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来自货品及服务的收益为31400千港元,2021年为9331千港元[5]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5711千港元,2021年为18263千港元[5] - 2022年本年度亏损为5288千港元,2021年为14883千港元[5]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18港元,2021年为0.59港元[5] - 2022年鞋服業務收益30,343千港元,貸款中介及信貸評估服務收益1,057千港元,總收益31,400千港元;2021年鞋服業務收益5,577千港元,貸款中介及信貸評估服務收益3,754千港元,總收益9,331千港元[19][20] - 2022年鞋服業務業績虧損1,282千港元,貸款中介及信貸評估服務業績虧損528千港元,總業績虧損1,810千港元,除稅前虧損5,711千港元;2021年鞋服業務業績虧損4,881千港元,貸款中介及信貸評估服務業績虧損7,707千港元,總業績虧損12,588千港元,除稅前虧損18,263千港元[23][24] - 2022年公司来自中国的收益为1,057,000港元,2021年为3,754,000港元;来自香港的收益为15,715,000港元,2021年为2,693,000港元;来自加拿大的收益为14,628,000港元,2021年为0;来自墨西哥的收益为0,2021年为2,884,000港元[31] - 2022年客户A1收益为3,508,000港元,客户B1收益为8,083,000港元;2021年客户C1收益为2,693,000港元,客户D1收益为2,884,000港元[33] - 2022年所得税抵免为423,000港元,2021年为3,380,000港元[34] - 2022年公司本年度亏损5,288,000港元,2021年亏损14,883,000港元[38] - 2022年集团收益约31400000港元,较2021年约9300000港元增加约237.6%,主要来自鞋服业务[55] - 2022年鞋服业务收益约30300000港元,2021年约为5600000港元[56] - 贷款中介分部收益由2021年约3800000港元减少71.1%至2022年约1100000港元[57] - 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约为300000港元,2021年约为400000港元,主要因2022年加拿大元贬值导致汇兑亏损300000港元,2021年为57000港元[59][60] - 所得税抵免从2021年的约340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约42.3万港元[64] - 年内亏损从2021年的约1490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约530万港元[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7470千港元,2021年为5189千港元[5] - 2022年已售存货成本约27500000港元,2021年约为5200000港元[58]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1年的约1330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约310万港元[61]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1年的约930万港元降至2022年的约440万港元[62]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的约42.4万港元增加112.3%至2022年的约90万港元[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經營及可呈報分部為鞋服業務和貸款中介及信貸評估服務[22] - 2022年鞋服業務收益中,鞋履27,382千港元,服裝2,961千港元;貸款中介及信貸評估服務中,貸款前中介服務745千港元,貸款後中介服務310千港元,信貸評估服務2千港元[19] - 2021年鞋服業務收益中,鞋履2,693千港元,服裝2,884千港元;貸款中介及信貸評估服務中,貸款前中介服務1,484千港元,貸款後中介服務1,550千港元,信貸評估服務720千港元[20] - 本年度及過往年度無任何分部間銷售[24] - 2022年鞋服业务资产为28,390,000港元,2021年为18,720,000港元;2022年贷款中介及信贷评估服务资产为847,000港元,2021年为2,992,000港元[26] 各地区表现 - 2022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为2,550,000港元,2021年为377,000港元;中国非流动资产为244,000港元,2021年为374,000港元[3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2年1月1日起公司功能貨幣從人民幣改為港元[15] - 本年度應用香港財務報告準則修訂本對集團財務表現及狀況無重大影響[16] - 已頒佈但未生效的新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及其修訂本,部分於2023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年度期間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釐定,董事預期應用不會對集團業績及財務狀況構成重大影響[17][18] - 2023年3月21日实施股份合并,722304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股份转换为36115200股每股面值0.20港元的合并股份[46] - 2023年1月12日,集团签订两年零六个月的新租赁协议,每月租金为38000港元[47] - 2021年配售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本从50160万股增加至60192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30万港元[73][74] - 2022年配售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本从60192万股增加至72230.4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30万港元[76] - 2021年和2022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分别约为1030万港元和230万港元[87] - 2023年1月6日根据购股计划向若干参与者授予1440万份购股期权,2023年3月21日股份合并后,有72万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行使价每股0.42港元,有168万份购股期权可供日后授出[114] - 集团2022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于2023年3月23日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0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但风险管理委员会因成员行程紧凑未安排会议,该会议于2023年2月9日举行[106] - 林伟雄先生辞任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及组成不符合多项GEM上市规则规定,姚宇航先生获委任后公司符合相关规定[107][108] - 达振标先生和林伟雄先生辞任后,董事会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少于三名,相关委员会并非由多数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公司委任蔡浩仁先生和姚宇航先生填补空缺[10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无)[119] - 公司于2016年5月1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0]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21] - 集团核数师上会栢诚同意初步公告所载相关报表数字为集团年内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所载数额[122]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3年5月12日举行,通告将于2023年3月23日刊载及寄发[12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与客户、供应商维持良好关系,无薪金支付纠纷[101][102][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但风险管理委员会因成员行程紧凑未安排会议,该会议于2023年2月9日举行[106] - 2022年12月31日,董事岑子扬先生于公司股份中拥有13.5万股,约占0.02% [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赎回自身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公司股份[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须遵守GEM上市规则第廿章申报规定的关连交易[118] - 2022年和2021年均无派付或拟派股息[3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和资本承担,2021年为零港元[85][8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1450万港元(2021年约930万港元),资产负债率为49.0%(2021年为42.5%)[68][6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200万港元(2021年约350万港元)[70]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之贸易应收账为8,699,000港元,2021年为3,028,000港元;2022年信贷亏损拨备为2,244,000港元,2021年为42,000港元[41] - 2022年贸易应收账款项下,0至30日为2624千港元、31至60日为389千港元、61至90日为447千港元、90日以上为2995千港元,总计6455千港元;2021年总计2986千港元[42] - 2022年贸易应付账款项下,0至30日为1330千港元、90日以上为3075千港元,总计4405千港元;2021年0至30日为6101千港元、31至60日为2738千港元、90日以上为953千港元,总计9792千港元[42] - 2022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采用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30,173,000股,2021年为25,080,000股[3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从2021年约12名增至16名[93]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总额约100%分别来自五大债务人及最大债务人[95]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业务营运921.6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104.8万港元[87] - 2022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业务营运49.4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187.4万港元,其中5万港元预计2023年6月使用[87]
积木集团(08187)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