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度股东应占基础盈利为96.29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39.95亿港元或29%[2] - 2022年度股东应占盈利为92.39亿港元,较上年度减少39.56亿港元或30%[2] - 2022年度每股基础盈利为1.99港元,2021年为2.81港元;每股盈利为1.91港元,2021年为2.73港元[2] - 2022年度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3港元,连同中期股息,全年共派股息每股1.8港元[3] - 2022年公司收入255.51亿港元,较2021年的235.27亿港元增长8.6%[72] - 2022年公司本年度盈利95.03亿港元,较2021年的133.6亿港元下降28.9%[72]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92.39亿港元,较2021年的131.95亿港元下降30.0%[73] - 2022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91港元,较2021年的2.73港元下降30.0%[73] - 2022年公司每股基础盈利为1.99港元,较2021年的2.81港元下降29.2%[73] - 2022年本年度盈利95.03亿港元,2021年为133.6亿港元[74] - 2022年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为 - 76.6亿港元,2021年为27.65亿港元[74] - 2022年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18.43亿港元,2021年为161.25亿港元[74]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405.024亿港元,2021年为411.127亿港元[75] - 2022年流动资产为124.766亿港元,2021年为139.177亿港元[75] - 2022年流动负债为60.474亿港元,2021年为63.247亿港元[75]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64.292亿港元,2021年为75.93亿港元[75] - 2022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469.316亿港元,2021年为487.057亿港元[75] - 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124.164亿港元,2021年为134.878亿港元[76] - 2022年资产净值为345.152亿港元,2021年为352.179亿港元[76] - 2022年12月31日净借贷为790.86亿港元(2021年:919.68亿港元),借贷比率为24.1%(2021年:27.5%)[67] - 年结日公司另有股东贷款560.07亿港元(2021年:537.1亿港元)[67]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盈利为92.39亿港元,2021年为131.95亿港元[97] - 2022年和2021年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均为48.41亿股[97] - 2022年基础盈利为96.29亿港元,2021年为136.24亿港元[98] - 2022年每股基础盈利为1.99港元,2021年为2.81港元[99] - 2022年投资物业及发展中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扣除非控股权益应占金额及递延税项后)为6400万港元,2021年收益为2600万港元[99] - 2022年应占联营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扣除递延税项后)为 - 2300万港元,2021年为1600万港元[99] - 2022年应占合营企业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收益(扣除递延税项后)为1.96亿港元,2021年为1.29亿港元[99] - 2022年集团应占附属公司出售投资物业累计公允价值收益(扣除税项后)为1.51亿港元,2021年为3.1亿港元[99] - 2022年集团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出售投资物业累计公允价值收益(扣除税项后)为200万港元,2021年无[99] - 2022年公司来自外间客户收入为255.51亿港元,2021年为235.27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2年为227.57亿港元,2021年为194.55亿港元;中国内地2022年为27.94亿港元,2021年为40.72亿港元[116] - 2022年公司特定非流动资产为395.767亿港元,2021年为400.557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2年为319.254亿港元,2021年为315.198亿港元;中国内地2022年为76.48亿港元,2021年为85.322亿港元[116] - 2022年公司折旧及摊销为5.4亿港元,2021年为5.05亿港元;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为0.02亿港元,2021年为0.01亿港元[117] - 2022年公司收回中国内地物业发展项目土地订金3.35亿港元,2021年收回澳门特别行政区发展地块项目土地订金余额2.61亿港元[118] - 2022年公司整体存货为972.58亿港元,2021年为1091.8亿港元[119] - 2022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总计136.68亿港元,2021年为168.44亿港元[120]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为6.46亿港元,2021年为5.04亿港元[120] - 2022年其他应收款为43.18亿港元,2021年为67.77亿港元[120] - 2022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总计262.73亿港元,2021年为284.8亿港元[125] - 2022年已收预售楼宇订金及其他合约负债为39.09亿港元,2021年为61.36亿港元[125] - 2022年确认的长期服务金拨备金额为4200万港元,2021年为200万港元[126] - 2022年应收贷款中有抵押的为6900万港元,2021年为6300万港元;无抵押的为32.32亿港元,2021年为36.51亿港元[121] - 2022年各类按金、预付费用及其他应收款预期一年后收回的为45.9亿港元,2021年为34.99亿港元[123] - 2022年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预期超过一年后偿还的为10.86亿港元,2021年为11.5亿港元[128]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总额42.57亿港元,2021年为49.57亿港元[129] - 2022年应付若干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款项289.4亿港元,年利率3.65% - 3.85%;2021年为242.6亿港元,年利率3.80% - 3.85%[129] - 2022年公司总收入255.51亿港元,较2021年的235.27亿港元增加9%[131] - 2022年公司经营盈利77.22亿港元,较2021年的103.81亿港元减少26%[131]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92.39亿港元,较2021年的131.95亿港元减少30%[132] - 2022年公司基础盈利96.29亿港元,较2021年的136.24亿港元减少29%[132] 香港物业发展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集团应占本港物业发展营业额增至155.36亿港元,应占税前盈利减至33.55亿港元[4] - 2022年集团在港自占合约销售总额约137.43亿港元[4] - 2022年底未入账自占本港物业合约销售总额约120.72亿港元,其中71.91亿港元预计2023年入账[4] - 集团已购入全部及八成以上权益的自占楼面面积共约330万平方呎,另有60万平方呎拟2023年开售[5] - 2023年可销售楼面小计300万平方呎,市区项目小计700万平方呎,(甲)及(乙)类项目总计1000万平方呎[6] - 新界主要发展中项目小计500万平方呎,(甲)至(丙)类项目总计1500万平方呎[7] - 正在出售的主要发展项目有26个,剩余住宅单位总数为3389个,剩余实用面积共1570759平方呎,集团剩余自占实用面积共1339893平方呎[9][10][11] - The Henley楼面积为654602平方呎,剩余住宅单位629个,剩余实用面积327872平方呎,集团权益占比100%[9] - One Innovale楼面积为612685平方呎,剩余住宅单位515个,剩余实用面积187750平方呎,集团权益占比100%[9] - Miami Quay I楼面积为574614平方呎,剩余住宅单位602个,剩余实用面积260109平方呎,集团权益占比29.30%,剩余自占实用面积76212平方呎[9] - 帝汇豪庭楼面积为156900平方呎,剩余住宅单位28个,剩余实用面积47203平方呎,集团权益占比50%,剩余自占实用面积23602平方呎[10] - 映筑剩余商住单位62个,剩余实用面积21522平方呎,集团权益占比100%[10] - 拟于2023年开售项目共10个,住宅单位总数为7655个,住宅楼面积共3760467平方呎,集团住宅自占楼面积共1733197平方呎[13][14] - Henley Park楼面积为397967平方呎,住宅单位740个,住宅楼面积397967平方呎,集团权益占比100%[13] - 启德新九龙内地段第6554号楼面积为1205061平方呎,住宅单位2060个,住宅楼面积1074563平方呎,集团权益占比30%[13] - 集团有两项旧有物业正在重建或更改用途,预计可提供市区物业自占楼面积约90万平方呎[15] - 九龙油塘湾预计未来重建后自占楼面面积808,398平方呎,集团所占权益22.80%;香港山顶卢吉道29A号预计未来重建后自占楼面面积11,709平方呎,集团所占权益100.00%;两者合共自占楼面面积919,539平方呎[16] - 24个新收购市区旧楼重建项目已购入八成以至全部业权,香港地区自占合共楼面面积1,116,855平方呎,九龙及新界地区自占合共楼面面积2,216,630平方呎,总计3,333,485平方呎[17][18][19][20] - 30个市区项目正在进行收购,自占土地面积完成重建后共约21万平方呎,已购入二成以上至八成以下业权,预计重建后可提供自占楼面面积约188万平方呎,按现已购业权份比例计算自占楼面面积约67万平方呎[22] - 集团现于本港拥有土地储备约2520万平方呎,其中待发展/发展中之物业楼面自占1370万平方呎,主要已开售项目可售尚余楼面130万平方呎,已建成各类型收租物业(连酒店)楼面1020万平方呎[23] - 半山西摩道4A - 4P号地盘面积52,453平方呎,预计未来重建后自占楼面面积306,850平方呎,集团占该项目65%权益[18] - 鰂鱼涌英皇道983 - 987A号等项目地盘面积42,018平方呎,预计未来重建后自占楼面面积220,345平方呎,集团占该项目50%权益[18] - 土瓜湾庇利街/荣光街发展项目透过市区重建局投得,集团占该项目50%权益,预计未来重建后自占楼面面积358,732平方呎[19] - 大角咀嘉善街等项目为楼面积逾百万平方呎社区重建计划组成部分,约77万平方呎项目已开售[19][21] - 土瓜湾土瓜湾道等项目为楼面积逾百万平方呎社区重建计划组成部分,约34万平方呎项目已开售或拟于2023年推出[19][21] - 长沙湾永隆街11 - 19号、九龙城福佬村道67 - 83号有关发展面积可能需达成补地价协议方可落实[20][21] - 市区旧楼重建项目预计2024年或之后开售或出租,可提供自占楼面面积约330万平方呎[24] - 中环新海滨三号用地将分两期发展,总楼面面积达160万平方呎,另有逾30万平方呎绿化休憩空间,两期分别预计于2026年四季及2032年第四季建成[24] - 油塘湾商住项目公司占22.8%权益,预计可提供自占楼面面积约90万平方呎,正待政府重新计算补地价金额[24] - 本年度购入约32万平方呎新界土地,元朗南及粉岭约24万平方呎土地被政府以4.22亿港元收回[25] - 2022年12月底,公司所持有的新界土地储备约4500万平方呎[25] - 粉岭北三幅土地申请换地,预计可提供约373.2万平方呎住宅楼面面积及约54.5万平方呎商场楼面面积[26] - 洪水桥新发展区公司拥有约640万平方呎土地[28] - 大埔林村项目占地约200万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