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与利润 - 公司2022年收益为人民币13.425亿元,同比增长12.5%[1]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人民币8.398亿元,占总收益的62.6%,同比增长33.5%[1]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75亿元,占总收益的20.4%,同比下降4.1%[1]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277亿元,占总收益的17.0%,同比下降18.0%[1] - 公司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2.756亿元,同比下降10.8%,毛利率为20.5%,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2] - 公司2022年报告期利润为人民币9420万元,同比下降27.8%[3]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48元,同比下降42.4%[8] - 公司2022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4元,同比下降82.5%[6] - 2022年公司总收益为1,342,45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48]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839,7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48]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为212,6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48]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为227,63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4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90,72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5%[61]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8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4%[61] - 2022年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4元人民币,总额约为9,37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0.80元人民币大幅下降[62] 物业管理服务 - 公司2022年合约物业管理项目541个,合约建筑面积65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1%[4] - 公司在管项目482个,在管建筑面积50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4%[5]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839.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主要由于在管建筑面积扩张79.4%及收购事项[95] - 源自迪马集团的项目在管建筑面积为15.4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2%[96] - 源自独立第三方的项目在管建筑面积为32.0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6.6%[97] - 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为32.0百万平方米,占总在管建筑面积的63.2%,同比下降9.5%[104] - 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为18.6百万平方米,占总在管建筑面积的36.8%,同比增长9.5%[105] - 公司在60个城市管理482个物业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为50.6百万平方米[106] - 公司在重庆、四川、湖北、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地的在管建筑面积分别为8.74、7.52、7.45、2.55、5.63、3.32、1.02百万平方米[107] 财务准则与会计政策 - 公司采纳了2022年1月1日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等,但这些准则对公司本期间或过往期间的业绩及财务状况未产生重大影响[15] - 公司计划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涉及投资者与其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注资[17] - 公司将在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涉及附有契诺的非流动负债,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19] - 公司将在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涉及流动或非流动负债的分类,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0] - 公司将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涉及会计政策披露,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2] - 公司将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涉及会计估计的定义,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3] - 公司将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涉及与单一交易产生的资产及负债有关的递延税项,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4] - 公司将在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涉及售后租回的租赁负债,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6]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28] - 公司各实体财务报表所列项目均以该实体营运所在的主要经济环境的货币(功能货币)计量[29] - 公司所有资产及营运均位于中国,历史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呈列[30] - 公司基于违约风险及预期亏损率假设作出应收款项拨备[32] - 公司在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需判断税项拨备金额和缴纳时间[34] - 公司每年测试商誉及客户关系有否出现任何减值[36] - 公司估计客户关系的可使用年期及摊销期为八至十年[37] - 公司按公平值计量及披露多项资产及负债,使用市场可观察输入数据[39] - 公司管理层定期审阅存货账龄分析,对陈旧及滞销存货项目作出拨备[44] 收购与投资 - 公司于2022年6月23日收购浙江中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支付现金代价人民币79,500,000元,确认商誉人民币64,665,000元[76] - 浙江中都自收购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为公司贡献收益人民币61,981,000元及净利润人民币4,282,000元[78] - 公司于2022年6月23日收购湖南金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0%股权,支付现金代价人民币61,700,000元,确认商誉人民币41,041,000元[79] - 湖南金典自收购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为公司贡献收益人民币40,550,000元及净利润人民币6,379,000元[82] - 公司通过收购绵阳瑞升1%表决权,使其成为附属公司,拥有绵阳瑞升51%的表决权[83] - 收购绵阳瑞升的主要理由为整合集团与绵阳瑞升的优势,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及未来重叠业务领域的盈利能力[84] - 绵阳瑞升的账面值调整后净资产总额为11,460千元人民币,其中无形资产为7,760千元人民币[85] - 绵阳瑞升自收购日期起至2022年12月31日,向集团贡献收益23,116千元人民币及净利润3,421千元人民币[87] - 公司于2022年6月23日收购浙江中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为约人民币79.5百万元,收购湖南金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0%股权,代价为约人民币61.7百万元[154] 财务数据与资产 - 2022年销售停车位收益为6,25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4%[50] - 2022年合约负债为228,39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51]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为624,35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57] - 2022年政府补贴为18,78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7%[57] - 2022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0%[58]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为34,37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9,579千元人民币增长75.6%[64] - 2022年无形资产账面值为278,07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14,201千元人民币增长143.5%[6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565,25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92,874千元人民币增长43.9%[66] - 2022年有抵押贸易应收款项为59,090千元人民币,2021年无此类应收款项[6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中1年以内的应收款项占比为80.0%,较2021年的85.3%有所下降[66]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47,990,000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80,793,000元增长37.2%[75] - 2022年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63,632,000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254,642,000元增长3.5%[75] - 2022年公司在管项目达482个,同比增长48.3%,总在管面积达50.6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4%,总签约面积达65.7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1%[90]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增加43.9%,达到人民币565.3百万元[12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增加48.5%,达到人民币599.3百万元[129] - 2022年其他应收款项增加37.6%,达到人民币34.4百万元[129] - 2022年合约资产增加86.9%,达到人民币2.4百万元[130]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增加37.2%,达到人民币248.0百万元[131] - 2022年合约负债增加17.3%,达到人民币228.4百万元[132]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220.4百万元[135] - 2022年权益总额增加88.3%,达到人民币485.9百万元[136] - 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由4.0%降至1.7%[13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计划继续提升市场端能力,扩大业务组合及业务规模[143] - 公司H股于2022年4月29日在联交所成功上市,发行16,666,667股新H股,行使部分超额配股权后累计发行16,990,867股H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9.8百万港元[1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99.4百万港元,其中65.0%用于战略投资、合作及收购,16.5%用于改善服务质素及扩展服务范围,8.5%用于升级和开发智能系统,10.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54]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底前完成战略投资、合作及收购的剩余款项13.7百万港元的使用[154] - 公司密切关注汇率风险及利率风险,积极与主要银行探讨外汇对冲方案,并在必要时使用金融工具对冲相关风险[156] - 公司已制定并推广文化评估标准KPA,并在2022年度员工绩效评估中投入使用,以提升员工对集团价值的认同与文化向心力[151] - 公司通过“线下促动、线上赋能、区域联动”的方式推动人才发展,确保项目经理训练有素[151]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并确认自上市日期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董事及监事均遵守该守则[165] - 公司2023年制定并实施股息政策,确保在宣派股息时维持足够的现金储备以满足资金需求和未来增长[173]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2022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14元(含税),较2021年的每股人民币0.80元有所下降[171] - 末期股息预计将于2023年8月8日或前后派付,具体支付方式根据股东类型不同有所区别[172] - 非居民企业股东在收取股息时需预扣10%的企业所得税,公司将于2023年6月14日向符合条件的股东分配末期股息[174] - H股个人股东需按1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具体税率根据与中国签订的税收协议有所不同[176][177][178][179] - 年度股东大会将于2023年6月9日召开,股东需在2023年5月31日营业时间结束前完成股份登记以享有投票权和末期股息[182] - 2023年6月14日(星期三)营业时间结束时为享有末期股息的资格记录日期[183] - H股持有人需在2023年6月14日下午4时30分前提交股份过户表格和相关股票以登记收取建议末期股息[18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发布[184]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张爱明先生及范东先生,非执行董事罗韶颖女士及易琳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蔡颖女士、王苏生先生及宋德亮先生[184] 员工与人才发展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5,251名雇员,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70名有所增加,雇员总成本为约人民币624.4百万元[158] - 公司通过内部推荐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并通过“聚英荟”项目经理全员培训认证项目提升人才素质[151]
东原仁知服务(02352)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