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3亿元,同比增长27.3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亿元,同比增长31.5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14.78%[19]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03亿元,占全年收入的76.2%[21]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亿元,占全年净利润的92.9%[2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29,582,537.98元,同比增长27.31%[88][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261,700元,同比增长31.55%[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37,936,518.17元,同比增长31.27%[99] - 毛利率55.07%,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99] - 研发费用36,098,503.28元,同比增长22.90%[109] - 财务费用-1,801,961.45元,同比下降470.49%[109] - 直接材料成本134,140,923.40元,占营业成本56.38%[103] 各业务线表现 - 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收入114,398,714.77元,同比增长54.43%[95] - 智能物联平衡阀收入37,823,945.68元,同比增长152.98%[95] - 供热节能系统工程收入146,297,048.81元,同比增长47.10%[95] - 智能温控产品收入47,093,856.08元,同比增长23.88%[95] - 超声波热量表销售量82,246台,同比增长7.04%[100] - 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销售量385台,同比增长52.17%[100]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404,259,667.21元,同比增长43.34%[95] - 西北地区收入54,709,084.82元,同比下降31.46%[9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资金投入同比增长超22.9%[89] - 研发投入金额为36,098,503.2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82%[112] - 研发人员数量为154人,同比增长19.38%[112]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14人,同比增长27.27%[112] - 研发人员中40岁以上18人,同比增长100%[112] - 近三年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均为0元[112] - 2021年度公司新增授权发明专利9项,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单元级供热调节方法及系统等[77] - 2021年度公司新增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5项,包括一种内嵌PID跟踪计算模块的阀门等[77] - 二网平衡人工智能算法项目完成开发内测,正在进行多区域测试[111] - 瑞纳云AI服务平台完成开发内测,正在多场景测试验证[111] - 第3.5代智能平衡阀项目研发完成,阀体扭力小于2N.m[11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34.8万元,同比下降26.59%[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37.61%至3.934亿元,主要因销售增加、采购增加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提前备货[114][1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激增2049.82%至4.915亿元,主要因2021年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14][1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049.76%至-4.914亿元[114][11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2151.38%至9.411亿元,主要因2021年收到募集资金[114][11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减少68.02%至2144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减少[114][11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3742.67%至9.196亿元,主要因公司成功上市募集资金到账[114][11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公司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17.94亿元,同比增长180.8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9亿元,同比增长274.82%[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85%,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19]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29.59%增至38.85%,增加9.26个百分点,主要因募集资金增加[120]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30.26%降至16.44%,减少13.82个百分点,主要因募集资金增加导致占比降低[120] - 资产减值损失达-2526万元,占利润总额-12.65%,主要因计提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坏账准备[118]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9.172亿元,截至2021年末尚未使用[127][129] - 超募资金总额为51,819.60万元,主要用于现金管理[130] - 公司使用不超过80,000万元超募资金及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31] - 截至2021年末累计购买理财产品47,300万元且尚未到期赎回[13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为373,000,000.00元,期末金额为373,435,846.58元[13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合肥瑞纳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34,128,434.79元,占合并总资产比重13.05%[137] - 子公司净资产为159,063,680.11元,占合并净资产比重10.68%[137] - 子公司营业收入为159,302,099.26元,占合并收入比重30.08%[137] - 子公司营业成本为100,764,079.37元,占合并成本比重42.35%[137] - 子公司净利润为23,184,770.64元,占合并净利润比重13.54%[13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3名独立董事[152] - 独立董事2021年度未对公司事项提出异议[153] - 公司设置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四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150] - 公司设董事会秘书1名负责会议筹备和信息披露事宜[152] - 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大永持有公司股份44,500,000股[169]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兆杰持有公司股份3,300,000股[169] - 董事兼副总经理董君永持有公司股份2,200,000股[169] - 董事兼财务总监陈朝晖持有公司股份300,000股[16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50,300,000股[170]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数量无变动(增持0股,减持0股)[170]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无离任或解聘情况[170] 高管薪酬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09.02万元[182] - 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大永税前报酬为110.12万元[183] - 董事兼副总经理董君永税前报酬为96.36万元[183]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兆杰税前报酬为59.03万元[183]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陈朝晖税前报酬为52.57万元[183] - 监事会主席迟万兴税前报酬为41.16万元[183] - 董事于华丽税前报酬为33.95万元[183] - 研发中心智慧软件部经理钱律求税前报酬为46.51万元[183] - 独立董事竺长安、王晓佳、田雅雄各领取津贴6万元[183] - 审计部经理陈民健税前报酬为26.2万元[183] 员工构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622人,其中母公司281人,主要子公司341人[192] - 员工专业构成:技术人员266人(占总数42.8%),生产人员121人(19.5%),销售人员113人(18.2%),行政人员105人(16.9%),财务人员17人(2.7%)[192] - 员工教育程度:大专226人(36.3%),本科224人(36.0%),高中及以下115人(18.5%),硕士18人(2.9%),博士1人(0.2%),中专38人(6.1%)[193]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9人[192]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7366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7元(含税)[4] - 公司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197] -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不少于最近三年年均实现可分配利润的30%[197] - 重大投资计划或现金支出指累计支出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合并报表净资产10%且绝对金额超过3000万元[197] - 当年每股可供分配利润低于0.1元时可不进行现金分红[197] - 母公司经审计资产负债率超过70%时可不进行现金分红[197]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应达80%[198]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应达40%[198]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应达20%[198] - 公司报告期内未调整利润分配政策[199]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且决策程序完备[200] 行业市场与机遇 - 2020年中国城镇供热面积为140多亿平方米[36] - 存量供热节能改造市场规模超过8400亿元人民币[36] - 预计2030年城镇供热面积将达200多亿平方米,较2020年增长近50%[36] - 新增供热节能市场规模超过3600亿元人民币[36] - 2020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3.9万个涉及近700万户居民[72] - 十四五期末目标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老旧小区改造[72] - 智慧供热新基建将形成近万亿规模市场机会[72] - 2025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目标比2020年下降13.5%[70] - 2025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目标比2020年下降8%[70] - 2025年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目标比2020年下降10%以上[70] - 2020年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国有企业占比63.25%[68] - 城镇供热面积持续增加导致热源增速远低于供热面积增速,形成供需矛盾[67] 技术与解决方案 - 公司城市智能低碳供热解决方案可降低热耗和碳排放10-30%[44] - 公司解决方案可降低电耗30-50%[44] - 公司研发团队规模150多人[42] - 超声波热量表达到行业最高U0D0级别抗流动扰动性能[37] - 公司自主开发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包含中央总控台、热网监控系统、全网平衡系统等12个子系统模块[48] - 供热AI算法服务平台通过API接口接入现有系统,具备海量数据接入、存储和分类能力[48] - 模块化换热机组采用流体仿真模拟和强度计算分析优化设计,降低能耗并提高运行安全性[53] - 智能控制柜实现热力站全信息数据采集和智能控制,支持行业通用标准通信协议[53] - 智能平衡阀具备压力采集、温度采集及远程调控功能,可自动调控阀门开度消除热能浪费[54] - STORM AI控制器支持千兆以太网、RS-485、4G、5G及LoRa等有线和无线通讯方式[54] - 超声波热量表量程比达到国标GB/T 32224最大等级,取得欧盟MID认证[57] - 智能温控阀温度控制精度达±0.5℃以内,支持多种无线物联网通讯方式[58] - 智能平衡阀电池更换周期超过8年,阀体耐久性超过15万次[1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193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44项、外观设计专利23项,并拥有软件著作权129项[77] - 公司通过建立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团队实现能源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78] - 公司拥有供热系统节能、冷热计量、智慧软件三大研发中心[76] - 公司掌握二网平衡技术、热力站调度控制技术、热源负荷预测技术等核心软件技术[76] - 公司提供覆盖热源、热网、热力站和热用户的完整产业链服务[79][80] - 公司2021年推出行业最先进的RUNA STORM城市智能低碳供热整体解决方案[81] 生产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订单生产+合理备货"生产模式,部分工序采取委托加工方式[63] - 公司拥有5条装配加工生产线和4条检测生产线[86] - 公司集中交付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5至10月份[142] - 公司业务存在季节性波动,收入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前三季度收入相对较少[144] 风险因素 - 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对业务开展和项目交付形成挑战,项目落地与交付风险加大[142] - 全球疫情、贸易摩擦与战争等对部分关键原材料、大宗商品、能源等供应和成本管控存在巨大挑战[143] - 公司自2021年以来一直坚持战略性备货,但供应链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风险[143]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存在短期影响盈利能力的风险[143] 客户与项目 - 枣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四年累计节能总收益达7547.50万元[47] - 公司在枣庄项目中分享收益5404.03万元[4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68,038,067.49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0.61%[105] - 公司客户业绩产出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再到亿级的跨越[82] - 老客户转介绍带来新客户和业务增长点[7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总股本为7366万股[4] - 公司注册地址为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凤霞路东039号[15] - 公司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一致为安徽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凤霞路东039号[15] - 公司股票代码为301129[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于大永[15]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陈朝晖[16]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为江成全[16] - 公司联系电话为0551-66850062[16] - 公司电子信箱为rnzndb@runachina.com[16] 公司治理会议 - 公司2021年度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会议[151] - 公司2021年度共召开4次董事会会议[151] - 公司2021年度共召开4次监事会会议[151]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度召开会议3次[15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会议1次[156]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100%[16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75%[168] 公司独立性与经营 - 公司资产完整拥有独立生产经营场所及知识产权[160] - 公司财务独立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及银行账户[161] - 公司机构独立设立四大专门委员会及独立董事[162] - 公司主营业务为供热节能业务具备完整经营体系[164] - 近2年主营业务及管理层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165]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58] - 公司建立了科学稳健的决策、执行和反馈报告机制[150] -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决议均合法有效[151] - 公司治理结构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150]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91] - 董事会成员全年出席率100%,无连续两次缺席情况[186][187] - 审计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会计政策变更等5项议案[189][19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通过董事监事及高管薪酬方案[189] 供应链管理 - 公司部分主要原材料充足,供应资源有充足保障[143] - 公司持续关注全球供应形势,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布局,推动新一轮战略备货开展[143]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以打造智能化工厂为目标,实现从研发、生产、交付到服务的全流程升级[143] - 公司结合既有成熟技术及行业优质合作资源降低投资及技术应用风险[143] - 2022年将加强员工培训,重点提升管理技能、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195] - 薪酬政策采用业绩导向制,由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与企业效益挂钩[194] 人员资质 - 财务总监陈朝晖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并具有本科学历[173] - 独立董事竺长安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174] - 监事陈民健具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及本科学历[175]
瑞纳智能(30112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