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久泰邦达能源(02798) - 2023 - 年度业绩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1.79657亿元,十二个月内未付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94亿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年内净溢利为人民币5.04193亿元,经营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2.13378亿元[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已获融资总额为人民币7.9亿元,未动用部分为人民币1.82306亿元[2] - 2023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1.26806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26.28967亿元[1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21.62544亿元,投资物业为人民币4720万元;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18.97205亿元,投资物业为人民币5150万元[16] - 2023年采矿权为人民币8.28778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8.28867亿元[16] - 2023年于联营公司之权益为人民币9501.1万元,2022年无此项[16] - 2023年受限制银行存款为人民币2165.8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723.9万元[16] - 2023年递延税项资产为人民币4662.6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4012.9万元[16] - 2023年递延税项负债为15,051千元,2022年为28,017千元;2023年租赁负债为0千元,2022年为1,299千元;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为230,000千元,2022年为90,000千元;2023年复垦成本拨备为73,943千元,2022年为47,008千元;2023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19,636千元,2022年为0千元[27] - 2023年非流动负债总计338,630千元,2022年为166,324千元[27] - 2023年资产净值为2,788,176千元,2022年为2,462,643千元[27] - 2023年股本为14,136千元,2022年为14,136千元;2023年储备为2,774,040千元,2022年为2,448,507千元[27] - 2023年总权益为2,788,176千元,2022年为2,462,643千元[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收益约为17.156亿元,同比减少约3.8%;毛利约为9.443亿元,同比减少约15.5%;毛利率约为55.0%,同比减少约7.6个百分点;年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约为5.042亿元,同比减少约32.2%;每股基本盈利约为0.3151元[45][47] - 2023年流动负债中,贸易应付款项为1.39422亿元,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3.34054亿元,合约负债为0.01639亿元,租赁负债为0.01299亿元,应付税项为0.43812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83854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为 -1.79657亿元[42] - 2023年核数师酬金中,核数服务为234.1万元,非核数服务为187.7万元[52] - 建议派发现金末期股息每股0.05港元,2022年为每股0.125港元[47][5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中,0至30日为2.60155亿元,31至90日为0.66615亿元,91至180日为0.21709亿元,总计3.48479亿元[61] - 2023年流动资产中,债务工具投资为0.36248亿元,存货为0.57834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7.89003亿元,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0.45987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0.93712亿元[64] - 2023年主要客户中,客户B收入为7.19358亿元,客户C收入为2.25344亿元,客户D收入为1.75485亿元;2022年客户A收入为6.10138亿元,客户B收入为5.25848亿元[49] - 2023年销售煤炭产品及煤层气收益为17.16亿元,2022年为17.84亿元[66]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的为32.27亿元,2022年为28.68亿元;位于香港的2023年为129.6万元,2022年为274.2万元[67]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6.05亿元,2022年为8.56亿元[72] - 2023年税项支出为1.01亿元,2022年为1.12亿元[69][72] - 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5.04亿元,2022年为7.44亿元[7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48亿元,2022年为2.73亿元;应收票据2023年为4.41亿元,2022年为5.99亿元[74]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39亿元,2022年为1.09亿元[76] - 2023年原煤销售收益为246.8万元,2022年为354.1万元[66] - 2023年精煤销售收益为16.20亿元,2022年为16.88亿元[66] - 2023年中煤销售收益为6492.5万元,2022年为7121.6万元[66]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72,070千元,2022年为351,000千元;保理具全面追索权应收票据后所获其他银行借款2023年为241,784千元,2022年为434,972千元[78] - 2023年有抵押总计913,854千元,2022年为785,972千元;列作非流动负债款项2023年为230,000千元,2022年为90,000千元[78] - 2023年公司根据供应商融资安排通过银行贷款结算其他应付款项74,000,000元[78] - 2023年精煤销量842,020吨,同比增加约17.1%;中煤销量202,553吨,同比减少约9.6%;泥煤销量171,520吨,同比增加约57.3%;原煤销量8,866吨,同比减少约40.1%;煤炭产品销量合计约1,224,959吨,同比增长约14.8%[90][91] - 2023年销售精煤所产生收益比例约为94.5%(2022年约94.6%);公司其他收入由2022年约52.8百万元同比减少约32.5%至2023年约35.7百万元[92][94] - 行政开支由2022年约人民币110.9百万元同比增加约20.9%至2023年约人民币134.0百万元[96] - 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00港仙(2022年:12.50港仙),合计金额为80,000,000港元(2022年:200,000,000港元)[98]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0至30日为人民币15,350千元(2022年:24,669千元),31至60日为人民币27,473千元(2022年:31,607千元)等[102]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贵州粤邦人民币2,717,000元[101] - 2023年集团总收益约为人民币17.156亿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7.84亿元,同比减少约3.8% [146] - 2023年精煤销售收益减少约4.0%至约人民币16.204亿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6.877亿元[146] - 2023年中煤销售收益减少约8.8%至约人民币649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7120万元[146] - 2023年泥煤销售收益增加约36.1%至约人民币227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670万元[146] - 2023年原煤销售收益减少30.3%至约人民币25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350万元[146] - 2023年煤层气销售收益增加约5.8%至约人民币51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480万元[146] - 2023年集团毛利约为人民币9.443亿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11.176亿元,同比减幅约15.5% [14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人民币1.797亿元[16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收购盘州发电公司产生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资本承担约人民币4.16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约人民币350万元[16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12月31日有关收购谢家河沟煤矿的应付或然代价约人民币3.952亿元[162] - 2023年其他亏损约1740万元,较2022年的约490万元增加[120] - 2023年其他开支约8680万元,较2022年的约7720万元增加[122] - 2023年融资成本约3600万元,较2022年的约2890万元增加24.6%;所得税开支约1.01亿元,较2022年的约1.116亿元减少9.5%[123] - 2023年纯利约5.042亿元,较2022年的约7.44亿元同比减少约32.2%[124]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9370万元,2022年约2.021亿元[126] - 2023年12月31日有抵押银行借款约2.418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4.35亿元;2023年贴现票据实际年利率约为1%至2%,与2022年相同[127]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约为0.33,2022年约为0.32[129] - 2023年12月31日共有3745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3619名;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约4.742亿元,2022年约4.148亿元[137] - 董事会建议宣派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5.00港仙,2022年为12.50港仙[139] - 2023年末有抵押银行借款约为人民币67210万元,2022年末约为人民币35100万元,回顾年内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为5.5% [156] - 2023年末保理具全面追索权应收票据后获得银行及其他借款约为人民币24180万元,2022年末约为人民币43600万元[140] 会计准则相关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集团披露递延税项资产人民币4662.6万元及递延税项负债人民币1505.1万元[9] - 本年度首次应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无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综合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披露[24][25]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生效,允许提早应用[30][34]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新增关于供应商融资安排的披露要求[35]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本[30] - 修订本适用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预计不影响公司财务状况或业绩,但可能影响负债披露、现金流及流动性风险[3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6月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12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9]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2023年适用税率为15%,符合相关优惠税务待遇条件[55] - 公司执行董事为余邦平先生、余支龙先生、李学忠先生、刘启明先生及余潇先生[187]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方伟豪先生、Punnya Niraan De Silva先生、张雪婷女士及王秀峰先生[187]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煤矿业务 - 2023年红果煤矿探明资源量15,860千吨、控制资源量7,780千吨、推断资源量13,225千吨;苞谷山煤矿对应数据为8,950千吨、24,700千吨、7,000千吨;谢家河沟煤矿对应数据为0、15,047千吨、10,360千吨[84] - 2023年红果煤矿证实储量12,052千吨、概略储量5,910千吨;苞谷山煤矿对应数据为6,803千吨、18,790千吨;谢家河沟煤矿对应数据为0、9,167千吨[84] - 2023年红果煤矿产能利用率92.3%,实际产量553,515吨;苞谷山煤矿产能利用率94.1%,实际产量564,800吨;谢家河沟煤矿产能利用率94.1%,实际产量423,229吨;三煤矿合计产能利用率93.4%,实际产量1,541,544吨[88] - 2023年集团煤矿整体许可年产能合共为1.65百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