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Datasea(DTSS) - 2024 Q2 - Quarterly Report
DataseaDatasea(US:DTSS)2024-02-13 00:00

公司股权结构与变动 - 2015年10月29日股份交换后,刘智新和其父傅刘约持有公司82%的流通普通股[21] - 2024年1月10日,公司董事会批准普通股1比15的反向股票分割,1月19日生效,授权发行的普通股总数从3.75亿股减至2500万股 [30] - 2023年7月1日普通股数量为1,852,346股,9月30日为2,538,286股,12月31日仍为2,538,286股[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普通股已发行和流通股数为2,538,286股,较2023年6月30日的1,852,346股有所增加[7] - 2023年8月1日,公司向某非美国投资者出售476万股普通股,每股1.2美元;9月21日,收到投资者全额付款4000万元人民币(571万美元) [33] - 2023年8月15日,公司与另一非美国投资者签订认购协议,出售2962963股普通股,每股1.35美元,总认购价400万美元;截至报告日期,投资者支付714286美元,公司发行529101股,承诺2024年3月全额支付余额 [33] - 2023年9月13日,公司完成500万股普通股的包销公开发行,每股发行价0.4美元,总收益约200万美元;9月收到净收益160万美元 [34]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4944648美元和2754448美元[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分别为2412851美元和6334545美元[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赤字)分别为2531797美元和 - 3580097美元[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分别为165,176美元和13,717美元,应收账款分别为54,123美元和255,725美元,存货分别为192,465美元和241,380美元[49] - 2023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分别为1,095,627美元和2,076,547美元,总负债分别为1,805,312美元和5,832,862美元[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金融机构持有的人民币现金分别相当于40.3921万美元和1.7432万美元[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美国金融机构持有的现金分别为3.2548万美元和1487美元,在香港金融机构持有的现金分别为1247美元和809美元[90] - 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无形资产总值分别为660,080美元和1,185,787美元[101] - 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预付费用和其他流动资产总值分别为3,297,619美元和701,423美元[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其他应付款分别为291,969美元和308,841美元,应付第三方款项分别为80,207美元和175,354美元,应付社保分别为219,494美元和537,964美元,应付员工工资分别为78,926美元和387,780美元,总计分别为670,596美元和1,409,939美元[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两笔贷款余额分别为8,068美元和72,612美元,中国某银行贷款余额为422,156美元,总计502,836美元,非流动部分为672美元[12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美国实体所得税净经营亏损结转额分别为284万美元和270万美元[1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3年6月30日,公司来自香港控股公司、中国子公司和VIE的净经营亏损分别约为1675万美元和1710万美元,将于2021 - 2025年到期[145] 公司经营业绩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分别为11348469美元和131459美元[10] - 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商品销售成本分别为11246234美元和96030美元[10] - 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毛利润分别为102235美元和35429美元[10] - 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运营亏损分别为1788536美元和1025370美元[10] - 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净亏损分别为1833039美元和1290990美元[10] - 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综合亏损分别为1798438美元和1352095美元[10] - 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分别为 - 0.72美元和 - 0.80美元[10]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的三个月,公司净亏损分别约为183万美元和129万美元;六个月净亏损分别约为186万美元和263万美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约2992万美元;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别约为-563万美元和-177万美元 [32] - 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分别为425,710美元和11,279,181美元,毛利润分别为54,330美元和101,581美元,净亏损分别为63,805美元和486,358美元[51] - 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下半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519,015美元和18,159,924美元,毛利润分别为204,527美元和176,316美元,净利润(亏损)分别为 - 704,763美元和66,885美元[53] - 2023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134.8469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3.1459万美元;2023年前六个月总营收为1822.9212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3.1459万美元[77][78] - 2022年12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入为294,251美元,净亏损为245,325美元[164] - 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458,556美元,净亏损为480,628美元;2023年同期净收益为833,546美元[167] - 2023年三个月营收为11,348,469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三个月营收为131,459美元;2023年六个月营收为18,229,212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六个月营收为131,459美元[10] - 2023年三个月商品销售成本为11,246,234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三个月为96,030美元;2023年六个月为18,052,242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六个月为96,030美元[10] - 2023年三个月毛利润为102,235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三个月为35,429美元;2023年六个月为176,970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六个月为35,429美元[10] - 2023年三个月总运营费用为1,890,771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三个月为1,060,799美元;2023年六个月为2,823,282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六个月为2,156,501美元[10] - 2023年三个月运营亏损为1,788,536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三个月为1,025,370美元;2023年六个月为2,646,312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六个月为2,121,072美元[10] - 2023年三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1,833,039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三个月为1,045,665美元;2023年六个月为2,688,641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六个月为2,147,685美元[10] - 2023年三个月公司综合亏损为1,798,438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三个月为1,352,095美元;2023年六个月为1,981,710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六个月为2,677,080美元[10] - 2023年基本和摊薄后每股净亏损为0.72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三个月为0.80美元;2023年六个月为0.82美元,2022年12月结束的六个月为1.62美元[10] 公司现金流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个月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5,633,283美元,2022年为1,766,490美元[16] - 2023年6个月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71,816美元,2022年为33,025美元[16] - 2023年6个月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为6,241,781美元,2022年为1,683,208美元[16] - 2023年现金净增加417,988美元,2022年现金净减少120,908美元[16] - 2023年末现金为437,716美元,2022年末为43,309美元[16] - 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5,633,283美元,上年同期为1,766,490美元[16] - 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71,816美元,上年同期为33,025美元[16] - 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为6,241,781美元,上年同期为1,683,208美元[16] - 现金净增加(减少)为417,988美元,上年同期减少120,908美元[16] - 期初现金为19,728美元,上年同期为164,217美元;期末现金为437,716美元,上年同期为43,309美元[16] 公司子公司与实体相关变动 - 2015年10月29日,公司通过股份交换使舒海科技(香港)及其子公司成为全资子公司,舒海北京成为可变利益实体[20] - 2019年10月16日,舒海北京成立全资子公司黑龙江迅瑞科技有限公司[21] - 2019年12月3日,北京数海成立南京数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数海持股99% [22] - 2020年1月,公司从管理层处无偿获得三家实体的所有权 [22] - 2022年10月18日,舒海经纬以约0.15美元收购舒海深圳声学效应30%股权,该部分股权账面价值为 - 26,993美元[28] - 2023年7月20日,公司以0.28美元将张讯出售给第三方[26] - 2023年11月,公司因处置张讯而解散张奇,张奇仅为张讯的控股公司[25] - 2023年7月20日,公司出售Zhangxun获0.83百万美元处置收益,处置价格0.28美元,处置实体负净资产账面价值234万美元[160] 公司费用与摊销相关情况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公司为声学智能系列产品和5G多模态通信的国内外市场推广预付376万美元;三个月和六个月分别记录预付费用摊销94万美元 [34]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的三个月折旧分别为7,802美元和30,808美元,六个月折旧分别为18,464美元和71,669美元[99]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无形资产摊销分别为130,441美元和147,044美元,截至12月31日的六个月摊销分别为257,652美元和295,947美元[102] - 2023年9月,公司向国瑞创新预付市场开发费1,810,719美元,占首年目标年收入市场开发费的32.5%,后协议终止[10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向金城浩达和佳佳盛世分别预付营销服务费2,088,777美元和1,671,077美元,分别占首年目标销售额营销服务费的30%[107][108] - 2020年,国中时代向和勤提供总计1000万元人民币(141万美元)借款,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和勤分别还款48,438美元,公司分别计提坏账准备470,160美元和460,850美元[111][113] - 2023年4月25日,公司与中国某银行签订299万元人民币(422,156美元)贷款协议,期限12个月,优惠年利率2.35%,2023年12月31日止的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