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强控股(08262) - 2023 Q3 - 季度业绩
宏强控股宏强控股(HK:08262)2023-05-15 22:0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9月2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6年3月30日在联交所GEM上市[8]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在香港提供物业建筑服务及在中国买卖建筑材料[9] 财务报表编制原则 - 集团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公认会计原则编制,符合相关准则及规定[10] - 集团已采纳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变动[11] - 集团未应用尚未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正评估其影响[1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86,6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5,250千港元[5] - 同期毛利为68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39千港元[5] - 同期除税前亏损为12,97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814千港元[5] - 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3港仙,2022年同期为1.86港仙[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为104,676千港元,2022年7月1日为117,646千港元[6] - 截至3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收入从2022年约85,300,000港元减至2023年约84,500,000港元,减幅约0.9%[31] - 截至3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直接成本从2022年约84,900,000港元减至2023年约83,900,000港元,减幅约1.18%[32] - 截至3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毛利2023年为700,000港元,2022年为300,000港元[33] - 截至3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其他收入2023年约为800,000港元,2022年约为200,000港元[34] - 截至3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15,300,000港元减约5.9%至2023年约14,400,000港元[35] - 截至3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2023年约为13,000,000港元,2022年约为14,900,000港元[3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3月31日止九个月,集团建筑工程收入2023年为84,529千港元,2022年为85,250千港元;买卖建筑材料收入2023年为2,160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20] 集团业务运营情况 - 有关期间,集团递交26份建筑项目投标书,运营6个主要项目,跟进7个过往年度大致完成的建筑项目[39] - 集团正探索香港政府过渡性房屋项目组装合成建筑工作机会,开始在中国从事建筑材料买卖业务[43]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郭栋强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2.5亿股股份,占总股本31.41%,实益拥有790万股购股权,占总股本0.99%;高浚晞先生实益拥有1.495亿股股份,占总股本18.78%,790万股购股权,占总股本0.99%[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郭先生于相联法团Best Brain实益拥有7500股股份,占其全部已发行股本100%[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Best Brain实益拥有2.5亿股公司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本31.41%;宁旭展实益拥有1.1384亿股,占14.30%;廖朗和叶善敏均实益拥有6000万股,各占7.54%[49] 购股权情况 - 2023年3月31日,根据购股权计划已授出及尚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数为16,8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2.11%;2022年3月31日为49,200,000股,占6.2%[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合共1680万份购股可认购公司普通股,相当于全部已发行股本约2.11%[5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郭栋强先生、高浚晞先生和其他雇员分别有790万股、790万股和180万股尚未行使的购股,总计1680万股[58]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有关期间内,公司购买本公司上市证券406万股,未出售或赎回[5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有关期间的股息[5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于2016年3月9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淑芳女士担任主席[58] - 审核委员会审阅本公告、集团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60] - 审核委员会认为业绩符合适用会计准则、GEM上市规则要求及其他适用法律法规且披露充足[60] 公告刊登情况 - 公告自刊登日期起最少连续七日载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61]