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25,7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11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57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230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77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18千港元[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87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49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5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12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04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净资产为11,4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289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4千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1,5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3,276千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7港仙,2022年为1.95港仙[3] - 2022年1月1日公司总权益为47,720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30,002千港元,2023年1月1日为23,276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1,504千港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3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7,230千港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 - 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047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所用)的现金净额为6,3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23千港元[8]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减少)净额为2,552千港元,2022年为 - 15,301千港元[8]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5千港元,2022年为220千港元;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87千港元,2022年为5,799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总收入约1.402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214万港元增加约1055%;亏损约6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720万港元减少约96.5%[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亏损约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620万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2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115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33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1.45倍,2022年12月31日为1.65倍[41] - 较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约27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贷款约196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1210万港元,贷款按年息2.5%计息[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获授银行融资,2022年12月31日也无[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47.0%,2022年12月31日为38.4%[44] 公司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于香港及中国内地从事金属贸易及金属供应链业务、提供教育管理服务及放债服务[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报告分部收入总计140,264千港元,其中金属贸易125,700千港元,教育管理服务14,564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报告分部溢利10,506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亏损6,087千港元[15][16] - 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47,543千港元,负债总计7,418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金属贸易业务销售收入约125.7百万港元,同比2022年上半年增长约1119%(2022年同期约10.3百万港元)[30] - 2023年7月1日至8月14日,公司已完成金属销售数量约2千吨,销售合同金额约16.8百万美元(折合约131.3百万港元),未完成之金属销售数量约9.8千吨[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重要客户四川云港国际(香港)有限公司,其为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附属公司[28] -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教育管理服务业务主要在成都向4所艺体教育培训机构、2所幼儿园、1家人文素质自然体验教育提供商和1家教育教材和图书发行商提供服务[33] - 截至2023年上半年,35间艺体类教培机构客户使用率从2022年Q4的约35%升至约40%,1间人文素质及自然体验类教育机构客户使用率从约20%升至约44%[35] - 教育管理服务业务本期为集团贡献收入约14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80万港元[36] - 放债服务业务本期未录得收入,2022年同期也无收入[37] 财务报表相关信息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列示,于2023年8月14日获董事授权刊发[10]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需使用判断、估计及假设,实际结果可能与估计不同[10]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所用会计政策与2022年年度财务报表基本相同,采纳新准则无重大影响[11] 财务成本与开支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393千港元,其中贷款利息开支252千港元,租赁负债之利息开支141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即期税项为2,926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16.5%,中国内地附属公司税率25%[17][18]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1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53] 公司资产相关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为4,280千港元,集团持有联达18%股权[1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5,580千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净额为14,234千港元,预付款项为29,956千港元[20] - 贸易应收款项授予客户的信贷期一般为1个月至3个月[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非上市股本证券金融资产均为4280千港元[23] 公司人员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26名,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名增加2名[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薪酬总额约51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00万港元减少约27.14%[51] 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执行董事张思源通过其全资公司持有192,980,000股,占股权23.27%[55] - 2023年6月30日,韩博持有76,000,000股,占股权9.16%;张博持有45,000,000股,占股权5.43%;潘均浩持有46,000,000股,占股权5.55%[57] 购股期权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雇员未行使购股期权160,000份,其他参与者未行使购股期权120,000份,总计280,000份[60] -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授出股本结算购股期权公平值为每份0.319港元,合共约520,000港元[60] - 授出日期股价及行使价均为0.78港元,波幅45.90%,无风险利率1.09%,股息收益率0%,购股期权预期年期5年[6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63] 公司管理层变动 - 2023年6月21日,公司新任命张思源先生为执行董事并担任董事会主席[32] - 2023年6月21日,王文东辞任董事会主席仍任行政总裁,张思源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65] - 2023年6月21 - 23日,王文东、冯志坚辞任部分附属公司董事,张思源获委任为部分附属公司董事[77][78][79][80] 公司委员会相关 - 公司于2014年7月22日成立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于2016年12月19日成立执行委员会[68][71][72][75] - 审核委员会自2019年1月2日起修订并采纳符合守则条文第D.3.3条的书面职权范围,提名委员会自同日起修订并采纳符合守则条文第B.3.1条的书面职权范围[68][72] - 公告日期,审核委员会包括周天舒、吴励妍、黄翠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公告日期,薪酬委员会包括执行董事王文东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励妍、周天舒、黄翠珊[72] - 公告日期,提名委员会包括执行董事张思源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天舒、吴励妍[74] - 公告日期,执行委员会包括执行董事张思源、冯志坚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天舒[76]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张思源、王文东、冯志坚,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天舒、吴励妍、黄翠珊[82] 董事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遵守公司采纳的交易标准及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67] 公司股票交易情况 - 公司股票于2023年5月16日上午9时起暂停交易,将适时按GEM上市规则规定公告复牌进展[82] 重大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事项[47]
港银控股(08162)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