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及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14年10月14日在联交所GEM成功上市[13] - 2006年5月,赵家乐创立公司,秦志昂加入公司[162][164] - 秦蓁自2006年6月起负责为患者提供评估及治疗并为内部员工提供培训[167] - 陈远航女士2007年4月加入集团[178] - 余思韵女士2007年7月获委任为总经理助理[179] - 2014年9月26日公司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193] 业务布局与拓展 - 2021年公司在香港开设23间全资拥有的舞蹈中心[12]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新加坡经营15间学前机构[13] - 公司与Chatsworth合作,在香港及新加坡建立幼稚园业务[1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经营23间全资舞蹈中心、1间幼稚园,在新加坡经营15间学前机构[18] - 2021年集团在新加坡收购1间学前机构,学前机构报读率稳定,使用率维持约60%,报读容量平均为1665人,报读人数平均为1000人[20] - 公司筹备位于日出康城的舞蹈中心于2022年2月开幕,年底后开始运营[15] - 2021年4月集团终止经营在澳洲的业务[22] - 2020年集团多家学前机构申请“托儿合作伙伴营运计划”,2021年成功进入该计划[2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于新加坡及香港注册了10个及13个本公司商标[154]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 - 2021年公司在香港的舞蹈学院业务收取客户费用约9200万港元,较2020年约4600万港元增加约100% [12] - 2021年已终止经营的澳洲业务收益约为620万港元,2020年为4210万港元;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该业务溢利约为2460万港元,2020年亏损1.289亿港元[26] - 考试及比赛手续费收入以及汇演及表演收入总额由2020年的30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约930万港元[24]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从2020年约1.142亿港元增加约6440万港元至2021年约1.786亿港元[23]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为5170万港元(2020年:5180万港元)[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溢利约4940万港元,2020年录得股东应占亏损约1.829亿港元[24] - 集团确认应付代价的公平值变动收益约1.04亿港元(2020年:应付代价的公平值变动亏损约1.085亿港元)[2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商誉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9970万港元和7060万港元,2020年分别为9910万港元和7850万港元;新加坡幼儿教育项目未来五年整体预计收入增长率平均下调至7%,2020年为19%[2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总额约为2950万港元,2020年约为3850万港元[2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借入银行及其他贷款约5480万港元,其中4940万港元和540万港元分别分类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2020年流动负债项下为230万港元[2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发行面值为585万美元(相当于4560万港元)和2500万美元(相当于1.949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分别分类为账面价值约为1690万港元和2.648亿港元的流动负债,2020年分别为4160万港元和非流动负债项下2.48亿港元[28]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18倍,2020年12月31日为0.25倍[29] - 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8亿港元,分为8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2021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本为4576万港元,分为4.576亿股股份,2020年为3846万港元,分为3.846亿股股份[3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本金账面价值约5000万港元的已发行未偿还公司债券,年利率10%,于2021年6月悉数偿还[3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账面价值约2.818亿港元的未行使可换股票据,2020年为2.897亿港元;面值2500万美元和585万美元的可换股票据年利率均为8%,分别于2023年3月31日和2024年1月16日到期[32] - 2021年和2020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持有重大投资和重大或有负债[36][39] - 2020年12月31日,1070.3万港元定期存款作抵押,2021年解除用于支付租金;为2.648亿港元(2020年:2.48亿港元)及1690万港元(2020年:4160万港元)未行使可换股票据抵押股份[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及教学咨询服务成本约1.087亿港元(2020年:约8600万港元)[43] - 2019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4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降至3850万港元[47] - 甲项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动用总金额1560万港元,计划用途所得款项净额1000万港元[51] - 乙项目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动用总金额780万港元,计划用途所得款项净额3000万港元,余下款项用作支付租金及相关费用和员工成本[52] 公司治理结构 - 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6] - 董事会获授权管理公司整体业务,负责领导、监控公司及维持高水平企业管治[58]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各董事于回顾年度均遵守规定[5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分别由赵家乐先生及秦志昂先生担任[62] - 2021年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次,赵家乐、秦志昂、秦蓁、杨少宽、翟志胜、洪小莹出席率均为100%,袁文俊出席率为100%(于2021年11月30日辞任)[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股东大会议次数为2次,秦志昂、秦蓁、杨少宽、袁文俊、翟志胜、洪小莹出席率为100%,赵家乐出席率为50%[75] - 公司设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董事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并向董事会汇报[76] - 审核委员会由洪小莹、翟志胜、秦蓁组成,主席为翟志胜[79] - 年内审核委员会举行5次会议,审核多期业绩,认为业绩按适用准则编制并充分披露[80] - 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自2021年12月17日起辞任核数师,公司委任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接任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80] - 公司于上市日期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政策,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并监察实行情况,认为年内已达成该政策[63][66][67] - 公司向全体董事发出至少14天召开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会议议程等文件于会议举行当日前至少三天送交董事[69] - 股东大会通告于股东周年大会前至少20个完整营业日前寄发予股东[75] - 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分别为5次、1次、1次[81] - 薪酬委员会由执行董事赵家乐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翟志胜先生、高炳旋博士组成,翟志胜先生为主席[83] - 提名委员会由执行董事秦志昂先生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翟志胜先生、高炳旋博士组成,翟志胜先生为主席[84] - 公司就集团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诚信履职可能面对的法律行动作出投保安排[85]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86] - 公司鼓励董事参加持续专业进修研讨会及课程,多位董事参与相关培训[88]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持及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认为集团已实施适当程序[90][91] - 集团设有内部审核功能,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每年检讨且认为有效及足够[95]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权在股东大会投票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特别股东大会[98] - 若董事会未能在要求书递交后21天内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合资格股东可自行召开,公司须偿付合理费用[98] 公司运营相关费用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独立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约为160万港元,2020年约为428万港元;本年度非审核服务金额为无,2020年约为3.2万港元[92] - 公司秘书区伟强先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3]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可现金或其他方式向股东宣派及派付股息,末期股息建议待股东批准[101] - 董事会未建议派发2021年度末期股息,2020年也无股息派发[186] - 股东对名下股权等有疑问可向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咨询[9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呈交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香港及新加坡主要活动[10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及一致性原则[107] - 董事会全面负责监察及厘定环境、社会及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等[108] - 公司成立集团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管理及监控可持续发展表现等[108] - 集团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由营运相关部门和行政与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团队组成,每半年向董事会汇报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及系统成效[109] - 集团管理层及员工参与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编制,进行重要性评估以识别重大主题[111] - 集团主要持份者包括监管机构、雇员、投资者、供应商及社区,有多种沟通渠道[116] - 集团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降低活动、产品及服务对环境的影响[119]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1400克,2020年为1925克;硫氧化物排放76克,2020年为94克;颗粒物排放103克,2020年为142克;总计排放1579克,2020年为2161克[120]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822440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608379二氧化碳当量;范围1直接排放12206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38692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间接排放250791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437156二氧化碳当量;范围3其他间接排放559443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为132531二氧化碳当量[122] - 2021年设施总数为41间,2020年为48间;年度排放强度为20059千克二氧化碳当量/间,2020年为1267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间[122] - 公司目标为2031年前(以2021年为基准年)实现减排15%(范围1、2及3)[123] - 集团日常业务无有害废物产生,包括化学废物、医疗废物及危险化学品[124] - 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重要事项包括排放物、资源使用、劳工常规、健康与安全等[114] - 2021年公司运营产生557.1吨无害废物,目标是到2031年(以2021年为基准年)减少15%[127] - 2021年电力总消耗量675,888千瓦,每间设施耗16,485千瓦;2020年分别为951,263千瓦和19,818千瓦[127] - 2021年汽油总用量5,169升,每间设施用126升;2020年分别为6,412升和134升[127] - 2021年总耗水量8,025立方米,每间设施耗195.7立方米;2020年分别为7,860立方米和163.7立方米[128] - 2021年公司设施总数41间,2020年为48间[127][128] 员工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聘用462名员工,2020年为517名[137] - 2021年12月31日员工中男性24人占5%,女性438人占95%[137] - 2021年12月31日30岁以下员工118人占26%,31至50岁251人占54%,50岁以上93人占20%[137] - 2021年12月31日高级员工53人占12%,中级339人占73%,初级70人占15%[137] - 2021年12月31日香港员工143人占31%,新加坡319人占69%[137] - 2021年男性雇员离职7人,离职率2%;女性雇员离职175人,离职率38%[141] - 2021年30岁以下雇员离职58人,离职率13%;31至50岁离职103人,离职率22%;50岁以上离职23人,离职率5%[141] - 2021年香港地区雇员离职75人,离职率16%;新加坡地区离职107人,离职率23%[141] - 报告期内公司三年均录得零伤亡率,本年度无违反健康及安全法律法规情况[143] - 2021年69%雇员接受培训,共进行1595小时培训[144] - 2021年男性雇员培训占比13%,女性占比72
SDM教育(08363)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