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收益33989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1279千港元下降约71.7%[1]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12118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19608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亏损6.62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1.16港仙[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为339,8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1,279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分部业绩亏损6,419千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28,162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112,118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9,608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亏损合约拨备拨回约16700千港元[12] - 中期内电子零件业务收益约3.372亿港元,较上期减少约71.9%,录得毛损约640万港元[24][33] - 中期内健康业务收益约270万港元,录得少量分部溢利约3000港元[26][33] - 中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21亿港元,上期为溢利约1960万港元[38]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768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898千港元有所下降[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8979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5536千港元有所下降[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9286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7729千港元有所下降[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08,01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3,433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3,67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45千港元[21]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约为25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无[4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4.2倍,2022年12月31日约5.2倍[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4.17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5.344亿港元[39] - 集团资本负债率维持低水平,2023年6月30日约4.5%,2022年12月31日约5.5%[39] - 存货从2022年12月31日约3.805亿港元减少约28.3%至2023年6月30日约2.726亿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2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60万港元[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账面值约2590万港元的若干土地及楼宇已抵押给供应商,2022年12月31日无资产抵押[44]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销售电子零件产品及健康产品[5]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电子零件产品和健康产品[10] - 电子零件产品包括销售资讯科技零件产品,健康产品包括销售中草药及其他健康产品[10] 财务准则采纳 - 公司已首次采纳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新订和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9]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计算,本期均无计提相关拨备[13][14][15] 信贷情况 - 集团给予客户60 - 120日的信贷期,获供应商给予90 - 150日的信贷期[18][21] 贷款情况 - 应收前合营公司贷款年利率为0.33%,须于2023年9月偿还[21] 物业设备收购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同期收购5000港元[17] 业务发展计划 - 健康业务正与潜在伙伴接洽,探索在台及中国工厂投资,设立分支办事处[29] - 健康业务考察生产商,探索采购新产品可行性,建立授权经销商关系[30] - 电子零件业务预计半导体市场未来扩张,计划在中国投资工厂,获取额外授权经销权[31]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中期期间派付中期股息[45] 期后事项 - 自本中期期间结束后至公告日期,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期后事项[46] 证券交易情况 - 本中期期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47] 企业管治 - 公司已应用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并遵守其适用守则条文[48] - 公司就董事进行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规定,全体董事已遵守[49]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讨论内部监控及财务申报事宜[50]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即源自立先生、李炜先生及梁振东先生[51]
前海健康(00911)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