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昊志机电(30050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昊志机电昊志机电(SZ:300503)2022-04-22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1.4亿元,同比增长30.3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108.2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增长141.73%[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4亿元,同比增长0.15%[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股,同比增长100%[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26%,同比增长5.21个百分点[22] - 资产总额为26.1亿元,同比增长27.5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17亿元,同比增长37.21%[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6万元[25]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30.38%[8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亿元,同比增长108.26%[8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增长141.73%[82] - 公司资产总额达26.1亿元,较年初增长27.52%[82]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8%[89] - 研发投入8957.8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7%,占营业收入7.86%[84] - 海外地区收入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7%[89] - 西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01.79%,华北地区增长228.61%[89] - 公司产品销售量152,893支,同比增长50.03%[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4,058,077.35元,同比增长0.15%[10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43,318,787.37元,同比改善34.03%[10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9,045,948.67元,同比大幅增长530.48%[106] - 货币资金为263,841,844.31元,占总资产比例10.11%,同比增长3.75个百分点[113] - 应收账款为356,273,337.92元,同比增长22.18%[113] - 存货期末余额为4.89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29.52%,占总资产比例18.74%[114]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4.17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111.33%,占总资产比例16.00%[114]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4.18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11.80%,占总资产比例16.04%[114]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4.111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6.71%,占总资产比例15.75%[114]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62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6.78%,占总资产比例6.24%[11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3728.47万元,较期初增长118.88%[117] - 报告期投资额1.93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28%[119] - 研发投入金额为89,578,696.40元,同比增长27.55%[105][106] - 研发人员数量为266人,同比增长0.38%[10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通用设备制造业营业成本总额同比增长30.30%,从2020年的481,332,470.50元增至2021年的627,184,226.64元[96]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8.73%至317,670,761.71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0.65%[96] - 制造费用同比增长37.34%至156,186,035.22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4.90%[96] - 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26.88%至153,327,429.71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4.45%[9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71%至83,778,755.30元,主要因研发人员薪酬及材料费增加[10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0.44%至88,512,859.71元[10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8.80%至38,795,204.06元[10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7.76%至114,096,893.78元[10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86%,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106]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2.15%,同比下降4.04个百分点[10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主轴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25亿元,同比增长73.52%,占营业收入54.87%[82] - 运动控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28.45%[83] - 转台等功能部件相关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023.79万元,同比下降70.23%[83] - 剔除口罩机零部件业务后,转台等功能部件收入同比下降7.18%[83] - 维修及零配件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0.88%[82] - 主轴产品收入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52%,占总收入54.87%[89] - 维修及零配件业务收入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30%[89] - 运动控制产品收入3.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5%[89] - 燃料电池空压机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85] - 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以高速精密电主轴及其零配件为主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38] - 公司电主轴产品荣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39] - 公司自主研发的谐波减速器获得国内机器人行业首张减速器CR证书[39] - 公司完成了对瑞士Infranor集团的收购拓展至运动控制器伺服电机和伺服驱动领域[39] - 公司产品线包括主轴转台减速器直线电机及DD直驱电机等核心功能部件[40] - 公司业务拓展至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领域[40] - 公司获得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39] - PCB钻孔机电主轴和成型机电主轴配套PCB钻孔机和成型机用于线路板钻孔和切割加工[43] - 玻璃雕铣电主轴配套玻璃雕铣机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玻璃防护屏加工转速可达3000rpm[43][48] - 金属雕铣电主轴配套金属雕铣机用于消费电子产品金属外观件加工定位精度达±3"[43][46] - 高光/超精电主轴配套高光机用于金属高光加工可达镜面效果光洁度Ra0.04-0.1[43][48] - 加工中心电主轴配套高速加工中心用于复杂工件加工支持钻铣镗削等多功能[43] - 力矩电机转台最高转速250rpm定位精度±3"重复精度±1"刚度比普通轴承高3.9倍[46][48] - 谐波转台定位精度达±15"重复定位精度±5"采用高刚性谐波减速器[48] - 谐波减速器产品涵盖6大系列9种规格6种减速比可应用于汽车制造和3C行业[49] - 液静压主轴应用于超精密磨床实现超高回转精度支持曲轴和轴承磨削[44] - 动力头电主轴集成车铣钻镗等多功能用于高精度零件加工[44] - 谐波减速器负载时同时啮合齿数达总齿数约30%[51] - 谐波减速器较传统齿轮减速器体积和重量减小1/3至1/2[51] - RV减速器单级传动比范围为31至185[51] - RV减速器传动误差≤60弧秒[51] - RV减速器传动效率达85%至92%[51] - 快换模块夹紧和松开仅需0.1秒[51] - 气动手指经100万次试验测试精度无损失[51] - 直线电机最高转速达11000 RPM[55] - 低压无刷伺服电机最高转速达3000 RPM[55] - 空心轴伺服电机最大转速达5000 RPM[55] - 伺服驱动器峰值电流范围:230驱动器5-17Arms,400驱动器8-100Arms[57] - 伺服驱动器最高可控转速达25000rpm[57] - 运动控制器显示屏尺寸覆盖6寸至19寸[59] - 运动控制器显示器分辨率达1920x1200[59] - 燃料电池空压机具备无油润滑、高功率密度及高效率特性[61] - 公司可提供上百种主轴维修服务[62] - 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客户含机床制造商及工业机器人厂商[68] - 建站服务模式在客户端设立维修站及零配件仓库[7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318,154,125.5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7.91%[98]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108,154,417.74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9.65%[99][100] 各地区表现 - 境外销售覆盖瑞士、西班牙、法国、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68] - 海外地区收入2.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7%[89] - 西南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01.79%,华北地区增长228.61%[89] - Infranor集团自2020年1月起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13] - 境外子公司以定制化生产为主,低附加值组件外协生产[67] - 瑞士Infranor集团经营主体位于境外涉及瑞士、西班牙、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161] - 境外资产Infranor集团规模2.762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重7.33%,报告期盈利3347.89万元[11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以30607283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3元(含税)[7] - 公司存在存货账面价值较大风险及应收账款回收风险[7] - 公司面临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及流动性风险[7] - 公司商誉减值风险及海外业务整合风险需重点关注[7]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公司经营造成持续性风险[7] - 公司下游行业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带来的经营风险[6] - 未决诉讼及其执行风险可能影响公司运营[7] - 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目标超过20%[36] - 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目标实现翻番[36] - 研发模式包括与6所院校及机构合作(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64] - 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与安全库存结合[66] - 伺服电机敏感部件全部自主生产以满足定制化需求[67] - 研发平台包括广东省电主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机构[72] - 承担国家工业强基工程及重大研发计划专项[72] - 公司收购的Infranor集团拥有主要专利共计55项[75]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汤秀清和董事高管肖泳林因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被立案调查[164] - 公司实际控制人汤秀清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于2021年9月30日被证监会立案[5] - 公司存在未决诉讼事项不涉及核心专利、商标、技术或主要产品[163] - 主轴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面临行业竞争加剧风险[16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法定代表人汤丽君[19] - 公司董事会秘书肖泳林,证券事务代表徐汉强[20]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完善治理结构确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分层治理[169]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各1次[170]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5.74%[181]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3.93%[181]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7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174] - 公司未发生单独或合并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情形[170]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或提供担保的情形[171][179] - 公司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172]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78] - 报告期内无同业竞争情况[180] - 董事长汤丽君增持958,050股,期末持股达28,114,650股[182]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汤秀清持股86,726,79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82] - 董事兼副总经理雷群增持1,455,418股,期末持股达1,537,262股[182] - 董事肖泳林通过大宗交易将间接持股转为直接持有,期末持股478,248股[183] - 董事韩守磊通过大宗交易将间接持股转为直接持有,期末持股111,634股[183] - 监事李彬通过大宗交易将间接持股转为直接持有,期末持股248,244股[183] - 副总经理周晓军持股31,1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8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118,061,257股,较期初增加3,141,916股[184] - 副总经理王伟于2021年1月29日因个人原因离职[184] - 董事长汤丽君兼任昊志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及多家关联公司监事[185] - 汤秀清于2009年收购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所持公司51%股权后成为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187] - 雷群自2016年8月起担任公司副总经理[188] - 肖泳林自2010年10月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89] - 肖泳林于2015年10月起重新兼任公司财务总监[189] - 韩守磊自2008年6月至今就职于昊志机电[190] - 韩守磊现任公司董事兼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190] - 陈惠仁自2017年7月起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91] - 高永如自2017年1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93] - 高永如于2016年获得河海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192] - 高永如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会员及中国注册税务师非执业会员[192] - 公司董事汤秀清持有广西昊聚企业管理有限公司80.09%股权[197] - 公司董事高永如在北京永拓会计师事务所江苏分所担任副总经理并领取报酬[197] - 公司董事高永如在南京肯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领取报酬[197] - 公司董事高永如在南京博润类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财务总监并领取报酬[197] - 公司董事高永如在江苏利民纸品包装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并领取报酬[198] - 公司董事高永如在江苏三联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领取报酬[198] - 公司董事高永如在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领取报酬[198] - 公司独立董事郑建江在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及合伙人并领取报酬[198] - 公司独立董事郑建江在广东雄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领取报酬[198] - 公司独立董事郑建江在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担任独立董事并领取报酬[198]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由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构成[200] - 基本年薪为年度固定薪酬按月发放[200] - 绩效年薪为浮动薪酬按年发放与绩效考核挂钩[200] - 基本年薪可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和行业薪酬水平调整[200] - 兼任其他职务者按实际工作岗位确定薪酬[200] - 外部董事独立董事外部监事津贴由股东大会审议决定[200] - 薪酬决策程序需经股东大会审议董事监事薪酬方案[199] - 董事会负责审议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考核制度[199] - 独立董事需对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发表独立意见[19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199]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研发投入2021年为8957.87万元,占营业收入7.86%[71] - 研发人员266人,占员工总数12.15%[71] - 境内专利总数514项,其中发明专利130项[73] - 2021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73] - 2019至2021年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15.42%、8.03%、7.86%[71] - 研发投入金额为89,578,696.40元,同比增长27.55%[105][106] 募集资金使用与投资项目 - 2019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57亿元,累计使用2.13亿元,使用比例82.8%[127][128]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12亿元,累计使用1.16亿元[127][129]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4.69亿元,累计使用3.29亿元,总体使用比例70.2%[127]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总额7076.47万元,其中7000万元用于临时补充流动资金[127] - 禾丰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实际投入金额2.03亿元,完成进度74.89%[121] - 禾丰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二期)累计实际投入金额1.72亿元,完成进度65.89%[122] - 禾丰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2017年度)承诺投资总额65,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20,705.55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6,270.7万元,投资进度78.58%[13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2017年度)承诺投资总额5,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5,000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001.11万元,投资进度100.02%[131] - 禾丰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2020年度)承诺投资总额33,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14,892.82万元,本报告期投入5,323.25万元,投资进度35.74%[13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2020年度)承诺投资总额12,00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6,300万元,本报告期投入6,301.36万元,投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