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1.40万元,同比下降89.69%[2] - 2022年营业收入18.55亿元,较2021年的23.01亿元减少19.38%[1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1.4万元,较2021年的1.37亿元减少89.69%[1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58.01万元,较2021年的1.57亿元减少92.01%[12] - 2022年末资产总额37.11亿元,较2021年末的34.43亿元增长7.78%[1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63亿元,较2021年末的15.71亿元减少0.51%[12]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08元/股,较2021年的0.79元/股减少89.87%[12]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2%,较2021年的9.04%减少8.12%[12]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942.36万元,扣除后金额为18.46亿元[12]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225.23万元,较2021年的1063.59万元增加[15] - 全过程咨询及工程总承包板块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4.76亿元,同比下降15.82%[28] - 新能源及节能板块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下降32.50%,毛利率14.90%,同比下降5.32%[28] - 设计咨询、建筑工程、新能源及节能2022年营收占比分别为46.54%、33.02%、19.93%,同比分别下降16.67%、14.60%、32.50%[30] - 江苏省内、省外2022年营收占比分别为69.15%、30.85%,同比分别下降11.88%、32.30%[30] - 2022年销售费用33,555,477.40元,同比减少10.38%[36] - 2022年管理费用132,562,807.79元,同比增加8.94%[36] - 2022年财务费用13,645,134.23元,同比减少9.26%[36] - 2022年研发费用112,607,212.69元,同比增加6.73%[36]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83,314,658.89元,较2021年的2,184,292,589.97元减少18.36%[62]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770,734,516.43元,较2021年的2,026,848,110.51元减少12.64%[6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580,142.46元,较2021年的157,444,479.46元减少92.01%[62]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6,430,927.84元,较2021年的76,680,693.98元减少65.53%[62]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68,153,781.86元,较2021年的171,333,641.00元减少1.86%[62]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1,722,854.02元,较2021年的 -94,652,947.02元减少49.73%[62]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99,573,861.93元,较2021年的475,069,761.89元增加5.16%[62] - 2022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603,201.79元,较2021年的326,334.35元增加9,890.74%[62] - 2022年末货币资金5.38亿元,占总资产14.49%,较年初比重降4.22%[64] - 2022年末应收账款9.35亿元,占总资产25.20%,较年初比重升4.59%[64] - 2022年末合同资产9.67亿元,占总资产26.05%,较年初比重降1.46%[64] - 2022年末长期股权投资2.14亿元,占总资产5.76%,较年初比重升2.15%[64] - 2022年末短期借款4.04亿元,占总资产10.88%,较年初比重升1.24%[64] - 2022年末合同负债2.94亿元,占总资产7.92%,较年初比重升1.26%[64] - 2022年末长期借款9898.50万元,占总资产2.67%,较年初比重升1.46%[64] - 报告期投资额1.71亿元,上年同期1.20亿元,变动幅度142.24%[65]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75]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446人,较2021年的447人减少0.22%,占比21.56%,较2021年的20.88%增加0.68%[61]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112,607,212.6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07%,2021年投入105,505,692.89元,占比4.58%,2020年投入78,678,287.52元,占比4.25%[61] - 2022年度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14,033.75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99,408,184.33元[119]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数额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135.59%[119] - 2022年度,启迪设计营业收入为1,855,189,447.56元[1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全过程咨询业务板块成功中标或签约多个重大项目,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等[20] - 公司新中标多项医疗项目,在健康医疗板块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逐年提升[20] - 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阖闾社区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一批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20]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启动项目顺利完成,助力公司拓展大尺度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业务[20] - 控股子公司中正检测合同额有较大增幅,成功入选相关检测名录[20] - 2022年公司成立双碳新能源事业部,参与投资建设的首个100MW赞皇风电场并网发电[21] - 公司签约并实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能源改造等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21] -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苏州旭创光电产业园等工程总承包项目,苏州湾360剧场等项目竣工或进入验收环节[21] - 设计咨询营业成本598405809.54元,占比40.02%,同比减少13.12%[27] - 建筑工程营业成本582122020.06元,占比38.93%,同比减少14.05%[27] - 新能源及节能营业成本314703748.58元,占比21.05%,同比减少28.00%[27] - 深圳嘉力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34亿元,净利润6242.59万元[69] - 苏州中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营业收入9867.14万元,净利润954.56万元[69] 公司经营风险 - 建筑设计等工程技术服务业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影响,或导致公司业绩波动[2][3] - 公司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金额呈上升趋势,存在一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3] - 建筑设计等工程技术服务属智力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员流失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3][4] - 公司业务规模扩大、模式拓展及并购整合后,若管理水平和人才储备不能适应,将面临管理风险[4] - 公司收购标的公司产生商誉,若标的公司经营环境变差或无法有效整合,商誉减值将影响未来业绩[5] - 房地产行业影响工程设计咨询企业,致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压力增大[18] - 固定投资放缓使项目数量和规模减少,企业成本上升,加剧内卷[18] 行业环境与政策 - 2022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20587万平方米,下降39.4%;住宅新开工面积88135万平方米,下降39.8%[18] - 建筑行业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量超40%[18][74] - 工程设计咨询企业两级分化凸显,行业开始整合与重构[18] -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要求提升建筑绿色低碳设计水平[18] - 行业主管部门鼓励工程组织模式优化,推行工程总承包等模式[18] - 设计咨询与工程建设一体化持续融合,新模式带来机遇与竞争[18] - 国务院提出促进数字技术在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域深度应用[18] - ChatGPT发布,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设计领域应用[18] - 2020 - 2035年约1.6亿农村人口将进入城镇,城镇化率峰值大概率在75% - 80%[72] -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05年的2.6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底的39.2万亿元,占全国GDP38.6%[74] - 我国乡村有近六亿农村常住人口[74] 公司荣誉与资质 - 2022年度公司第九次荣登中国十大民营工程设计企业榜单,在ARCHINA建筑中国三大榜单有排名[22] - 公司及控股公司中正检测双双入选苏州市政府投资项目参建单位[23] - 公司入选第四届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获评2022年度苏州市建筑工程企业信用A类[23] - 2022年度公司设计项目国内获省部级奖项65项、市级奖项89项,国际获多个重量级奖项[23] - 报告期公司取得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甲级等多项资质,全资子公司嘉力达取得承装(修、试)电力设施四级资质[24] 公司研发情况 -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11260.72万元,同比增长6.73%,占销售收入比例6.07%[24] - 报告期末集团拥有有效专利221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186项,软件著作权119项,报告期内取得专利数62项[24] - 2022年发布实施参编规范、规程及标准16项,已完成待发布9项,公开发表论文79篇[24] - 绿色节能型装配式建筑墙体构件研发已完成,有助于扩大公司生产效益[36] - 绿色建筑空气源热泵检测技术研发已完成,可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37] - 嘉力达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智能化监测技术研发已完成,为电站奠定行业龙头地位[38] - 嘉力达多路能源转换技术研发已完成,为公司碳中和转型提供技术保障[39] - 嘉力达光伏发电效率监控技术研发已完成,方便客户查看发电效率[39]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以“人居环境科技集成服务引领者”为战略愿景,秉持“固本创新”打造新动能[74] - 公司业务以2 + 3的五大板块为总体构架,“2”指全过程咨询+工程总承包,“3”指双碳新能源+数字化+城市更新[74] - 公司未来将做精做专设计咨询服务业务[75] - 公司未来将做优做强工程总承包业务[75] - 公司未来将坚定支持双碳业务发展[75] - 公司未来将加大数字化领域投入[75] - 公司未来将提升管理能力,实现降本增效[75] 公司治理与会议 - 2022年公司共召开两次股东大会,均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方式[77] - 2022年公司共召开七次董事会[77] - 2022年公司共召开七次监事会[77]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媒体[77]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0.24%,于2022年5月12日召开并披露决议[82]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0.30%,于2022年9月13日召开并披露决议[84] - 2022年第四届董事会共召开11次会议,涉及对外投资、利润分配、担保等多项议案[95][96][97][98][99][100][101][102] - 董事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多为7次,部分董事现场或通讯出席情况不同[102] - 第四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2022年召开会议6次,讨论年报审计、财务报告等工作安排[105][106][107][108][109][110]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高级职称人员330人,国家各类注册人员325人[26] - 报告期末母公司在职员工150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560人,在职员工合计2069人,当期领取薪酬员工2082人,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9人[115] - 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45人、销售人员51人、技术人员1834人、财务人员33人、行政人员106人[115] - 教育程度方面研究生455人、本科1303人、大专226人、大专以下85人[115] 公司利润分配 - 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以现有股本173,974,869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5] - 每10股送红股数为0,每10股派息1.10元(含税),每10股转增数为0,分配预案股本基数173,974,869股,现金分红金额19,137,235.59元[119] - 可分配利润576,665,550.61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19] 内部控制与环保 -
启迪设计(300500)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