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研奥股份,代码300923[6]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彪,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吉林省长春市绿园经济开发区中研路1999号[7]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等,网址为巨潮资讯网[7] -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签字会计师为王传顺、李满[7] -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检修,所属行业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行业[14][15]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城轨车辆,采取订单导向型生产模式[15] - 公司成立于1986年,从事轨道交通电气设备制造业务超30年,2020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54][60]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0元(含税),送红股0股,转增0股[2] 财务数据 - 2022年营业收入422,634,327.68元,较2021年增长3.41%[8]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20,009.86元,较2021年下降33.74%[8]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62,061.58元,较2021年下降90.45%[8] - 2022年末资产总额1,363,533,859.05元,较2021年末增长1.98%[8]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42,988,083.62元,较2021年末增长1.28%[8]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6,678,989.71元,2021年为24,609,386.88元,2020年为4,235,499.07元[11]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8,546,314.7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85,256.72元[8] - 2022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5,316,747.8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85,701.09元[8] - 2022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37,749,366.17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92,214.05元[8] - 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11,021,899.0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56,838.00元[8]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63.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41%[3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92.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3.74%[37]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24.1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75%[37] - 2022年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增加605.17万元[37] - 2022年研发费同比增加277.74万元,增幅16.56%[37]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4.23亿元,同比增长3.41%,其中轨道交通制造业收入4.16亿元,占比98.38%,同比增长4.16%[62] - 车辆电气设备收入2.57亿元,占比60.78%,同比下降5.90%;检修业务收入1.45亿元,占比34.27%,同比增长43.64%[62] - 东北、华东、西南地区收入分别下降1.70%、18.53%、11.13%,华北、华南、华中地区收入分别增长71.08%、16.25%、9.46%[62][63] -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毛利率31.41%,同比下降2.18%;车辆电气设备毛利率33.21%,同比下降2.72%;检修业务毛利率22.08%,同比下降4.45%[63] - 直销收入4.23亿元,占比100%,同比增长3.41%,毛利率29.55%,同比下降3.64%[63] - 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销售量48,882件(台),同比增长14.10%;生产量46,561件(台),同比增长13.87%;库存量11,814件(台),同比下降27.28%[63] - 2022年营业成本2.85亿元,2021年为2.65亿元,其中直接人工同比增长23.03%,制造费用同比增长13.59%,动力费同比增长17.57%[64][65] - 2022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4.0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96.25%,其中中国中车销售额占比71.43%[66][67] - 2022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9092.6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3.72%[68] - 2022年销售费用2250.39万元,同比下降4.17%;管理费用2742.18万元,同比下降8.02%;财务费用 - 907.69万元,同比增长246.54%;研发费用1954.91万元,同比增长16.56%[68]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93586178.45元,同比减少28.18%;现金流出小计288224116.87元,同比减少18.26%;现金流量净额5362061.58元,同比减少90.45% [90]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70875711.54元,同比减少26.62%;现金流出小计1136175216.02元,同比减少41.65%;现金流量净额34700495.52元,同比增加109.87% [90]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5854495.93元,同比增加50.99%;现金流出小计37902490.70元,同比增加147.76%;现金流量净额 -12047994.77元,同比减少760.05% [90] - 2022年末应收账款403163874.80元,占总资产比例29.57%,较年初的21.90%提升7.67% [93] - 2022年末存货121455441.37元,占总资产比例8.91%,较年初的12.00%下降3.09% [93] - 2022年末在建工程46579466.46元,占总资产比例3.42%,较年初的1.91%提升1.51% [93] - 2022年投资收益5399323.3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55%,主要系理财产品收益 [92] - 截至报告期末,应收票据期末账面价值6000000.00元,受限原因是已背书、贴现未到期 [95] 行业情况 - 2022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7109亿元,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14] -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14] -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155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9673亿元[14] -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0000公里,平均每年新增680公里[14] - 轨道交通装备未来向高品质、智能化、绿色化、多样化发展[14] 业务情况 - 轨道交通电气设备制造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司机操控台、司机室电气控制柜等[16] - 车辆检修业务包括动车及高铁车辆电气设备检修、照明灯具检修等[17] - 公司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模式[33] - 全年实施39个新造项目、11个检修项目、3个研制及模型车项目,配套车辆1431辆,其中城轨、地铁项目配套1255辆,高铁、动车项目配套176辆,生产和交付计划兑现率均为100%[38] - 高铁检修事业部业务覆盖CRH5A/G等多个项目,产品覆盖10个铁路局[46] - 公司产品涵盖10个铁路局,参与车辆设备配套城市达29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达13个[54] - 公司在19个城市建立完善客户服务网络,客户服务部7天*24小时工作制,服务人员一般2小时内到达现场[54][56][58] 研发情况 - 公司打造研发、设计、工艺三大平台协同发展[29] - 多项新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如低压电器监测系统已进入系统联调阶段,轨道列车用智能化无线充电装置完成产品原型开发及稳定性验证等[39][40] - 技术中心2022年完成19个常规项目设计任务,联合开发车载空调控制器等新产品[40] - 定制化全业务信息管理平台完成48项核心流程搭建运行[41] - 基于位姿控制的电动罩板司机台处于批量生产阶段,有助于提高司机操作台产品市场竞争力[69] - 标准地铁空调控制柜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增加了能耗监控,提高公司产品竞争能力[72] - 智能化轨道列车车载空调控制器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可提升公司核心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73] - 智能动车组车载电源箱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拓宽车下电气集成产品应用场景[75] - 车载低压电器监测设备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可实现潜在风险提前预知,改变运维模式[75] - 车载智能照明一体化调光控制器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提升照明系统产品多样性和竞争力[76] - 车载智能感光控制器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为乘客提供舒适乘车环境,降低功耗[78] - 智能化照度传感器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测量精度高,可稳定精确采集环境照度,精度±5% [81] - 高可靠性模块化Ⅲ型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迭代升级监测设备,优化算法[82] - 多功能车载电力能耗监测控制单元处于研发阶段,能满足铁路行业对输入供电及能耗监测要求[84] - 智能动车组车载电源箱外壳防护等级为GB/T4208 - 2017,耐振动和耐冲击符合GB/T21563 - 2018 [75] - 智能化照度传感器输入电压DC12V,输出信号4 - 20mA电流信号/RS485,测量范围0 - 2000lx,功耗0.5W [81] - 多功能车载电力能耗监测控制单元工作温度 - 40°C - 70°C,相对湿度90%,额定输入电压3X400V AC,额定电流80A以上 [85][86]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85人,较2021年的68人增长25%,占比从9.62%提升至12.39% [89]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19549123.0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63%,较2021年的4.10%有所提升 [89]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49,829.08万元,超募资金为9,829.08万元[99] - 报告期内投入募集资金6,341.74万元,已累计投入25,040.49万元,其中使用超募资金5,80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10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26,434.67万元,含专户余额1,034.67万元和现金管理产品余额25,400.00万元[102] - 城轨车辆电气设备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投资11,000万元,期末累计投入1,132.51万元,进度10.30%,预计2023年12月31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03] - 高铁检修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投资15,000万元,期末累计投入5,151.77万元,进度34.35%,预计2023年12月31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04]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6,000万元,期末累计投入4,956.21万元,进度82.60%,预计2023年12月24日达预定可使用状态[10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8,000万元,已累计投入8,000万元,进度100.00%[104] - 2021 - 2022年分两次各使用2,900万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共占超募资金总额的59.01%[110][111] - 2021年增加深圳研奥电气有限公司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施主体,变更实施地点和方式,并注资4,000.00万元[113][114] - 因技术发展、审批备案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城轨和高铁项目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107][108] - 2021年1月公司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504.95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1286.76万元[11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26434.67万元,其中专户余额1034.67万元,购买现金管理产品余额25400万元[11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118]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深耕轨道交通车辆装备市场,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开拓新市场,扩充产能,推进智能制造和智慧管理[121] - 2023年公司围绕战略定位,巩固传统业务,开辟新业务,推进各项创新,提升经营品质[122] - 技术规划上推进正向设计,拓宽研发立项,与外部协同创新,优化设计开发流程,推进工艺正向设计和反向验证[123] - 质量规划上细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拓展部门联动,强化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125] - 工业化中心规划推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精益生产,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防范安全风险[126] - 市场规划要求市场人员谋增量、防变量,关注应收账款回款,完善客户服务流程,提升客户满意度[127] - 采购采用“五适”原则,升级ERP采购平台,深度挖潜降本[128] - 财务部门与金融机构合作优化资金结构,执行会计轮岗制度,优化流程争取税收优惠[129] - 检修事业部2023年8月完成场地搬迁,向智能生产基地迈进,完善检修体系[130] - 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适时进行兼并收购实现外延式价值创造[131] 风险应对 - 应对产业政策风险,公司收集信息调整战略,创造多级利润增长点[132] -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司
研奥股份(300923)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