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16,031.9百万港元,较2021年的12,830.8百万港元增长24.9%[4] - 2022年毛利为1,372.3百万港元,2021年为2,338.9百万港元;2022年毛利率为8.6%,较2021年的18.2%下跌9.6个百分点[4] - 2022年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采矿权的非现金减值亏损119.7百万港元,2021年为236.4百万港元[4]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6.1百万港元(文档未提及2021年对应数据)[4] - 2022年12月31日,净负债比率下跌至90.1%(文档未提及2021年对应数据)[4]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394,879千港元,2021年为546,344千港元[2] - 2022年年内溢利为342,314千港元,2021年为356,295千港元[2] - 2022年客户合约收益总额为160.32亿港元,2021年为128.31亿港元[18][20] - 2022年其他收入及盈利总计1.83亿港元,2021年总计1.58亿港元[22] - 2022年财务费用为2.21亿港元,2021年为2.36亿港元[23] - 2022年已出售存货成本为14.43亿港元,2021年为10.49亿港元[25]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053.7万港元,2021年为4561.31万港元[25]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含董事及行政总裁酬金)为7494.72万港元,2021年为8431.13万港元[25] - 2022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收益为806.6万港元,2021年亏损3603.1万港元[25] - 2022年外汇净差额收益为2096万港元,2021年亏损3314.2万港元[25] - 2022年所得税总开支为5256.5万港元,2021年为1.9亿港元[29] - 2022年香港利得税拨备按年内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2021年因动用过往年度未确认税务亏损抵税未计提[30] - 2022年和2021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34.28459亿股,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3.36091亿千港元,2021年为4.54583亿千港元[34][4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和2021年度股息[44]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为10.65902亿千港元,减值2.68116亿千港元,应收票据为6.86226亿千港元;2021年应收贸易款项为11.36324亿千港元,减值3.05247亿千港元,应收票据为6.23637亿千港元[45] - 2022年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为21.48852亿千港元,2021年为13.00221亿千港元[47] - 2022年收益为160.31885亿千港元,较2021年的128.30762亿千港元增加24.9%;毛利为13.72332亿千港元,毛利率为8.6%,较2021年分别减少41.3%和9.6个百分点[50] - 2022年经营溢利为5.14169亿千港元,较2021年的12.54104亿千港元减少59.0%[50]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3.94879亿千港元,较2021年的5.46344亿千港元减少27.7%;年内溢利为3.42314亿千港元,较2021年的3.56295亿千港元减少3.9%[50]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3.36091亿千港元,较2021年的4.54583亿千港元减少26.1%[50] - 2022年公司经营溢利减少59.0%至5.142亿港元[56] - 2022年公司确认采矿权的非现金减值亏损1.197亿港元,EBITDA减少20.8%至10.48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61亿港元[58] - 2022年公司收益为160.319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24.9%[62] - 集团总销售成本增加39.7%至14659.6百万港元,毛利减少41.3%至1372.3百万港元,整体毛利率降至8.6% [80][81] - 2022年公司财务费用为2.213亿港元,较2021年的2.36亿港元保持平稳[93] - 2022年应占联营公司溢利61.1万港元,2021年亏损2.973亿港元[9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61亿港元,2021年为4.546亿港元[98] - 2022年末存货增加32.2%至18.491亿港元,预付款项等减少21.7%至13.809亿港元,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增加65.3%至21.489亿港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减少30.7%至15.214亿港元[99] - 2022年末净流动负债减少至7.463亿港元,2021年为15.849亿港元[100] - 2022年末总借贷增加至44.604亿港元,2021年为41.139亿港元[104] - 2022年实际税率为13.3%,2021年为34.8%[106]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980港元,2021年为0.1326港元,董事会不建议派付股息[109] - 2022年末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1.23159亿港元,2021年为51.18358亿港元[111] - 2022年公司经营业务收益为162.02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3.95亿港元,年内溢利为3.42亿港元[115]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0980港元,2021年为0.1326港元[11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度股息,2021年也无股息派发[119] - 2022年公司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59.15万港元,2021年为4707.52万港元[12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7.463亿港元,2023年1月1日至9月30日已成功重续或取得新银行贷款31.455亿港元[135] - 2022年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为21.48852亿港元(2021年:13.00221亿港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5.21404亿港元(2021年:21.96653亿港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32.66892亿港元(2021年:36.23953亿港元)[138] - 2022年非流动负债中,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为11.93508亿港元(2021年:4.89942亿港元),递延税项负债为1.80385亿港元(2021年:1.40669亿港元)[138] - 2022年已发行股本为3.42846亿港元(2021年:3.42846亿港元),储备为28.25232亿港元(2021年:27.65355亿港元)[138] - 2022年12月31日,应收客户A贸易款项为2.325亿港元(2021年:2.316亿港元),占集团应收贸易款项总额21.8%(2021年:20.4%),余额已全额逾期及拨备[14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含抵押存款)为16.063亿港元,2021年为12.459亿港元[14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为44.604亿港元,2021年为41.139亿港元[14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扣除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8.541亿港元,2021年为28.68亿港元[145] - 2022年人民币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5.522亿港元,2021年为11.225亿港元;港元为90万港元,2021年为180万港元;美元为4940万港元,2021年为8550万港元;中非法郎为370万港元,2021年为3610万港元;欧元为10万港元,2021年无[145] - 2022年流动比率为0.89(2021年:0.79),速动比率为0.63(2021年:0.60),净负债比率为90.1%(2021年:92.3%)[132]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来自中国内地的外部客户收益为14,989,718千港元,2021年为11,939,795千港元[12]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中中国内地为4,995,865千港元,2021年为5,026,005千港元;非洲2022年为106,314千港元,2021年为79,456千港元[1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锰矿开采分部收益增加74.2%至12.572亿港元,毛利为2.464亿港元,录得溢利7340万港元[64][65] - 2022年贸易业务收益为94.11亿港元,较2021年增长58.8% [61] - 2022年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收益为33.77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25.1% [61] - 2022年电池材料生产分部收益为19.867亿港元,较2021年增长18.7% [61] - 2022年加蓬矿石销量为1077246吨,平均售价为1061港元/吨,收益为11.43053亿港元[64] - 2022年电解金属锰销量为105835吨,平均售价为19588港元/吨,收益为20.73148亿港元[67] - 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收益减少25.1%至3377.0百万港元,2021年为4510.5百万港元[69] - 电解金属锰产品平均销售价格减少8.1%至每吨20322港元,销量减少14.6%至118500吨[69] - 硅锰合金收益减少35.8%至905.3百万港元,销量减少36.6%至106612吨[69] - 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毛利贡献减少74.0%至396.3百万港元,溢利减少79.9%至180.2百万港元[70] - 电池材料生产分部收益增加18.7%至1986.7百万港元,毛利增加55.7%至692.5百万港元,溢利增幅为96.5%至575.4百万港元[76][77] - 电解二氧化锰平均销售价格增加55.0%至每吨16644港元,销量减少33.9%至78981吨[74] - 锰酸锂平均售价比2021年增加130.3%至每吨99597港元[77] - 其他业务分部收益增加58.8%至9411.0百万港元[78] - 2022年电解金属锰产品平均售价下跌8.1%至每吨20322港元,毛利率下跌28.2个百分点至16.0%,毛利贡献减少71.5%至3.858亿港元[53] - 2022年电解二氧化锰平均售价上升55.0%至每吨16,644港元,毛利率上升17.8个百分点至47.0%,毛利贡献增长64.7%至6.174亿港元[55] 首次公开发售款项使用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19.83亿港元,已动用18.94亿港元,动用百分比为95.5%[120] - 首次公开发售指定用作收购矿山及采矿权的款项有8900万港元尚未使用,预计2032年或之前动用完毕[122] 公司运营风险与应对策略 - 集团为控制利率风险不时签订利率掉期合约,以锁定若干浮动利率的美元借贷至固定利率[141] - 集团业务主要位于香港、中国及加蓬,各地运营存在外汇风险[142] - 集团拟通过勘探拓展及并购加强对锰资源及储量的战略性控制[153] - 集团将提升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153] - 集团将与主要客户及行业领先伙伴建立及巩固策略业务关系[153] - 集团围绕五大业务分部提升内部效率及管理技能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力[156] - 电解金属锰分部参与者联手推出停产等措施削减供应及进行技术升级[156] 公司治理与合规事项 - 安永自2022年10月19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罗兵咸永道同日获委任,后罗兵咸永道自2023年7月31日起辞任,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自2022年8月18日起获委任并留任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159] - 公司股份
南方锰业(01091)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