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科机械(30082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建科智能建科智能(SZ:300823)2022-04-07 00: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1%[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55.5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0%[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10.7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8%[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60%,同比下降1.54个百分点[2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7元/股,同比下降4.90%[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582.9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2%[2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8116.07万元,同比增长3.21%[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55.55万元,同比增长0.90%[4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8582.98万元,同比增长3.92%[4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8116.07万元,同比增长3.21%[8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055.55万元,同比增长0.90%[8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8582.98万元,同比增长3.92%[83] - 研发费用为2979.5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6.19%,同比增长11.65%[83] - 2021年营业收入为4.81亿元,同比增长3.21%[9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71,107,809.98元同比增长10.28%[1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79,490,028.90元同比减少34.14%[11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21年-12,309,624.26元同比减少104.89%[1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21年-20,759,397.05元同比减少108.07%[11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单件钢筋成型机械原材料成本85.94百万元,同比增长10.72%[101] - 组合钢筋成型机械原材料成本74.87百万元,同比增长20.17%[101] - 管理费用42.83百万元,同比增长32.65%[108] - 财务费用-5.55百万元,同比减少217.20%[108] - 研发费用29.80百万元,同比增长11.65%[10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三大系列产品(单件/组合钢筋成型机械及钢筋强化机械)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90%以上[47] - 组合钢筋成型机械收入为2.04亿元,同比增长5.91%[97] - 单件钢筋成型机械收入为2.10亿元,同比增长0.92%[97] - 钢筋强化机械收入为1861.75万元,同比增长14.85%[97] - 公司营业收入481.16百万元,营业成本261.24百万元,毛利率45.71%[99] - 单件钢筋成型机械营业收入209.88百万元,营业成本125.33百万元,毛利率40.29%[99] - 组合钢筋成型机械营业收入204.19百万元,营业成本113.97百万元,毛利率44.19%[99] - 备件及其他营业收入48.46百万元,营业成本9.77百万元,毛利率79.85%[99] - 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销售量1,304台/套,同比增长10.14%[100] 各地区表现 - 内销收入为4.13亿元,同比增长4.65%,占营业收入比重85.87%[97] - 外销收入为6796.48万元,同比下降4.72%,占营业收入比重14.13%[97] - 直销收入为4.73亿元,同比增长2.63%,占营业收入比重98.21%[97] - 经销收入为860.60万元,同比增长50.68%[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材料涨价风险等经营风险,具体分析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章节[5]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余额持续上升风险,若1年以上账款增加且回款难度加大将影响经营业绩[163][164]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面临市场扩容、需求变化或成本控制不力导致的下降风险[164] - 公司已足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若存货管理失效或市场不利变化将带来生产经营风险[164] -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将回收与销售部门业绩考核挂钩[165] - 公司通过优化加工流程、节约原材料和人工耗用执行成本考核制度[165] - 公司持续研发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以提升产品耐用性及加工精度[165] - 公司对技术人员实施业绩考核,与职称申报、专利申请及研发新品销售等指标挂钩[161] - 公司对部分企业骨干实施股权激励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并留用人才[161] - 公司员工入职时均签订保密协议并定期开展产权保密培训[162] - 公司内部设置完善的数据隔离和传输控制流程以防范技术泄密[162] - 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自动化钢筋加工装备需求扩大带来巨大市场机遇[157]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电器、电机、钢材及加工件存在价格波动风险[158] - 公司面临因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导致的业绩波动风险[156] 研发与技术创新 - 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82人较2020年79人增加3.80%[112] - 研发投入金额2021年为29,795,281.60元较2020年26,686,662.44元增长11.64%[11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021年6.19%较2020年5.72%上升0.47个百分点[112] - 研发人员中专科学历53人较2020年50人增长6.00%[112] - 40-50岁研发人员6人较2020年5人增加20.00%[112] - 公司拥有已发证有效专利421项,软件著作权16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203项,实用新型专利208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港澳台及国外发明专利5项[71] - 2021年公司推出智能钢管桁架焊接生产线和钢筋桁架楼承板智能集成生产线等多款新产品[72] - 智能钢管桁架焊接生产线采用新型焊接方式减少烟尘污染,可加工不同直径钢管和不同高度产品,实现无人化上下料和自动焊接[73] - 钢筋桁架楼承板智能集成生产线将传统所需6-8名工人优化至2-3人,大幅减少人工参与和劳动强度[74] - 智能生产线将传统人工需求从6-8人优化至2-3人减少约62.5%[110] - 公司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加工钢筋直径范围大,效率和精确度高[75] - 公司产品价格大大低于国外厂商同类设备,并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务,实现部分产品替代进口[75] - 公司技术方向符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政策要求[69] - 公司已形成稳定研发团队在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160] - 公司存在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和知识产权被侵权的风险[160] - 智能钢管桁架焊接生产线有效解决传统叠合板工艺混凝土易开裂、挠度过大等问题[72] - 钢筋桁架楼承板智能集成生产线实现全程无需人工干预的智慧工厂解决方案[74] - 生产线采用无人化上下料和自动焊接技术,提高原材料使用效率并降低人工依赖[85] - 公司推出智能钢管桁架焊接生产线以解决传统工艺中的开裂和效率低下问题[84]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73]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73]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无重大差异[174] - 公司在资产、业务、人员、财务及机构方面保持独立[175]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或为其提供担保的情形[172] - 公司指定四大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媒体[174] - 公司通过电话会议及实地调研等方式与投资者保持沟通[169]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3.98%[176] - 公司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9.60%[176] - 公司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9.61%[176]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振东持股36,230,040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78] - 董事陈振生持股7,763,580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78] - 董事陈振华持股7,763,580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78] - 离任董事秦曦持股124,883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78] - 离任董事程伟持股0股,无股份变动[178] - 董事兼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孙禄持股44,962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78]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延云持股139,225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78] - 董事兼副总经理韩玉珍持股132,267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78] - 所有现任董事在报告期内均无股份增减持操作[178] - 两名离任董事(秦曦、程伟)持股总量为124,883股,占比不足总股本0.1%[178]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257.29万元[180] - 监事会主席王广之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07.09万元[179] - 董事、董事会秘书林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3.19万元[179] - 副总经理张新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27.74万元[179] - 副总经理陈树红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2.70万元[179] - 监事孙毓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1.22万元[179] - 职工监事邓燕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2.39万元[179] - 独立董事毛翔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70万元[179] - 独立董事张文津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50万元[179] - 独立董事郭明龙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50万元[17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薪酬总额为734.86万元,其中独立董事津贴为15.00万元[196]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振东税前报酬总额为89.82万元[19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延云税前报酬总额为138.61万元[198] - 董事兼副总经理韩玉珍税前报酬总额为117.48万元[198] - 监事会主席王广之税前报酬总额为76.43万元[198] - 副总经理张新税前报酬总额为81.89万元[198] - 财务总监孙禄税前报酬总额为62.80万元[198] - 董事会秘书林琳税前报酬总额为40.74万元[198] - 职工监事邓会燕税前报酬总额为49.09万元[198] - 独立董事毛翔与张文津各获得津贴5.00万元[198] 生产与销售模式 - 设备生产采用自制件、直接采购与外协加工相结合模式[41] - 公司采用库存式预投生产标准化产品,按订单生产非标准化产品[54] - 公司采购模式基于不同职责相互监督原则 未设立独立采购部门[56] - 新增供应商必须经三家以上选择比对后录入采购信息库[57] - 采购价格管理需通过合规法务部采购中心核价 价高需复核询价[57] - 拥有自主诚信签订采购合同的车间在价格一致时可直接签订合同[57] - 公司采取库存式与订单式相结合的生产方式[58] - 标准化产品采用库存式预投生产 非标准化产品按订单生产[58] - 预投计划根据上年度销量 库存数量及市场增长预测制定[59] - 生产计划通过生产任务单或预投计划单启动 需多部门会签[60] - 国内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含支付佣金的代理模式)[60] - 国外销售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60] - 公司在支付佣金及代理费的直销模式中向代理商支付佣金比例为2.5-5%(国内)或2.5-10%(国外)[55] - 代理框架协议约定佣金计算方式为"最终合同售价减协议价格减相关费用"[55] - 货款回收节点包括合同签订、出厂发货、交货调试和质保到期四个阶段[54] - 公司于2021年6月末上线网络商城以方便客户选购设备[77] - 公司通过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加工效率降低单位成本[154] - 公司严格遵循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体系和欧盟CE认证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开发[153] 资产与投资活动 - 公司资产总额达12.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8%[25]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99.57万元人民币[32] - 货币资金减少至365,235,127.27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64个百分点至29.49%[116] - 存货增加至246,347,926.37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19个百分点至19.89%[116] - 在建工程大幅增至14,952,722.30元,占比上升1.09个百分点,系新厂房建设投入增加[116] - 长期借款新增27,720,526.95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4个百分点[116] - 应收票据增加至28,652,958.33元,占比上升1.47个百分点,因银行承兑汇票分类标准调整[116] - 报告期投资额33,830,855.52元,同比激增2,310.63%[119] - 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基地项目累计投入35,234,258.52元,使用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121] - 受限货币资金43,501.57元,系银行承兑汇票及保函保证金[118] - 无形资产受限43,635,606.61元,用于抵押借款[118]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6,098.07万元,尚未使用17,451.81万元存放专户[123]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2340万股,发行价格16.58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88亿元[124] - 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30亿元[124]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61亿元[125] - 2021年度实际使用募集资金4433.67万元[125] - 募集资金专户期末余额为1.75亿元[125] - 数控钢筋加工装备智能制造中心项目投资进度26.62%,累计投入4657.63万元[126] - 技术研发测试中心项目投资进度26.19%,累计投入1440.55万元[126] - 偿还银行借款项目已100%完成,投入5000万元[126]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100%完成,投入4999.89万元[128] - 累计获得理财收益和利息净收入550.02万元[125] - 公司使用不超过150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30] - 公司使用不超过195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和30000万元人民币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30] - 募集资金结余均存放于专用账户[130]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13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131] - 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0万元[139] - 公司2020年6月29日董事会通过投资议案并于7月15日获股东大会批准[139] - 2020年7月24日签署完成《建科机械二期项目招商投资协议》[140] - 2020年8月12日取得《天津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140] - 2020年8月28日获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项目备案证明[141] - 2020年10月29日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141] - 2020年12月15日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41] - 2021年1月26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并完成项目奠基[14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产品覆盖高速铁路、装配式建筑等众多领域,为行业首家上市公司[44] - 工程机械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全方位显著提升[38] - 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分类C35[37] - 下游主要客户包括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大型国企及民企[43] - 行业存在技术、人才、资金和品牌四大壁垒[42][43] - 从订单到回款存在一定周期要求企业具备充沛流动资金[42]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45] - 公司2021年荣获天津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100强第20名[143] - 2021年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3] - 公司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6年被认定为天津市数控钢筋加工装备技术工程中心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0] - 公司曾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天津市专利金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个国家级、市区级奖项[71] - 公司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GB/T28900-2012和GB13014-2013等[68] - 公司参与编写2021年团体标准《可拆卸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生产加工管理规范》[68] - 公司2020年荣获天津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100强第58名2021年升至第20名[66] - 公司2021年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 - 公司产品应用于多个高铁项目包括武广高铁郑万高铁济青高铁等铁路项目[64] - 公司产品应用于多个高速公路项目包括京新高速大广高速青银高速等公路项目[64] - 公司产品应用于多个地铁项目包括天津地铁1号线广州地铁11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