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维天地(30115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三维天地三维天地(SZ:301159)2023-06-05 00:00

财务表现 - 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792.72万元,同比下降9.97%[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50.02万元,同比下降182.44%[3]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8.08%[3] - 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4.78%[3] - 2022年营业收入为287,927,169.81元,同比下降9.97%[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500,179.66元,同比下降182.44%[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6,297,593.51元,同比下降189.95%[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7,906,645.29元,同比下降44.70%[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9元,同比下降162.11%[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22%,同比下降21.00%[15]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062,606,824.26元,同比增长3.05%[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42,707,740.19元,同比下降5.62%[15]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97,413.85元,同比下降78.57%[18] - 2022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287,904,995.46元,同比下降10.00%[15]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8,792.72万元,同比下降9.97%[61]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共计11,439.60万元,同比增长178.08%[61] - 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4.78%[61] - 公司2022年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550.02万元,同比下降182.44%[61] - 公司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629.76万元,同比下降189.95%[61] - 公司营业收入2022年为287,927,169.81元,同比下降9.97%[70] - 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收入2022年为267,202,805.00元,同比下降10.31%[70] - 咨询服务收入2022年为382,075.47元,同比下降84.58%[70] - 运维收入2022年为20,320,114.99元,同比增长4.73%[70]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7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287,904,995.47元,毛利率为43.50%,同比下降9.97%[71] - 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收入为267,202,805.00元,毛利率为41.02%,同比下降10.31%[71] - 华北地区收入为55,385,453.22元,毛利率为53.44%,同比下降43.95%[71] - 华东地区收入为98,791,664.69元,毛利率为45.70%,同比下降0.49%[71] - 华南地区收入为63,633,010.94元,毛利率为36.14%,同比增长48.51%[71] - 西北地区收入为35,521,137.60元,毛利率为47.50%,同比增长112.17%[7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5,305,874.23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2.26%[7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59,284,568.59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6.19%[74] - 销售费用为31,392,864.91元,同比增长34.78%,主要由于开拓市场,销售人员薪酬及业务宣传费增加[74] - 研发费用为114,396,021.81元,同比增长178.08%,主要由于募投研发项目开展,研发人员增加[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44.70%,主要为研发人员增加较多,支付报酬增加[9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1,182.31%,主要为购置办公楼、新增装修款增加[9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减少96.86%,主要为上年度收到募集资金,本年度无此类款项[9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加159.95%,主要为支付上市费用增加[9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103.45%,主要为上年度收到募集资金,本年度无此类款项[94]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65.07%减少到52.52%,减少12.55%,主要为报告期内募投项目建设投入[95][96] - 2022年度公司直接投入募投项目142,478,734.70元[103] - 2022年度暂时补充流动资金40,000,000元[103] - 2022年度超募金额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4,500,000元[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剩余金额335,141,326.07元[103] - 质量大数据平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41.65%[104] - 数据资产管理智能化升级项目投资进度21.38%[105] - 武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9.68%[106] - 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23.41%[106] - 2022年9月29日用超募资金450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108] - 2022年4月24日以人民币7,683,799.17元置换先期投入的自筹资金[11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检验检测信息化、数据资产管理等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销售及实施,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27] - 公司产品在国内检验检测信息化与数据资产管理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服务于多个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28] - 公司检验检测信息管理平台为测试型、研究型、生产型实验室设计,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服务于政府监管机构、科研院所和生产制造企业[29] - 检验检测信息管理平台服务于政府监管机构,实现检验检测业务资源、流程及数据的全面数字化管理,提高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30] - 检验检测信息管理平台服务于科研院所和研发型实验室,实现研发项目管理、实验过程管理等功能,提升研发工作效率和质量[31] - 检验检测信息管理平台服务于生产制造企业,提升质量管控效率,帮助企业完成质检环节的信息化升级,保证产品质量或性能[32] - 检验检测云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降低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成本和相关投入[33] - 检验检测云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多主体共赢互利的检验检测生态圈[33] - 数据资产管理平台覆盖DAM全域的10个数据管理职能,解决企业数据不可信、不可用、数据价值无法释放等问题[36] - 主数据管理平台(MDM)实现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信息集成与有效访问,降低数据管理成本和复杂度[38] - 供应链管理软件支持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加快企业响应速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39] - 供应链管理软件可与MDM、ERP、EAM、MES、FMS等其他业务管理系统互联互通[39] -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智能化检验检测、计量测试技术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35] - 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治理支持,构建数据治理完整链条[36] - 数据资产管理平台实现高质量数据资产的内部循环与外部流通,为企业谋取创新型收益[36] - 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提供数据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全面保障企业数据安全[36] - 公司已服务客户超过2500家,基本实现全行业覆盖[49] - 公司在检验检测信息化和数据资产管理领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47] - 公司新增22项专利技术,其中20项为发明专利,2项为外观专利[53] - 公司新增6项发明专利[53] - 公司新增14项软件著作权[53] - 公司主导或参与制定了12项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53] - 公司产品在公共卫生、动物疫控、食药品检测等领域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并向制造业领域扩展[48] - 公司是国内较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数据管理平台和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提供商[51] - 公司产品已服务超过40家中央企业,覆盖多个行业领域[52] - 公司出版多部数据管理领域的专著,如《主数据驱动的数据治理》[52] - 公司技术人员占比超过88%,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96%[59] - 公司在全国主要市场设立了11家分公司和多家服务网点,报告期内新增南宁子公司和厦门分公司[57][58] - 公司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包括《标准数字化演进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一期)》和《高速智慧物流安检标准检测认证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56] - 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符合信创体系要求,与国产处理器、服务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充分适配[54] - 公司荣获多项行业奖项,包括2022年度中国软件数据资产技术创新应用奖和2022行业信息化最佳解决方案[56] - 公司数据资产管理项目智能化升级,提升产品的先进性和大数据处理能力[76] - 构建全栈、一体、智能的企业数据智能运营平台,全面提升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能力[76] - 公司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产品在300+大型企业数据管理建设项目中成功应用[68] - 公司参与编制的1项国家标准及2项团体标准已正式对外发布[69] - 公司品牌价值提升,获得多项荣誉奖项,包括2022北京数字经济企业100强[69] - 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展开数据资产管理合作[68] - 公司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新模式,成立广西数字大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68] 研发与创新 -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8.08%[3]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共计11,439.60万元,同比增长178.08%[61]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大幅增加[62] - 数据资产管理平台V12版本于11月发布,具备智能化升级和一站式企业旗舰产品矩阵等特点[62] - 主数据管理系统V12版本采用微服务架构,管理数据量级突破传统软件架构,实现智能化清洗和数据分析[62] -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V14版本完成智能化、可视化、国产化、数字化、移动办公和商务智能等全方位升级[63][64] - 质量管理系统QMS V7.0版本采用微服务和大数据框架,实现模块化部署和高可用性[65] - 公司推进软件国产化升级换代,客户包括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中海油海南东方石化等[66] - 公司在广东省推广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一体化实验室管理系统已在21个驻市站应用[66] - 公司在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实施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大数据应用案例[66] - 公司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助力客户实现实验全程无人化、自动化和流水线作业,提升产品产出稳定性[66] - 研发人员数量从235人增加到606人,增长157.87%[93]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从21.25%增加到43.69%,增长22.44%[93] - 研发投入金额从41,137,250.95元增加到114,396,021.81元,增长178.08%[9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2.86%增加到39.73%,增长26.87%[93] - 2022年,公司投入大量研发力量,基本完成主营业务产品的全面升级,2023年将继续推动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创新[125] - 具体研发项目包括智慧城市数据中台技术研究、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和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125][126] - 公司将利用检验检测和数据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成果和能力,持续建设和优化质量大数据平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全面质量管理平台支撑[127] - 智能化升级项目将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提升产品的先进性和大数据量下的处理能力[128][129] 市场与客户 - 公司产品在国内检验检测信息化与数据资产管理领域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服务于多个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28] - 检验检测信息化产品应用于检测服务、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领域,2021年检验检测市场总体规模达到4090.22亿元,同比增长14.06%[21] - 研究开发领域,2021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7956.3亿元,同比增长14.6%[22] - 生产制造领域,检验检测信息化产品服务于多个制造业下游客户,提升企业质检部门工作效率,帮助企业完成质检环节的信息化升级[24] - 数据资产管理软件通过构建管理体系,提升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丰富数据资产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加速要素市场化[25] - 公司已服务客户超过2500家,基本实现全行业覆盖[49] - 公司产品在公共卫生、动物疫控、食药品检测等领域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并向制造业领域扩展[48] - 公司产品已服务超过40家中央企业,覆盖多个行业领域[52] - 公司在全国主要市场设立了11家分公司和多家服务网点,报告期内新增南宁子公司和厦门分公司[57][58] - 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展开数据资产管理合作[68] - 公司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新模式,成立广西数字大脑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68] - 公司将严格按照《2023年财务预算管理报告》,增强预算执行力度,优化业务、研发和管理之间的协同关系,持续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建设[131]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3年,公司将面向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以成熟的数据资产平台产品为基础,对传统LIMS功能进行延展升级,整合已有信息管理系统,为客户搭建数字化实验管理平台[122] - 公司NQI一站式服务平台在东莞厚街、苏州、广西等地试点成功,2023年将面向全国推广,为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技术综合服务[123] - 2022年,公司投入大量研发力量,基本完成主营业务产品的全面升级,2023年将继续推动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创新[125] - 具体研发项目包括智慧城市数据中台技术研究、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和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125][126] - 公司将利用检验检测和数据资产管理业务方面的成果和能力,持续建设和优化质量大数据平台,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全面质量管理平台支撑[127] - 智能化升级项目将借助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